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八章 前途何在

    媳妇的私房钱让贾珠倍感焦虑,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该如何耍宝?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按原著的情节发展,贾府最后是要败落的,他扣心自问,有能力挽救贾府的颓势吗?

    通过对原著的了解,贾珠深以为,贾府在经济上的败落是那非一日之寒的三尺冰冻。

    宁国府和荣国府那气派可不一般:“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峥嵘轩峻…”建造这样的深宅大院可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承受得了的。特别是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为预备着元妃省亲又启动了一个浩大工程,那就是修建大观园。修建整个大观园不知耗费了多少银两,不计其数。

    贾府化巨资修建大观园其实已经虚空了家底,但是在接待及礼尚往来方面又不能将就省俭,仍然出手大方强撑门面。在接待方面开销最大的还是接待元妃省亲,那个场面极尽奢华,盛况空前。为了接待元妃好看,在大观园里又是采购各种古董文玩来摆设,又是采办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类来饲养,又是彩排训练戏班准备唱戏,可以说,银子花得淌海水似的。

    平时贾府的吃穿用度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贾府女人的穿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璎珞圈,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

    吃的方面,既讲质量也讲排场。贾府除了吃得精细以外也很有排场,贾母用餐的时候,外面很多丫头婆子下人伺候,旁边又有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吃完饭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先漱口洗手,然后才换上喝的茶水。另外,贾府的车辆轿马也不少。这些吃穿用度方面的挥霍也是贾府官中银两不断亏空的原因之一。

    贾府的财务混乱制度缺失。荣府有一个集体财务叫官中的钱,凡公共开支比如府中的工程建设、人员工资及以府上名义进行的礼尚往来等都是动用官中的钱。但是在公共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弊病。

    财务主管挪用公款违规取利,中层管理人员敲诈勒索,下层的买办损公肥私。在这样一个管理体系当中,个个都想着自己发财,又缺少监督,如何不会亏空垮台。

    贾珠当然知道,贾府的衰败虽是各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直接加速这幢大厦轰然倒塌的原因就是皇上下令抄家。

    为什么皇上会下决心对贾府动手,表面的原因是贾家平日的作派有风声传到御史那儿,御史诓了贾府的家人去问实了才派人来抄家查办的。实际上我们上面说的那一点小事不会引起皇上动怒并下决心对贾府下杀手的。

    贾珠深感怀疑的是,原著本意究竟是不是说,贾元妃参与了皇宫里的权力斗争,引起皇上震怒,所以要对贾府进行打压呢?

    这些疑惑让贾珠感到力不从心。若是贾府的败落不可挽回,贾珠最不济,只能购置一些田产,当个光荣的农夫,真心实意地种田去了。

    他想起了这具身体的另一个灵魂。身为贾母的长孙,贾珠十四岁进学,深得贾母的喜爱。如果不出意外,贾珠将科举高中,在贾府颓废之际,力挽狂澜,光宗耀祖。

    就算贾珠科举落第,以他在贾府的身份,也必然可以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和他的堂兄,宁国府的贾珍一样,早早地袭得一官半爵。

    可是,眼下的这个贾珠是假的。然而,这个秘密只有贾珠自己一个人知道,他不会告诉其他任何人,也不可能说,因为就算说了,也没有办法证明,没有人相信。

    这样一来,问题摆在了贾珠一个人的面前,他的前途在哪里?做官,经商,种田?真是一片茫然啊!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决不能像贾宝玉那样在家里混吃等死。

    贾琏呢?捐了个同知的官位,表面上光鲜得很!可这么一个鼻屎大的小官,若是不思进取,往上爬升的话,最后还不是靠着媳妇是管家奶奶,在家里混吃等死。

    看来,要么当个有分量的官,要么还不如不当呢!贾珠正想着,突然想到了自己嫡长孙的身份。

    哎呀!贾珠径直拍了下自己的脑袋,不由自主地笑了。

    他可是贾府嫡长孙贾珠啊!像贾琏和贾宝玉这样的二货岂是能和他贾珠相比较的。他完全有希望承袭老祖宗留下的爵位呀!

    可是万一贾府逃避不了被抄家的命运,岂不是白费心机!罢了,既然他已经决心替贾珠活着了,那就要像真正的贾珠那样活得精彩!

    就来个双管齐下,多手准备!进可封爵,退可种田,左有媳妇,右有儿子,人生美哉!

    于是,每天睡前,贾珠都假装酣睡,实际上是在反复分析贾府爵位的承袭问题。

    世职承袭的问题在宁府是不存在的。他叔公贾代化有两个儿子,但长子贾敷在八九岁上就死了,自然由次子贾敬袭官。如今贾敬已把世职传给他的独子贾珍。他堂兄贾珍也只有一子贾蓉,以后当然由他接班。

    在荣府,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贾珠想到,虽然他爹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贾代善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祖父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

    如今,祖父贾代善早已去世,祖母史太君尚在,伯父贾赦袭着官。老祖宗自然知道祖父一向的心意,况且她自己也是偏爱小儿子,不喜欢大儿子的,本该由贾政袭官。这样一来,世职承袭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贾珠想着这些,突然觉得一阵烦躁,不由自主地翻来覆去,便惊醒了妻子李纨。

    “我的爷,您怎么还没睡着,是有什么心事吗?”

    李纨这么一问,贾珠不知如何跟她解释,只好哄道:

    “没啥事,你睡吧,听话,乖!”

    见李纨再次入睡后,贾珠这才继续盘算起爵位承袭的事情来。

    伯父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贾琏,次子贾琮。而他爹贾政这边,贾珠有两个兄弟,二弟宝玉,三弟贾环。他和宝玉是同母亲兄弟,都是正出,贾环的生母是赵姨娘,是庶出。

    只要老祖宗健在,分家就谈不到,姐妹和弟兄都按大排行排序。他贾珠是珠大爷,贾琏是琏二爷。原本,宝玉还小,暂时不称爷,再说老太太怕这祸胎不好养活,吩咐众人都只叫他宝玉。

    贾珠十四岁就中了秀才,贾琏则不肯读书。事情很清楚,不论传嫡传长传贤,贾赦手里的世职将来都势必要传给贾珠。然而,贾珠一场大病昏迷不醒后,形势有了变化。

    琏兄弟比宝玉大,宝玉潦倒不通世务,琏兄弟虽也不肯读书,但于世路上好,是懂得机变言谈的。况且世职毕竟在伯父贾赦的手里,看来传给琏兄弟大有希望。

    贾珠不知道,是老祖宗的主意,还是政老爹的主意,忽然又不用大排行而改用小排行了,把宝玉唤作宝二爷,贾环成了环三爷。于是有了两个二爷。

    老祖宗的心思,伯父贾赦岂有不明白的?赶紧给琏兄弟捐了个同知,让他在管理荣府家务之余多在外面活动,使人人皆知琏二爷是荣府现在的掌权者,将来的接班人。伯父和琏兄弟肯定想不到,他贾珠在昏迷了四年之后,竟然就这样苏醒过来了。

    这样想来,贾珠意识到,在承袭爵位这个问题上,他的竞争对手其实是贾琏。

    一觉醒来,贾珠便听到了八点整的钟声。妻子李纨总是习惯六点钟就起了,说是这几年养成的习惯。其实贾珠心里清楚,那是为了照顾昏迷的他,而落下的毛病。

    贾珠也有一个现代人的毛病,那就是睡得晚、起得晚,贪睡懒觉。再加上昨晚想得太多了,今儿才睡到了这个点。赶紧起身,走到正衣镜前,穿衣裳。

    往常七点钟,妻子李纨就会来服侍他起床的,就算李纨偶尔先出门了,丫鬟碧月也会来伺候,可是今天怎么这个点了,还没人来喊他起床。

    贾珠正奇怪,走出房门,便听到了阵阵的哭泣声从厅房传来,是女人的声音,而且还不只一个,是两个人的哭声。

    稻香村里的女人只有三个,妻子李纨和两个丫鬟碧月和素云。她们三个的生意贾珠是熟悉的,而眼下,传到耳边的这两个哭泣声并不是她们三个的。

    那么到底是谁跑到稻香村里来哭呢?难道是潇湘馆的林妹妹,或者是蘅芜苑的宝妹妹?不太可能吧!如果是妹妹她们,李纨应该会把贾珠叫醒,让他来安慰妹妹们才对呀!

    妻子李纨若是不管不顾了,那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惹她不高兴了。能让女人心情不好的,除了男人外,就是情敌了。贾珠觉得事有不妙,慌忙走向了厅房。

    来到厅房,果然不是林妹妹和宝姑娘,也不见碧月和素云的身影。只见妻子李纨正襟坐着,两个哭得敷衍的大姑娘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