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魏蜀吴
字体: 16 + -

第七十二章 继位之争

    整个朝堂都哗然的时候,苏陌立在那里面神情自若,丝毫没被何皇后的喝问吓到。

    刘宏的确是要立刘辩为帝,昨夜也明明白白的传达给了苏陌,不过苏陌在起草起草的时候,细细思量了一番。

    刘辩继位,按照朝廷里的规矩,刘辩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继承先帝的权力,收回虎贲军兵符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强敌在外,满朝文武在内,苏陌还完全没有实力拒不交出兵符,何况他的兵符来路不正,是从董太后那里偷来的,完全见不得光。

    刘辩这个年纪和刘宏继位时大体相当,也都是母强子弱的情况,刘辩继承刘宏的兵符,何皇后自然要继承董太后的兵符。

    可情况是,若苏陌将兵符交回,那以何皇后的心狠手辣,他和陆郁生,江东陆氏一族,甚至是他的兄弟们,都定然会迎来灭顶之灾。

    何皇后连刘协的生母都敢杀,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干的呢?只要她有绝对的权力,她便绝对能成为下一个吕后。

    苏陌可不想像韩信一样,一代英雄却憋屈的死在钟室,被活活打死,还被灭了族。

    因此,苏陌要主动出击!凡是威胁到他的人,他都要清理干净!他是现代人,不会被封建礼制束缚,对于刘室皇族,他不存在什么愚忠,不存在什么感情。

    他活着,要得就是顺心而为,要得就是自在洒脱,而不是窝窝囊囊的委曲求全,最后被杀了还要高呼什么“臣死而无憾”。

    所以,昨夜的诏书苏陌在写到特立谁为太子的时候,他停顿了会,只是一小会,便在写好的刘字后面写了个协字。

    当时刘宏已经奄奄一息,根本就没功夫看诏书,因此完全没人发现。

    但没人发现不代表没人质疑,除了何皇后,亲何氏一族的大臣也都纷纷发话了,气势咄咄逼人,大有不死不休之势。

    太傅袁隗出列,看着苏陌呵呵一笑道:“苏少保,苏将军,陛下立渤海王为太子,除了你,可还有别人知晓?”

    苏陌微微一笑,从容道:“我写过诏书,曾给陛下亲自过目,并且大将军和张让也都知道此事,怎么了袁太傅?您不会也认为我矫诏吧?”

    袁隗听了,和一旁的孔伷相视一看,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看过诏书的人都已经死了,苏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袁隗看着苏陌撇撇嘴,接着道:“自古没有废长立幼的道理,何况刘辩是当今皇后所出,于情于理,都该是年长的刘辩继位。”

    何皇后见袁隗为自己说话,颇为得意,觉得即便苏陌有诏书在手,即便皇帝立的真是刘协,她也要煽动群臣,让刘协做不成皇帝。

    何皇后瞪着苏陌,冷笑道:“苏陌,听到太傅的话了吗?你可知你矫诏的后果?你以为自己是谁?你连宣诏的资格都没有!”

    苏陌也不生气,笑笑道:“我没有资格,那杀害大将军,培植亲信祸害百姓的张让就有了吗?皇后的意思莫不是还想让宦官专权?”

    “你!”何皇后有些气急,她没想到苏陌敢在朝堂之上,对她这么说话。

    袁绍、袁术、袁遗等袁氏一族,在朝中颇有影响力,平时也与何进交好,见叔父袁隗都发话了,也咄咄逼人的开始质问苏陌。

    袁术不屑的看了眼苏陌道:“苏陌,你是渤海王的老师,当然希望他继位,我对渤海王并没有丝毫不敬,只是就凭你一张嘴便说陛下立的是渤海王,你当我们都是三岁顽童吗?!”

    “苏陌,你矫诏没矫诏,恐怕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吧?你守卫宫廷,大将军却被阉党给杀了,你难辞其咎!”袁绍道。

    孔伷是孔子之后,汉代又一直以儒家为正道,孔伷虽然不愿背上抗旨不遵,结党改立皇子之名,但他看来废长立幼确实不妥。

    “苏少保,既然百官不同意,那还是依照祖制,立刘辩为太子的好。”孔伷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少官员开始表态,那便是立刘辩为太子。

    一时间朝堂内的气氛活跃起来,似乎改立刘辩已成定局。

    不过那些拥立刘辩的,人数虽然不少,但不是全部!

    “臣不同意改立!臣认为应当遵从先帝的遗命,立刘协为太子!”众人望去,说话的是大儒卢植。

    卢植自黄巾之乱后几经贬谪,甚至下狱,不过他名声太大,张角虽然通过书信想至他与死地,但经过百官的求情,卢植不仅没死,还能在朝中议事。

    卢植不仅文采书法了得,在朝廷内也是有口皆碑,他向来不趋炎附势,当初何进和张让都想拉拢他,可都被他断然拒绝了,甚至回绝的话语中还对两人的专权进行了责备,但即便如此,何进、张让还是对卢植以礼相待,原因便是不想因为得罪卢植,而得罪天下文人。

    原先卢植面对乌烟瘴气的朝廷,大都是咸口不言,默不作声,他知道他说了刘宏也不会听,刘宏已经对他完全失去了信任,他能做的便是不同流合污。

    虽说刘宏不喜欢卢植,但卢植还是对汉室忠心耿耿,他认为既然是皇帝的遗命,那就应当遵从,妄议立嗣之事便是损害皇家的尊严,因此卢植必须站出来说话了。

    原本咄咄逼人的官员们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卢植的话分量太重了!他只要一开口,恐怕不少刚才没说话的官员都要表达支持刘协了!

    即便是目中无人,狂妄如袁术,对卢植的话也没敢反驳,因为他谁都不服,但内心深处还是敬畏卢植的,袁术少时求学,便曾在卢植门下做过学生。

    卢植的其他学生也都不俗,其中便有威震北方匈奴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以及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

    果不其然,在沉默了一阵后,原本闭口不言的官员们也都开始说话了,其中有同样为孔子之后的孔融,有曹氏大族的后起之秀曹操,有享誉海内的文学大家蔡邕。

    “渤海王机智聪明,继承大统并无不可,何况这是先帝的遗诏。”孔融道,毕竟他也是刘协的老师。

    “苏少保为人正直,向来有话直言,定然不会假传圣旨。”曹操道。

    苏陌微微一笑,给了曹老铁一个感谢的目光,虽然他的确修改了诏书。

    “下官附议,刘协之母虽然早亡,可毕竟也曾是一国之母,是皇家正统,理应继位。”蔡邕道。

    支持刘辩或是刘协的官员,没有争吵,反倒像是各抒己见,毕竟他们都知道刘协的生母是被何皇后毒死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疼这个孩子。

    朝堂之上的何皇后脸色越来越差,而苏陌依然波澜不惊,现在的情况他早就能预料到。

    “你们要造反吗?!来人,把苏陌和卢植都拖下去,给我砍了!”何皇后气急败坏的喝道,她知道杀卢植的后果,但同样知道不处置卢植的后果,任凭他这样煽动百官,那她的儿子便几乎没什么可能继位。

    听到何皇后要杀卢植,百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哪怕站在何皇后一边的人。

    刘宏都不敢杀卢植,何皇后若将他杀了,就彻底失去人心了,地方发生叛乱都不是不可能。

    何皇后自然也知道,但现在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苏陌和卢植一个在朝堂上,一个在朝堂下,两人相视看了一眼,眼神中都没有惧色。

    卢植是不怕死,苏陌是怕死,但觉得自己不会死。

    就在这气氛诡异之时,董太后忽然发话了。

    “何氏,你莫要胡搅蛮缠,既然是宏儿的遗命,那我等遵从便是,三公九卿以及司礼官员即刻开始着手刘协登基之事。”这年头,能直呼何皇后何氏的,也只有董太后了,虽然她只有四十岁,但只要刘协登基,她便是太皇太后,论地位无人可及。

    “母后!这诏书是假的,您不能因为宠信苏陌,便忘了祖上的规矩啊!辩儿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他才是啊!”何皇后情绪激动的说道。

    何皇后拉着刘辩,似乎是想让董太后好好看看她这个孙儿。

    刘辩目光里闪烁着不知所措,而刘协则是上前拉住了哥哥的手,满脸纯真,声音稚嫩的说道:“哥哥,不管谁当皇帝,我们都是好兄弟。”

    百官看在眼中,心里都点头称是,小小年纪有如此大度,的确是个帝国之才。

    “辩儿才是皇帝!辩儿才是皇帝!”何皇后瞪着刘协道。

    “住口!此时就这么定了,谁再敢多言,以谋反论处!”董太后道。

    朝堂上不再有什么闲言碎语,百官似乎也达成了一致。

    董太后离开朝堂前,看了苏陌一眼,眼神似乎在说,我做的还不错吧?少保。

    苏陌只是微微一笑,心里叹息皇帝的可悲。

    不管是刘协还是刘辩,他们终究要是傀儡皇帝,不是吗?当了皇帝又如何,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诛灭权臣,可权臣那么多,他们根本没有力量对抗。

    就如历史上的刘协,在董卓手里的时候想着怎么杀董卓,在郭汜李傕手里的时候想着怎么杀郭汜李傕,在曹操手里的时候又想着怎么杀曹操。

    一句话,没有实力,皇帝的名头就是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