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八章 单刀赴会

    “哪里来的?”李奕一看纸条赶紧问道。

    “刚好压在客厅的桌子上,我口渴时倒水时发现的。”吴为回答道。

    “依先生所看,这条 子是何人所留,所为何事?”李奕问道。

    “大人今天上午刚判了案子,驳了那吴仁建的面子,晚上就有人过来约大人一聚,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恐怕与那吴仁建拖不了干系。”吴为分析道。

    “不错,可不知此人意图如何?”李奕此时也拿不定主意。

    “无外乎两方面,一是想与大人合作共同对付那吴仁建,二是吴仁建设下陷阱引诱大人出去,想对大人不利。”吴为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那种几率大一点?”李奕这个时候也陷入沉思。

    “都有可能,不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人三思。”吴为担心有人对李奕不利,自然不想李奕冒这个险。

    “有风险就有机遇嘛,目前我们在蒙城县是两眼一抹黑,想要扳倒吴仁建太难了,所以哪怕是只有一丝希望我也想走这一遭,至于说对我不利,这朗朗乾坤我不相信对方敢如此丧心病狂,敢对我这新任知县下手,所以到时你留守县衙,我去一探究竟。”李奕知道时间不等人,自己必须在闯贼南下之前解决掉吴仁建,否则一切晚矣。

    “大人,咱们共同进退,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去冒险呢?”吴为一听李奕想单刀赴会立马反对道。

    “此事无需再议,到时候我独自前往,如有不测还请先生为我善后。”李奕望着吴为嘱托道。

    “好,既然大人心意已决,那我在县衙等你回来。”吴为见李奕甚是坚决也就不再坚持。

    两人商议了一番细节之后才各自歇息,此后三天李奕和吴为白天不露声色,仔细观察县衙内的各色人等,希望能找出这个送纸条的人,可对方隐蔽的很好丝毫没露出马脚,县衙之内也是风平浪静,六房司吏依旧是唯吴仁建马首是瞻,对李奕则是虚与委蛇,李奕想插手县衙事物也被一一挡了回来,这倒反而加剧了李奕前去一探究竟的决心。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这一日下午五点刚过,李奕换了便服从衙门后的小门出发直奔城北王记饭馆,进了饭馆内一看店内客人已经不少,李奕挑了一张空桌子坐下,正准备点菜呢,有人凑过来对着李奕低声说道:“李公子,我家主人请你过去一聚。”

    李奕心中明白,起身之后跟着那人来到一包厢之内,包厢之内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本县县尉凌钢,那凌钢一看李奕进了门立马抱拳长揖的说道:“下官万不得已,请大人到此一聚,还望大人恕我冒昧。”

    李奕一看到是凌钢心里反而踏实了,知道凌钢叫自己过来必定是为对付吴仁建,故而对着凌钢回道:“凌大人快快请起,此地甚是幽静正是议事的好地方。”

    “咱们英雄所见略同,我已经备下酒菜,咱们边吃边聊。”凌钢说完请李奕坐下,吩咐罗明给李奕倒酒。

    “凌大人客气了,正事要紧,咱们先谈正事,谈完再喝也不迟。”李奕见凌钢端起酒杯后说道。

    “好,那我就直说了,大人对吴县丞怎么看?”凌钢试探着问道。

    “吴县丞颇具干才,蒙城县在吴县丞的领导下是兴旺发达,让人佩服啊。”李奕打了个哈哈道。

    “大人,咱们明人面前不说瞎话,吴仁建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横行乡里,早就惹得天怒民怨。我约大人出来就是想一同除去此贼,没想到大人如此说来,是我识人不明,还请大人这就去那吴仁建那里告发我,说不定能与那厮冰释前嫌。”凌钢是个急脾气,一听李奕这样说还以为他根本没有扳倒吴仁建的意思。

    “凌大人误会了,我虽为知县可到任时间毕竟太短,不了解本地情况,如果那吴仁建真如凌大人所说,我必定上报朝廷除去此人。”李奕一脸正气的说道。

    “好,我就等大人这句话,大人请看,这是两年前一宗命案的卷宗,大人看过之后我们再细细讨论。”凌钢说完递过一个牛皮袋。

    李奕接过袋子后抽出卷宗仔细阅读起来,这卷宗上说的是两年前蒙城县的一桩学案,本县秀才杨河与秀才姚波乃是同窗好友,杨河家境优渥加之父母双亡只留下这一根独苗,而姚波家境稍微差点,故而姚波经常到杨河家里聚会。两人在一起是吟诗作赋、喝酒玩乐,就算杨河娶妻之后亦是如此,所以难免冷落了新婚的妻子,这就导致杨河与妻子杨陈氏之间经常起争执。由于没有公婆只能由姚波这个好友来劝和,后来这杨陈氏对这姚波的看法也是大为改观,很是敬重这个小叔子,丝毫没把姚波当外人。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两家说不定会这样一直好下去,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前为了提升学业,两人相约去外地游学,但就在出发的这一天出事了。

    那一日大雾弥漫,两人越好一大清早乘船从镇外的渡口出发,姚波到达指定渡口之后等候许久,迟迟不见杨河前来,便让那艄公前去杨河家催促,艄公到杨河家叩门之后得知那杨河早已离家,艄公赶紧回到船边告诉姚波,那姚波也是吃了一惊,急忙与杨陈氏分头寻找,可找了半天仍然不见那杨河踪影,此时两人才觉得大事不好,赶紧报到县衙。

    因为失踪的是一个功名在身的秀才,事关重大,当时的县令也非常重视,可苦于查不到证据,很长时间都结不了案子,为此当时的陈县令受到知府大人的训斥,以至于后来那陈县令被这案子牵连而调往他地,而县尉则被直接撤职查办。朝廷正打算抽调新任官员来调查此案时,案子出现了转机。当时杨河的族弟杨江告发姚波和杨陈氏勾搭成奸谋杀亲夫,捕快在杨陈氏的屋内确实找出了姚波的一件衣衫,在姚波的家里也找出了一方杨陈氏所用的手帕,两人百口莫辩被抓回县衙,三木之下终于承认了一切罪行,而那刘司吏就是因为这件案子得到提拔,当上了刑房的一把手。

    李奕看完卷宗沉默许久,人命关天,若是这里面有冤情那是捅了天大的篓子。

    “大人对这件案子怎么看?”凌钢见李奕看完卷宗,小心的问道。

    “有点惊世骇俗,同窗好友变为杀人凶手确实让人太意外了,不过我觉得今天凌大人约我前来不会只为看这一个人间惨剧吧?。”李奕放下卷宗后回答道。

    “当然不会,此案疑点重重,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当日我看到这份卷宗之时也觉得不可思议,仔细探查之下确实发现一点猫腻。”凌钢说道这里很有点得意。

    “哦,还望凌大人告知。”李奕这个时候确实来了兴趣。

    “罗明,把你的发现告诉李大人。”凌钢对身旁的罗明说道。

    “好的,此案单凭一件衣服和一方手帕就断定姚波与杨陈氏有奸情,进而确定两人勾搭成奸,谋杀亲夫,证据确实太过单薄,难免让人心生疑惑。我当日整理案卷之时就觉得有问题,但时过境迁,很难找到新的证据,故而我又回到这件案子的事发地仔细查探。可我一来到杨河家才发现这户人家早就变换了主人,由于杨河没有子嗣,杨河的家产被他的杨江接手,此人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常年游手好闲不事劳作。我当下怀疑是此人贪图族兄财产谋杀了杨河,可经过多方查探案发当日他却不在当地,故而案子绝对不是他干的。可正当我要放弃时发现这杨江与那刘司吏却来往密切,半年之内杨江分别给刘司吏送了四次银子,而且每次的数目都不小,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刘司吏与杨江合伙诬告姚波和杨陈氏。后来经我查探,那杨陈氏留在姚波家中的手帕确为杨江栽赃,当时有人看到杨江偷偷摸摸到过姚波家中一趟,而后就有官差查抄了姚家。”在罗明抽丝剥茧的分析之下,案子一下明朗了起来。

    “非常好,能把案子查到这个地步确实非常不容易。”李奕不经对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罗明刮目相看,毕竟靠一人之力能把案子查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难得,可李奕又惋惜的说道:“可惜啊,这还不够,这案子已经通过分巡道按察司,只等秋决之后两人就要开刀问斩,如果想要翻这个案子,我们必须把真的杀人凶手找出来,要不然不光治不了刘司吏和吴仁建,可能还会把本官给折进去。”

    “大人,时间不等人,离那秋决还有不到两个月,如果两人被斩那这案子就彻底翻不过来了。”罗明焦急的说道。

    “不错,这是一个扳倒吴仁建的好机会,我们当然不能错过,所以我们必须在秋决之前把这案子查明白。”李奕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一旦查明这件案子是冤案,当时办案的刘司吏自然是首当其冲,而当时以县丞身份署理县衙的吴仁建自然跑不掉。

    “凌大人,要想扳倒吴仁建就要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这案子查个水落石出,到时我将重申此案。”李奕态度坚决。

    凌钢这时也知道李奕的想法,毕竟重审此案意味着要推翻按察司定下的铁案,风险太大,故而起身道:“好,我当竭尽全力查清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