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利益

    日军大兵压境,黄海道义军在田冲率领下水陆两军拼死阻击日军,田冲派人前往北路义军中,命北路刚改换旗号的安东军配合南路义军攻打日军。镇守谷山郡、新溪郡一带的牛汉面对日军大举来攻不敢稍有大意,立即派人连夜赶去咸镜道向主帅陈子轩求援。

    牛汉率三千安东军放弃死守新溪郡,退守深山中,不断派出安东军袭击日军后方,烧毁日军粮草辎重,搞得在前作战很顺风顺水的日军刚进入空城新溪郡就打不动了,后方粮草辎重被掐断了。安东军给日军留下的是一座空城,在牛汉坚壁清野作战方针指导下,安东军带着新溪郡全程百姓躲避深山中,不给日军留下一粒粮食。

    日军不敢向前再打下去,说不定敌军人马就在前方等着呢?带队进驻新溪郡的是第五军团蜂须贺家政所部七千人马,蜂须贺家政派出两千日军前往平山郡运送粮食,牛汉抓住战机,带着手下安东军在途中伏击两千日军,打得日军溃败逃回新溪郡和平山郡。

    陈子轩临阵检验燧发枪很合格后,下令从元山郡搬到吉州扩大后的燧发枪作坊加大生产,更是命刘忠派人严加守卫,不得泄露消息。

    陈子轩刚到惠山镇接到牛汉派信使送来的求援信,下令王峰统帅两千女真骑兵同镇守咸兴府一带的马武领兵一千训练不久的火枪队赶赴谷山郡,协助牛汉击溃新溪郡日军。

    牛汉成功拖延住蜂须贺家政五千余日军在新溪郡城中,王峰、马武带着三千安东军赶来助战,大明安东军兵力与日军不相上下,安东军主动与日军展开决战。

    此时的日军一个个忍饥挨饿等着平山郡的粮草送来救济,新溪郡郡守衙门中,日军侦缉兵正向蜂须贺家政汇报:“阿波守大将,有数千明国军队正从谷山郡赶来。”

    “那尼”三十来岁矮胖的蜂须贺家政身着鬼怪大铠一听有明国军队赶来为之一惊追问道:“明国军队来了多少人马”

    “应该不下三千人马”

    “三千明国军队”蜂须贺家政一直在等平山郡送粮草辎重补给,哪知等来的是大明安东军大军赶来。

    蜂须贺家政见安东军摆出决战的姿态,立即下令日军出城迎战,马武、王峰、牛汉三人商议后决定不与日军正面迎战,决定跑路,确实是逃跑,三人是各跑各的。

    “亦波鸡”蜂须贺家政本来想着一战全歼敌军,哪知这帮胆小鬼乌合之众居然跑了,当即拔出倭刀高呼下令分兵追杀。

    “亦波鸡”日军将领纷纷带着日军朝着落荒而逃的安东军分兵追杀

    王峰带着两千女真骑兵打马引着日军数百骑兵追来,当即调转马头杀向数百日军骑兵,三下五除二杀得日军骑兵人仰马翻,无一幸免,马武带着一千经过训练不久的火枪队朝着追来的两千余日军依仗着有利地形发动突然反攻,打得日军淬不及防,纷纷中弹倒下,马武带着手下一千火枪队立即展开追杀,杀得日军死伤惨重落荒而逃。

    牛汉听到马武那边发起反攻枪声,也停止逃跑,立即反攻,杀了追上来的两千日军一个回马枪,就在此时,王峰带着安东军女真骑兵在日军身后冲杀上来,杀得日军尸横遍野,落荒而逃,蜂须贺家政也在逃军之中,日军一战损失不下三千兵马,蜂须贺家忠带着不到两千日军灰头土脸狼狈不堪逃回平山郡。

    驻守江原道淮阳郡一带的赵德星部也与日军第四军团森吉成部不断作战,森吉成派手下萨摩藩大名岛津义弘带着萨摩军团攻打淮阳郡义军,岛津家原本是有机会一统九州的,丰臣秀吉崛起后,岛津义弘被迫臣服丰臣秀吉,对于丰臣秀吉间接削藩的入侵朝鲜攻打明国,岛津义弘心里很不乐意前来,但又不能不来,对于作战也不是很卖力,主要是朝鲜军队太不经打。

    对于难缠的淮阳一带义军,岛津义弘也不想让自己手下的萨摩军团白白牺牲,岛津义弘有野心,甚至想取代丰臣秀吉而代之,只是实力不够,只能隐忍蛰伏,德川家康也是出色的忍者,谁敢出头反对太阁丰臣秀吉,那就是找死,没有人敢第一个跳出来,至少现在是这样,他们都在等待机会,岛津义弘手下有不少明国人,岛津义弘甚至希望能借助明国力量帮助自己打败丰臣秀吉统治日本。

    惠山镇县衙客厅中,陈子轩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端坐左下方的柳成龙问道:“领相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听闻将军率上国天兵击败倭军,收复咸镜道。”柳成龙看向陈子轩拱手恭贺道:“将军为皇上立下开疆拓土大功,西厓在此恭贺将军加官进爵。”

    陈子轩也刚上报将自己同田英收复咸镜道,请求朝廷设置卫所管理咸镜道,并将咸镜道乱象也一一详细上报,以及为手下将士请功,罗列了一长窜名单,朝鲜人、女真人、契丹人后裔舒穆禄部落人都有,并请求进京献俘阙下。

    “领相过誉了,何来开疆拓土,倭奴犯我大明疆土,本帅奉命击败倭奴,收复疆土,精忠为国,岂敢妄想加官进爵。”陈子轩很谦虚,见柳成龙一幅处乱不惊问道:“不知倭军可有北上进犯义州”

    “倭兵迫近义州,想必将军早已知晓。”柳成龙对陈子轩赶得加藤清正第二军团险些去祸害危如累卵的朝鲜小朝廷心中颇有不悦,却不敢明说:“将军麾下天兵所至,咸镜道倭兵战败溃逃,请将军出兵助我国收复平壤。”

    “本帅正有此意,只是尚在做准备。”陈子轩表明自己可以出兵助贵国,不过需要时间。

    柳成龙很急,保不准平壤的日军随时会出兵北上,那殿下和满朝文武就只能渡江内附了,忙请求道:“还请将军速速发兵救援我国与倾覆之际,我国臣民定感将军恩德再造之功。”

    这不过是屁话,华夏王朝没少帮你们这帮白眼狼,唐朝帮助新罗灭了百济高句丽解亡国之险,结果却被新罗乘安东唐军兵力空虚,驱赶唐军至大同江以北。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久友好关系,只有永久利益,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有傻b才会相信。

    “大恩不言谢,只是我大明安东军将士与倭奴大军数番作战,已是人困马乏,需要休整些时日,不能即刻出兵。”利益,陈子轩需要朝鲜能拿出令自己动心的利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凭啥就为你们朝鲜平白无故卖命,朝鲜王朝还自诩为大明镇守东方抗倭前沿呢?

    柳成龙不太清楚这个毛头小子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试探性问道:“将军若能为我国收复平壤,我国定当有重谢。”

    “哦”陈子轩闻言有些惊讶问道:“贵国有何重谢”

    柳成龙想了一会道:“我国愿将翁主下嫁将军”

    翁主,也就是朝鲜王李昖的女儿,朝鲜王嫡出女儿才能称公主,如今的朝鲜王李昖没有嫡出的公主,倒是有几个庶出的翁主女儿。

    “本帅已有妻妾,岂敢让翁主屈尊下嫁。”陈子轩自然不愿意为了娶一个翁主就得帮着朝鲜复国,当下拒绝,提议道:“安东军下辖咸镜道与辽东都司相隔建州努尔哈赤,往来多有不便,本帅想让贵国同意我大明安东军下辖咸镜道境内商民可自由出入朝鲜,还需要在海边修建码头港口,由我们自己管理,领相意下如何。”

    “这……”柳成龙一听对方提出这样的条件,倒是令自己始料未及,条件不难,难的就是以后大明安东军下辖商民可以自由出入朝鲜境内,这可就有些麻烦了,柳成龙有些为难道:“将军所言其实都不太难办,只是安东军下辖商民自由出入朝鲜这一条恐怕有些为难,将军也知道我国与上国路引管理严格。”

    “不如我们单独划出三条路线,我大明安东军下辖商民可以自由出入。”陈子轩提出折中方案:“第一条:是从元山经谷山至新溪平山延安各郡水陆线,第二条:是安州至咸兴府一线,第三条是义州牧经鸭绿江沿线至惠山一线。”

    陈子轩为安东军控制下的咸镜道划出三条商贸路线,看向柳成龙问道:“领相意下如何”

    柳成龙听完陈子轩的折中办法很是赞同道:“如此甚好,相信殿下会同意,只是不知将军何时出兵。”

    “本帅立即发兵一千随领相前往义州,护卫大驾,本帅随后率五千大军赶至。”陈子轩很满意自己提出的条件被柳成龙接受当下应允道

    “如此甚好”柳成龙大喜,总算搬到救兵了,有了这六千救兵,加上朝鲜军队,一定能收复平壤。柳成龙赶来惠山时就认真查看了一番安东军,见安东军中有不少女真骑兵,有的还不是咸镜道境内的女真人,安东军中还有不少日军铁炮火绳枪,难怪安东军能击败日军。

    刘忠进客厅来到陈子轩身边附耳细说一阵

    陈子轩听得一惊:“你确定没听祝信忠说错,他真要见我。”

    刘忠立即保证自己没听错翻译的话:“主帅,末将绝不会听错,对方确实提出要约你见面,有要事商议。”

    他居然要见我,他什么意思,该不会是想使诈,陈子轩对努尔哈赤派人前来提出要求自己前去见面商议,努尔哈赤的手段陈子轩还真有心担心自己会被阴了。努尔哈赤是谁啊,连亲兄弟,亲儿子都能下得了手,能从破落户迅速崛起一同建州三卫,成为建州女真大首领,没有些心狠手辣能成功吗?早就被对手干掉了。

    柳成龙听着两人说得神秘兮兮,也不知道是在说什么事,肯定是重要大事,柳成龙可是竖起耳朵在听,却没有听出个所以然来,对方保密很高,当下拱手施礼道:“将军有贵客要见,西厓告辞。”

    “领相且慢”陈子轩看向混迹官场早已成人精的柳成龙问道:“领相对努尔哈赤可有了解”

    “努尔哈赤”柳成龙闻言色变,难道努尔哈赤要见他,努尔哈赤究竟是何意,莫非意图我国,柳成龙决定留下来打听清楚,看看这两人究竟谈些什么:“倒是有所了解,此人起于微末,能迅速崛起,若是没有前辽东总兵李成梁支持恐怕早已陨落,努尔哈赤势力逐渐强大,去岁吞并鸭绿江部,与我国已有接触,我国对其也是颇有戒心,此人所图甚大,望将军慎之。”

    努尔哈赤确实是有野心,一个起于微末的破落户一旦成了暴发户,随着实力不断壮大,野心也随之壮大,现在的努尔哈赤有多大野心还不好说,陈子轩也决定会会努尔哈赤,毕竟以后自己少不得与他打交道,眼下最好是别大打出手为好,自己现在要对付日军,没空理他,莫非他是为纳殷部和朱舍里部而来,这可就麻烦了。

    “不如领相随本帅一同前往”陈子轩决定拉柳成龙一起去,身边有位官场老油条,对努尔哈赤意欲何为必然洞若观火。

    柳成龙原本还想着找借口打听两人到底谈些什么事,一听陈子轩邀请自己一同前往,欣然接受,若是努尔哈赤想趁乱意图我国,也好早作打算,禀报上国大明皇帝做主:“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