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放牛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分家

    时间又过去了几日,今天是凌家分家的日子。

    时值正午,天气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了,好像怕阳光伤了它的翅膀;屋前的几颗白桦树上蝉鸣不断,让人感觉好生聒噪。

    凌家小门小户的,人和财产都不多,分家也没有什么繁琐的仪式规矩。

    一大家子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个个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待会儿可得好好争取一些家产。

    凌家堂屋里,凌老爷子率领着一众老小祭告着祖宗,老眼湿润,声音哽咽地念着“先祖在上”之类的话语。几个叔叔依次单独去给祖宗牌位磕头,对着祖宗牌位保证一定延续下去这一脉什么的。

    很快祭告仪式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开始了正式分家。

    老爷子坐在椅子上,一张老脸似乎更加苍老了,他拿出一张早就写好的分家文约,朗声读了出来。

    其实老爷子看不懂纸上写的字,这都是他提前一天背下来的,只是拿张纸在手里会显得严肃正式一些。

    前半部分是介绍家族情况的,比如祖籍那里的,什么时候来这里的,在哪里还有多少分支等等。

    接着便是分家原因,为什么分家之类的。老爷子并没有说什么因为欠债啊、几个儿媳关系不好啊之类狗屁倒灶的理由,而是找了让大家出去开枝散叶、兴盛凌家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

    后面就到了分家的关键时刻——分割家产。

    先是房子,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原来住那里就分到那里,实际上在建成新房的那一天就已经分好了。凌安福一家还是和原来一样,一大一小两间屋子。

    然后就是财产了。

    老爷子坐在椅子上沉思一阵后开口:“这个……老二、老三、老四,那剩下的两亩地和一头水牛你们就不用分了,反正分你们一点儿也没什么作用。”

    “啥子?那我们一点儿地都没有可咋活呀!”四婶子没想到老爷子居然不分地、连牛都不分,跳起双脚大惊道。

    凌安福看着桌上面色难堪的阿公,也有些搞不懂,这一点儿地儿都不分,不是把人往死路逼嘛。

    听老爷子的意思是要把地和牛都分给老大一家。

    “爹,可不能这么分啊!”一旁的张氏也是不忿道。

    凌继武还在发愣,老三老四则不敢有什么怨言,毕竟到这个地步都是他们两人弄的。

    老爷子也没理会两个儿媳,继续往下说着。不过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东西。

    凌安福一家分到了六里外的四亩柴山,然后又分到了门口的两颗白桦树,然后是大米12斤。

    这些老爷子钦定的东西分完后,老爷子拿出一个盒子让大家抓阄分剩下的东西。

    抓阄很快就抓完了。

    凌继武在抓阄中抓到一把葫芦水瓢,然后就没了,他正一脸难以置信地盯着手中的小纸条看——为了照顾不识字的几个小兄弟,大伯凌继文贴心的在上面画了一个葫芦水瓢。

    抓阄完了,老爷子开始分债务,30两债务的分配是这样的:老三承担12两,老四承担12两,老二凌继武一家承担6两,老大一家不承担任何债务。

    分家到此就算完成了,以后大家也都各过各的了,饭菜也不一起吃了。

    分家中最可怜的非老三莫属,作为光棍儿的他只分到靠近猪圈的柴房一间,然后就是白桦树一颗,其余的东西他都没有资格参与分割。

    老四虽然也是罪不可恕,但是念在他有个婆娘还有个小女娃的份儿上,老爷子还是分给了他房屋两间,然后其它杂物若干。

    最吃亏的就是凌安福一家,凌继武兢兢业业地干着农活儿,也没啥过错,结果除了两间房子外最后分到的也不比老三多。

    凌继武性格木讷,老爷子都这样分了,他也不敢有什么怨言。可张氏就不干了,哭吼着在地上撒泼打滚儿。

    “爹,你让我们一家四口咋个活呀……”

    “老二家的,你也别怪我,这家里确实没有什么可分的了。”老爷子说着站起身,在腰间翻弄一阵后掏出一个小布袋,“来,这几钱银子你们拿着去外面讨生活吧。”

    原来阿公是要保住大伯一家,牺牲余下的。

    这时凌安福才明白过来。

    “娘,起来吧。”凌安福走上前去拉着母亲,一脸严肃地说,“放心吧,以后我会让你和爹还有妹妹过上好日子的。”

    张氏扭过头擦了擦泪水,看着懂事儿的儿子,想着以后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一声干嚎又哭了出来。

    “老二家的,你也别伤心了。狗子不是都说了嘛,以后让你过上好日子。”一旁的大伯母也过来劝说着,一反常态的真诚。

    “唉,弟妹莫要伤心,老爷子总是要取舍。待我以后中了秀才举人,你们家的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狗子不是想要蒙学吗,明年我中了秀才便送狗子去蒙学。”大伯也赶过来安慰着。

    大伯一家几乎分光所有家产,他们自己也明白几个小的是万分不乐意,所以还是夹起尾巴做人,收起了往日的气焰。

    当然,这在张氏眼里可就不是这样了,她感觉这是在奚落自己呢。想到此处,张氏骤然止住抽泣,拉着凌安福两兄妹就往外走去。凌继武傻愣愣地跟在后面。

    夜晚的凌家,没有了往日小孩儿哭闹的声音,没有了大人训斥孩子的声音,几盏微弱灯火摇曳着。

    凌安福一家早早就回了房,晚饭也没吃,一家四口坐在屋子里大眼儿瞪小眼儿。

    “媳妇儿,别怕,我明天就进山去,找不到那个什么猫熊我就不回来。你放心,我一定能带一只回来的;那玩意儿老贵了,只要一只就够我们一家生活个几年哩!”凌继武见媳妇儿愁眉苦脸的样子,组织了半天语言才开口。能不能找到猫熊他自己心里都没底儿。

    张氏没有领他的情,啪的一巴掌扇了过去:“死一边儿去,分家的时候像个呆子……你找了那么多天了你找着了吗!”

    “我……”凌父捂着脸不知所措。

    一旁的小丫头见父母这个样子,都快被吓哭了,凌安福将她搂在怀里一阵安慰。

    “爹、娘,要不我们去县城吧?”见老娘情绪稳定一点儿了,凌安福觉得是时候说了。

    他觉得找熊猫发家致富什么的太不切实际,熊猫没找着呢,人倒先给饿晕了。反正现在也是啥都没有,倒不如去县城里闯闯。

    凌安福望着屋顶横梁思考着,忽然感觉脸蛋儿一阵火辣辣的。

    张氏没有将手缩回,而是向上升,揪住凌安福耳朵吼道:“你去县城干啥子?这十斤米带去吃不了两天就得饿死在外面,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娘娘娘,你听我说啊!我……”

    张氏打断了凌安福的话:“你说,你说什么说,你一个小毛孩儿知道什么!”说完,张氏又哭了起来。

    凌继武笨手笨脚地擦着她的脸,面红耳赤地重复着“媳妇儿别哭”。

    “爹娘,县城里面有很多人,我们总能找到活计的。再不济也总比窝在乡下挨饿好吧。”凌安福继续说着。

    张氏抬头又是一巴掌飞了过来,不过被眼尖的小丫头伸手挡住了,张氏狠瞪了小丫头一眼,吓得她使劲儿往哥哥怀里缩。

    “是有很多人,但那些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人。你去县城干啥子!!”张氏又是一阵大吼。

    凌安福放下怀中的妹妹,走到母亲跟前,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去让娘过上好日子,让你们不再为了填饱肚子跟别人吵吵闹闹,让你们不用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张氏楞了楞,没想到这个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儿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媳妇儿,我觉得娃子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去县城总比憋屈在乡下挨饿好。我们总能找到活计的。”凌继武一边安慰一边说道。

    “好好好,你们要去县城就去吧,反正老娘这条命也早就栓在你们身上了。”

    凌安福觉得既然母亲同意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默不作声拖着妹妹回了房,好让父亲安慰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