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文豪
字体: 16 + -

第五十四章 红梅与烤肉

    从家塾放学回来的史凡早已得到消息,随贾兰一起,提前来到了稻香村。听大嫂子李纨说,已经派人去请姑娘们,她们很快也就会到这儿了,史凡也就没有和贾兰一起进书房,而是呆在正厅外面陪李纨一起,等候姑娘们的到来。

    果然,不一会儿,当史凡正和李纨聊一些学堂的趣事时,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湘云的双脚刚迈进稻香村的门,便听到她着急问道:“快商议作诗!我听听是谁的东家?“

    李纨道:“我的主意,可巧下雪了,不如大家凑个社,你们意思怎么样?“

    宝玉先道:“这话很是,只是今日晚了,若到明儿,晴了又无趣。”

    众人看道:“这雪未必晴,纵晴了,这一夜下的也够赏了。”

    李纨道:“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庵好。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顽意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而史凡兄弟还不算我们诗社成员,就和湘云一起算一分。这样,你们五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

    大嫂子此话一出,宝钗、宝玉、黛玉、探春、湘云五人等一齐应诺。李纨知道史凡和贾兰一样,都忙着读书学习为来年初春的童生试做准备,因此也不想让史凡掺和诗社的事,这样还能舍出这点钱来买书看。史凡心知肚明大嫂子的照顾,只听见大嫂子对他说道:

    “史凡兄弟,上次的螃蟹宴你上学去了,因此没有赴宴,这一次大嫂子也不强求你来,毕竟读书学习才是摆在第一位的,不过放学后若是能赶得上,还是尽量来给姑娘们捧捧场才是。”

    史凡连连点头称是,心里确实也想通过诗社的活动和姑娘们亲近亲近,但大嫂子不收他份子钱,若是他去了,倒是让史凡有点不好意思了。史凡突然想起,原著中李纨不是找王熙凤要了诗社的活动经费了吗?为什么还要大家来凑份子钱呢?史凡于是忍不住问道:

    “大嫂子,请恕我直言,诗社难道没有向琏二嫂子申请活动经费吗?”

    “活动经费?”李纨反问道,众人也都被史凡给问得愣住了。

    史凡正想解释,只听见宝玉惊叫着说道:“对呀!我们可以找二嫂子从官中支出些银子来给诗社,咱们何必这样一两一两的凑份子。”

    “真是稀奇了,你们兄弟俩倒是难得能想一块去了。”宝钗笑道。

    湘云也高兴地说道:“这样和和睦睦的最好了,每次看他们翻脸斗嘴心里可真不舒服。”

    探春想了想说道:“二嫂子虽说管着官中的银子,但用官中的钱来开社,想来不太符合规矩,恐怕二嫂子不会给呢!”

    “这还有什么规矩?若是真不给,只怕是二嫂子自个儿心里不肯吧!”

    “先不管她给还是不给,我们都得先去要,她若是当真不给,我们就闹她一闹。”

    每人说完一句都看着大嫂子李纨,好像在等她来拿个主意。然而李纨却半晌也不说话,直到大家都不说了,才笑道:

    “这事其实也好说,我们姑且就说是想请她来作个监社御史,至于银子的事能不能做成,就得去碰碰运气了。但这话若是由我来说,恐怕就要不到这钱,得从你们中挑一个精明能说的来开口。”

    “精明能说的?那就是探春妹妹了!”宝钗推举道,众人皆赞成。

    于是,李纨领着众姊妹走出园子,来到了王熙凤的住处。平儿忙让坐了,斟上茶来。

    凤姐儿笑道:“今儿来的这么齐,倒像是下贴子请了来的。”

    探春笑道:“二嫂子是知道的,我们起了个诗社,这之前几次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凤姐笑道:“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要我吃东西去不成?“

    探春道:“你虽不会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监察着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

    凤姐儿笑道:“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哪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拗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一席话说的众人都笑起来了。

    探春终究还是不敌王熙凤,李纨只好亲自出马,笑道:“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

    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她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她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她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她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枯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她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说的众人都笑了。

    凤姐儿笑道:“好嫂子,你且同她们回园子里去。我才要把这米帐合算一算,那边大太太又打发人来叫,又不知有什么话说,须得过去走一趟。还有年下你们添补的衣服,还没打点给他们做去。”

    李纨笑道:“这些事我都不管,你只把我的事完了我好歇着去,省得这些姑娘小姐闹我。“

    凤姐儿忙笑道:“好嫂子,赏我一点空儿。你是最疼我的,怎么今儿就不疼我了?往常你还劝我说,事情虽多,也该保养身子,捡点着偷空儿歇歇,你今儿反倒逼我的命了。况且误了别人的年下衣裳无碍,她们姊妹们的若误了,却是你的责任,老太太岂不怪你不管闲事,这一句现成的话也不说?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说的好不好?把她会说话的!我且问你,这诗社你到底管不管?“

    凤姐儿笑道:“这是什么话,我不入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过后几天,我又不作诗作文,只不过是个俗人罢了。监察也罢,不监察也罢,有了钱了,你们还撵出我来!“说的众人又都笑起来。

    李纨点头笑道:“果然这样还罢了。既如此,咱们家去罢,等着她不送了去再来闹他。“说着,便带了姊妹们就走,回园中来。

    到了次日一早,宝玉因心里记挂着积雪,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开帐子一看,虽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宝玉此时欢喜非常,忙唤人起来,洗漱已毕,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膀褂,束了腰,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来。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只见蜂腰扳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

    宝玉来至芦雪庵,只见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扫雪开径。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

    众丫鬟婆子见他披蓑戴笠而来,却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一个渔翁,如今都全了。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宝玉听了,只得回来。

    刚至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扶着小丫头,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宝玉知她往贾母处去,便立在亭边,等她来到,二人一同出园前去。

    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贾母责备道:

    “活阎王,你今儿又不去上学,起这么晚,活该饿了!也不瞧瞧你史凡兄弟,虽和你同居一个屋檐下,但一早就带你侄儿贾兰来吃饭,然后进家塾读书了。来年初春,你要是没有通过童生试,进不了学,以后你老爷若是再打你,我是不会帮你了。”

    宝玉一时无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侞蒸羊羔。贾母便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

    众人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忙忙的咽完了。

    贾母道:“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吃了。“

    宝玉便说,留着鹿肉与他晚上吃,凤姐忙说还有,方才罢了。

    史湘云却悄和宝玉计较道:“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顽又吃。”

    宝玉听了,巴不得一声儿,便真和凤姐要了一块,命婆子送入园去。

    一时大家散后,进园齐往芦雪庵来,独不见湘云、宝玉二人。

    黛玉道:“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

    正说着,只见李婶也走来看热闹,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

    众人听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

    黛玉笑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李纨等忙出来找着他两个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

    宝玉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

    李纨道:“这还罢了。”

    只见老婆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蒙来,李纨道:“仔细割了手,不许哭!“说着,同探春进去了。

    探春笑道:“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也找了他们来。

    李纨也随来说:“客已齐了,你们还吃不够?“

    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

    说着,只见香菱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湘云笑道:“傻子,过来尝尝。”

    香菱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果然好吃,便也吃起来。

    一时只见凤姐也披了斗篷,穿着紫羯褂走来了,笑道:“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

    黛玉笑道:“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摁上些,以完此劫。”说着,众人都笑了。

    正笑着,史凡拿着一枝红梅进来了。原来,史凡今儿提早放学,便想着来和姑娘们一起凑凑热闹。谁知,路过栊翠庵的时候,被那一院子的红梅给吸引住了。史凡想起上次来到这里,从妙玉口中获知了她的身世,以及妙玉身边那个小丫头的真实身份,并知妙玉还有一个哥哥叫袁枚,号简斋。这些天,史凡一直在等待妙玉来告之简斋先生回都中的消息,于是敲门进去,再次拜访了妙玉姑娘,顺便想乞得了一支红梅来。果然,妙玉透露说,她哥哥此时正在闽地游览胜地,不久就会启程回都中来了。问起院子里的红梅为何开得如此娇艳,妙玉也不解释,只是笑了笑,答应着会给园中的每家每院送一枝去。聊了一会,史凡便告辞了妙玉,并折了一枝红梅离开栊翠庵,往芦雪庵去了。

    大嫂子见到史凡折来的红梅,笑道:“我也看见了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想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你倒是取一枝来了,正合我的心意。”丫鬟忙已接过红梅,插入瓶内。

    众人都忙称谢,笑说:“多谢你费心。”又看这梅花,只见足足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这时,只见几个小丫鬟跑进来道:“老太太来了。”

    众人忙迎出来,又笑道:“怎么这等高兴!“说着,远远见贾母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鬟,每个人都是打着伞,拥轿而来。

    李纨、王熙凤等忙往上迎,贾母命人止住说:“只在那里就是了。”

    凤姐儿笑嘻嘻地说道:“老祖宗要来早儿就不告诉人,这会儿倒是私自来了,早知我就等等陪你一起来。”

    贾母见她早已来了,心中自是喜悦,便道:“我怕你们冷着了,所以不许人告诉你们去。没想你这个鬼灵精儿,自个儿倒是早早地来了。”

    来至跟前,贾母笑道:“我也是瞒着你太太来的,大雪地下坐着这个无妨,没的叫她来踩雪。”

    众人忙一面上前接斗篷,搀扶着,一面答应着。

    贾母来至室中,先笑道:“好俊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

    说着,李纨早命拿了一个大狼皮褥来铺在当中。

    贾母坐了,因笑道:“你们只管顽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觉,抹了一回牌想起你们来了,我也来凑个趣儿。”

    李纨早又捧过手炉来,探春另拿了一副杯箸来,亲自斟了暖酒,奉与贾母。贾母便饮了一口,问那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众人忙捧了过来,回说是糟鹌鹑。贾母道:“这倒罢了,撕一两点腿子来。”李纨忙答应了,要水洗手,亲自来撕。

    贾母又道:“你们仍旧坐下说笑我听。”又命李纨:“你也坐下,就如同我没来的一样才好,不然我就去了。”众人听了,方依次坐下,这李纨便挪到尽下边。

    贾母因问作何事了,众人便说作诗。贾母道:“有作诗的,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顽的。”众人答应了。

    说笑了一回,贾母便说:“这里潮湿,你们别久坐,仔细受了潮湿。”因说:“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她的画儿。”原来,贾母说笑,让惜春画出大观园来。

    凤姐儿也不等贾母说话,便命人抬过轿子来。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坐了竹轿,大家围随,过了藕香榭,穿入一条夹道,东西两边皆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皆嵌着石头匾,如今进的是西门,向外的匾上凿着“穿云“二字,向里的凿着“度月“两字。

    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从里边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门斗上有“暖香坞“三个字。早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已觉温香拂脸。知道惜春不过是来了情绪,随便画上几笔,便叮嘱惜春尽快画。

    说了一会儿话,便出了园门,往贾母的后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