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赏花

    贾宝玉十三岁,正值青春年少,身为大哥,贾珠有责任规劝,尤其是看到他和秦钟在一起的时候。

    秦钟是其父秦业五十岁后得的儿子。古时候有棍棒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严管是被普遍认可的最佳教育方法。秦业五十岁得子,他不可能对这颗独苗不上心。

    他时常去宁府的姐姐家,在宁府居住的时间不短。东府是什么状况,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秦钟这么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一定看到宁府的脏事,或是贾蓉的,或是贾珍的,或是姐姐秦可卿的,甚至在这些脏事中,还有他的份,而秦钟的家教又太严,故而他表面腼腆。

    宝玉问秦钟课业,秦钟因父亲老迈,家境穷困,正辍学在家。宝玉平日最恨到学校读书,厌烦所有为了考试做官的虚伪教育,此时他却热心邀约秦钟一起上学,一起做功课。

    与贾宝玉彼此欣赏的人物或能扎堆一起厮混的年轻人不少,但哪个跟他又都有点距离。相较之下,倒是家里这些姐妹,跟他的精神世界还接近一些,也有条件一处作伴玩耍。

    宝玉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寻找、确认自我的过程中,他的各种摇摆迷茫,乃至各种自我欣赏和自我否认,都需要一面镜子来映照和参考。林妹妹再贴心,隔着性别的鸿沟,她也不可能内化为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有一天,贾宝玉见到了秦钟,他像是看到了镜中的另一个自己,却显得比自己更好更完美,完美到令他自惭形秽的地步。

    秦钟是书中各方面与贾宝玉契合度最高的少年。宝玉觉得秦钟是自己劈开来的另外一半,他找到了,他想与秦钟合而为一。

    在他们两个走进教室之前,贾珠及时呼唤道:

    “宝兄弟,你跟我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贾宝玉还以为贾珠有什么悄悄话要对他说,急忙跟上去,问道:

    “大哥,什么事这么神秘?”

    贾珠见宝玉满怀期待着有什么好事,不想开门见山泼他冷水,于是先说起了东府赏花的事,道:

    “平日里难得见你来学堂,今儿可是东府赏梅花的日子,你倒不去凑热闹,跑来读书了?”

    “原来是这事啊!我是想去赏花来着,可是秦兄弟急着来上学,我就舍命陪君子,带他来学堂了。”贾宝玉说着,却没有一点舍命的情绪,反而让人觉得他是十分愿意的。

    既然说到了秦兄弟,贾珠于是明知故问道:“那个秦兄弟?”

    “就是秦家的公子,刚才跟我一起来的。”宝玉说着,又问贾珠道:“大哥,你可知道,这秦家和我们贾家的关系吗?”

    “有关系么?”贾珠假装不知。

    宝玉见贾珠果真不知,激动地说道:“这位秦兄弟叫秦终,秦终的姐姐就是我们东府蓉哥儿的媳妇秦可卿,论起辈分来,蓉哥儿是我们的侄子,秦可卿是我们的侄媳妇,这秦兄弟应该喊我们一声叔叔的,真是有趣儿!”

    贾珠好言劝道:“大哥跟你说一句不中听的,你得好好待人家,不仅别欺负,也别竟是粘着,人家可是秦家的独子,他爹老来得子不容易,还指望着他传宗接代呢!”

    “知道了,大哥,侄媳妇秦可卿让我照顾着秦兄弟,我会把他当成亲兄弟的。”宝玉说完,便催促贾珠道:

    “大哥,你还是快回去吧,再不回,东府的梅花就过了观赏时间了。”

    听宝玉这一提醒,贾珠这才想起赏花的事,于是急忙往家里赶。路经宁国府的时候,他本以为大家还在赏花,可以凑个热闹。谁知,进了宁国府才发现,此处早已经人走茶凉了。

    正当沮丧的时候,一个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只见那身影鲜艳妩媚、风流袅娜,正是他的侄媳妇秦可卿。

    “呀!这不是珠大叔吗?听大婶婶说,珠大叔送兰兄弟上学去了,还以为您不来了呢!怎么这么迟才回?你看大伙儿都散了。”

    秦可卿是贾蓉的媳妇,贾蓉和贾兰一样都是草字辈的,贾珠身为长辈,理应当在秦可卿面前表现得大方一些,可是不知怎的,贾珠见到秦可卿便六神无主了。

    “哦,是这样,在学堂里有点事耽误了。我就是来看看,既然大伙儿都散了,我也便回家去就是了。”贾珠说着,准备离开。

    秦可卿却适时逮住了,说道:

    “别急呀!今天可是赏花的日子,花园里的梅花开的娇艳着呢,大伙儿今天都赏过了,就差你了,就让侄媳妇陪您一起先去赏花吧!”

    贾珠还想推辞但已经来不及了,秦可卿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贾珠,朝着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可是,你婶婶还不知道我在这儿。”贾珠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理由。

    “别担心,我这就让丫鬟去通知大婶婶,就说你今儿留在我这儿赏花、吃饭。”秦可卿说着,便吩咐身边的两个丫鬟说:

    “瑞珠,就由你去一趟荣国府吧!另外,宝珠去吩咐厨房准备酒菜!”

    秦可卿把两个丫鬟都支走了,只有她一个人陪着贾珠在花园里赏着梅花。秦可卿的身子越发的靠近贾珠,贾珠就越发的觉得头晕目眩,只闻一阵香气袭来,也不知道是梅花的香气还是可卿身上的香气。

    贾珠想着如何分散注意力,于是满脑子找话题聊,想到刚才在学堂见到了她弟弟秦钟,于是说道:

    “宝玉今天带秦钟去学堂读书,我见到了。”

    “真的?太好了!”秦可卿感到欣喜,转而奇怪地说道:“今后我们姐弟俩还得仰仗珠大叔和宝二叔呢!”

    贾珠听了只觉得额头冒汗,胡乱说道:“秦钟好着呢!好着呢!”

    “珠大叔有所不知,我父亲今已年近七十,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也就是我。”

    秦可卿的身世,贾珠记得,原著中是有一笔带过的。这会儿,秦可卿倒是给他细细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几年前,秦业用尽家财打通关系,想把可卿送进贾府的家塾。刚开始,可卿是拒绝的,她心里明白,父亲不过是想借着她攀附权贵而已。

    然而,可卿已经懂事,父亲虽然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但显然油水不多,家中的下人只有一个看家的老头,一个做饭的婆子,以及可卿身边一个丫鬟瑞珠。

    弟弟秦钟也慢慢长大,很快也要到读书的年龄了,但是家里的积蓄只够秦可卿一人入读贾府的家塾,秦钟倒也乖巧懂事,不卑不亢。

    可卿在心里默默地说道,放心吧,父亲,女儿已经想通了,我一定在贾府家塾好好读书,好好表现,倘若知遇贵人,定当在贾府里站稳脚跟后,也把弟弟接过去读书。

    于是,秦可卿走出了闺房,来到繁华的街市上。走过几条小街,便来到了一条大街上。

    只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的人。正门没有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进出。

    正门上方有一块匾,匾上书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再往西走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这个是荣国府。

    秦可卿沿着大街继续往前走去,没走几步就远远看到了一块门匾,上面书写着“学达性天”四个大字,那便是贾府家的私塾了。

    贾府家的私塾有专门为女子提供学习的四书课程,分别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

    女子学堂在阁楼上,与楼下喧闹的男子学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秦可卿在楼下驻足,往男子学堂里探着头,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秦可卿回头一看,只见三三两两的几个下人,簇拥着一位年轻的公子走了过来。

    “前面的是哪家的丫头,别站在那儿挡了蓉大爷的路啊!”公子身边的一个小厮嚷嚷着,气派得很!

    丫鬟瑞珠浑身哆嗦,急忙拉了下秦可卿的袖口,示意秦大小姐避让。

    秦可卿哪肯依,只见她不慌不忙,不但不退让,反而走上前,不客气道:

    “谁是丫头了?这是哪家的小厮这么不长眼,本姑娘可是堂堂秦家大小姐!”

    “秦家?没听说过!有胆儿报上大名来。”那小厮越发的无礼。

    那公子在可卿面前停下了脚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见她美艳如花、风姿如柳,眼神中流露着若有所思的目光。

    “记好了,我叫秦可卿!”可卿说完,会心一笑,命丫鬟瑞珠到私塾外候着,自己转身走上了阁楼。

    从那公子的眼神中,可卿看得出,他今天必然要为她魂不守舍了。

    “秦姑娘可真是个性独特啊!本公子这就回家去准备准备,还请秦姑娘在家静候佳音。”

    那公子说完,头也不回地赶回家去了。

    当天,秦可卿从贾府家塾往家里回,刚刚跨进家门,就看到了那位公子的身影。

    秦可卿的父亲见女儿总算回来了,连忙喊道:

    “可卿,快过来,这位宁国府的贾公子你是见过的,你快过来拜见贾公子的父亲,三品爵威烈将军。”

    原来,他们就是秦可卿之前想要知遇的贵人,贾蓉和他的父亲贾珍!

    于是,秦家与宁国府结了亲,秦可卿便许与贾蓉为妻了。

    秦可卿讲完了自己的故事,贾珠听得入迷,也就挨过了赏花的时间。

    离开花园后,贾珠又被可卿带去吃饭,就着佳肴喝下了几杯美酒。酒足饭饱之后,贾珠便觉得一阵眩晕,又有几分困意,秦可卿便领着贾珠去了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