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家的异界行
字体: 16 + -

第28章 看不见希望的1915

    卓尔一个心灵暗示,让陈独秀忽略刚刚的一点小问题,继续说道:“每次新一期《甲寅》出来,我和我同学看完后都互相鼓励要好好学习,回国后报效祖国,直到我看到你的《爱国心与自觉心》后,突然很迷茫,光我们这些读书人知道爱国有什么用,正如你所说,‘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政府不知给国民保障,国民如何有拳拳爱国之心?”

    背完后,卓尔还是忍不住在内心吐槽,这算白话文?真难背,幸好后来又简化了一次。

    陈独秀听完卓尔的话,似乎很有感慨,没头由地问卓尔:“你来东京几年了?”

    “我是民国二年来的东京,已经将近三年了,先生!”

    “你对东京的看法如何?”

    东京的看法?卓尔暗想,刚到1915年,就来找你了,那有空逛逛东京啊!

    闭上眼睛,假装回忆和思考,而卓尔的真正思绪飘荡在东京上空,俯瞰着这座古老的城市,东京无数的大事小事都在卓尔的脑海中闪过。

    “如果说东京画风……额,穿着最不一样的应该属于学生,类似于中山装那种制服,与周围大人所穿的和服格格不入。”

    说画风不对是真没错,1915年的日本,一点都没有现代化的样子,除了军人和学生,大多数的百姓穿的还是传统服饰,当然,这时候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北伐战争还没影,留辫子的人还一大堆。

    “那叫诘襟服,中山装就是根据这种学生装设计出来的。我三次来日本,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日本百姓浑浑噩噩,愚蒙不堪,与民国百姓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日本的文官集团稳稳地驾驶着这条船,而日本的下一代欣欣向荣。”

    “难道说先生主张精英政治?”

    “何为精英政治?”听到了一个陌生名词,陈独秀忍不住问道。

    这……难道说现在还没出现精英政治这个概念?

    卓尔有点吞吞吐吐,要是把独秀先生的价值观改变了,就成了千古罪人啊。

    “精英政治认为绝大多数群众始终是受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政权权力从来就集中于一小撮人之手,极少数政治精英掌握政权,统治绝大多数群众,这是我一个西方朋友告诉我的。”

    想了想,卓尔还是决定说出来,一直到现代,各国政治中还是有着精英政治的影子,想彻底民主是完全不可能的。

    陈独秀先生想了想,说道:“华国从古自今都是精英政治,可能将来还是如此。政治参与者越多,国家就越混乱,就如现在的民国,所以《甲寅》针对的读者都是些知识分子、议员和商业界人士,大谈‘爱国’、‘有容’、‘尚异’,就是为了把众多政治参与者团结起来,让他们的自觉心大于爱国心,自觉为国民谋福祉,一起来改变民国。”

    先生顿了顿,整理着自己的话语。

    “但民国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统治层有问题,而是国民性问题,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只发动军事行动,而不发动民众。国民只知家,不知国;只知天命,不知尽人力,要想改变这一切,一靠政府给保障,养国民爱国之心;二靠教育聚民意,叫醒那些痴睡的人。”

    看着独秀先生慷慨激词,卓尔暗道,这才是蒂花之秀陈独秀嘛,一个敢于开天辟地,敢为天下先的人,强调国家是一个为人共谋幸福之团体,这也许为他后来加入红党埋下伏笔。

    “日本的新式教育值得我辈学习,每每看到路上走过的学生,看着他们的朝气,就想回国内办一学堂……”

    卓尔一听陈独秀这话,赶紧接过话头。

    “那先生怎么不回国了,《甲寅》作为海外期刊还是不如在国内方便,袁世凯对先生的通缉令已经过去好久,况且,上海也不是那个独夫所能影响的地界。”说罢,卓尔压低声音,“我的日本同学说,日方正在和袁世凯谈卖国条约,《甲寅》作为反袁阵地,估计可能会被日本政府封禁,先生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这……”这些话其实早就有人和陈独秀说过,但他在上海没有收入,仅靠撰稿很难养活家人,在日本,靠着章士钊的帮助,妻儿也能混个温饱。

    “先生莫不是担心花费,据我所知,很多学生、爱国商人都很希望在上海有类似于《甲寅》的这样一份期刊,改造青年的国民性,唤醒沉睡的华国。”说完,卓尔从兜中取出一叠钱,递给陈独秀,“先生,这是我们留学生的一点心意,希望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拜托了,先生。”

    递完钱的卓尔,也不管陈独秀的反应,直接推门而去。

    而陈独秀手里则拿着那叠钱错愕地看着卓尔扬长而去,“这不就是我所追求的,‘自主而非奴隶,进步而非保守,进取而非退陷,世界而非锁国,实利而非虚文,科学而非想象’吗?”

    放下手中的钱,陈独秀打开本子,在上面开始写作起来。

    “敬告青年——窃以少年老成……”

    卓尔的心灵暗示可不仅仅让陈独秀忘记一点点内容,更能强化他对刚刚对话的思考,而卓尔的很多提示都是陈独秀以后会做的一些内容。

    再说,他的老婆兼小姨子高君曼由于长期陪着仲甫先生闹革命,过着紧张而又艰难的生活,已经换上了肺结核,原本历史上高君曼因为要吃进口药,15年年初就回到上海,6月中旬因为妻子病重,陈独秀才回到上海。

    卓尔作为一个管理员,影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很难,但修改一下高君曼这种龙套,还是很容易的。

    高君曼将在1915年2月回到上海,不过病情会提前变重,陈独秀就会跟历史上一样,被数函催返,只不过提前几个月而已。

    等到陈独秀回到上海,就会有好多好多玩家帮助他开展宏图大业,毕竟,陈独秀、李大钊同学的威名丝毫不减当年。不说其他,先把国内的思想赶紧先启蒙一下,不然等历史自然发酵,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呢!

    剧本已经写下,就等独秀先生回家多回忆回忆今天的这段对话,然后按照卓尔的建议回到国内开家出版社,种花家公会蓝星第六分部东方战区的玩家们已经接到通知,全力帮助这位已经成为表情包的伟人把《新青年》传播到民国各地。

    然后,除了《新青年》改造国民性,1915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二十一条”。

    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看中机会,对德宣战,占领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侵略权益。1915年1月18日,日本代表向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保密。

    已经当了总统的袁世凯自然不愿意签这份协议,毕竟都打算做皇帝了,这天下可都是他的,日本这样割肉,他这个家主可受不了。于是,这份秘密协议就这样泄露出去了。

    《蓝星ol》已经运行了十天了,所以卓尔来到第六时代布置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了,此双方的谈判团正在激烈地博弈之中,各种拖延手段都使上了,就连各国公使都被袁世凯的人一一通知——日本要全面控制中国,各地的民间舆论也被激起,民国第一次大规模抵制日货再过个二十多天就会发生。

    卓尔在民国四年的另一个布置就是加速战争的开启,只要战争开启,凭着玩家的数量和玩家的知识水平,在乱世中捧出一个三观正、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好领袖自然不成问题,再配合陈独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统一全国,迎战日本,简直美滋滋。

    现在的问题是,战争如何开启?

    袁世凯现在是民国名义上的领袖,他如果不死,民国绝无可能发生内战。

    历史上的袁世凯可不是一个弱者,如果他不称帝,可能“国父”的称号就得到他头上,但历史没有如果,袁世凯虽然手段高明,但他毕竟是个旧官僚,很多政治智慧没有领悟到。

    各地的督抚们支持共和,并不因为帝制有多差;督抚们反对帝制,也并不因为共和有多好,辛亥革命说到底就是各地的督抚们讨要权利的一个革命。

    好嘛!小皇帝刚被你杀了,大家好不容易名正言顺地当了各地的山大王,你当总统就好好当,非要当皇帝,是不是又要我们想你下跪?不反你饭谁,于是,袁世凯就被打击得病故了。

    其实袁世凯称帝还有一个原因,他周围人都想让他称帝,蔡锷三次下跪请,连他儿子都伪造新闻,说日本支持他称帝,至于其它帝国主义也希望袁世凯能够掌握民国大局。

    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说的就是袁世凯。

    一些想要改变历史的玩家就此北上,希望能够改变袁世凯的决定,安静地做一个民国大总统,顶掉虚伪的孙文,成为“民国国父”。

    卓尔也不吝啬他的能力,降低了北洋政府官员对玩家的友好度要求,让这群玩家少做些前期准备,至于战争,无论袁世凯称不称帝,有这群玩家在,都不爆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