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四章 吃着火锅唱着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涧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

    郑家四大神驹,无情、冷血、铁手和追风,追风已经被贾似道那家伙牵走了,郑虎臣此刻骑在铁手身上,一边打马狂奔,一边纵情高歌。

    内心的火热,似乎已经驱除掉凛冬的严寒,.口中呼出的寒气和脸颊流淌的汗水,在冷风中肆意挥洒,化成郑家千亩马场的一道绝响。

    “少爷,此时此刻,小布我不得不对您竖起大拇指,赞一句才华横溢,文武无双!”

    “小布啊,你虽然慧眼如炬,但我的优点岂止这些,你任重而道远啊!”

    郑虎臣说完这句话,顺便扫了眼周围,没有发现小胖子的身影,这才放下心来,摘了株跑道旁枯黄的野草,躺在一块巨石上,头枕双臂,呆呆的望着大宋湛蓝的天空。

    “少爷,小曲唱的比依翠楼里的花魁好听多了,恕我小布见识浅薄,这橄榄树是啥?”

    “橄榄树长橄榄枝,橄榄枝结橄榄果。”

    “橄榄枝一般挂在脖子上,代表着和平宁静生活的到来。”

    “橄榄果即可榨油,又可泡酒喝,我大宋子民平时都有油吃,又有酒喝时,代表着国富民强的好日子,已经到来。”

    眼神中充满了向往之色,吕小布觉得少爷嘴里叼着一颗枯草,很有派头,也学着少爷的样子,但他不敢躺在少爷旁边,只好斜靠在巨石边,眼光一直留在骑马的郑红灵身上。

    突然问道,“少爷,橄榄树哪里有?”

    “很远很远的地方,等我大宋有了精兵强将,铁甲战船,抗得住怒海狂涛,估计那时你就可以吃着橄榄果,喝着橄榄酒,醉生梦死了。”

    “少爷,我们现在就有瓜果吃,有酒喝,干嘛瞎折腾?”

    郑虎臣从巨石上跳下来,轻轻拍打着吕小布的瓜子脸,笑眯眯的看着他。

    “我们郑家祖籍哪里?”

    “京兆府!”

    “你曾祖父当年就跟着我郑家了,估计你曾祖父和我曾祖父,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结果呢?”

    “结果京兆府被金人霸占,他们逃难到了江南,最终定居福建长溪。”

    “你现在也是这么想的,到时蒙古霸占我江南,你曾孙子、孙子逃往哪里,琉球?琼州?”

    “别啊,少爷,你这话太渗人了,琉球、琼州瘴气弥漫,虎豹横行,野人满山,道路难行,我孙子可不能遭那罪!”

    “怕了吗?”

    “怕!”

    “只要坚定不移地跟着少爷我走,保你后顾无忧!”

    “少爷,你放心,以前我跟着你瞎混,差点误入歧途,如今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自当紧跟其后,视死如归!”

    “噗嗤!”

    “郑公子,你们主仆俩说话真有意思,郑公子如果能幡然醒悟,常怀忧国忧民之心,那也不枉我一板栗将你打醒。你这一番改变,不知是我大宋之福,还是我大宋之难,谁知道呢。嘻嘻......”

    这几天,住在郑府,燕兰英已经大致了解了郑虎臣,虽然劣迹斑斑,但是还未祸害过良家女子,所以放心住了下来,加上郑虎臣说话风趣,慢慢地,也喜欢和他说笑几句。

    郑虎臣被她这么一番挖苦,脸色顿时黑了下来,给了吕小布后脑勺一巴掌,喝道“滚,老是损害我在燕姑娘面前的光辉形象!”

    “少爷我几时带坏的你,还不是你秉性如此,如果你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别人能影到你。”

    “凡成大事者,从自己身上找缺点,从他人身上找优点。你看看你,做为少爷我的书童兼跟班,尽到了几分职责?做出了多少成绩?”

    “立刻,马上,滚,从少爷我的视线里消失,我不想再看到你。”

    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整好散乱的发丝,露出八颗牙齿,走到燕英兰身边,微笑着说道“燕姑娘,得你一板栗惊醒梦中人,这些年我浑浑噩噩,混吃等死,好逸恶劳,十五年弹指一挥间,眨眼即过。”

    “上天安排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那便代表我俩缘分天定,冥冥中自由安排,经你妙手点醒,感激不尽,多谢!”

    “人生最大的悲哀有两样,一是人活着,没钱花;二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在这乱世中,要想好好的活着,我们都得做好长远打算,鼠目寸光终究会自取灭亡。我郑家家业颇大,觊觎我郑家财产的人,不在少数,要想守好这份家业,若是还如以前一般,只会加快郑家的败落。”

    “你如同夜晚闪亮的明星!是你,在漆黑的夜里,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并肩走在跑道上,郑虎臣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发现燕英兰不见了,转过身,她已呆呆站在自己身后两丈处,低着头,走近去看,发现她耳根、脖子红彤彤的。

    这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大宋,对一个古代女子讲这些,未免太过暧昧,想必是误会自己要对她有意思,暗暗偷笑,误会,误会好啊,求之不得。

    作为浪子燕青和李师师的后代,燕兰英身姿高挑,面容精致,武艺不凡,大师兄是衡州司理参军,郑虎臣人高马大,马技突出,弓艺高超,前两天又作了一首打油诗,好评如潮,父亲是绍兴府司户参军。

    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上上之选。估计燕英兰此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我的个乖乖,出大事儿了。

    咳嗽两声,郑虎臣强作镇定道“燕姑娘,这天也太冷了,冻得你满脸通红,我们还是赶紧回屋去吧,吕小布他们已经准备好午饭了,此时过去,正好可以赶上。”

    “嗯!”

    ......

    宋朝也有火锅,大多数用的是陶瓷罐,此时煤炉上的火锅,正冒着热腾腾的白汽。郑虎臣专门为这次马场之行定制了煤炉,更是没羞没臊的用起了蜂窝煤。

    虽然绍兴的冬天,没有北方的冬天寒冷,大宋也没有辣椒当作料,但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是有替代方案的,辣椒油可以用茱萸油代替,鲜香麻辣比起天朝火锅差了不少,但比起大宋之前的火锅,绰绰有余。

    郑虎臣刚走进餐室大门,郑红灵看到他,上前拉住他的手,欢快地问道“哥哥,海里那黑不溜秋的东西,真的可以吃吗?”

    “黑不溜秋?那叫海带,可是个好东西,小孩子多吃,不仅耳聪目明,多长个头,还能预防大脖子病,东门刘捕头家里,他们家老三,就是大脖子,你想变成那样吗?”

    “不想,我一定多吃海带,我要长得和哥哥一样高,更要聪明可爱,嘻嘻!”

    “郑老虎,海带真能预防大脖子病?”

    “赵国华,出门在外,岂能不懂礼数,叫郑大哥!”

    “郑大哥!”

    经过跑道上的小插曲,燕姑娘竟然开始维护我了,不错,郑虎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心里这么想,嘴上客气道“小华啊,不要质疑郑大哥我话语的权威性,我郑家可是开药铺的,这个秘密也是首次在你和你师姐面前公开。”

    大脖子病在大宋只多不少。来到大宋,在绍兴街头,郑虎臣已经看到十几位病人,更别说在偏远的乡村,估计更多。

    看得他心痛不已,为了这事,他特意将此事告诉父亲郑埙,郑埙思虑良久,打算借这事,再次巩固郑家在大宋的地位。郑埙作为大宋“屡试不第”举人中的代表性人物,将海带功效上奏官家,言明厉害,自称是郑家不久才发现的良药秘方,不取分文,无偿捐赠给国家,造福大宋子民。

    郑埙只是个正八品的司户参军,但这位绍兴府司户参军简在帝心,有直接上奏的权利,虽然从未给大宋官家上过奏本。

    郑虎臣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沿海百姓生活清苦,为他们开辟一项财源,也有助于改善生活,采摘、加工、运送、贩卖,这些环节又可以养活不少人。

    这个小小的第一步迈出后,慢慢积攒声望,才能为他后续的计划,提供更大的助力。打乱大宋现有国民体制,只懂节流,只会与贾似道一样,身首异处。

    开源节流,才更加有助于大宋走向国富民强。只想着节流,只会让更多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成为蒙元屠戮大宋子民的帮凶,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只有在开源的掩护下,给大宋注入新鲜的血液,慢慢冲洗掉腐肉残渣,等到大宋这位老者,焕发出第二春,才能让小辈们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亲不亲,故乡人;甜不甜,故乡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装腔作势!”

    “赵国华,小华同学,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大家别都看着我,吃火锅,这可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燕姑娘、小灵儿,吕小布,多吃点,别客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