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一章 吃我一板栗

    “一二三四,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燕姑娘,你就原谅我家少爷吧,不然我小命不保!”

    “莫要向燕姑娘求情,待我射完这箭,我们与燕姑娘之间的恩怨,自可消除!”

    “可是,少爷,不是说好只射一箭吗,而且你来之前,也没说蒙着眼睛射啊!”

    “.……,你是不是虎?你是不是虎?”

    “少爷,你记忆不是恢复了吗,怎么又开始说胡话,我不是虎,你才是虎啊,你更是咱绍兴府的霸王虎!”

    “吕小布,你是不是虎,只是一句俚语,意思便是你是不是傻,懂吗?和你们这些古人怎么就不能和谐的交流呢?”

    用麻布条蒙着眼睛,搭弓射箭的人叫郑虎臣,而站在六十步外,身穿皮甲,头戴头盔,头盔上放着馒头,哭丧着脸,眼巴巴看着燕姑娘的人,乃是郑家管家的儿子吕小布。

    南宋末年一代奸相,贾似道,正是死在这郑虎臣手里。不过,这郑虎臣内核已经换成了天朝人孟强,俗称穿越。

    孟强本是农学专业的研究生,他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帮导师做了一个月实验,导师为答谢他,发了200元辛苦费。

    拿着200元血汗钱和女友吃了顿大餐,餐后女友表示想吃板栗,孟强义不容辞,欣然前往。

    谁知卖板栗老板的板栗机突然爆炸,接连引起旁边卖爆米花商贩的煤气罐爆炸,板栗四散,一颗颗滚烫的板栗夹杂着黑砂以及铁片,向他汹涌飞来,孟强寡不敌众,轰然倒地,在夜市的一片踩踏声中,结束了小小性命。

    好巧不巧,时在公元一二三四年的郑虎臣也被一颗板栗击中面门,昏死不醒。也许在板栗和面门的相互作用下,孟强的灵魂受到了某种传说中的牵引之力,附身在濒死的郑虎臣身上。

    所以现在孟强就是郑虎臣,郑虎臣的使命是诛杀贾似道,从而青史留名,孟强不稀罕,但也不希望我们可爱的大宋子民,再次遭到蒙元的无情屠戮,损失了多一半人口。

    至于孟强在天朝的女友,他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着,祝福那个最终得到他女友芳心的“幸运儿”。

    苦命的孟强,苦命的大宋!

    从此便以郑虎臣的身份活着吧,且行且珍重!

    “少爷,少爷,醒醒,醒醒,别又迷糊了!”

    陷入思绪的郑虎臣被这喊声惊醒,抬眼望去,吕小布瘦削的瓜子脸,带着谄媚的笑容出现在郑虎臣的视线中,又让他一阵恶寒。

    吕小布之前姓吕名布,没错,就叫吕布。据吕布介绍,他比大宋小朋友平均开始说话的时间。晚了近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只会发一个音,就是布音,因为姓吕,于是便得了吕布这个名字。

    三天前,郑虎臣于充满古色古香的卧房里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自称是他跟班的吕布,接着在一阵刺耳尖叫声中,一位身穿红衣的小姑娘,快速跑出了房间,最后和郑虎臣父母草草交谈了几句后,在他们的关切眼神中,又慢慢睡了过去。

    从穿越的科学角度讲,这叫做穿越必睡症,必须在这再一次昏睡的过程中,逐渐消化被穿越者好几十年的纷杂记忆,迅速接受被穿越者的身份,随即散发出一副“改天改地改空气”的王霸之气。

    实在无法融合记忆或者融合了部分记忆,这时就必须患上另一种症状,穿越者失忆症,当然穿越的身份还得接受,穿越者的王霸之气还须散发。

    当天夜里,郑虎臣再次转醒,在和吕布近三个时辰的促膝长谈中,对他所处的时代和因何而来的缘由,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

    此时的大宋刚刚联合蒙元,灭了原本一起三分天下的金国,蒙元以南宋背盟,夺取汴梁为借口,蒙古兵决黄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南军,再次将铁骑前进的方向,瞄准了大宋。

    郑虎臣不知道大宋和蒙元的盟约细则,但作为一名天朝人,极容易分析得出:

    一、金国占据东北、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西之地,大宋夺回汴梁既是背盟?

    二、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作为宋皇,汴梁周边埋葬的都是他的祖宗,他竟敢不要?

    三、宋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士大夫们的眼光与战略,真的就弃汴梁而分要它地?

    四、大宋虽与金朝仇深似海,再次重拾北地民心的机会伸手就来,为报国仇就放弃?

    五、大宋左、右丞相,御史言官、六部虽大都是南人,商定盟约条例时都在睡觉吗?

    六、机会不常有,时机不常在,南宋送钱救人又帮忙,不夺汴梁大名难道取东北啊?

    想到这里,成为郑虎成的孟强顿时气愤难平,就不能安排他穿越到灭金之前的一二十年吗,也好让他打好“改天改地该空气”的基础。

    再次看向吕布,笑眯眯着向他露出了穿越者的王霸之气。

    郑虎臣的跟班吕布,既没有三国吕布伟岸的身躯,也没有三国吕布英俊的面容,更没有三国吕布的虎胆柔肠,而且还是自己穿越而来的罪魁祸首,在郑虎臣的谆谆教诲和友好交流下,小跟班吕布最终同意改名吕小布,皆大欢喜。

    经过两天的适应和练习,原本能开一石八斗弓,几近百发百中的郑虎臣,最终只能开到一石五斗弓,射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这也是最令如今的郑虎臣得意之处。

    刚刚得知因导致他昏死不醒的卖艺师姐弟俩,还被关在绍兴府的大牢里,再想到古时大牢的黑暗,和鼠虫到处乱爬的居住条件,挡不住作为天朝人的良心谴责,郑虎臣便立即来到绍兴府大牢里,当面致歉。

    接着才有了到当时师姐弟两人卖艺的地方,以及在绍兴府百姓的见证下,以期获得原谅的一幕。

    据吕小布打听到的消息,这对师姐弟,师姐姓燕,名英兰,师弟姓赵,名国华。来头还不小,俩人都是温州府平阳人,平阳是是个小地方,不过这个小地方,民风彪悍,民间习武成风,据说自大宋偏安东南以来,朝廷共举办了三十四科武举,其中有六个武状元出自平阳,其影响不容小觑。

    这对师姐弟的大师兄,名叫林梦新,便是上一科的武状元,此时任衡州司理参军,正八品。

    南宋较大的州府一般都有知州,通判、推官,然后是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司户参军。录事参军管理州府大印,督导司理、司法、司户参军工作,促使它们办事方向正确,和谐相处。

    衡州属于中等州府,没有司理参军,林梦新的权利也相对大些,而郑虎臣的老爹郑埙,则是绍兴府的司户参军。

    即便府高于州,但也没必要因此与林梦新交恶。再者,也是郑虎臣有错在先,见好弓起了贪意,燕姑娘武艺颇高,自然不愿拱手送上,起身反抗,岂能料到,仅仅用紫云软剑反射太阳强光,导致郑虎臣暂时变成了瞎子,接着一颗板栗直冲面门,他就昏死过去。

    郑家确定郑虎臣无事后,也有了和解的心思。整件事因弓而起,也希望因弓而终。

    如果郑虎臣没有改变历史,不仅他俩的大师兄林梦新是南宋武状元,他俩正在大宋首都临安武学进修的二师兄朱熠,也注定会成为下届武科魁首,也就是明年的武状元,而这位年仅十岁的小师弟赵国华,更会成为八年后的武状元。

    三位平阳武状元,了不得啊!

    郑虎臣是什么人,绍兴府司法参军的儿子,绍兴府的武举人,绍兴百姓口口相传的“霸王虎”。

    大宋武林人士出来混,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浪子”燕青,“九纹龙”史进,不外如是。

    郑虎臣学文天分不高,学武却颇有天赋,因仰慕楚霸王项羽,便给他的爱弓取名“霸王弓”,爱好吃霸王餐,喜欢拿着他的霸王弓去山林里猎杀老虎,还真让他猎杀了五只老虎。

    久而久之,这“霸王虎”的名号也流传开来,郑虎臣对自己能拥有这个响当当的名号,那是相当的满意。

    来到大宋,郑虎臣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作为天朝的理科党,成为“东华门唱名才是好男儿”的文状元,难度太大。继承了原郑虎臣百分之九十的武力值,再把大宋武科必备科目的《武经七书》啃上半年,主要是孙吴兵法,考个武状元,只会十拿九稳。

    大宋尤重文人,重文轻武,深入人心。武人们考中武状元后,愿意担任武职的状元极少,从担任司理参军的林梦新身上,就可以看出一二,这也成为了大宋武状元、武进士们的惯例。

    但是郑虎臣不这样看,考中武状元、武进士,自请外出,担任武职,不会遇到多大阻力,一边练兵备武,一边发展军工。至于让手下士兵吃饱、穿暖、有钱花,作为穿越党,还是个农学研究生,那都不是事儿。

    有兵有粮,心中不慌。

    “燕姑娘,我蒙眼射出这一箭,真能获得你的原谅?”

    “能!”

    “燕姑娘,我真射了啊?”

    “射吧!”

    “装腔作势!”

    最后这一声是小胖子赵国华发出的。吕小布先用铜锣和小胖子来了个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然后一脚将小胖子踹倒在地,所以小胖子恨极了吕小布,蒙眼射箭这一损招也是他提出的。

    箭出弓箭,郑虎臣立即撤掉蒙在眼上的麻布,看也不看吕小布,直接看向燕英兰,心里默念。

    “一,二,三,四......”

    刚念到四,只见一颗板栗从她指尖飞出,奔向离弦的箭,箭尖从吕小布脸旁掠过,带起数缕发丝,跌落在他身后两丈之处。

    “最是那一板栗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郑虎臣霎时痴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