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16 + -

第五章 心法

    于行意识全被这朵小花所深深地吸引住,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啊!饱经风霜的同时,竟然还能从贫瘠的石缝中汲取养分,盛开在这原本并不属于它的季节。



    于行深刻地感受到了它心中的孤傲与不屈,被它这种气节所折服,想起了自身的遭遇,似乎与它有些同病相怜。就在于行与小花产生共鸣之后,一丝丝代表着生命的绿色的天地灵气从小花中散发了出来。



    原来这就是天地灵气!是世间万物从日月星辰中朝暮之间所汲取的能量。于行迫不及待地用意识去触碰它,却发现根本无法与其产生交汇,更别说吸收进体内了。当于行想要更进一步时,脑袋传来一阵疼痛,瞬间从感知的状态中退了出来,看来今天又到极限了。



    于行将自己的进展告诉了龚平武,龚平武差点惊掉了下巴,从没有人像于行这样一天之内就摸索到了天地灵气的情况,这悟性也实在是太高了一些吧。



    惊讶过后,龚平武告诉于行,想要吸收天地灵气,还得先学习一套心法,利用心法在体内运转起来才行。不过欲速则不达,先等于行二人巩固好感知的修炼后,再把心法教给他们。



    于是这几天于行与江童二人专注于将自己的感知能力提升到最大,每天都修炼到虚脱才回去。看到两人如此努力,龚平武暗自点了点头,很是欣慰。凭借两人的努力与天赋,说不定将来两人会成为流云宗新一代的支柱也不一定。



    等到两人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自己的感知能力的时候,龚平武终于要开始教于行和江童修炼心法了。



    “可能每个人所适用的心法都不一样,所以我只能教你们最普通的吐纳心法,用于最基本的气海修炼。如果想要威力绝伦,功能神奇,并且适合自身的心法就得你们以后自己去寻找或者自创了。”龚平武解释道,不是他不想把自己的心法教予二人,是因为二人现在是打基础的时候,吐纳心法现在可以说是最适合两人的了。



    龚平武在两人中间坐好,三人一齐进入了打坐的状态,“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经会阴、尾闾、命门向后窜动,夹脊而上,透玉枕直达脑海,继而又下行丹田,完成小周天。”龚平武一边念着口诀一边运功,“慢慢来,注意呼吸,跟着心法口诀一步一步做,千万不能心急。”



    叮嘱完之后龚平武也不再多话,怕影响到二人。早已运转完一小周天的龚平武紧紧地盯住二人,万一有谁运岔了气走火入魔的话便第一时间封住穴位,防止其受到内伤。



    还好两人虽然进展缓慢,但气息还算平稳,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阻碍,只剩下时间问题。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下山了,江童已经坚持不住而退出了。于行此时满头大汗,要将吸入的这口气运转这么多穴位,流通这么多经脉,再呼出来,形成周天,实在是太不易了,根本到达不了终点就已经消散,只得从头再来。



    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一天的时间还远远不够,于是龚平武只好先带着两人回宗休息,第二天再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天刚朦胧亮,三人就早早地来到了后山开始修炼。



    于行深吸一口气,将它蓄住,然后按照心法一一流经各大穴位,经过好几天的修炼后经脉已经畅通无阻,终于完成了小周天,吐出了一口浊气。顿时于行感觉自己身心轻盈,仿佛要飞起来一样,说不出的畅快。体内的经脉也构成了一个循环,现在可以开始尝试吸收外界的天地灵气了。



    于行迫不及待地进入到感知状态,用心感受到天地灵气之后,尝试着将它们吸引过来,然后慢慢地进入到体内,以相同的方式使其在经脉间流淌,不过这回最终的目的地是通往气海。



    没想到的是,刚过没多久,于行就感觉到自身的经脉发热,仿佛要膨胀起来了一样,慢慢地开始出现了疼痛感。



    龚平武见于行面色涨红,发觉不妙,赶紧封住于行关键穴位,双手透其背注入自身的内力帮助于行将天地灵气原路排了出来。



    天地灵气排出于行体外后,于行终于恢复了正常。



    “于行,你不要心急,一次吸入太多的天地灵气,你的经脉是承受不住的,要循序渐进,培元固本。你现在还是先多修炼心法,用吐纳的方式来来锻炼,稳固和拓展自身的经脉。再去尝试吸收灵气。习武之人切记不要贪功冒进,否则走火入魔就悔之晚矣。”龚平武指点于行道。



    “龚叔说的对,是我太冒失了,还好有龚叔在一旁护着。”于行也是惭愧不已。



    “好了,今天就早点回去吧,以免损伤经脉。”龚平武这就带着二人下山去了。



    由于今天回来的早,李大勺还没开始做饭,于行顿时来了兴趣。上次说好要跟他学做菜的,但是这些天练功练得太晚了,等他们回来李大勺都已经把饭做好了,所以一直没有机会。今天正好回来的早,于是于行就跑到厨房找李大勺去了。



    “勺叔,我来跟你学做菜了。”于行笑嘻嘻地跟李大勺打招呼,此时李大勺正在劈柴,准备开始生火做饭了。



    “哟,于行,你们今天回来这么早啊,我都还没开始弄呢。正好,以前都是我做啥你们吃啥,今天可以点个菜,有什么想吃的跟你勺叔我说,包在我身上。”李大勺热情地招呼于行坐下。



    “我想吃松鼠鲤鱼,我跟老于头都最爱吃了,以前我们每次打完样自己吃饭的时候,如果有剩下的鱼没卖掉的话,老于头就会把它烧成松鼠鲤鱼,再然后倒上一碗小酒。我都好久没有吃到过了。”于行还真是不客气。



    李大勺拍拍胸脯表示没问题,把柴火劈完后,便回到屋子里拿出了两根鱼竿和鱼篓,“走,钓鱼去!”



    啊?还得现钓啊,于行嘟囔了一句,没办法,谁叫自己说要吃呢?



    两人一齐来到山间的一条小河,河面上还结着冰,李大勺不知从拿掏出两个小竹凳,直接放在冰面上,示意于行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铁锥,随即趴在冰面上往下面看。



    “勺叔,你这在看什么呢?”



    “看气泡,哪块气泡多说明哪里的鱼密集,我们就在哪里凿洞。”李大勺解释道。



    找了一小会儿,李大勺似乎找到了凿冰点,然后用铁锥一点一点地开始凿,没过多久,就凿出了一个圆洞。然后李大勺将铁锥丢给于行,给他指了一个地方让他也凿一个。



    于行照葫芦画瓢地凿完之后,两人就开始钓鱼了。钓了半天,于行也没看到自己的竿有动静,无聊之际看了看李大勺,没想到李大勺的鱼篓里已经有好几条鱼了。



    李大勺似乎看出了于行的窘境,“钓鱼就跟练功一样,要心平气和,急是没用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慢慢积累经验,该来的总会来的。”话音还没落,又有鱼儿上钩了。



    于行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再联想到李大勺刚刚说的话,发现自己确实过于急躁了,确实需要好好沉淀一下。以后的人生也是一样,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正想着如何修炼呢,于行的竿也有鱼咬钩了,于行欣喜地把鱼拉了上来,虽然个头不大,但是也是心满意足了。钓得差不多了之后两人就一齐返回宗内准备开始做菜。



    只见李大勺把鱼洗干净之后,用菜刀将鱼去鳞、鳃,然后掏掉内脏,再用清水清洗。之后再以胸腹鳍处下刀,将鱼头切下,然后再从下颌处下刀,将鱼头劈半刀,用刀略拍,剔下两面鱼肉,除净胸部细刺,再将鱼头和鱼身分开放,打算再做一个鱼头豆腐汤。



    李大勺弄完一条鱼之后便把菜刀拿给于行让他也试试。于行拿起菜刀,一手抓鱼一手下刀,还没切下去呢鱼就滑掉了,这鱼也太滑溜了吧,抓都抓不住。废了半天的劲终于弄好了一条,看来刀功也得好好练练啊。



    把鱼处理好之后李大勺在锅中下好油,待油烧开之后,鱼尾相连入油锅炸到金黄色,再将其捞出,然后用底油加入辅料炒熟,做成酱汁,再把鱼浇上酱汁拼盘。一道色泽鲜艳,鲜嫩酥香,酸甜适口的松鼠鲤鱼就做好了。



    于行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做了一条,但是火候没有掌握好,鱼都糊掉了,李大勺连忙安慰第一次算是做的可以了。然后接着做起了另外的菜。



    于是众人就吃到了两个极端口味的菜,一种是美味,另外一种就比较难以形容了。



    不过龚平武与江童还是比较给面子,昧着良心说其实都还可以,但是于行从他们邹起的眉头还是看得出来,自己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啊。



    一桌人其乐融融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竟让于行有了一点家的感觉。今天一天也是收获颇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