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121章 隋唐(9)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说后,觉得如果要让李世民去洛阳,等于大权在手,势更难治,不如留在长安,设法除掉他。就秘密派心腹数人,接连不断地上书皇上。说:“秦王的左右听了去洛阳的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去了就恐怕回不来了。”皇上被他们的谗言所迷惑,就把这事给放下了,时间一长也就忘了。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元吉又想出一计,就是采用各种办法将秦王府的勇将接到自己这边来。李元吉平时最怕秦王府的尉迟敬德,就劝李建成和尉迟敬德结交,私下里送给他金银器皿,但被尉迟敬德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李建成、李元吉贿赂收买不成,怀恨在心,就又派人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得知有刺客来,就打开大门,坐在大堂上等着。刺客一看,知道不是对手,就吓跑了。他们见行刺又未得手,便又生一计,向皇上诬告尉迟敬德有意谋反。皇上听后,欲杀尉迟敬德,幸亏李世民入朝劝谏才免其罪,临淄侯房玄龄和杜如晦与李世民的关系特别密切,因而遭到了李建成的忌恨。皇上听信了他的谮毁,将房玄龄和杜如晦撤职,不许他们再去接近李世民。李世民内心非常忿恨,同时皇上一再相信谗言,也就越发感觉到自身的危险。他身边有一员大将程知节对他说:“大王身边的人,如果都被他们摧折,你自己性命也难保,希望大王早点做决定。”

    士兵出行作战图画像砖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是莫逆之交。房玄龄私下对无忌说:现在皇太子要谋害李世民,这样必然危害国家,不如劝他废掉皇太子。无忌将这话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征求属下意见,杜如晦也劝他听房玄龄的话,几位大将也都劝李世民快拿主意。李世民对此仍犹豫不决。

    这时,正赶上突厥兵又来侵扰,李建成就推荐李元吉带兵北伐,皇上将兵权交给了李元吉。李元吉就调动尉迟敬德为先锋官,又调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同去讨伐突厥。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一看,急忙找到李世民说:“大王再不早做决定,祸在眼前了。”李世民说:“都是亲兄弟,怎忍心下手?”

    正在这时,率更丞王祥来到,好像有话说,见长孙和尉迟在旁边,就没张口。李世民见状就起身与王祥密谈。王祥说罢立即退了出去。李世民告诉长孙他们说:“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成定计,想让我到昆明池给李元吉饯行,在席前设下埋伏,置我于死地。然后太子要求皇上禅位,李建成当皇上,立李元吉为太子。”长孙不等李世民说完便道:“先发制人,后发为人制。大王快决定吧!”李世民叹息地说:“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我虽然知道祸在旦夕,但也要等待他们先发,然后仗义出讨,方为有名。”尉迟敬德接着说:“大王如不听从长孙的话,尉迟就不能留在大王身边等着他们来杀我了。请您允许我走吧。”长孙也说:“如果这样我也要走了。”李世民见状,便召集同僚们一起商议,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要求大王快拿主意,最后李世民终于做出了起事的决定。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去找房玄龄和杜如晦,让他们身穿道士服,混进李世民的住处,同他一起制定对付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计划,然后按计行事。

    那天晚上,太白星从秦王地上空经过。太史令傅奕密奏皇上说:“太白星在秦地上空出现,秦王当占有天下。”皇上听了心中很不高兴。正在这时李世民来到,他请求皇上撤去左右,密奏太子、齐王淫乱后宫。皇上大吃一惊:“有这样的事么?”李世民又说:“臣儿自想,没有一点辜负兄弟的地方,偏他二人时时欲加害于我,求皇上开恩保护孩儿。”说完竟哭了起来。皇上见一向勇猛的儿子竟委屈得哭了,心里不觉一惊说:“明天早朝再问。”李世民即退下,回到王府便开始布置计划。半夜时分开始调兵遣将,命长孙无忌带领人马埋伏在玄武门。这时,李建成、李元吉也得到宫内差人送来的密报,得知李世民密奏的事,李元吉对李建成说:“今天上朝,恐怕有变,不如托病不去。”李建成却说;“我们内有妃嫔传信,外有宫廷护卫保护,秦王虽然强悍,能把咱们怎样?不如前去参见,好探听一下消息。”二人便骑马前往玄武门。到了临湖殿听说皇上已召集六部大臣临朝审问,二人便知事不好,调转马头往回跑。忽听背后有人喊:“太子、齐王,为什么不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正是死对头李世民。也不答话,举起随身带的弓箭,拉弓连射三箭,李世民见箭忙闪身躲过,把最后一箭一把抓住。随即取箭向太子射去。太子一箭就被射下马来,当场死了。李元吉一看不好,骑马便逃,迎头碰上尉迟敬德,又勒马往回跑,正赶上李世民追赶上来,冷不防李元吉回马相撞,两人都坠落马下。李元吉起来就去抢李世民的弓,尉迟敬德跑过来救起李世民,把李元吉吓跑了。尉迟敬德把李世民扶到屋里,转身去追李元吉。李元吉想跑到武德殿面奏皇上,还没跑到就听身后弓弦一响,转身一看,已来不及躲避,这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入咽喉。尉迟敬德上前把李元吉的头砍了下来,又跑到李建成身边,把李建成的头也砍下来。这时,只听玄武门外人喊马叫,尉迟敬德拎起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上马急驰来到秦王府门前,原来是东宫和齐王府的将领率好几千人来攻打。尉迟敬德双目圆瞪,怒声喝道:“你们看这两颗人头是谁的?”说着把两颗人头悬于梁上。又说:“我奉诏来杀这二人,尔等如违抗皇上命令,将与这二人同罪。”东宫、齐府两军一看群龙无首,便一哄而散了。

    这就是发生于武德九年六月庚日,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兵变。

    此后,为安定社稷,高祖遂诏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李世民登基,即唐太宗。他整治朝政,开辟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伟业,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贞观之治

    主要是指唐王朝初期贞观年间(627—649年)的清明政治。唐灭隋以后,唐高祖李渊诸子便开始为争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高祖武德九年(626年)次子秦王李世民于长安宫城的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随后又迫使高祖李渊退位,自己即位,是为唐太宗,并改元贞观。贞观年间,唐太宗以隋亡为戒,率领朝臣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使隋末唐初的破败经济局面得以扭转,动荡的政局也从此稳定。国势昌盛,人口增加,史家因此称之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原因和内容在唐人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中有较为完备的记录。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君主从谏如流,知人善任,在朝官员则敢于为国事犯颜直谏,大臣各司其职。唐太宗认为,君主要避免失误,只有借助于忠臣的直谏。他十分赞同魏徵的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在与诸臣论治国之道时,唐太宗每每鼓励大臣直言君主的过错。由于唐太宗的鼓励,直言进谏成为贞观年间的风尚。通过群臣的进谏,太宗可以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得知下情,并择善而从。李百药谏止裂土分封,魏徵谏止封禅,戴胃建议设立义仓等,都被太宗所接纳,避免了决策中的失误及过分地役使百姓。在谏臣中,魏徵是最著名的,其先后数次上疏,以隋亡的教训提醒太宗居安思危,忧怜下民。由于君主的纳谏及大臣的直谏,贞观时下情上达,君臣一心,形成了贤人进、佞臣退的良好局面。除纳谏外,唐太宗格外重视人才的选用,太宗朝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太宗认为,君主治国应“至公无私”,“择贤才而用之”。首先,太宗坚持量材器使,用人所长。贞观期间,太宗打破了统治阶级各集团所持有的政治偏见,竭力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兼用关陇、关东与江南地区的贵族与士族,甚至任用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人。这种以才取人的作法逐渐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稳定了局势。其次,太宗尤其注意从普通地主和平民中选拔人材。唐太宗的大臣中有出身于农民起义的将领,如徐世责力、秦叔宝等。有原隋王朝的将领,如屈突通等。也有出身寒素的刘洎、马周、张亮等。由于不拘一格选用人材,致使贞观朝中人才济济,如著名的贤相房玄龄、杜如晦等对贞观之治的形成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太宗十分重视地方官的委派,他认为“治人之本,莫重刺史”。因此将各地刺史之名录于屏障上,将所听察到的刺史善恶之事注于各自名下,作为废置赏罚的根据。又诏令五品以上官员,举任县令,使官得其人。由于太宗知人善任,贞观年间能人尽其材,官吏能很好的各守其职,为各项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贞观时期创立、延续、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如从北魏以来就推行的均田制在贞观时更加完善。由于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使太宗体察到民间的疾苦,同时也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太宗认为,只有使人民安心生产,生活稳定,统治者才能“长守富贵”,国家才能昌盛,政权才能稳定。因此,他要求统治者“去奢省兵,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并身体力行,克制私欲。贞观年间基本上没有进行大的土木工程,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对百姓的骚扰,使百姓得到修养生息的机会,同时也节省了国家开支。为减轻百姓的负担,唐太宗还将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二千多人精简到六百余人,且合并了许多州县。由于均田制度的继续推行及统治者不兴土木不夺农时,贞观期间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史载“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贞观四年,天下断死刑者仅29人。可见当时阶级矛盾的缓和与社会的安定。由于政治的稳固,官吏的廉洁,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抗灾能力也大大提高。贞观元年至贞观三年,关中地区连续发生虫灾、水灾,太宗命灾区开仓赈济,百姓就食他乡。在连年的灾害面前,百姓都未有怨言,而协力抗灾,贞观四年,天下农业大丰收,就食他乡的百姓都回到故乡,“米斗不过三、四钱”。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生活的稳定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之一。除均田制以外,政治、科举、军事等各项制度在贞观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贯彻。唐承隋制,中央设三省六部,都各有职守。唐太宗还特置了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职务。使资历浅、品位低却有真才实学的人以此名义而行宰相之权。三省的分工是:中书省掌管军国大事的审议和决定;门下省掌管审查中书省的决议,不同意的可以驳回重议;尚书省则具体执行通过了的各项决议和政策。与以往大有不同的是,唐太宗极少干涉三省如何行使职权,而是创造条件,使各部门恪守职责。他告诫门下、中书官员若看到皇帝诏敕有不便于时的,要大胆地驳回,决不可唯唯苛过,阿旨顺情。在皇帝诏敕与制度相矛盾时,太宗每每“忍小忿而存大信。”克已从公。使得完善的制度得以顺利地贯彻。在法律上,贞观时颁布了《贞观律》,被后世立法者奉为圭臬,也为当时东亚各国所效法。《贞观律》改重从轻,内容完备,条文扼要,为执法者依法办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太宗格外强调上下守法,对于贪赃枉法的人,不论其职位身份,一定要依律严惩。太宗还强调官吏的断狱,须有律、令、格、式为据,不得随意出入人罪。在太宗的努力下,《贞观律》基本得到实施,形成上下守法的良好局面。在军事方面,太宗继续实行“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形成军事布局“内重外轻”的形势,使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贞观时,府兵制较以往更加完备,“兵农合一”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兵士被征调服役时,本人免去租调,但需自备武器、行装和粮食。除了服役以外,兵士和农民一样要从事农业劳动。“兵农合一”既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又保证了均田制下的农民可以安心生产。在文化教育方面,唐太宗提倡儒学,开办并设置文学馆及史馆。并召天下名儒入仕作官。太宗常常亲自至国子监听学、讲学。太宗还令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的历史,贞观时编纂的正史主要有《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弘补了魏晋南北朝的战乱给史学带来的空白。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太宗完善了科举制度,将选拔人材的权力全部集中于中央。科举制度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中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参与政权的方便之门。自贞观时起,进士之科大兴,因进士科考试内容以策试为主,也便于考生发表政治见解。考取进士由此而成为士人入仕的捷径。太宗曾亲至考场,见新考中的进士从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欣喜言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进士科的兴起,有利于将优秀人材选拔到各级的政权中,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