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16 + -

第244章 面授机宜

    苏文合突然一拜,然后说道,他有一言相告。

    这个一言相告,来的时机有点不合常理啊。

    王延兴奇怪之余,还是点了点头道:“苏翁请说!”

    “文合以为,闽城之事,不急于一时,倒是交郡不妨先取之!”苏文合躬身说道。

    这个想法,倒是和王延兴不谋而合了。

    只是,王延兴答应了拿下闽城之后,让苏文合到闽城当一把手。若是常人,定然是想早一日做这个刺史,而苏文合却觉得,不急于攻占闽城?

    他来了兴致:“闽城之富庶、丁口之多,数倍于交郡,却为何要先取交郡,而不急于闽城呢?”

    “闽城虽富,却富在各家;闽城丁口虽多,也在各家……刺史便是拿下了闽城,所得不过尔尔……”苏文合侃侃而谈道,

    “而交郡,富庶、丁口虽不如闽城,刺史却可尽数得之。”

    王延兴点了点头,这些因素,他也在是考虑到了的,不过,先去交郡的原因,却不止于此:“嗯,想来,这只是其中的一点,还有别的理由吗?”

    苏文合听到王延兴这般问,心知王延兴定然也有过类似的考虑,也就是说,自己的想法,与王延兴可能有很一部分暗合了。

    能得到王延兴的认可,让他心中窃喜。

    他连忙继续说道:“其二者!交郡之形势,与雷郡极为相似,刺史若是以治理雷郡之法,治理交郡,定然能在短期之内获得大利!”

    “雷郡之法……”王延兴点了点头,这确实又跟自己想到了一块,只是,交郡与雷郡却不完全一致,只能说大体差不多。

    他微微地点头道,“苏翁与某的心意是不约而同啊!”

    见自己所建言的内容,与王延兴想法一致,苏文合脸上也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可他的笑意还没成型,却突然又听到王延兴又说道:“只是,这却让某犯了难啊!”

    “不知是何难事?”苏文合连忙问道。

    “某本意,想请你随后执掌闽城,现在,看来,你去交郡或许更为合适……”王延兴转过眼睛,看着苏文合:

    “苏翁,若是让你自己来选,你是愿意日后在闽城执掌一方,还是去交郡呢?”

    苏文合一愣,交郡地方固然大,得利多,可那是对王延兴而言的,交郡本身,可是个穷乡僻壤啊……

    自然是在闽城呆着舒服。

    当然,这理由却不好直说,他连忙躬身道:“文合但凭刺史安排!”

    “也罢、交郡之事,还须先在军略上进行研究,你便先在闽城,协助秀儿。日后,交郡攻略展开之时,再请你过来参详,如何?”

    “文合定当竭尽全力,助秀儿小娘子一臂之力!”

    得了苏文合这声认可,这采儿嫁人之后,最大的问题,算是有了解决的办法,他让秀儿和苏文合二人坐下,才又道:“不瞒苏翁,某此来闽城,主要目的,确是为了交郡而来!”

    待二人落座后,又吩咐奴婢给他们上茶,才继续道:“接下来,某便要去雷郡和儋郡,闽城之事,便由采儿与你们细细分说!日后,便辛苦你们二位了!”

    秀儿和苏文合立即同时起身,异口同声地答道:“奴/属下,定将戮力同心,不辜负阿郎/刺史所托!”

    随后,王延兴便离开闽城,往雷郡而去。

    到了雷郡后,先是见了徐永和。

    虽然明面上,都是刺史,可没有兵权的徐刺史,不敢在身兼杨波军指挥使的,王刺史面前摆刺史的谱。

    在雷郡刺史衙内,徐永和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小心翼翼地,向王延兴汇报着雷郡的状况。

    “自属下到达雷郡之后,****不敢懈怠。”

    “时刻以推动建立更多田亩、更多丁口、覆盖面更广的官庄为己任。”

    “截至上月末,雷郡已经建成官庄一千两百二十座,相应田亩十万五千余亩。其中,水稻田五万余亩,蔗田三万亩,桑田、旱地等两万五千亩!”

    “所辖户口,一万四千户,其中,汉家子五千户,蛮族,九千户,记口七万二千余口。”

    不得不说,这个数字,比儋郡和崖郡可好看多了。徐永和,在雷郡的功劳,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只是,为了达成这样的一个目的,却是流了不少血。

    经过这半年,雷郡蛮族村寨,基本上都被拆散了。

    然后,再以威逼利诱,将失去了家园的蛮族人口,编入了官庄,才形成此时,官庄内汉、蛮比,一比二不到的现状。

    对此,始作俑者王延兴,自然心中有数,他点了点头,先是认可了徐永和的工作。

    然后便是一个转折:“只是,这段时间,某等采取的手段,有些急促了。”

    “众多蛮族,只怕心中恨不能将你与某,切成小片,生吃了……”

    “所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便以安抚为主!”

    “雷郡之产出,某只会以等价之物,换走蔗糖,其余所产的米粮,全部用来安抚这些心怀暴戾的蛮族们……”

    “徐刺史,这是个水磨石的功夫,可要费些时间和精力。”

    “某希望你,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雷郡的汉/蛮矛盾调和。”

    “某要求不高,只希望日后,你与某,去某个官庄视察时,可以不用左右各布置一百重甲侍卫守护……”

    对王延兴这个冷笑话,徐永和却是笑不出声来。这短时间,蛮族对官府的恨,那是比山高,比海深。

    此刻他徐永和若是胆敢孤身去某个官庄,只怕,当真要被生吞活剥了。

    见王延兴给定的下一个政策是安抚,徐永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现在雷郡境内,确实犹如一锅煮沸的开水。不过,勉强以军力镇压着。

    而一旁,还有许多等着看官府好戏的,不安好心的大家宗族。

    若是再不改变政策,迟早是要生乱的。

    他连忙躬身道:“主公英明!属下定当将民心重新争取过来!”

    “此事某给你支个招,你可以考虑一下!”王延兴道,“升斗小民,最看重的,是生计,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民心自然就会向着谁!”

    “所以,某给你提一个要求,接下来处理事务之事,一切,以如何能让这些升斗小民过好日子为努力的方向!”

    “然而,雷郡这么大,你需要众多的官吏人员帮你。”

    “所以,你在选择可用之人之时,你所选中之人,便必须看清楚,他与你,是不是一条心!”

    “宁可从小民中破格提拔,也要避免任用那些被宗族控制的人员!”

    听完王延兴的建议,徐永和连忙低头称是:“属下谨记!”

    他当然不敢把这话当建议,而是当作了赤果果的命令。

    心中,更是闪过了此前,在崖郡,林逸成因为用人不当,而被记大过一次,两年不得记功或晋级的事。

    见徐永和听的认真,王延兴才继续说下一件事:

    “另外,某会安排他们在官庄建立联防,和民兵制度,他们将作为一支准军事力量。”

    “既可以让官庄具备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日后,也可以从中选拔兵员,充实杨波军!”

    “此事,由罗骄负责,不过,也离不开你的支持!”

    话虽这么说,可徐永和却明白:

    虽然下一步的政策是安抚为主,可在手的大棒,是断断不可能丢的。

    负责在雷郡突袭蛮族村寨的,便是散兵二营的罗骄。

    接下来,还是由他领着散兵二营在雷郡驻防,维持对蛮族和宗族势力的高压。

    当然,如果徐永和自己动了什么别样的心思,想干点什么,也要掂量掂量。

    徐永和明白此节,他连忙拱手道:“属下定然积极配合罗将军行事!”

    跟徐永和和罗骄分别面授机宜后,王延兴便离开了雷郡。

    毕竟,此来的主要目的地,并非雷郡,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