权倾魏蜀吴
字体: 16 + -

第七十三章 登基费用问题

    苏陌身为虎贲中郎将,何进身死宫中,按说他有保护不力的责任,不过现在没人顾及追责苏陌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家都忙着一件事,那便是刘协的登基仪式。

    董卓西凉骑兵速度极快,几乎可以和距离较近的丁原同时抵达京城,外藩带重兵入京向来是大忌,因此必须尽快传令给他们,让他们返回驻地。

    现在大将军死了,唯有圣旨是最权威的东西,所以刘协登基显得愈发迫在眉睫,只有刘协立刻登基,然后号令董卓、丁原返回,京城的危机才算解除。

    皇帝登基一事,董太后已经全权交给袁隗操办,一方面是表达对起初支持刘辩的袁氏一族之信任,另一方面则是信任袁氏一族的能力,毕竟登基大典是要花不少钱的......

    如今的大汉国库有钱吗?答案很明显,那就是没有,如果有,刘宏也用不着卖官敛财。

    大汉国库不仅没钱,而且还负债累累,入不敷出。

    首先大汉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赋税,赋和税一分为二,大汉7-14岁的儿童每年需要缴纳20钱的“口钱”,15-56岁的成年人需要缴纳120钱的“赋钱”,这两个加在一起,便是汉政府的赋收入。

    而税则是山泽鱼盐市的从业者,根据收入情况,按比例纳税。

    说完收入,再说说汉政府的支出。

    汉代官员名目繁多,光是官员薪俸,就要占去财政收入的一半,另外灾荒年代,汉政府的赋税是会大幅缩减的,不仅如此,政府还要拨款救灾。

    可即便如此,只要国家稳定,财政收支还是可以保持在稳定状态的。

    但灵帝时期,大汉已经与西羌打了近百年的仗,光是军费已经让财政捉襟见肘了,何况北方鲜卑也已经撅起,东汉还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布防。

    另外,灵帝时期地震、牛疫、水旱、蝗虫等灾难特别多,汉政府财政收入比心电图还起伏不定,加上黄巾之乱的损耗,东汉的财政早已崩溃。

    其实东汉也经历过西汉那样的繁荣,东汉立国之初,皇帝刘秀起于草莽,格外的节俭,他的节俭带动了当时的风气,所以后来之君要百官降薪的时候,大家也都欣然同意,节省的支出达数亿钱之多,这也是东汉初期每年的财政收入能达到40多亿钱的原因。

    不过今时非同往日,当袁隗接过大司农杨赐拿过来的账簿时,差点没哭出来,这账面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赤字累累,这别说办理皇帝登基仪式了,就是开个酒宴的钱都不够。

    “这......杨司农,老夫没有眼花吧?”袁隗看着杨赐,一脸不可名状的神情。

    “咳......”杨赐也颇为尴尬。

    “袁大人,您没看错,的确是没有一分钱。”杨赐将账簿从袁隗的手中拿过,放到了桌案上,神情里满是无可奈何。

    袁隗眉头皱了皱,看着年纪也不小的杨赐道:“莫不是你这老小子监守自盗,挪用国库之资?”

    杨赐摇头苦笑,扶着袁隗坐下,然后道:“袁大人,您可别调笑我了,我俩同朝为官多年,你还不知道我?何况挪用国库是多大的罪名,我杨赐哪担当的起,国库的的确确是挤不出一枚铜钱了。”

    袁隗还是有些不相信,他知道朝廷财政紧张,可也不至于到这一步吧,皇帝登基大典可是要花不少钱,并且后天就要举行。

    即便不从国库拿,他筹措自家财产都来不及,袁氏一族财大气粗不错,可钱也不是现成的。

    “田赋不是已经提高了数次吗?怎么还会沦落到这种地步?”袁隗看着杨赐道。

    杨赐点了点头,顺便给袁隗倒了杯茶,尔后才陪着笑脸道:“已经提了三次了,从十五税一,到十税一,再到五税一,这要再是提升,老百姓可就扛不住了,袁大人,要不然皇帝的登基大典,你再想想别的办法?”

    袁隗瞪了杨赐一眼,猛地拍了拍桌案道:“杨老弟啊!我能想什么办法啊!我袁家虽然资产颇丰,可一时之间如何能凑得这么多银钱!就算凑得,我袁家也要掉上一层皮,你让我怎么给族人交代啊!”

    袁隗虽然态度不好,但杨赐还是陪着笑脸,一边给袁隗添茶,一边道:“袁大人,不如这皇帝登基之事,一切从简?国库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老杨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啊。”

    袁隗表情很难看,沉默了半晌,叹了口气。

    “杨司农,这是我能决定的吗?藩镇大军不久便到,这皇帝登基之时若没有一丝威仪,如何能震慑这些虎狼般的边镇大吏。”袁隗道。

    杨赐也是绞尽脑汁,想了又想,半天才道:“袁大人,不如以陛下之名,从洛阳城内的达官富商手中征集钱财,到时再给他们些口头上的嘉奖,此事也就算成了。”

    “......”袁隗已经无语了,这种得罪人的事,他可不干,何况口头嘉奖是什么玩意儿?真当城内的达官贵人都是蠢驴吗?

    杨赐看袁隗的神情越来越差,虽是心虚,还是止不住问道:“袁大人,怎么了?”

    袁隗揉了揉头上的穴位,撇了撇嘴道:“罢了,罢了,还是我袁某自己想办法吧,杨大人,我先告辞了。”

    杨赐见袁隗终于要走了,赶忙施礼送客:“袁大人慢走。”

    袁隗又瞪了杨赐一眼,也没回礼,背着手离开了。

    下午时分,董太后宫内,床榻下,苏陌满脸疲惫,而董太后则小鸟依人的枕在苏陌的肩上。

    “少保,你若要兵符,直接告诉我便可,何须来偷呢?”董太后的声音成熟又富有魅力。

    “太后,是下官的不对,只是这兵符若不在下官手里,董卓来了便有大麻烦了。”苏陌道。

    董太后搂着苏陌的脖颈,娇媚的笑道:“少保,你还叫我太后吗?奴家原名董妙,你叫我妙儿好了。”

    “妙......妙儿?太后,你别闹了,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苏陌觉得体力已经透支,需要什么来补充一下。

    董太后抱着苏陌,两人都果着身体,肌肤碰撞在一起。

    “奴家不让你走,你倒说说,那天奴家在大殿之上,做的可好?其实啊,辩儿、协儿都是宏儿的子嗣,谁继位对我来说都一样,不过少保支持谁,我便支持谁。”董太后盈盈一笑道。

    “太后......苏陌谢过了,只是我真的该走了。”苏陌望望窗外道。

    正在他要起身的时候,侍女突然传话了。

    “太后,袁隗大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董太后扶着额头,看看苏陌道:“还是来了,少保在此稍候,奴家去去便来。”

    董太后说罢,对着外面的宫女道:“哀家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董太后穿上肚兜,整理衣衫,走出房外时,袁隗已经候在那里了。

    “袁大人,找哀家所为何事啊?”董太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庄严。

    “太后,陛下登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