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风波再起

    “大人的想法是?”吴为问道。

    “吴仁建克扣的数千石粮食,肯定就藏在这蒙城县中,吩咐底下人盯死了这笔粮食,只要找到这笔粮食不愁他吴仁建不招供。”李奕定声说道。

    “没错,所谓抓贼拿赃,只要找到了贼赃由不得他吴仁建抵赖,不过此事还需隐秘,若提前暴露难免吴仁建销毁证据。”吴为补充道。

    “叫罗明过来,我亲自与他说。”李奕点头说道。

    不一会儿,罗明小跑着进了后衙。

    “大人,你找我?”罗明听到李奕的召唤立马赶了过来。

    “有件事需要你弄清楚。”李奕点头示意他坐下后说道。

    “请大人吩咐。”罗明应声道。

    李奕把自己的发现简单的说了一下,继续问道:“说说你的看法?”

    “我打算兵分两路,一路跟着粮食,要知道数千石粮食不是小数目,需要一个不小的仓库堆存,这么大的仓库大都聚集在城南,我亲自查探一定找出他们的藏粮之地,另一路跟人,我派两个面生的兄弟跟着吴良德,此事事关重大,吴仁建必定派最亲信的人照料,只要跟紧了吴良德不愁找不出这批粮食的下落。”罗明深思之后回答道。

    “好,此事成败关系到能否扳倒吴仁建,事成之后我必有重赏。”李奕听完罗明的计划后甚感欣慰,笑着鼓励道。

    “定不负大人所托,不过属下还有一事禀报。”罗明起身保证后补充道。

    “哦,快说。”李奕示意道。

    “大人上次叫我查探账本的事情有眉目了,我跟了那书办整整十天,发现那书办和城中一个闲汉交往甚密,经过查探这闲汉乃是本县王主薄的同乡,属下猜测那账本很有可能是王主薄送的。”罗明汇报道。

    “我知道了,这事情到此为止,把人撤回来。”李奕听完心中虽然一震,可依旧不露声色的吩咐道。

    “属下明白,属下先告辞了。”罗明也是在这官场上混的,知道其中深浅,拱手作揖后离去。

    “大人,看来我们一直小瞧了这王主薄啊,没想到他想当这最后的渔夫。”吴为听到罗明的汇报也是大吃一惊,在他的印象中王子山一直是在衙门中点卯混日子而已,实在是出人意料。

    “有想法是好事,我就怕他没想法,既然现在知道了也就不足为惧了,他想拿咱们当枪使,咱们也可以把他当挡箭牌嘛。”李奕淡然的说道。

    “大人高明”吴为为李奕点了个赞。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奕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年一度的税银收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税银收取乃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衙门内所有人包括吴为都在围绕着这件事忙碌着,而作为蒙城县的领导者,李奕反而闲的发慌,每日只是在后衙处理一点日常的事物,剩下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闲极无聊的李奕找出了本朝戚太保所著的《纪效新书》,细读之下发现古人的智慧确实不可小觑,戚继光的兵书详细论述了选兵、练兵、统兵之法,所谓将帅其实就是一个资源的管理者和协调者,从粮食的筹备到人员的管理这都需要极大的智慧,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已经到了为帅者的至高境界,要知道十几万士兵的吃喝拉撒就得让人头疼,更何况战争中瞬息万变,如何能把握住最佳的时机让自己的士兵出击,这需要在战争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稍有不慎死的可不止一人而是成千上万的人。李奕把古人的统兵之法和现代的管理经验一一对照,发现其中确有不少相通的地方,这一发现让李奕兴奋异常,对兵法的理解也就更上一个层次了。

    李奕深知若想实现自己的救国梦兵权是关键,趁着现在战争还未爆发先积累一定的书面知识,省的日后接触战争之时两眼一抹黑。

    “公子,吃饭了。”本来后衙之中就三个光棍,平常也就没那么多讲究,虽有几个老妈子每日清扫,但也没个管理之人难免有所懈怠,舒萍儿入住之后细细整理整个后衙是焕然一新,李奕索性就把后衙之中的生活琐事全丢给她管理,果然把后衙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吃饭的时间也就格外的准时,这不到了晚上饭点之时就过来叫李奕吃饭来了。

    “哦,你们先吃,我看完这篇马上就来。”李奕说完又低下头阅读去了。

    “公子,天气冷了,饭菜很快就凉了,还是趁热吃吧。”舒萍儿慢慢也摸清楚李奕的脾气,脾气随和丝毫不摆架子,见李奕没有放下书本,不依不饶的劝道。

    “没事,给我留点,待会热一下就行。”李奕一段时间处下来,发现这舒萍儿还真是个好姑娘,除了人长的漂亮,关键是踏实勤快,慢慢的也就把她当自己人了。

    “吴先生回来了,已经等候多时了。”舒萍儿见李奕还不起身,只得使出最后的绝招。

    “哦,先生回来了,那走吧,不能让他等久了。”吴为为收税的事情已经忙活了好几日,难得今天回来一起吃个饭,李奕闻言这才立即放下书本起身。

    李奕来到餐厅之后发现吴为已经在桌边等候多时了。

    “先生眉头深锁,可是税收之事不顺畅?”李奕走近之后发现吴为沉默不语,闷闷不乐,不禁问道。

    “先吃饭,省的倒了大人的胃口。”吴为起身示意道。

    “那好,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萍儿,取二两酒来,我和先生边喝边聊。”李奕笑着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实在是气煞人啊,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了,正常的税银收了不到三成,辽饷和剿饷是一两银子都没收到。”吴为愤怒的说道。

    “什么?还有半个月银子就要起运了,现在征收不到三成。”李奕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要知道税银的收取是考核一个地方官的重要指标,跟后世gdp指标有的一拼,若是税银收取不足或是不及时,很有可能丢掉头上的乌纱帽。

    “蒙城县共分了四个税区,没有一个税区达到了达标,有一个税区甚至只收了一成,形式很不容乐观,大人还要早作准备,要不然到时候完成不了任务,我怕上头怪罪下来。”吴为忧心忡忡的说道。

    “你在下面呆了几天,说说你的看法。”李奕知道吴为的办事能力,肯定是现场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要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大的麻烦。

    “税银的收取工作归户房负责,户房主事肖华是具体负责人,按道理来说税银收取不达标最急的应该是他,可据我观察他并没有丝毫的急迫感,对于手下人的消极怠工也不苛责,甚至是有一点放纵的意思。这肖华是吴仁建的人,很有可能是出自于吴仁建的授意,故意拖欠税银的收取工作,到时候上头怪罪下来大人首当其冲。”吴为思索片刻之后说道。

    “是啊,上次吴仁建吃了那么大的亏,不可能没有后手。我想他们就是要借着这次税银收取的时机让我明白,这蒙城县还是他们说了算,要么给他们服软老老实实当个泥菩萨,对他们的的贪赃枉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就把我挤兑走,省得妨碍他们的发财大计。”李奕听完吴为的分析,对整件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国家公器沦为私人勾心斗角的工具,吴仁建不杀蒙城县永无宁日。”吴为恨恨的说道。

    “先想着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还有半个月时间,无论如何要把税银收上来。”李奕坚定的说道。

    “可现在是人心涣散,税吏们出工不出力,光靠我们两个人,恐怕力量有限啊。”吴为不无担心的说道。

    “先生是关心则乱啊,当年汉高祖刘邦要天下诸侯共击项羽,韩信、彭越、英布皆不奉命,张良献计说事成之后可与诸侯公分天下,这才有了垓下之围和十面埋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了好处还愁没人干活吗?”李奕下午刚读了几本兵书刚好派上用场。

    “大人的意思是,以户房主事这个肥差为饵,让衙门中的人竞争,谁能完成今年的收税工作,谁就是户房之主?”吴为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猜到了李奕的想法。

    “不错,那肖华不是消极怠工吗?我就让他好好休息,户房主事可是一个肥缺,我想把每个税区的工作落实到人,收的快的那就是户房之主,收的慢的可就别怪我不客气,本官手里的板子可不饶人。”李奕说道这里颇有几分百里侯的气概。

    “别人我不敢说,那王子山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出手,若此次不能把户房拿下来,他在蒙城县熬的这么多年这么多年可就白瞎了。”吴为点头赞叹道。

    “我说过,不怕他有想法,就怕没想法,他不是想把户房拿下来吗,咱们就给他这个机会,不怕他不出手。”李奕定声说道。

    吴为和李奕边吃边聊,一顿饭吃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待完善了方案的细节问题之后这才下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