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187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25)

    蔡京还以《周礼》上的“惟王不会”为依据,把《易经》上“丰亨,王假之”和“有大而能廉必豫”加以发挥,提出“丰亨豫大”口号,认为宋朝的礼乐制度和宫室规模,都与国家的富强和皇上威德之隆盛不相称,需要重修礼乐,广建宫室。在蔡京的怂恿下,宋徽宗下令仿照夏、周制度,用铜22万斤,铸造九鼎,以显示皇权浩大;并大兴土木,兴建有九座大殿的九成宫,用来安放九鼎;又派蔡京为明堂使,搜括各地的大木料运到京城,每天役工上万人,兴建供祭礼之用的“明堂”。政和四年(1114年)八月,蔡京伙同宦官童贯、杨戬、贾详、何欣、蓝从熙,以皇宫窄小为借口,鼓动宋微宗于皇宫北拱宸门外兴建延福宫。延福宫工程由童贯、杨戬、贾详、何、蓝从熙分别督役。五个宦官争以侈丽高广相互夸耀,宫中殿阁亭台相望,凿池为海,疏泉为湖;有嘉花、名木和怪石砌置而成的假山多座;还建造有鹤庄、鹿砦、文禽、奇兽、孔翠等栅,豢养各种珍禽异兽。政和七年(1117年)十二月,又认为延福宫还不够广大,花了六年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财力,兴建了万岁山。万岁山广袤达十余里,山林岩壑,宛然天成;亭台楼观,极其宏丽;人工堆成的土山高约九丈。蔡京“丰亨豫大”的提出以及大兴土木、广建宫室,耗尽了国财和民力,朝野上下,怨声沸腾,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宣和七年(1125年)四月,宋徽宗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才不得不令蔡京放弃政权。蔡京自崇宁元年(1102年)拜相以来,前后专权达23年之久,几乎与宋徽宗在位相始终。宋徽宗统治时期,北宋王朝急剧走向衰亡,这与蔡京的专权败国有很大关系。时人将祸国殃民的蔡京与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面力等并称为“六贼”,蔡京为“六贼”之首。

    “隐相”梁师成

    梁师成,字守道,聪明狡黠,熟悉法令条文,稍稍读过一些书。梁师成起初隶属贾详掌管的书艺局,贾详死后,得以掌管睿思殿文字外库,主持下发送往外地的圣旨。

    政和年间,他得到徽宗赏识,尊贵受宠,以至把名字混进进士的名籍簿册中,历经升迁,任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建造明堂时,他提任都监,竣工后,被任命为节度使,加授中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随即受任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改任淮南节度使。

    当时,内外安宁,宋徽宗很注意礼节仪式和祥瑞吉兆,梁师成善于逢迎,企图邀求恩宠。徽宗本来把他当作奴仆对待,命他到殿中供职,凡是宋徽宗亲手写的号令都由他经手。他选择许多擅长书法的吏人摹仿宋徽宗的笔迹,混在诏旨中发出去,朝廷官员都难以分辨。

    梁师成实际并不善写文章,但把自己标榜得很高,自称是苏轼的外甥。这时,全国禁止读苏轼的文章,他遗留人世的尺牍都被销毁。梁师成向宋徽宗申诉说:“先臣有什么罪?”由此,苏轼的文章渐渐流传。

    梁师成以文墨为己任,对各地才智出众的名士,一定要招揽到自己门下,这些名士的名节往往遭到玷污。他在太学外舍放了许多书画卷轴,邀请宾客任意观看,如遇到题识合于己意的人,就暗中加以提拔,可以逐渐升到执政、侍从大臣的职位。王黼待他象待自己的父亲,即使是蔡京父子也巴结依附他。京城的人把他视为“隐相”,他挂衔的职务和掌管的部门多达数十百个。

    王黼创议讨伐辽朝的燕京,梁师成起初还犹豫不决,最终决定表示赞成,又推荐谭稹提任宣抚使。取得燕山府后,梁师成得以记功在册,进升少保。他越发接受人情贿赂,人们送了数百万钱,他让这些人以进献颂文和上书言事的名义,参加廷试。在呼名召见登第进士那天,这些人在徽宗面前侍立,窃窃私语,升降揖让。他的小吏储宏也名列甲科,但仍象当初一样去干奴仆的杂活。李彦在京东、京西搜刮民田,所到之处,傲然坐在堂上,监司、郡守不敢用对等的礼节对待他。有人向徽宗说了,适值梁师成在徽宗身旁,就大声说:“天子的使者地位虽然低微,仍然排在地方官之上,岂算过错!”进言的人心中害怕,不再说话。梁师成看上去好像不善讲话,但是阴险狠毒,一遇机会,立刻就会表现出来。

    梁师成与王黼是邻居,徽宗到王黼家去,看到他们交往的情形,已很生气。朱面力又通过掌管应奉局与王黼互相倾轧,因而乘机攻击王黼。徽宗免去王黼的相职,梁师成由此处境愈加不利。郓王赵楷很受宠爱,有动摇东宫太子的企图,梁师成尽力保护。

    钦宗即位后,幸臣大多跟随太上皇东下,梁师成却因往日的恩情留在京城。当此时,太学生陈东、平民张炳上疏极力陈述他的罪责。张炳把他比作唐朝的李辅国,还说宦官表里呼应,恐怕会发生意外的变故。陈东又说他有背叛朝廷的企图,想夺取拥立新君的功劳,应当正法。钦宗迫于公论,仍然没有明言加以斥逐。梁师成疑心将遭贬黜,吃饭睡觉都不离开钦宗的住所,钦宗就是去上厕所,他也在外面侍候,因而很久没有机会处置他。适逢郑望之出使金国返回,钦宗命梁师成与郑望之带着宣和殿的珠玉器玩再往金国,事先命令郑望之到中书省告诉宰相,梁师成一到,就将他扣留,钦宗这才公开他的罪状,将他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

    开封吏人护送他前往被贬的地方,走到八角镇住下时,将他吊死,以梁师成暴死上报,由官府没收他家的财产。

    宋江、方腊起义

    宋徽宗即位以后,对外扩张、对内残酷剥削,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大奸臣蔡京、童贯、梁师成等更不把老百姓疾苦放在心上,为了建造豪华的宫殿园林,在民间大肆掠夺,搜罗奇花异石,使贫民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形之下,陆续爆发了方腊、宋江等人领导的多支农民起义军。

    宣和初年(1119年),当过县吏的宋江在35名讲义气、甘为百姓谋利益的好汉的支持下,聚集于郓州(今山东省东平)的梁山,向朝廷宣战。

    梁山南面有几百里的水泊,称为梁山泊。梁山泊既产鱼虾,又长芦苇,附近农民靠泊吃饭。由于北宋末年官府对梁山泊一带农民横征暴敛,百姓活不下去,便放下农具,拿起刀枪,到梁山投奔宋江。

    宋江打出“劫富济贫”的旗号,深受百姓欢迎和拥护,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连续打了几仗,均以少胜多,战无不胜,因此士气大振。

    仅一个方腊就够朝廷应付的了,现在又添了个宋江,宋徽宗害怕极了,下令“招抚”宋江,许愿让他做大官。宋江对朝廷的招抚置之不理,继续率领义军同官兵作战,很快攻下青州城,于是威名传遍山东,吓坏了皇帝。

    宋朝兵器复原图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州侯蒙给皇帝上奏,出了一个主意:宋江在黄河以北所向无敌,数万官兵无可奈何,不如赦免他,封以高官,用他的力量去制伏方腊义军。

    皇帝看罢奏折大喜,觉得这是一箭双雕之计,立即任命侯蒙为东平府(今山东省东平)知府,前去招降宋江。可惜不巧,侯蒙还未上任就病故了,使他的美梦落空。

    宋江正确估量了起义军的实力,觉得与官兵硬拼是难以取得最终胜利的,所以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先攻击力量薄弱的淮南地区,又转向京东、江北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海州(今江苏新海连市)等地进兵,不断取得胜利。但是,义军在沐阳县遭到重创。在这种时机之下,宋徽宗派海州知州张叔夜去招降宋江。

    一天,宋江义军夺了官军十多只大船,装满货物准备运回根据地。张叔夜探知此情,心生一计:一面派人埋伏周围,一面派兵去烧船。这天午夜,风格外大,官兵趁风势将船烧着,风助火势,眨眼间十几只船变成火船。

    宋江见船上着火,命令义军全力以赴救火,张叔夜趁此机会下令伏兵出击,起义军前后受到夹击,防不胜防,遭到惨败。张叔夜见机会来了,大声喊道:“宋江听命,你反叛朝廷,罪大恶极,但皇恩浩荡,只要你接受招安,就赦你无罪,还让你升官。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宋江眼看大势已去,反抗无益,无可奈何之下,降了官军。

    方腊是江南歙县(今安徽省境内)人,他刚出生不久,赶上天下大旱,缺吃少喝,实在难以生存下去,方腊的父亲为了全家人活命,只好背井离乡,带领全家老小搬到方村,投奔方腊的姑姑。

    方腊像方腊还是个孩子,就跟着父亲下田干活,后来又到杨八桶匠身边学箍桶。那个时候铁桶少,多数是木桶,用窄木板拼集而成。箍桶的工匠日夜劳作,非常辛苦,却挣不了多少钱,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方腊因此对社会不满。

    方腊的爷爷常常给他讲农民起义军的故事,他对唐朝建国前后的陈硕真农民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事迹十分敬佩,并暗下决心向这些起义英雄学习。

    方腊长大成人以后,看到老百姓吃糠咽菜难以生活,而官家粮仓的粮食却不给百姓们一点救济,心中非常气愤,于量下定决心把箍桶的、种地的农民组织起来,抢劫官府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贫民百姓。

    百姓们早就盼望有人领着造反,所以,当方腊提出造反的口号后,立即得到响应。方腊让一位教书先生写了一张告示,内容是以县衙门的名义分发粮食。告示写好后,方腊拿着告示带领众人来到粮仓前,守卫粮仓的衙役用刀枪阻挡人群。方腊举着告示,厉声吼道:“如今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知县大人已发出告示开仓放粮,你们这些小小的衙役,还敢违抗县太爷的命令吗?”

    农民群众随即举着扁担齐喊:“快打开仓门!”“快打开仓门……”守卫粮仓的衙役顾不得研究告示的真假,慌忙打开粮仓,方腊指挥众人一拥而上,将粮食分给灾民。灾民有了粮食,渡过了难关。

    通过这件事,方腊认识到老百姓团结起来力量是大的,便在心中琢磨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方腊组织了1000多人,将堨村作为根据地,一面训练队伍,一面挖陷阱搞战备,防止官兵侵犯。

    一天,青溪县知县派500名官兵去镇压方腊义军。双方刚一交手,官兵便败,有的掉进陷阱,有的被义军杀死,500兵马无一生还,而起义军几乎没有伤亡。

    这一仗,方腊看到了官兵的软弱本质,增强了必胜信心,他乘胜攻下万年镇,拥护者蜂拥而至,仅仅几天就达10万人之多。

    宣和二年十一月初一,方腊的农民起义军宣布正式建立政权,方腊为“圣公”,他儿子方毫为太子,方肥为丞相,改元为“永乐”。义军以帮源为根据地,迅猛向四周发展。

    朝廷得到方腊起义的消息,立即派两浙路都监蔡遵和颜坦率5000兵将去围剿方腊义军。方腊探知以后,做了充分准备。官兵赶到息岭、云头一带与起义军遭遇。义军与官兵刚战几个回合,便假装败走。蔡遵见起义军衣衫不整、武器不精,便大意起来,不去追赶义军,下令休息吃饭。正在此时,一支义军冲杀过来,不让官兵生火做饭。蔡遵大怒,下令迎击义军,并追出几里路,进入峡谷之中,道路难行,山势险恶,知道不妙,正要下命令撤退,山上突然响起鼓声,喊杀声震天,农民军如同从天而降,官兵哪有心抵抗,各自逃命,互相践踏,不战自败。5000官兵全部被歼,蔡遵和颜坦两个总头目也被杀死。

    方腊率领起义军乘胜前进,攻下青溪、睦州城、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城。不久,方腊义军打下歙州等地,直逼江南重镇杭州。

    这天夜里,方腊指挥农民军攻打杭州城门。农民军头上戴着小铜镜,手拿火把,火光把铜镜照得闪闪反光,胆小的守城士兵见状以为来了神兵神将,吓得慌忙逃走。只有少数官兵还在城楼上防守。

    方腊的妹妹方百花,作战一向勇敢,冲锋在前,她率领一支女兵,爬云梯登城。城墙上官兵立即放箭,方百花不幸中箭,摔到城下阵亡。方腊眼睁睁看见妹妹牺牲,忍住悲愤,继续率领义军攻城,守城的将领陈建、赵约眼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杭州城被义军攻占。

    宋徽宗原先把主要兵力用在对辽朝战争方面,现在得知杭州陷落,才知事情危急,于是改变战略,暂缓攻辽,将15万精兵用来对付方腊起义军。

    方腊低估了官兵的力量,当童贯担任两浙路宣抚使率兵来攻打义军时,义军开始尝到失败的滋味。

    官兵对起义军采取又打、又骗、又拉的策略,企图分化瓦解义军。义军的缪二大王与洪载,被“招抚”归顺朝廷,使义军的力量削弱。方腊只好采取退却保存实力的对策,但兵败如山倒,不断有农民军叛变,最后,方腊等人躲在帮源峒东北的山洞里被俘。

    方腊一家被捕后,宋徽宗诱骗他归顺朝廷,方腊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痛斥皇帝的罪行,徽宗大怒,于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下令将方腊等38名起义军将士杀害。

    轰轰烈烈的方腊农民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宋金海上之盟

    北宋后期,长期遭受辽朝统治阶级蹂躏的女真族在东北白水黑山之间崛起来了,政和五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同年,金攻破辽黄龙府(今吉林长安)。辽天祚帝率领号称有70万人的大军亲征,阿骨打大败辽军。此后金辽时战时和,金不断向南扩展军事势力。金朝进攻辽朝的消息传到东京开封后,宋徽宗、蔡京等人为了逃避国内人民对其腐朽生活的责难,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只要宋金一起南北夹击辽朝,不仅可以一举灭辽,而且也可以毫不花费任何气力夺回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