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纪事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入殿

    “呀!这不是我们的五哥么?”

    赵枢微笑转头,淡淡的看着说话的那人,六皇子赵杞……

    此时的赵杞表情得意,原本他们都是跟赵楷混得,因老四早夭的关系,故而在兄弟里面,赵枢一直作为赵楷的副手,哪怕对方不怎么问事……

    如今好了,也不知这兄长的脑袋是不是坏了,放着有大好前途的三哥不支持,反而帮那个生性怯懦的大哥,让自己这个老六,一下成为诸位兄弟里,自三哥之后的领头羊……

    “五哥,小弟还以为你进去了呢,没想到也在外面站着!”

    七皇子赵栩表情讶异,与旁边兄弟对视一眼,不由笑道:“看来天天奉承父皇,也没多大的好处……”

    他的话音落下,身边的皇子全部哈哈大笑起来,引得殿中后排的大臣们频频侧目,不知何事让这些小皇子如此高兴。

    老六赵杞、老七赵栩、老八赵棫、老十赵材……

    赵枢看了眼故意挑事的几个皇子,脸上的笑容不减,轻声说道:“我等兄弟,也只有大兄与三兄被特旨听政,我非长兄、又非贤王,自然不能进……”

    诸人以为赵枢认怂,笑的更加得意起来。

    反倒是几日前,与赵枢有冲突的九皇子赵构,神情闪烁的看了对方一眼,迟疑片刻,最终阔步向前,规规矩矩的行礼道:“为弟见过兄长……”

    他的话音落下,方才还在叫嚣的皇子们不由愕然,原本畅快的笑声也渐渐止歇,疑惑的看着赵构,不明白这个九弟,怎么会对赵枢如此尊敬,不是说几天前,他们俩还在宫里翻脸么……

    直到此时,赵枢的脸上才露出异色。

    他方才无视那群兄弟嘲讽,并非他心胸宽广,否则也不会记住几个挑事的……

    盖因此处为朝会之所,不说守门的禁军,便是靠门的朝臣,都能注意到这里的情况,如果他真的立刻反击,恐怕那才是入了下乘,与其如此,还不如微笑面对,让这几个脑残继续乱说,像世人展示他的宽宏大量……

    赵枢一项信奉的是人性本恶,见到赵构的行礼,不仅没有感觉到对方善意,反而在揣测赵构,有没有抱着更大的阴谋。

    如此恶意的想着,他自然不会给赵构虚伪的机会,轻轻将对方扶起,面上露出黯然的神色,幽幽叹息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几人不相容……”

    他声音落下,周围的皇子脸色大变,甚至连殿门旁边的大臣们,也纷纷皱起眉。

    此话乃是汉文帝时传下来的,当时的文帝与淮南厉王为亲兄弟,厉王谋反事败后,被关押绝食而死,民间便传出此话,讽刺在权利面前,天家的感情淡薄。

    赵枢似乎没有看到几位兄弟的脸色,亲昵的拍打赵构的背部,无奈的叹道:“好在,九皇弟你颇明事理,为兄很是欣慰……”

    几个皇子对视一眼,表情变得阴沉。

    赵枢的意思很明显,那便是暗骂他们讨好老三,连做人最基本的亲情都枉顾了。

    这也使他们看向赵构的目光中,多了丝或有或无的厌恶。

    没办法,谁叫他没事给老五行礼,害的大家全都被喷……

    赵构脸色铁青,看着面前做作的兄长,恨不得一耳光扇过去,他原本只是想缓和下关系,没想到对方说话如此阴损,他自小就善于揣测人心,不用回头看,也知道那群和他一伙的兄弟们,听这话后会有什么反应!

    他长长的吸了口气,挤出一丝笑容道:“兄长廖赞,为弟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是啊,礼敬长兄是本分,但为何总有人不知这种人伦呢?”

    赵枢冷冷的抛下这句话,转头继续看向殿中,他可不是赵桓,便宜老爹的目光也没时刻关注他,面对兄弟们的挑衅,自然不会忍气吞声,如果这些人不知好歹,他不介意一耳光扇回去,让他们好好清醒下!

    他的话,直把身后那群兄弟骚的面红耳热,心中对赵枢愤恨的同时,连带着旁边的赵构,也越发看不顺眼了……

    殿外的动静,早就将后排的官员吸引过去,这些人纷纷低头交耳、频频回头,他们那长长的展脚幞头不时颤动,令九霄御阶上的赵佶看的清清楚楚。

    混账、该死的混账!竟敢无视朕,朕要……

    朕要说你们……

    朕要让你们无地自容……

    赵佶咬的牙龈咯咯作响,但还真拿后排的五品小官没办法。

    大宋制度便是如此,人家在下面聊天,逼急了大不了来句‘心忧社稷下,是故君前失仪’,他也没辙,总不能把后面的几十人都撵回老家,那他名声还要不要了……

    深吸口气,赵佶忍下心中的怒火,轻轻敲击面前的御案道:“不知后面的爱卿讨论什么,竟如此的忘乎所以,也给朕讲来听听?”

    他的声音落下,那群朝官立马反应过来,一定是太祖设计的展角幞头晃得太过,被皇帝看出什么了,哪里还敢多说,一个个正襟危坐,仿佛刚才皇帝说的人,不是他们一般。

    赵佶冷哼一声,还想继续敲打时,一名小官走出朝班,躬身施礼道:“禀陛下,适才臣等听闻殿后有吵闹之声,这才忍不住回头看……”

    “吵闹?谁敢在这大庆殿吵闹?”

    近几日围绕宋江是剿是抚的话题,群臣们一直争论不下,正吵得赵佶心烦意燥,此时听闻还有人敢闹事,不由大怒站起,愤怒的咆哮道:“朕与衮衮诸公再此论事,谁敢再此打扰国家大事?”

    他此刻正愁找不到一个出气对象,心中在愤怒的同时,还隐隐有些快意。

    不管是谁,只要敢跳出来,那就等着被杀鸡儆猴吧,朕弄不死几个文官,难不成还整不死太监、禁军?

    “官家,您忘了么?”

    杨戬看赵佶横眉瞪眼的怒容中,隐隐还有一丝兴奋,赶紧躬身小声的提醒道:“外面站着的,应该是被招进来的小皇子们……”

    “皇子?”

    赵佶眼睛瞪大,表情如同吃了苍蝇般难受。

    虽然天家感情淡薄,但那到底是亲儿子,还真不好重罚……

    正当他下不了台时,那个出列的小官没有丝毫退让,躬身而拜道:“回陛下,吵闹者乃是诸位皇子……”

    站于下方的赵桓闻言,忍不住回头看了赵楷一眼,这个五品宣正大夫他见过,正是王黼一系的人……

    赵楷表情淡然,他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来时已经下了命令,让人给赵枢寻些麻烦,故此一直在冷眼旁观,见到赵桓传来的目光,立刻露出挑衅般的冷笑。

    赵桓眼睛眯起,不甘示弱的瞪了对方一眼,眼中的愤恨丝毫不加掩饰。

    高坐龙案的赵佶不知道,自己下方的两个儿子,已经隐隐有同室操戈的迹象了。

    他眉头皱起,很是不快的瞪了眼那个宣正大夫,暗骂这厮没眼色,既然知道是皇子在争吵,还来禀报君父,不知为君分忧的东西,端的不当人子!

    只是对方此刻在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赵佶还真不敢出声斥责,只能忍住怒气,冷哼一声道:“宣进来吧!朕要看看这种时候,这群王爷们有什么好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