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纪事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贼寇

    宴会进行到中间时,整个升平楼已经热闹起来,哪怕是有两宫与皇帝坐镇的内殿,也时不时能听到愉悦的笑声。

    此时的赵佶正手持酒杯,有些朦胧的欣赏下面舞姬的表演,往日与他亲近的大臣、子侄,正一个个兴奋的鼓掌叫好,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宇内,众人饮酒作乐,充斥着无比的奢靡……

    ……

    京东东路,青州。

    青州城杀声四起,无数手持火把的贼寇,正在疯狂的肆虐这古老的城池。

    宋江大咧咧的坐在府衙的大位上,原本府衙的典吏,除了那些被杀的外,此刻已尽数跪在地上了。

    若是赵枢知道这里情况的话,定会发现这个宋江,正是水浒传里的原型!

    然而与水浒传不同的是,此时的他可是货真价实的山东巨寇,不仅生的魁梧彪悍,而且还生性狡诈,自打去年朝廷打算强收梁山泊的赋税后,宋江便乘势造反,到如今已经数月,朝廷经过多次围剿,却依旧拿他没办法,现在更是将青州城都给攻下来了……

    宋江俯视青州知府贺昭,脸上的神色尽是得意,笑盈盈的说道:“大人想不到我又回来了吧?”

    “宋、宋江,你不是在齐州被邓飞给剿了么?”

    贺昭表情惊骇,不敢置信的抬起头,却马上又被身后的贼寇踹倒在地。

    宋江闻言一愣,接着似是反应过来,彪悍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道:“你说的莫非是那个,在齐州和我们打了一仗的都虞候……”

    他刚说一半,连一旁的同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正当贺昭又惊又疑时,一个贼寇插口道:“那个无胆蠢货原来是姓邓!”

    “你什么意思?!”

    贺昭听到贼寇声音有些嘲弄,当即挣扎着道,可惜他身体被绑,如何挣扎也甩不掉脸上的大脚。

    “那家伙兵力比我们多十倍,但真正开打后,居然直接逃了,贺大人信他的鬼话,难怪会落到我手上……”

    宋江嘿嘿一笑,他是山东的本地人,自然认识这青州知府,当年贩卖私盐时,他就给贺昭送过礼,只是像对方这等贵人,便是受贿也懒得搭理自己,每次都只派个家奴来,不想这风水轮流转,今天贺昭不仅给自己跪下了,他全家的小命,也拿捏到了自己手里。

    “邓飞,你这误国误民的贼子!”

    贺昭听完宋江的解释,不由双目血红的怒骂一声,肥胖的身躯在贼寇脚下不断挣扎,怒吼道:“宋江,你袭击青州城,已然犯了滔天大罪,朝廷不会放过你……”

    噗嗤!

    他话没说完,就感觉胸口传来剧痛,低头一望,骇然发现一柄血红长剑从胸口穿过,滴滴鲜血,竟将泥土也给染红。

    “当年若不是你们这些贪官,我又怎么能混出‘呼保义’的名声,现在倒是一副赤胆忠臣的样子,大人不觉可笑么?”

    宋江语气阴冷,长剑缓缓从贺昭胸腹抽出,摇曳的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让他此刻表情显得忽明忽暗,原地占了良久,方重重的吐了口气,才对贼寇道:“如今的朝廷虽然无能,但毕竟站着大义,我等好汉便是三头六臂,也绝难以抵抗!”

    “那兄长意思呢?”

    作为宋江的副手,吴用知对方有了打算,当即抱拳请示。

    说起来他做贼也是颇为无奈,当年他屡考不第后,便心灰意冷入了宋江的坑,原以为是做个简单的账房先生,谁知这呼保义做的事情越来越大,从开始的收取保护费,到后来的贩卖私盐、官商勾结、直至造反,他自然也陷得越来越深,早已是在难脱身了。

    “既然我们已经破了青州,闯下天大的祸事,那不如把事情闹大,我们从青州出发,一路经济州、濮州、郓州直至河北,到时只需在宋辽边界滞留,宋军来了我们入辽,辽军来了我们入宋!看朝廷能耐我们如何!”

    吴用听后双眼一亮,不由佩服起这草莽大哥的智慧,连连点头道:“兄长所言甚是!”

    宋江嘿嘿一笑,狭长的眼眸看向内院,那里还有知府老爷家的女眷。

    ……

    当杨戬宣布宴会结束时,赵枢已经有些微醺了,宴中他奉承两宫的好处也显现出来,当所有人都要离席,只有他陪着赵佶将太后送了回去。

    当这一切做完,已是到了亥时三刻,相当于后世的十一点多左右。

    此时月朗星稀,汴京城内还有些凉意,赵佶回头看了眼太后的寝殿,突然有些感慨的说道:“皇儿今日表现,实乃出乎朕的预料。”

    赵枢面上做谦虚的神色,恭敬的道:“父皇说笑了,儿臣之今日,还不是靠父皇教导么……”

    他知道自己这多愁善感的老爹又在发牢骚了,这种人心机其实不深,他的一生宗旨也只是简单的享乐两字,若是个闲散王爷的话,说不准靠着那手字画也能名垂青史,可惜偏偏是个皇帝。

    他的性格,注定不会去重用能臣,因为那种人是最见不得皇帝胡闹的,反而是蔡京、王黼那种人,可以事事随他的心意逢迎,渐渐获取了高位,对于国家的危害也就更大。

    赵枢的话显然颇对赵佶胃口,他伸手轻抚赵枢的后背,轻声叹道:“父皇身为皇帝,平日间的国事庞杂,而且子女众多,难免会对某些子女产生忽视,但你要知道,父皇是宠爱你们的,你莫要……”

    赵枢哭笑不得,此刻他也明白了这皇帝老爹的意思,居然是想起以前对‘自己’太过轻慢,不知怎的还生了些内疚,专门过来道歉的!

    还好这便宜老爹是赵佶,不是秦皇、汉武那种明君,要不然自己这会儿就危险了,赵枢心中庆幸,因为明君无情,处理任何事方面,只会以最险恶的心思揣测别人,只要有了内疚,绝对会想自己既然对不起你,那你这家伙难免会有不满,与其将来等你报复,还不如直接让你去死,内疚太大的话,那大不了给你立个纪念碑、呃,放宋朝就是给你个追封……

    “父皇这是说的哪里话,您身为君父,日理万鸡……”

    赵枢面上露出诚惶诚恐的表情,眼圈刹那间变得有些通红,仿佛忍受不住赵佶变相的道歉一般,颤声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在儿臣的心中,父皇伟岸不下天神,圣明冠绝古今,若无父皇,又怎会有儿臣这身的血肉?这丰亨豫大的朝廷又怎会出现?是以,儿臣很早便知,非是父皇忽视儿臣,实乃儿臣做的还不够好,还不足以让父皇满意……”

    听赵枢这仿佛‘掏心窝子’的话,赵佶眼眶也是湿润起来,尤其是那一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格外顺耳。

    他不知怎的,只觉心中豁然开朗起来,仿佛以前做的所有事,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般,不由对这个博学多才的儿子更加看重。

    赵佶不知道的是,这句话乃是后来满清流行的,在那个争先给野人酋长自称奴才的奇葩年代里,节操什么的早就被文人给扔了,别说这些,更不要脸的话也比比皆是,只是赵枢虽然脸皮厚,却还没到不要的地步,万万说不出那些没有廉耻的话……

    “皇儿纯孝,父皇今日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