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十五张 谎话连篇

    郑虎臣上前一步,嘴里发出滋滋之声,耐人寻味的问道:“嘉多勇士,耶律楚材家的美人多吗?”

    嘉多一动不动。

    “耶律楚材怎么选得勇士?懦弱,胆小,我大宋的断头酒,他都不配喝!”

    嘉多胸口有点起伏。

    “告诉你个秘密,耶律楚材是忽必烈的人,想必耶律楚材家的巴图鲁不止你一个,你就不好奇他们有些人莫名其妙就不见了?”

    嘉多像看木头人一样,看着郑虎臣。

    “这些巴图鲁都是为忽必烈培养的,他们被秘密派到了蒙哥身边,为了大汗之位,忽必烈迟早会除掉蒙哥。”

    嘉多瞳孔突然放大。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铁木真是忽必烈谋害的,用的是牵机之毒。”

    “狡诈的宋人,你胡说,伟大的成吉思汗是自然病死的,没人能害死他,没有任何人能!”

    “窝阔台成了蒙古大汗,托雷勇武强悍,谋略出类拔萃,却只是个监国,托雷心怀怨恨,忽必烈和蒙哥作为托雷的嫡子,更不甘心,蒙哥是嫡长子,忽必烈是嫡次子,忽必烈为了大汗之位,你说他会怎么做?”

    “满口胡言,我蒙古的汉子才不会如宋人一般,阴险狡诈,我们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我们才不会耍什么阴谋诡计,你血口喷人!”

    “我有没有胡说,等以后忽必烈成为大汗,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嘉多勇士可得好好活着,别死的太早哦!”

    “你小小年纪,从哪里听来的?”

    “我爹啊,家父当年是大宋在北地的细作头子,你还不是家父擒获的,不然我能随意进出绍兴府大牢。你也是蠢的无可救药,真以为家父就是一个小小的司法参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郑虎臣当然是在撒谎,为了加大谎言的真实性,他只能将谎话撒的越来越大,不然怎么忽悠得住嘉多勇士。

    若嘉多勇士有机会逃出去,留言散播开来,蒙古不得乱成一锅粥,窝阔台家族和托雷家族狗咬狗,一嘴毛,估计官家会喜欢看这出戏。

    “证据呢,没有证据,嘉多只能认为你在说谎。”

    “你是不傻,证据?掌握证据的人都死了。为了将这些消息带回大宋,家父手下几十号人,全把性命留在了北地。家父因为身受重伤,所以慢慢退出了热爱的细作事业,你也是赶得巧,惹到了我郑家。”

    嘉多显然被郑虎臣忽悠到了,痛苦地抖动着身上镣铐,咆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都说出来,但我不会签字画押。”

    “耶律楚材什么时候盯上记里鼓车的?”

    “两年前。”

    “他还看上了我大宋哪些东西?”

    “飞云霹雳炮和火药,我只是个巴图鲁,就知道这么多。”

    “郭靖真的是金刀驸马?”

    “金刀驸马,我知道,郭靖是谁?”

    “全真七子你最佩服哪一个?”

    “倒是听说过全真教,全真七子,没听过。”

    “道士真能随意在草原上流窜?”

    “绝不可能,万一是细作假扮,那还得了,道士毕竟是汉人。”

    郑虎臣觉得问的差不多了,看见牢头正在记述问询笔录,赶忙制止道:“刘头儿,前面记下就行,金刀驸马这些,就别记了,浪费纸墨。”

    “还有什么要问的,赶紧问,问完后,给嘉多勇士来点好酒好肉,我先走一步”,给牢头丢了二十两银子,转身离开了绍兴府大牢。

    ......

    绍兴府街上人来人往,年关将近,凡事家里有点余钱的人家,都会提前办点年货,热热闹闹过个新年。

    大街上还有写桃符和春联的,在木板上写的对联称桃符,写在纸上的对联**联,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桃符和春联都有不小的市场。

    郑虎臣突然看到了一位熟人,何必,何先生,一直教他识字读书,可惜以前的郑虎臣兴趣不高,前年郑家便将何必辞退了。郑虎臣来到大宋,之所以能在大街上一眼瞧出他,那是因为他名字有意思。

    记忆中对这位何必的印象很不错,所以走上前去,行了弟子之礼,才问道:“何先生兴趣颇佳,这对联的生意怎么样?”

    何必看到郑虎臣,虽然这学生不爱读书,但对他颇为尊敬,所以也就客气道“绍兴府别的不多,就是百姓多,每年这个时候写些,补贴家用,先生我送你一副?”

    “那就多谢先生了,先生字写得好,学生提供对联,先生帮忙写上,如何?”

    “哦?前段时间你做的吟狗诗,先生我也是有所耳闻,虽然文采粗鄙,但意蕴十足,倒也称得上佳作,我且看看你的对联。”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

    “妙,秒极,适合贴在郑府大门上”,何老先生意味深长的看着郑虎臣说道。

    “先生过奖,再帮我身边这位燕姑娘写一副,如何?”

    “好对联,先生我自然不会吝啬笔墨。”

    “大江东去,众浪齐奔,淘尽千古英雄汉;新春乍来,群芳竞放,盛开一朵女儿花。”

    “横批呢?”

    “燕姑娘若是愿意收下我这春联,我便说出横批。”

    “郑公子,我先回去了!”

    燕兰英急匆匆离去,郑虎臣急忙从何先生手里接过春联,顺手丢下一两银钱,拿着两幅春联,护在胸口,紧赶慢赶,终于追上了燕兰英。

    喘着粗气,缓了好一会,才对燕兰英道:“燕姑娘,赵国华那小子皮糙肉厚,自己会照顾自己,哪需要你帮忙看管,而且我家里有人看着他,不会让他胡闹,今晚就能把麻布绑带摘了,不会耽搁明天的行程。”

    “燕兰英谢过郑公子。”

    “别跟我客气,燕姑娘,这春联你拿着,离别在即,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这春联权且当我一份心意,莫要推辞!”

    见郑虎臣如此说,她怔怔着接过春联,岔开话题道:“郑公子,大牢里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

    “假的!”

    “啊?”

    “家父就是个简简单单的司户参军,其他的,都是我精心编造。”

    “当真?”

    “在燕姑娘面前,我就是位诚实小郎君。蒙古那边,我只知道铁木真,窝阔台,蒙哥,忽必烈,还有耶律楚材。将这些名字与史书里的历史事件窜连起来,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

    “嘉多只是一个巴图鲁,能有多少见识,我的谎言真假难辨,他即使信了我一半之言,我的目的也能达到。我是不是很聪明,燕姑娘?”

    “谎话连篇!”

    “燕姑娘,诚实小郎君就是我,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胡说八道!”

    燕兰英又丢下郑虎一个人,独自离开了。

    郑虎臣发现街上的百姓都在看着他,并且带着煞有其事的笑意,再也不好意思在街上多待,消失在绍兴府百姓的灼灼目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