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六章 儿子喊爹了

    贾珠准备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监督贾兰学习。

    他原本还探头探脑地躲在书房门外察看,却注意到贾兰高高举起的书,立即发现了不对劲,本应该以严厉的姿态现身书房的,但还是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兰哥儿,你看的什么书呢!”贾珠的声音沉着有力,显然不是好意的询问,而是严厉的质问。

    “我,我在看......”贾兰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拼命翻找书名在哪。

    “兰哥儿,你这是在看书吗?你把书都举反了!我和你娘出门才刚刚一会儿,你是不是就把书扔一旁了!兰哥儿,你太让我们失望了,为父今天是必然要罚你的了。”

    贾珠发火起来连他自己都被吓到了,何况贾兰不过一个小男孩,就更加害怕了。贾珠感觉浑身燃烧着严父的气场,顺手拿起了书桌上的界尺,随手一挥,就打在了贾兰的身上。

    “娘,救我!娘,救我!”衣服穿得厚实,贾兰不可能是感觉到了疼痛,不过是条件反射的叫喊罢了。

    站在旁边的李纨看到这情形,哪里还看得下去。可贾兰没认真读书是事实,大爷此时正是火气当头,她要是给贾兰求情岂不是火上浇油。

    贾珠听到兰哥儿求救,更加来劲了,左手一把抓住贾兰的衣袖,右手继续狠狠地往贾兰的身上打,边打边教育道:

    “兰哥儿,你厉害了,不好好认真读书,受罚了还敢求救呀!没有谁能救得了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在这个家,读书就是你的唯一出路!”

    说完,贾珠见兰哥儿老实地闭上了嘴巴,任由他往自己的身上打。这段时间,贾珠留意到,贾兰看他的眼神已经不再那么陌生了。

    贾珠以为,作为贾兰的父亲,他还是有资格管教孩子的。可是,当他打了贾兰之后,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贾珠突然发现,贾兰看他的目光再次回到了最初的陌生。

    难道自己打错了?不是都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吗?难道这个时代的孩子也打不得?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了贾珠的脑海中。

    他停下了手中的界尺,心想,自己怎么这么糊涂!又见贾兰的眼神满是陌生和怨恨,贾珠真是后悔莫及,心想这时候的兰哥儿一定觉得,没喊他爹是对的吧!

    当发现李纨的眼角泛着泪光时,贾珠便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他一改语气,敦敦教诲道:

    “兰哥儿,你知道吗?你娘为了你,花费了多少心思。只要你向为父保证,以后用功读书,绝不能偷懒,为父也向你保证,绝对不会再打你了!咱们拉钩,好吗?”

    “兰哥儿,乖,听爹的话,快去拉个钩!”李纨对贾兰小声劝说道。

    贾珠一声不吭地等待着贾兰的回应,在他看来,贾兰应该尽快懂事起来才对。他深知,自己身为贾府的嫡长子,虽十四岁就进了学,但不可能再走上科举之路。

    别说他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就算时光再倒回五年、十年,他一个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只看得懂白话文而已,又有何能力在科举的考场上拔得头筹呢!

    翻看了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书籍后,贾珠发现,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具体来说,历史发展的主线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夏、商、周,到秦、汉、晋,然后是唐、宋、明。

    科举制度并非自本朝起,也并非在本朝发扬光大,而是在前朝的明朝。

    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明洪武十七年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从此成为定制,沿至本朝。考试的程序分为地方考试即院试,省级考试即乡试和中央考试即会试和殿试。

    院试的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秀才,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乡试,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乡试每三年才有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一般在八月,故又称秋闱,由省里出题,考试分三场,每场三日,例定八月初九日为第一场,试以《论语》文一,《大学》、《中庸》文一,《孟子》文一,五言八韵诗一首。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五经文一。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策问五道。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考试。举人名额,各省不等,大省有百余名,中、小省七、八十名或四、五十名,向有定数,不能任意增减,大抵按一省人口、物产、财赋等确定。

    会试在逢辰、戌、丑、未年的三月举行,又称春闱,共试三场,每场三日,三场所试项目同样是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及策问。会试取中者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朝廷将从来自全国各省的精英中挑选三百人左右的贡生,进入殿试。

    殿试是通过会试的贡生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哎,科举呀,那可是八股文!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早知自己遭遇穿越,贾珠真后悔高中时没有读文科,不然的话,或许会多背诵一些诗词古文,可能连繁体字都认得,说不定还写得!

    可惜他是个理科狗!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就尝试着看看博大精深的古文,写写这笔画复杂的繁体字。难啊!

    虽然大脑中有另一个灵魂储存的记忆,可是也仅仅只是记忆罢了!什么才华呀,什么情商呀,什么心智呀,都随着那个灵魂而去了。

    贾珠不得不相信,大脑也仅仅只是一个储存记忆的容器而已,和其他部位一样的普普通通。

    一个人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带着思想的灵魂!

    而当下,贾珠的灵魂就带着现代的思想。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继续读书,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得另谋出路。

    李纨当然是希望他继续追逐仕途,但贾珠的内心是奔溃的,他的内心常常大声疾呼,苍天啊,那些可是大字都不识的古文,难道奢望他日后能科举高中、光宗耀祖?

    还不如狗带算了!

    因此,科举为官的希望全在贾兰身上!

    正是这样的一份无形的压力,让贾珠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贾兰的身上,他没有办法完成的,只能通过培养贾兰来完成。

    一时情急之下,贾珠便打了兰哥儿!

    然而,此时的贾兰仍然只是默默的,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

    李纨想起独自拉扯孩子的这五年,情到深处,不禁抽泣起来,念叨道:

    “五年了,真不敢相信,我是如何熬过这些年的。我还以为,这些年的辛酸和苦楚,至少我的儿子是可以理解,没想到我竟然把兰哥儿培养成了这样。我的爷,幸好您醒了过来,要不然,我还真管不了这孩子了!这几年,我还一直担心着,万一分了家,我们娘俩还怎么活哟!”

    贾珠听得出来,李纨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兰哥儿说,也是说给他听的,于是急忙安慰李纨,道:

    “宫裁,您也别太伤心了,兰哥儿才五岁呢,我相信,再过几年,他一定会理解我们的苦心的。你和孩子就放心吧,从今往后,我贾珠是绝对不会让别人欺负你们娘俩的。不过这分家的事,你最好还是不要再提了。”

    说到分家?贾珠不禁眉头紧皱,这贾府还不到分家的时候,就已经被抄家了。

    说来,李纨的想法也是对的,他要是迟迟没有醒来,这贾府要是最后没有被抄家,当这个家的要么是他的堂弟贾琏,要么是他的亲弟贾宝玉。

    一旦贾母和贾政不在了,他们孤儿寡母要么寄人篱下,要么卷铺盖走人!因此,李纨这几年的苦楚,贾珠是完全可以明白的。

    李纨把兰哥儿送到岳父大人那儿读书学习,或许她也明白,无论如何贾兰都要好好读书,将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这才是他们娘俩的唯一出路!

    这么一想,贾珠理解了,李纨作为女人和身为母亲的艰难处境。他不禁觉得自己太混蛋了,为了表示悔改,贾珠在他们娘俩面前,硬是把界尺给折断了。

    “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发脾气,再也不打孩子!”

    贾珠刚刚说完,紧接着,便听到了贾兰的声音。

    “爹,娘!孩儿保证,一定用功读书!”

    这是贾兰喊出的第一声爹,贾珠的内心突然柔软了下来,湿了眼眶,一家三口紧紧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