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世太保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陛下召见

    大华如今的情形倒是和岳飞所在的南宋初年十分的相似,金陵市井之中也有人讽刺说李阁老与重光皇帝,和秦桧和宋高宗这对组合也十分相似。

    而宋高宗刚刚登基之时,南宋还有岳飞、韩世忠、宗泽等名将,但是大华朝,却只剩下江北四镇和左良玉之流,这些残兵败将。

    若不是西秦和大金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谁也没有机会南下,估计大华朝也逃脱不了像原本历史上,仅仅一年就灰飞烟飞的结局。

    然而即使是两大死敌的主力都囤积在太行山一线,西秦军的一支不足两千人的小部队,也敢能跑到凤阳府来收割小麦,而威风凛凛的广昌伯却只能干看着。

    可见大华的武备已经虚弱到了何种地步。

    作为朝廷的倚重,武将们如此不堪,天下士民自然而然的,把这一切罪责归咎到,靠联合武将上位的李阁老身上。

    虽然身为当朝首辅之子的李鸣鸾,此时唱这首志在雪耻北方的《满江红》,在外人看来有此奇怪,但他本人却是完全沉浸进去了,脸色的神色情真意切。

    夏完淳和李定一等人也是十分的激动,大声的唱着。夏完淳唱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时,想起了三年前被流贼逼的走投无路,不得已上吊自杀的壮烈帝,语调竟然有些哽咽,差点掉下泪。

    不过情绪很快随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重新变得激昂起来,等到了最后一句“待重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时。所有人都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着,反复唱了三遍。

    方缶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有些感动,长久以来自己对着现在这个时代,现在的这个大华,有着一种淡淡疏离感。

    虽然也在努力的融入,但总觉得自己来自另一个时空,现在这个并不属于自己,也许某天当那个扫码恶作剧过去以后,自己还会回到那个深爱的祖国。

    况且这个大华,像极了后世那个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南明。

    当年读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差点憋屈出心脏病来。如果说深渊和天堂之间有一百个阶梯,只需踩中其中一个就能上岸,然而神奇的是,到临死前都还在忙着内斗的南明朝廷,居然一个也没有踩中。

    这让方缶有时候不得不怀疑,难道真的是天数已尽?

    不过这个时空里,似乎天数还是未知,天下虽然四分五裂,但总的来说,大华不论是名义上、法统上、还是地理位置上,比之西秦和大金都有一定的优势,除了武备太弱以外。

    劣势在于西秦和大金组织力量更为强大,各种撕逼情况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大华在这一点就糟糕的多,那间叫做朝廷的小屋里,挤满了太多的大神,整日吵个不休,哪怕屋子明天就要倒了,咱们也得先说清楚,到底谁才是“大义”。

    这就造成了政令不通,朝廷威严扫地,各路豪杰阳奉阴违,蠢蠢欲动。

    以大华所占的天时地利人和,若是有一位雄才大略之主,能强力的整合各方实力,修炼好内功,稳扎稳打,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并且认真的执行好它。

    那么纵观今日之天下,大华还是其中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毕竟他代表了中华。

    方缶神游物外,脑中盘算着自己若是秉政者,该当如何破局,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回过神来,发现歌声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

    对面的夏完淳站着,对自己遥遥举杯,似乎在敬酒,嘴里在说着什么,也没注意听到。

    方缶举起杯,歉然道:“抱歉……”

    夏完淳神色有些激动,还带着点悲壮之情,但是语气十分的坚定,说道:“家父在江北史阁部账下听用,写信来招孩儿一同前去效命,不日就要启程。我已在心中发下宏愿,此去一定竭尽才智,为大军参赞机务,不荡平流寇、鞑虏,绝不回京!”

    “临走之前,能结识伯和兄这样的人物,足慰平生!”夏完淳说罢,仰头饮尽了杯中之酒,低吼了一句:“痛快!”

    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原本的时空只是一个县令,福王即位后短暂的担任过吏部考功司主事,不久就在抵抗清军南下的运动中,兵败自杀。

    因为历史的改变,夏允彝此时依旧活跃在大华的前线。

    方缶举起杯,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他很清楚,也许在座的李鸣鸾也很清楚,以大华如今的态势,夏完淳追随他的父亲,去江北前线,很难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若是真如他所说,不荡平流寇和鞑虏便不回京,若不是没有死在某次战斗中,恐怕,也许,就再也回不了金陵了。

    方缶想要劝,但又不知从何劝起,或者根本就没法劝。

    外头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来的很快,接着门被人推开,走进来一位穿着宦官服的太监。

    领头的那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长得眉清目秀,只是一开口,声音有些尖锐,但还没到电视剧里那么夸张的地步。

    “哪位是方缶方公子?”

    还没等方缶开口,李鸣鸾先站了起来,惊讶道:“袁公公,你怎么来了?”

    那个叫袁公公的小太监,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熟人,李鸣鸾身为当朝首辅之子,他自然是认得,于是招呼道:“原来是李侍郎,近来一向少会,怎么今日有兴在此赏景吃酒?”

    李鸣鸾笑道:“与几位好友谈些事情。”

    “咱家来此传送圣上口谕。”袁公公点了点头,接着又扫视了众人一圈,再度问道:“哪位是方缶方公子?”

    “正是在下。”

    “宣圣上口谕。”

    在座众人听闻此话,赶忙离席,跪倒在地。李鸣鸾余光掠过,见方缶还傻愣愣的站着,赶忙拉了一把。

    圣谕很短,只有一句,方缶还未完全跪倒,便已经读完了。

    只见袁公公挺直了腰板,高高昂起了头颅,脸上的表情拧巴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完美复现陛下神情的缘故。

    “方缶此人,诗倒作的不错,深和朕意,可以传来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