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清军越长城(一)
多铎带领五千人马安营下寨切断山海关与宁远的路线。那么清军靠什么补给呢?现在的清军大有不同,已经在汉臣的帮助下学会了海运。可以在笔架山开船将粮食物资配运到中前所。
中前所就是现在的葫芦岛市绥中县,我小的时候一年去个一趟两趟的,因为我母亲的娘家就在那里。
清军为了干倒吴三桂也是煞费苦心,特意打造了十艘标准排水量十吨的货船,既可以运送物资也可以当做兵舰一举两得。由济尔哈朗亲自任命的水师提督叫黄不辣。此人是混血,父亲是从沙俄流窜过来的一名水手,而母亲则是叶赫部。黄不辣水性极佳,可以在大海里畅游三日不用出来。为人就是比较粗狂、任性,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大骂手下,人员不是太好。
黄不辣主要负责的是来往于笔架山与中前所之间,到了冬季海面结冰便可以用马车牛车运输物资粮食。济尔哈朗还亲自视察了他所建立的‘敌后根据地’,认为可以适当的把大部队调集于此直接攻打山海关。其他几位亲王亦有同类想法。
咱们单表宁远城里的吴三桂,这一阵子被清军孤立在中间很不爽。城内粮食就要吃完了,即使你粮食准备的再多也架不住人家有后援那!你这里干吃不进总有一天会吃光的。所以啊,吴三桂急的直上火,嘴里起大泡。这可咋整啊,不能坐吃山空,一定要想个办法来解决目前的经济危机。手下有名幕僚给三桂出了个主意:满鞑子给咱们玩阴的两头堵死咱们,咱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有个好主意可以一举将中前所失而复得。
吴三桂大喜,先生有良策尽管讲来。
幕僚言道:“到了冬季海面结冰,满清运输粮食靠马车牛车。据我对牲畜的了解,它们是惧怕冰面的,那么满清肯定会给牲畜的蹄子上包裹麻布,那样行进速度也不是很快,因为牲畜有恐惧心理。咱们就利用敌军这一弱点可以大做文章。我们可以在半路把敌军截获将其杀的一干二净,然后咱们乔装改扮化妆成敌军样子诈开中前所大营消灭敌军,不知大帅可认同否。”
吴三桂大喜,这可是好主意,你怎么不早点将来,就依你。
明军等到了三九天,那天气可是寒冷,滴水成冰,人出去撒尿。还没等尿出去呢,立马冻成冰柱。就在这一天,吴三桂亲自带领一队步兵。为啥不带骑兵,在冰面上战马不得施展,只有训练好的步兵才可做到。一队步兵每人都穿着厚底靰鞡鞋,靰鞡鞋本事满洲人所穿的,吴三桂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可以适应冰面防滑效果极强。
正赶上清军今天又车队运输粮食物资,明军都穿着一身白,在冰天雪地当中一趴着根本看出来。待清军离近之后,吴三桂下令明军将士杀向敌军。
这一下可把清军吓坏了,运输快一年了还没见到如此情况,保镖护卫的人员不多,只有几千人,根本想不到明军会偷袭。结果被明军杀的是一干二净一个也没逃了。吴三桂见状大喜,干脆趁热打铁直接拿下中前所大营。明军弟兄拔掉满清军的甲胄运输粮草开赴中前所。
结果没费吹灰之力便洞开大营的营门,进去之后一举将敌军杀败,几乎没留活口。
吴三桂收复了中前所大为高兴犒赏三军将士。就在此时京城告急,满清越过长城直抵山东,马上要吴三桂出关夹击清军。吴三桂得令不敢怠慢,知道现在是自己表现的机会。马上调集五千关宁铁骑飞出山海关直奔山东。
清兵不断进犯,农民起义的烈火到处燃烧,明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那么清军为何老是越过长城夹击中原呢,清军一共几次进犯中原。
后金(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己巳明崇祯二年)
第一次己巳之变
1629年,皇太极率军避开袁崇焕坚守的宁锦,假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关内,相继攻陷遵化、迂安、滦州、永平,直指北京。袁崇焕赴京师救援,在北京广渠门外与后金军交锋,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这就是“己巳之变”。
1627年,袁崇焕击败皇太极,获得宁锦大捷后,上奏崇祯帝,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不足虑,但蓟门单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奏章。崇祯下旨交由部科商议办理,但始终迁延不行。天聪三年(1629)十月,清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避开山海关,绕道内蒙古,进攻北京城,这一切都在袁崇焕料中。
袁崇焕于十月二十八日得讯,立即兵分两路,北路派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带骑兵4000西上堵截。他自己率同祖大寿、何可纲等大将从南路西去保卫北京。沿途所经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地,都留兵布防,准备截断清兵的归路。崇祯正在惶急万状之际,听得袁崇焕来援,自然是喜从天降,急令袁崇焕作各路援军总司令。袁崇焕部十一月初赶到蓟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与清兵在马升桥等要隘遭遇,每一仗都胜了,清军半夜里退兵。但北路援军却遭到了重大挫败。赵率教急驰西援,在遵化城外大战,被清军阿济格所部的左路军包围歼灭,赵率教中箭阵亡。遵化陷落,巡抚王元雅自杀。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攻向北京。袁崇焕两日两夜急行军300余里,比清军早到两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袁崇焕一到,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袁崇焕以士马疲劳,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祯心中颇有疑忌,不许部队入城。袁崇焕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不准,一定要他们在城外野战。清兵东攻,在高密店侦知袁军已到,大惊失色,想不到袁崇焕如此神速。
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亲自上阵督战。从上午八时打到下午四时,恶斗8小时,胜负不决。打到傍晚,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10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中箭的甲胄,像刺猬似的。袁崇焕连获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捷,京师转危为安。
清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到南海子,溃败后,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北京城里居民的心理和皇帝一样,听信谣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于是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几名兵士。偏偏又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袁军劫掠的事情,满桂是袁崇焕手下大将,这次驰援北京来得匆忙,没带粮草,沿途州县又对辽兵不闻不问,满桂只得四处掳掠,这更加让袁崇焕有口难辩。
北京的士绅损失惨重,自然群情激愤,言官纷纷上书攻讦袁崇焕“卖国”、“通敌”,民间有谣:“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识》民众竟然认为要赶跑满兵,必须先逮捕(“投”)袁崇焕。崇祯在此时也对袁失去信心。袁的蓟辽督师一职原本是崇祯不顾朝廷体制,破例提拔的,此次清兵入侵,让崇祯觉得颜面失尽。他无限的宠信此刻已化为切齿痛恨。
崇祯先拿兵部开刀,他认为兵部尚书王洽处置事情不善,将他下狱。围城时一切混乱,监狱中的囚犯乘机大举越狱,于是刑部尚书和侍郎也被下狱。崇祯又“发觉”北京的城墙不大坚固,于是将工部尚书和工部几名郎中一起在朝廷上各打80棍再下狱。三个郎中两个年老,一个体弱,都在殿上被当场活活打死了。
十二月初一,崇祯以议军饷为名,命袁崇焕到紫禁城。当时,北京城戒严,九门紧闭。袁崇焕和祖大寿坐在筐里,被人吊到城上。袁崇焕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祯帝并未议饷,而是下令将他逮捕,下锦衣卫狱。(1)祖大寿眼见之下,手足无措,出北京城后等了三天,见袁崇焕没有获释,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部队回锦州去了。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部队,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当然也就掉头而回。
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理北京防务,忙派内阁全体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袁崇焕心中不服,不肯写,但最后想到“以国家为重”五字,写了一封极诚恳的信,要祖大寿回兵防守北京。这时候祖大寿已冲出山海关北去,崇祯派人飞骑追去送信。追到军前,袁部将士怒不可遏,祖大寿军中喝令放箭,送信的人大叫:“我奉袁督师之命,送信来给祖总兵,不是朝廷追兵。”使者递过信去。祖大寿读后,下马捧信大哭,一军都大哭。祖大寿对母亲很孝顺,他母亲又很勇敢,儿子行军打仗,80多岁的老太太常常跟着部队。这时她劝儿子说:“本来以为督师已经死了,咱们才反出关来,谢天谢地,原来督师并没有死。你打几个胜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军,皇上就会答允。现今这样反了出去,只会加重督师的罪名。”祖大寿觉得母亲的话很对,当即回师入关,和清兵接战,收复永平、遵化一带,切断了清兵的两条重要退路。
这时祖大寿、何可纲等得到袁崇焕狱中手书,又还兵来救。皇太极对袁部毕竟忌惮,感到后路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并不进攻北京,反而写了两封议和的信,放在安定门和德胜门城门口,然后取道冷口而还辽东。
中前所就是现在的葫芦岛市绥中县,我小的时候一年去个一趟两趟的,因为我母亲的娘家就在那里。
清军为了干倒吴三桂也是煞费苦心,特意打造了十艘标准排水量十吨的货船,既可以运送物资也可以当做兵舰一举两得。由济尔哈朗亲自任命的水师提督叫黄不辣。此人是混血,父亲是从沙俄流窜过来的一名水手,而母亲则是叶赫部。黄不辣水性极佳,可以在大海里畅游三日不用出来。为人就是比较粗狂、任性,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大骂手下,人员不是太好。
黄不辣主要负责的是来往于笔架山与中前所之间,到了冬季海面结冰便可以用马车牛车运输物资粮食。济尔哈朗还亲自视察了他所建立的‘敌后根据地’,认为可以适当的把大部队调集于此直接攻打山海关。其他几位亲王亦有同类想法。
咱们单表宁远城里的吴三桂,这一阵子被清军孤立在中间很不爽。城内粮食就要吃完了,即使你粮食准备的再多也架不住人家有后援那!你这里干吃不进总有一天会吃光的。所以啊,吴三桂急的直上火,嘴里起大泡。这可咋整啊,不能坐吃山空,一定要想个办法来解决目前的经济危机。手下有名幕僚给三桂出了个主意:满鞑子给咱们玩阴的两头堵死咱们,咱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有个好主意可以一举将中前所失而复得。
吴三桂大喜,先生有良策尽管讲来。
幕僚言道:“到了冬季海面结冰,满清运输粮食靠马车牛车。据我对牲畜的了解,它们是惧怕冰面的,那么满清肯定会给牲畜的蹄子上包裹麻布,那样行进速度也不是很快,因为牲畜有恐惧心理。咱们就利用敌军这一弱点可以大做文章。我们可以在半路把敌军截获将其杀的一干二净,然后咱们乔装改扮化妆成敌军样子诈开中前所大营消灭敌军,不知大帅可认同否。”
吴三桂大喜,这可是好主意,你怎么不早点将来,就依你。
明军等到了三九天,那天气可是寒冷,滴水成冰,人出去撒尿。还没等尿出去呢,立马冻成冰柱。就在这一天,吴三桂亲自带领一队步兵。为啥不带骑兵,在冰面上战马不得施展,只有训练好的步兵才可做到。一队步兵每人都穿着厚底靰鞡鞋,靰鞡鞋本事满洲人所穿的,吴三桂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可以适应冰面防滑效果极强。
正赶上清军今天又车队运输粮食物资,明军都穿着一身白,在冰天雪地当中一趴着根本看出来。待清军离近之后,吴三桂下令明军将士杀向敌军。
这一下可把清军吓坏了,运输快一年了还没见到如此情况,保镖护卫的人员不多,只有几千人,根本想不到明军会偷袭。结果被明军杀的是一干二净一个也没逃了。吴三桂见状大喜,干脆趁热打铁直接拿下中前所大营。明军弟兄拔掉满清军的甲胄运输粮草开赴中前所。
结果没费吹灰之力便洞开大营的营门,进去之后一举将敌军杀败,几乎没留活口。
吴三桂收复了中前所大为高兴犒赏三军将士。就在此时京城告急,满清越过长城直抵山东,马上要吴三桂出关夹击清军。吴三桂得令不敢怠慢,知道现在是自己表现的机会。马上调集五千关宁铁骑飞出山海关直奔山东。
清兵不断进犯,农民起义的烈火到处燃烧,明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那么清军为何老是越过长城夹击中原呢,清军一共几次进犯中原。
后金(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己巳明崇祯二年)
第一次己巳之变
1629年,皇太极率军避开袁崇焕坚守的宁锦,假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关内,相继攻陷遵化、迂安、滦州、永平,直指北京。袁崇焕赴京师救援,在北京广渠门外与后金军交锋,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这就是“己巳之变”。
1627年,袁崇焕击败皇太极,获得宁锦大捷后,上奏崇祯帝,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不足虑,但蓟门单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奏章。崇祯下旨交由部科商议办理,但始终迁延不行。天聪三年(1629)十月,清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避开山海关,绕道内蒙古,进攻北京城,这一切都在袁崇焕料中。
袁崇焕于十月二十八日得讯,立即兵分两路,北路派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带骑兵4000西上堵截。他自己率同祖大寿、何可纲等大将从南路西去保卫北京。沿途所经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地,都留兵布防,准备截断清兵的归路。崇祯正在惶急万状之际,听得袁崇焕来援,自然是喜从天降,急令袁崇焕作各路援军总司令。袁崇焕部十一月初赶到蓟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与清兵在马升桥等要隘遭遇,每一仗都胜了,清军半夜里退兵。但北路援军却遭到了重大挫败。赵率教急驰西援,在遵化城外大战,被清军阿济格所部的左路军包围歼灭,赵率教中箭阵亡。遵化陷落,巡抚王元雅自杀。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攻向北京。袁崇焕两日两夜急行军300余里,比清军早到两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袁崇焕一到,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袁崇焕以士马疲劳,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祯心中颇有疑忌,不许部队入城。袁崇焕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不准,一定要他们在城外野战。清兵东攻,在高密店侦知袁军已到,大惊失色,想不到袁崇焕如此神速。
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亲自上阵督战。从上午八时打到下午四时,恶斗8小时,胜负不决。打到傍晚,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10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中箭的甲胄,像刺猬似的。袁崇焕连获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捷,京师转危为安。
清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到南海子,溃败后,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北京城里居民的心理和皇帝一样,听信谣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于是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几名兵士。偏偏又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袁军劫掠的事情,满桂是袁崇焕手下大将,这次驰援北京来得匆忙,没带粮草,沿途州县又对辽兵不闻不问,满桂只得四处掳掠,这更加让袁崇焕有口难辩。
北京的士绅损失惨重,自然群情激愤,言官纷纷上书攻讦袁崇焕“卖国”、“通敌”,民间有谣:“投了袁崇焕,鞑子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识》民众竟然认为要赶跑满兵,必须先逮捕(“投”)袁崇焕。崇祯在此时也对袁失去信心。袁的蓟辽督师一职原本是崇祯不顾朝廷体制,破例提拔的,此次清兵入侵,让崇祯觉得颜面失尽。他无限的宠信此刻已化为切齿痛恨。
崇祯先拿兵部开刀,他认为兵部尚书王洽处置事情不善,将他下狱。围城时一切混乱,监狱中的囚犯乘机大举越狱,于是刑部尚书和侍郎也被下狱。崇祯又“发觉”北京的城墙不大坚固,于是将工部尚书和工部几名郎中一起在朝廷上各打80棍再下狱。三个郎中两个年老,一个体弱,都在殿上被当场活活打死了。
十二月初一,崇祯以议军饷为名,命袁崇焕到紫禁城。当时,北京城戒严,九门紧闭。袁崇焕和祖大寿坐在筐里,被人吊到城上。袁崇焕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祯帝并未议饷,而是下令将他逮捕,下锦衣卫狱。(1)祖大寿眼见之下,手足无措,出北京城后等了三天,见袁崇焕没有获释,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部队回锦州去了。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部队,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当然也就掉头而回。
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理北京防务,忙派内阁全体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袁崇焕心中不服,不肯写,但最后想到“以国家为重”五字,写了一封极诚恳的信,要祖大寿回兵防守北京。这时候祖大寿已冲出山海关北去,崇祯派人飞骑追去送信。追到军前,袁部将士怒不可遏,祖大寿军中喝令放箭,送信的人大叫:“我奉袁督师之命,送信来给祖总兵,不是朝廷追兵。”使者递过信去。祖大寿读后,下马捧信大哭,一军都大哭。祖大寿对母亲很孝顺,他母亲又很勇敢,儿子行军打仗,80多岁的老太太常常跟着部队。这时她劝儿子说:“本来以为督师已经死了,咱们才反出关来,谢天谢地,原来督师并没有死。你打几个胜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军,皇上就会答允。现今这样反了出去,只会加重督师的罪名。”祖大寿觉得母亲的话很对,当即回师入关,和清兵接战,收复永平、遵化一带,切断了清兵的两条重要退路。
这时祖大寿、何可纲等得到袁崇焕狱中手书,又还兵来救。皇太极对袁部毕竟忌惮,感到后路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并不进攻北京,反而写了两封议和的信,放在安定门和德胜门城门口,然后取道冷口而还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