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粮食危机

    “那好,那就麻烦谢大人把所有的仓吏给我喊过来到丙字库前面集合,我想看是不是真的表里如一。”李奕对身边的谢宏宇说道。

    谢宏宇头上已经开始冒汗,可李奕已经发了话又不敢公然违抗命令,只能老老实实的把所有仓吏叫到丙字库面前集合。

    “既然人齐了,那就开始吧,谢大人。”李奕对着身边脸色发白的谢宏宇说道。

    “大人,这里风大天寒,咱们在里屋等着吧。”谢宏宇央求道。

    “不用,搬把椅子来,我就坐在这里看着,什么时候把这粮库腾空了我再回去。”李奕不理会谢宏宇的央求,反而对身边的许忠吩咐道。

    “怎么的?我说话不管用是吧?”李奕看着眼前一众仓吏没有动静,厉声喝道。

    仓吏们可是听说我李奕的凶名,吴家三百余口的脑袋可还挂着呢,听到李奕发火后赶紧挽起袖管开始动了起来,书吏们拿起毛笔点数,而民壮们则站在粮堆上把粮食装到大斛内,待书吏记过数后打包搬至一旁,由于知县大人就在旁边坐着,众人也就绝了弄虚作假的念头,干事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

    “谢大人,何故发抖啊?”李奕看着站在一旁的谢宏宇两股战战,不禁打趣道。

    “大人,寒冷。。。寒冷所致。”谢宏宇一听双腿抖得更加厉害了。

    “看来谢大人有点虚啊,就是不知道你是体虚还是心虚啊?”李奕看这模样,越发料定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啊,小的自幼就体虚。”谢宏宇把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只求有奇迹出现了。

    可这个时候就算谢宏宇把如来佛祖喊过来都没用了,随着粮堆高度的慢慢下降,终于露出了这粮仓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刨去表面的粮食后露出粮堆内的一个个木架子,粮库内部用木头搭成一排排的木架子,而后再把粮食洒在这木架子之上,外表看起来整个粮库没有任何问题,一派仓满库丰的景象,可如果扒开表面的粮食一看就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空心枕头。

    “大人,饶命啊,饶命啊。”谢宏宇看到事情败露,慌忙跪在地上给李奕磕头求饶。

    “饶命?这是我蒙城数万百姓的救命粮,你也敢贪,说,你把粮食弄哪去了?”虽然早就有心里准备,可真到目睹了这一切之后依然怒不可遏,这帮人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丧心病狂了。

    “这一切都是吴仁建指使小的干的,其实粮仓早就被他掏空了,可为了应付检查只能如此了。”谢宏宇跪在地上泣声说道。

    “你倒是真会推责任,把所有责任往死人身上推,吴仁建被全家抄斩,难道你也想试试本县的刀快不快?”李奕一脚踢翻身旁的椅子,对着谢宏宇吼道。

    “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啊,本县乃是产粮大县,就算现在是半分粮半分桑,可粮食依然绰绰有余,百姓根本不用从官仓之内借粮。所以那吴仁建就对这满仓的粮食打起了主意,每年购置新粮的钱只是在我官仓的账上走一个来回就被他全部划走了,所以这粮仓内的粮食是一年不如一年,小的是实在没辙才想了这个法子的。”谢宏宇跪在地上哭着陈述道。

    “好,你说银子都被吴仁建拿走了,那就麻烦你去阴曹地府问他把银子给我要回来再把仓内的粮食给我补齐,要不然你就下去陪他吧。”李奕冷冷说道。

    “大人,自从吴仁建出事之后我已经想办法把粮食给补上了一部分,甲乙两个粮库内的新粮就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啊。”谢宏宇如何不知纸终究保不住火,粮仓空虚迟早有一日要暴露,自从大靠山吴仁建倒台之后就想办法买了一部分粮食装门面,希望就此蒙混过关,但万没想到李奕竟然亲自来粮仓内查验,这才露了陷。

    “哦,看来本官还得感谢你公忠体国,为民办事了?”李奕听完讥讽道。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不过大人念在我知错能改的份上饶我一命,小的就是倾家荡产也把其余的粮食给补齐。”谢宏宇跪在地上保证道。

    “好,我就信你一回,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若是能把这粮食给我补齐了,我便饶你一命,否则你全家老小都去城门口陪吴仁建吧。”这个时候就算杀了谢宏宇也于事无补,既然他保证能把粮食补齐,不妨饶他一命也算戴罪立功。

    “啊,一个月?”谢宏宇听完惊呼道。

    “怎么,嫌长了?那就半个月好了。”李奕冷冷说道。

    “不嫌长,不嫌长。”谢宏宇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赶紧摇头道。

    “来人啊,给我贴身保护谢大人,谢大人何时把粮食补齐了,你们何时回来。”李奕叫过两个衙役吩咐道。

    “属下遵命”

    李奕处理完粮仓内的事情之后,回到县衙已经过了晌午,舒萍儿得知李奕还没用过午餐,赶紧叫厨房炒了两个小菜给李奕端了上来,可一想到那空空如也的粮仓,李奕如何吃得下这饭菜。

    “公子,可是饭菜不合口味,我吩咐厨房再炒几个。”舒萍儿看到李奕吃了两口后放下筷子,不禁关心的问道。

    “是我自己胃口不佳,不关你的事,萍儿你坐下,陪我说说话。”李奕看着身旁婉约秀气的舒萍儿,心里实在堵得慌,想跟她唠唠嗑。

    “婢子不敢。”舒萍儿怯生生的说道。

    “哪有敢不敢的,跟我说说你们逃难的事情吧,来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你是哪里人呢。”李奕抽出一张凳子后对舒萍儿说道,舒萍儿经历过灾荒,李奕想听听饥荒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婢子是河南扶沟县的,我父亲是个穷秀才,以前家里说不上富裕可也还有口吃的,可没想到从前年起地里面就没下过一滴雨,麦子种下去连刚发了芽就枯死了。开始只是佃户们没饭吃,后来连大户人家里也揭不开锅了,父亲也就失业回家,那时候的粮食已经涨到五两银子一石,家里仅剩的一点银子都买了粮食,后来粮食吃完就开始是吃草根吃野菜,草根野菜吃完了就只能啃树皮了,最后树皮都没的吃了就只能吃土了。”舒萍儿说起心酸往事也是一脸沉重,可以看的出来这段往事对她来说太过刻骨铭心。

    “吃土?土也能吃?”李奕惊呼道。

    “是观音土,蒸出来像白面馍馍,开始吃还可以可吃多了肚子涨拉不出来就只能活活撑死,我娘就是吃观音土吃多了撑死的,后来连观音土都吃没了就只能逃荒了。”舒萍儿说道此处已经眼含泪滴。

    “啊?”李奕听完大吃一惊,没想到河南地区已经到这个地步了,难怪老百姓会跟着闯贼造反,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我们本来想往关中逃的,可听人说关中灾荒更严重,都已经人吃人了,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往南边逃了。”舒萍儿眨了眨眼睛把眼泪收了回去后继续说道

    “扶沟离这里数百里远,你们没带粮食上路,这几百里可真不容易啊。”李奕听完也甚为感慨。

    “是啊,父亲一路上靠给人写写画画算是讨了一口饭吃,可父亲毕竟年纪大了,一路上风餐露宿染了风寒,一到蒙城县就病倒了,我本想卖了我自己给父亲治病,可又担心我走了父亲无人照料,一拖再拖父亲终于去世,我这做女儿的实在太不孝了。”舒萍儿第一次对人说出自己的心里事,眼眶里的泪水犹如那决堤的河水喷涌而出。

    “不哭了,不哭了,一切都过去了,我想你父亲也不希望你跳进火坑,好好活着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李奕看到舒萍儿伏在桌上低声啜泣,赶紧上前安慰。

    李奕轻轻拍打着舒萍儿的后背柔声安慰道,民以食为天所言不虚啊,多少人为了一口吃的卖儿卖女,李奕决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惨剧在蒙城上演。

    正好此时,吴为进到屋内看到屋内的画面顿时一愣,难不成李奕光天化日欺负了这个小丫头不成,不过还是舒萍儿最先反应过来,听到有人进来之后赶紧起身告了一个饶后出门去了,只留下愣在当地的李奕。

    “那个,那个,刚才和萍儿聊起她逃荒的事情,勾起了她的伤心事,我只是安慰她一下。”李奕看到一脸惊讶的吴为解释道。

    “哦!”吴为一副我懂的表情很是为老不尊。

    “哦啥哦啊,我们再不想办法,整个蒙城县的百姓都得跟萍儿一样体验一回饿肚子了。”李奕见吴为表情就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可再解释反而是欲盖弥彰,索性岔开话题。

    “我也是听到消息才赶过来的,真不是有意的。”吴为一脸抱歉的说道。

    “你爱信不信,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咱们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督促那谢宏宇把粮食补齐。”李奕索性光棍到底。

    “信信信,大人此事处理方法甚好,不过咱们还得做好准备万一那谢宏宇凑不齐这粮食怎么办?”一说到正事,吴为可不敢含糊。

    “你的意思是?”李奕不解的问道。

    “凑不齐粮食咱们就算杀了他一家老小又有何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吴为提醒道。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先生考虑的是。”李奕经过提醒后立马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