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追踪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突袭捣毁飞机场

    “黑鹰”突击队滞留在穆棱河南岸,他们没有轻举妄动,隐蔽在山林里。哈克洛夫和高亮趴在一处雪地上,举起望远镜洞察敌情。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听到天空传来“嗡嗡”的轰鸣声,游击队员下意识地卧倒,紧紧地注视着上空。这是一架战斗机,是从北面的平岗飞机场起飞,迂回到了他们的上空,向东南方向飞去。

    高亮心想,敌人很狡猾,不能让敌人嚣张下去,瞅准机会给它一个突然袭击,让敌人尝尝我们的厉害。高亮很清楚,要想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目的地——柳毛黑铅矿,必经之地就是他曾经摸进的那座飞机场。高亮对哈克洛夫低声说:“队长,我们要去的地方,途经眼前这座敌人飞机场,我的意见先搞掉它,这对于我们行动来说有利。”

    哈克洛夫若有所思,他只是在分析敌机飞行规律,没有考虑毁伤机场,听到高亮大胆的设想,略显惊讶,他想进一步了解高亮的想法,问道:“为什么?”高亮分析道:“这是因为敌人已经发现了我们进入中国境内,我预感到敌人加强了设防,却不知道我们的行动目标在哪里。如果我们给它来一家伙,让敌人顿时有错觉,以为我们主攻方向是飞机场等军事设施,这一来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减轻我们对攻击目标的压力。同时,敌机在天上飞我们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上次行动已经尝到了苦头,这次我们要吸取教训。如果将其消灭在地面,敌机就无法骚扰我们。”哈克洛夫听了高亮的建议,心里很佩服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对高亮说:“你的建议很好,可以实施,且需要弄清楚机场敌人的情况。”高亮信心满满地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曾来此侦察过,敌人兵力配备不是很充足,大约只有一个小队的兵力,主要设施有四个岗楼、还有停在那里的真假飞机以及汽油库、弹药库等。只要夜袭成功,我们就有逃脱的机会。”

    哈克洛夫皱紧了眉头,看了看表已经上午9时,问道:“难道白天就不能进攻机场吗?”高亮摇摇头说:“白天攻击机场会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一举一动敌人看得清清楚楚,建议还是等待天黑的时候出发为好!”“好吧,那就等待晚间出发。传达我的命令,告诉队员们原地休息。”高亮掏出地图,上面标注许多小圈圈,手指指向了地图一个圆圈,对哈克洛夫说:“这机场,那边是柳毛黑铅矿,我们的位置就在这里。”

    夕阳缓缓地向天边的地平线坠了下来。突击队员全部翻身上马,每个人都处在临战的紧张状态。“出发!”哈克洛夫压低嗓门喊道。他骑着枣红色的马,不时的用鞭子朝马屁股上抽着冲在了前头,高亮骑着白马紧随其后,不断地催促队伍快速前进,突击队员们挥动马鞭旋风式地从山林中俯冲下来,一溜烟来到了穆棱河冰面。

    哈克洛夫忽然使劲勒住了马头,打了一个手势,队伍停了下来。他举起望远镜朝西方向瞭望,接着放下望远镜,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公路上连续两辆装满宪兵的日本军车从梨树镇开了出来,略沉思了一下,便抬起头挥了一下手。悄声传令:“不要理会,迅速过河。”队员们屏住呼吸,攥紧了绳缰,双腿狠狠地夹住马肚,踏过穆棱河冰面,来到了河的对岸的山坡下,沿着山路前行。

    这时,高亮在前领着队伍来到了平岗机场附近。侦察中看到飞机场灯火通明,先前看到的那两辆军车的日本宪兵已经早已到达,分别跳下军车,列队两排,一名日本军官站在前面“哇哩哇啦”说了一通,之后,多名日本宪兵分散开来,围绕机场四周站立警戒。高亮思考着,觉得很蹊跷,难道敌人发现了我们的意图?又仔细观察日军的四处岗楼的探照灯光束密集照射,原来岗楼上的一名日本宪兵把守,现在改成了两个。

    哈克洛夫问他:“日本人怎么突然多了起来,究竟什么情况?”高亮思考片刻,说:“根据我的判断,敌人像似迎接什么人物,例行防卫。”“我说嘛,看到这么多的兵力,与你所说的差距很大。看来有必要先观察,再做决定。”“是啊,队长说的正是。”高亮说完,眼睛紧密地注视敌人的变化。果不其然,忽然,这时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周,调整了方位后,俯冲下来,缓缓降落,停在了机场的机位上。机舱门打开了,在飞行员陪同下,一名个子不高、体态肥硕,手戴白手套,腰挂军刀的人走出机仓。几名地面的日军官员上前迎接,相互一一施军礼。

    哈克洛夫和高亮见到此情形,十分的兴奋,没有想到前来袭击飞机场,竟然遇到了来头不小的敌人军官。原来日本关东军司令梅津治郎大将根据战事命令日野武雄少将到边境地区巡视指导,从密山乘坐军机前来巡视梨树镇周边的飞机场情况,其他随从人员留在了密山。

    为了保证其人身安全,临近的梨树镇冈田一郎带领全部人马前来护卫,鸡西陆军特务机关副机关长安杰正雄配合行动。高亮和哈克洛夫意会地相互点了点头,哈克洛夫向身后的游击队员一摆手,队员们下了马,潜伏在铁丝网前的荒草丛中,枪口对准了敌人。

    哈克洛夫大声喊道:“打!”话音还没落下,已经急可不耐、憋足了劲的突击队员们纷纷扣响枪机,把仇恨的子弹雨点般射向日军,十几名日军当场倒下。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不知所措,掩护日野武雄回到飞机旁迅速登机,飞机快速启动,螺旋桨飞转,慌乱中跑向跑道,滑行飞到了天空。其他日军在冈田一郎的指挥下,开始向突击队员反击。四处岗楼上的日本宪兵机枪响起,火力异常的迅猛,连续不断的密集的枪声噼噼啪啪地冒着火光,呼啸的子弹在突击队员们的头顶上飞过。树林中的战马惊跳起来,在地上一个劲地打转转。作战经验丰富的哈克洛夫带领四名正面佯攻,又命令突击队员分散攻击。

    高亮得到命令机警地带领三名突击队员迂回到侧面,每人端起莫辛-纳甘式阻击步枪分别向岗楼的火力点进行射击,“啪啪啪”三枪将火力点打哑。不到一分钟的功夫,敌人的火力点机枪又一次响起,突击队员进行第二轮阻击,又是三枪定点清除火力,最后只剩下北面的那座岗楼。这时,高亮举起了阻击步枪瞄向了敌人,连续射击命中,两名宪兵从岗楼中摔了下来。没有了岗楼的火力支持,敌人的攻势明显的减弱。相持中,高亮又带领身后的三名队员绕到了汽油库房,连续投掷了几枚手榴弹,几声爆炸声炸开了库房,顿时火光冲天。

    高亮知道油库马上就要爆炸,其威力无比,大声喊道:“快离开!”他们卯足了劲儿飞跑,接着就是卧倒在地上。这时的油库大火瞬间蔓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许多日本兵来不及躲藏抱头乱窜,被炸死。机场周围的荒草也燃起了大火,蔓延到了停机场。几名敌人的飞行员拼死地向停放在那里的飞机跑去,然而为时已晚,停放在那里的木头模型飞机已经燃起大火将旁边的飞机火烧连营,连续燃烧爆炸,瞬间整个飞机场成了火海。飞机场的四处岗楼燃烧如火柱,照亮了夜空。冈田一郎见到此景,已经回天无力,无心与突击队对峙,指挥着10余名日本宪兵撤到了机场的公路旁。“黑鹰”突击队成功地毁伤日军的飞机场后,撤到了树林里,趁机准备转移。

    日野武雄少将涉险逃脱、突击队捣毁飞机场不仅惊动了日军124师团和128师团,也震动了日本关东军。日野武雄坐镇密山,决定对这支突击队和抗联队伍进行严酷的围剿行动。日军驻鸡西街124师团最早获知平岗飞机场受到攻击,立即调集满载4辆汽车的官兵前往火速增援。行程45分钟到达飞机场,已经一片火海。听到零星的枪声,得知袭击的抗日队伍还没有完全撤离,安杰正雄带领特务人员分别引导124师团的日本宪兵形成扇形合围之势。

    突击队的队伍呼呼啦啦地向前走去,刚临近公路,与前来增援的日军相遇。狡猾的敌人端着枪,猫着腰,缓缓地向这边蠕动。看着向这边奔来的敌人,高亮命令道:“等敌人靠近了我们再打!”50米、40米……敌人越来越近了。高亮大喊:“打。”几名队员把手榴弹捆绑在一块,四个一捆,打开后盖,拔出拉火线,向日军掷去。随着一声声巨响,鬼子被炸得血肉飞溅,鬼哭狼嚎。

    后边的鬼子,一个个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闻讯这边的爆炸声,其他地方的日军开始向这边围堵。高亮很纳闷,怎么鬼子越打越多呢?他与哈克洛夫虽然不知这是新增日军,且已经感觉到了敌人来者不善,示意撤退。那么向哪里撤退呢?高亮低声说:“现在我们已经处在危险的境地,不能继续纠缠,快速向西梨树镇方向转移,那里敌人空虚,而且有我们地下党组织配合。”哈克洛夫表示同意,在林中迅速向西转移。此刻,日军在公路边高岗上架起小山炮和机枪,“嗖嗖”呼啸着的炮弹飞向突击队所在的林地上炸响,猛烈轰击,浓烟滚滚。

    此刻,北风卷裹着白毛雪呼啸而来,漫山的树木在风雪面前没了脾气,只能瑟瑟发抖、呻吟,如同紧张的厮杀,让人喘不过气来。面对敌人的围堵,哈克洛夫和高亮没有退缩,沉稳带领队伍悄悄退出丛林,避开日军的视线,冒着风雪绕到敌军的西侧,向敌人攻击。军刀落下,像砍西瓜似的杀向敌人,顿时截杀震天。哈克洛夫受过骑兵训练,提起马刀左砍右砍,敌人难以抵挡,只好退缩。忽然,一名军曹佯装受伤俯卧在雪地上,当哈克洛夫骑枣红马从他眼前飞奔时,他早已准备好了日式军刀,横扫马蹄,枣红马右前蹄被削掉,一头栽在了地上。

    哈克洛夫也顺势滚落了下来,刚要起身,这名军曹已经举起军刀直刺而来,他机敏地躲过。军曹看到眼前高大魁梧的哈克洛夫俄国人的面孔,心里大惊,竟然是俄国人。他用眼角扫视其他突击队员,也是俄国人,心中顿时胆怯了许多。但是仍在举起军刀与哈克洛夫对峙,彼此间刀光剑影厮杀了四个来回,皆气喘吁吁。僵持中,哈克洛夫挥刀砍向军曹,军曹躲过之后,回身直刺哈克洛夫腰部。哈克洛夫向右躲闪后,猛然跃起直抵他的左胸,军曹侧身用军刀抵挡,两刀相撞,震得军曹虎口酸麻,打个趔趄倒退了几步。高亮见状,策马奔来欲为哈克洛夫解围,这时的哈克洛夫已经猫着腰,快步冲向了未站稳脚跟的军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军曹的头部砍下。其他的鬼子兵见自己的长官被杀,手持带刺刀的长枪,气势汹汹地逼近哈克洛夫。

    高亮挥动手中的手枪,“啪啪啪”迅速射向了敌人,几名鬼子应声倒下。高亮高喊:“哈克洛夫,我来了!”,高亮快马赶到,哈克洛夫握住高亮的手,纵身一跃,飞向马背,刚要坐稳,一名日本宪兵刺向了他的左臂,他“啊”的一声,身体前倾,靠住高亮的脊背,忍痛转身向后连续向敌人射击,当场击倒了两名日本宪兵。此刻,高亮命令突击队员:“快,快撤!”其他突击队员旋风般撤离,身旁的子弹“嗖嗖”飞过,敌人的迫击炮弹接连爆炸,导致两名俄籍突击队员牺牲。

    王德林已知“黑鹰”突击队在飞机场交上了火,且不知道什么情况,与孙鸣山、王海等人急的团团转。这时候韩福英正在调试李作霖送来的发报机,接收到了“黑鹰”突击队的电报,告知队伍已经向这边转移,做好接应的准备。原来撤退中,高亮已经告知身兼发报员的罗斯托夫立即与王德林取得联系。所以,获得消息后,王德林问孙鸣山:“鸣山,你看如何安置好这些突击队员?”

    孙鸣山一脸惆怅,真想不出好办法来,对王德林说:“10多人躲避敌人围剿真是很有难度,这里哪有藏身之地啊?”“是啊,我正愁这事儿呢!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想想办法。就目前看,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行踪,想摆脱敌人并非易事。”孙鸣山想了一想,忽然眼睛一亮,对王德林说:“我看莫不如在井下藏匿?”王德林有些担忧,说:“行吗?”孙鸣山坚定地说:“趁交接班过程中,将突击队员混入队伍中,藏在井下巷道里,那里有我们的反日会成员做配合,小鬼子奈何不了。”王德林思考片刻,说:“好,你这就去做准备,安排好之后,快给我个准信儿。一旦游击队被逼的走投无路,只好这么办了。”“好的。”孙鸣山离开了王海的家。

    此刻,高亮领着哈克洛夫、罗斯托夫等突击队员冲出敌人阵地,快马加鞭,而敌人在安杰正雄的引路下,乘坐着军车,发疯似的紧随其后前来追赶。汽车驾驶室上面架起一挺机枪,不停地向突击队的马队扫射,又有两名突击队员被鬼子飞来的子弹击中,头一歪,重重地摔在了路上,两头失去主人的军马,惊恐地漫无边际狂奔。为了躲避穷凶极恶敌人的追踪,他们改变了路线,沿着山路绕道去梨树镇。敌人汽车无法开进山路,只好下车追捕,安杰正雄通知日军其他所有部队和特务,进行围追堵截。突击队此时已经甩开了身后的敌人迂回到了猴石沟,又沿着山路反切来到了穆棱煤矿西山。一阵阵枪声在梨树镇上空划过,被惊醒的人们在猜测,难道又闹胡子了?不对,这样猛烈的枪声像是小鬼子和抗联的干上了。

    王德林和王海紧张地聆听枪声,已知突击队快要到来了,又焦急的地等待孙鸣山的消息。

    大约过了一袋烟的功夫,孙鸣山回来了。紧急地告诉王德林:“我已经安排好,准备就绪。”“哦,矿上的小鬼子有多少?”王德林关切地问。“小鬼子都去了机场,只剩下狗日的日本矿长和几名伪军。”这时,高亮等突击队员已经进了王海家的院子中,安排两名突击队员隐蔽在院子大门跟前,他与哈克洛夫等其他突击队员走进了王海的家。

    罗斯托夫第一眼认出了王德林,一对老友重逢彼此深感亲切,相互拥抱在一起,相互问候,观察彼此的模样后,又一次拥抱。高亮一一向王德林介绍了突击队员的名字,压低声音,沉痛地告诉他:“我们有四名苏联同志牺牲了,希望日后找到他们的尸体,安葬好!”王德林说:“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他们的。为了完成炸毁柳毛黑铅矿,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目前而言,不能轻易的行动。敌人疯狂地围剿你们,肯定会采取行动。

    王海的妻子见这么多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不知道如何招待好,先烧了一锅开水让他们喝,接着烧火做饭。高亮看在眼里,说:“嫂子,你就不用忙活了,我们喝点水就成,马上还要出发,去往柳毛黑铅矿。”

    “这么急啊?怎么也得吃晚饭再走啊!”王海的妻子恳切地说。

    王德林对高亮说:“的确这里不能久留,敌人追得很凶。这样,我安排王海带你们去柳毛黑铅矿,那里也有我们的同志接应。”

    王德林又转身对孙鸣山说:“快把藏在暗道里炸药拿出来,给突击队带上。”孙鸣山转身钻进了暗道里,突击队员们一包一包地接到手中。王德林说:“哈克洛夫同志,这是我们煤矿同志从日本人手中夺取的这些炸药,我想足够你们用的。”

    哈克洛夫用半生不熟的俄语对他说:“太好了,谢谢你们!”“哈克洛夫先生,我们是同志,不用客气。”看着他受伤的那只胳膊很担心,王德林说:“你的伤势很严重,建议你留下来,在这里养伤,队伍让高亮带着。”哈克洛夫很倔强,忍痛挺了挺腰板,说:“为了打击我们共同的敌人,我这点伤不算什么,放心好了!”高亮也在劝说:“队长,我的意见和德林同志的意见是一致的。不能这么硬挺着,难道你不放心我吗?”

    哈克洛夫欲要争辩,王德林拉住哈克洛夫另一只手说:“你就听我们的吧,好好养伤,伤好了,有的是仗可打的。”在众人劝说下,哈克洛夫只好点点头,看了罗斯托夫一眼,暗示让他也留下来。罗斯托夫心里明白,对王德林说:“王同志,我也留下来,这样可以照顾他。”王德林会意的笑着说:“好啊,你懂汉语,这样好交流,也可以做翻译,一边与大家研究打小鬼子,一边在这里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