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59章 秦汉(23)

    汉武帝听说吕嘉等不听命令,王、王太后又孤弱不能制之,汉使怯而无决;又认为王和王太后已经附汉,只有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师动众,便派庄参率二千人到南越去。庄参以为以好往,数人便足,以武力往,则2000人无以成事。武帝罢黜庄参。壮士韩千秋愿得300人往使,必斩吕嘉以报,武帝便派韩千秋和南越王太后氏的弟弟东率2000人前往。汉军一入南越之境,吕嘉便公开反叛,下令国中说:“大王年少。太后本中原人,又和汉使私通,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带上许多人走,至长安之后,便要将他们卖为僮仆。他们只取自己一时之利,而不顾赵氏社稷,也不顾国家万世长久之计。”吕嘉遂与其弟率军攻杀南越王、王太后和汉朝使者,派人告诸郡县;又立赵婴齐的长子赵越之子赵建德为南越王。韩千秋军入南越之后,攻破几座小城邑。其后越人开道放行,韩千秋到达离南越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还有四十里的地方,被南越军包围,全军覆没。吕嘉派人将汉朝使者所持符节放到边塞上,并发兵守卫要害之处。

    春三月,武帝听说南越反叛,下令调集军队南下。秋天,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顺湟水南下;楼船将军杨仆率军出豫章(今江西南昌),顺浈水(今广东东北部的江)南下;归义粤侯严为弋船将军,出零陵(今广西兴安北),顺离水(今广西漓江上游)南下;甲为下濑将军,率军下苍梧(治今广西梧州),皆率罪人从军者及江淮以南楼船兵10万人。粤驰义侯遗别率巴、蜀罪人,发夜郎之兵,顺柯江东下,都以番禺为会师目标。

    楼船将军杨仆军进入南越之境后,先攻下了寻峡(今广东清远东),又攻破石门,击败抵抗的南越军。不久,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和杨仆军会合,一同南攻番禺。汉军以楼船军居前,直攻至番禺城下。南越王赵建德和吕嘉据城坚守。汉军将番禺城包围。路博德军居于东南面,杨仆军居于西北面。天黑之后,杨仆军击败南越军的抵抗,攻入城内,纵火焚烧。路博德军则就地扎营,招纳降者,赐给印绶,又放他们回去招降。杨仆军又奋力冲杀,将南越军向路博德营中驱赶。天亮之后,城中皆降。赵建德和吕嘉已连夜逃亡入海。路博德派军追击,将二人抓获。这时,弋船将军、下濑将军和驰义侯等几支部队尚未到达,而南越已平。汉朝全部接管南越王地,在这一地区设立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日南、九真、珠、儋耳九个郡。

    李广利征大宛

    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击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与匈奴不和的大月氏出兵,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一行在匈奴境内被扣留,十一年后,张骞伺机逃脱,向西奔走到大宛国境内。大宛国王早听说汉朝有很丰富的财富,碍于交通,无法互通使者。见张骞的到来,非常高兴。张骞以以后多送给他们汉朝的财富为条件,请求他们将他送到大月氏。大宛国王派遣使者将张骞送到大月氏。汉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自西域返回,向汉武帝递上了一份出使西域经过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大宛,说大宛有很多的良马,马出汗有血,故称汗血马。

    张骞通西域壁画此后,汉武帝击败匈奴,开拓了西域交通。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很多。有的使者向汉武帝说,虽然大宛的贰师城出产良马,但是,每当汉使者去时,大宛国王就将马藏起来,不给来使。汉武帝很喜欢大宛的汗血马,就派遣使者携带中原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用金铸成的马出使大宛,向大宛国交换汗血马。大宛国已经得到了汉朝很多的财富,见使者来到,不想用宝马与之交换,并且自恃,即使不交换马,汉武帝也因为路途遥远,也不可能派兵来抢夺。于是,拒绝了汉使者的请求。汉使者非常愤怒,当着大宛国王的面损坏金马,以示与大宛绝交。大宛的群臣们认为,汉使者这样做,是轻视我们大宛,所以,等汉使者离开贰师城行到郁成国时,命令郁成国派人杀死了汉使者,并夺取了金银财富。汉武帝得知消息后,非常震惊。以前曾出使过大宛的姚定汉等人,认为大宛国小兵弱,不堪一击,如果派三千军队,就可以令他们投降。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命宠姬李氏的哥哥李广利为将军,征召所属六千精锐骑兵,以及郡国中游手好闲的人几万余人,前去攻伐大宛,使他们贡奉宝马。军队由王恢作向导,李哆任校尉。因为战争的攻击目标是产汗血马的贰师城,所以李广利号称“贰师将军”。

    由于军队远征,粮草供应只能靠沿途小国。李广利率大军向西过了盐泽后,沿途小国坚守不出,不肯供应军队粮草。李广利指挥军队沿途攻占小国,取得粮食供应军队,军力消耗很大。到了郁成后,士卒不过数千人,都饥饿疲倦。攻郁成时,被郁成打得大败。士卒死伤很多。李广利见军队连个弱小的国家都攻不下,怎么能攻占大宛呢?就与李哆、始成等将领商量,就领兵撤回敦煌。到敦煌时,士卒生还的不过十分之二、三。李广利上书天子说:“征伐大宛,中途相当遥远难行,士兵不害怕打仗,但是害怕饥饿,因为粮食非常缺乏。请求暂时罢兵,等增派士兵以后再去攻伐。”汉武帝认为,既然已经下令讨伐大宛,大宛是个小国,汉军队攻不下大宛,则大夏等国就会轻视汉朝,而且大宛的良马也绝对不会送来,乌孙、仑头等小国也会像大宛那样欺凌汉使。决定继续征大宛。他一方面下令李广利不准撤回,并派遣使者把守玉门关,有军士敢从敦煌逃回玉门关的,立刻斩首。李广利只得按兵不动,留在敦煌。另一方面,汉武帝处罚了朝中阻止征伐大宛的官僚邓光等,征发戍甲兵十八万,在酒泉、张掖郡北面设置居延、休屠二县,以拱卫酒泉。征发天下骑兵及囚犯,组成一支六万多人的军队。军中备牛十万头,马三万余匹,驴、骆驼好几万,以供携带粮草。又征发天下犯七科罪的犯人,沿途载运干粮供应军队,转运粮草的车马人众相连不断。又命令水匠先期到达大宛城,断绝大宛城吃水的地下水道。经过一年的准备后,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李广利率大军从敦煌出发,再度攻伐大宛。

    这次军队众多,所行沿途小国慑于汉军的兵威,纷纷打开城门,供应军队粮草。到了仑头国,仑头不肯出降,汉军攻打几天,把仑头全国人都消灭掉了。汉军威风大增,军队长驱直入,三万大军攻击大宛。大宛国王派兵迎击汉军,被汉军打得大败,退保都城。李广利指挥军队包围城池,引决大宛的水源,大宛城深受困扰。攻打四十多天,攻破了外城,俘虏了大宛贵人勇将煎靡。大宛兵非常恐惧,纷纷逃入中城。大宛贵人相互计议说:“汉出兵攻打我们的原因,是因为大王母寡藏匿良马并杀掉汉使者,如果我们杀了母寡而献出良马,汉兵就会撤兵;假如汉兵还不撤兵,那时我们再死战。”于是,大宛贵人杀了大宛王母寡,拿着他的首级到李广利军中请求说:“你们不要再攻打了,我们尽献出良马,任你们选取,并且开仓供应军队粮草。如果你们还攻打的话,我们就杀光所有良马,等待康居国的军队来救我们。那时,我们和康居的军队里应外合,不见得能失败。请你们仔细考虑。”李广利与赵始成、李哆均认为,现在大宛国王被杀,良马也可以得到,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同意了大宛贵人的请求。大宛尽献国中良马,随李广利前来的熟悉马匹的两个执驱都尉,选取上等好马数十匹、中马以下雌雄三千多匹。并立原来和汉使者比较友好的大宛贵人味蔡为大宛国王,和他结盟罢兵。汉军退出大宛。

    汉军攻下大宛后,康居、乌孙等国,慑于汉兵的威力,纷纷与汉结好。李广利大军撤回途中,沿途的小国听说汉军攻破了大宛,都命自己的子弟随从大军到汉朝进贡,拜见汉武帝,并留下子弟作为人质,以表示臣服汉朝。以后,汉派使者十余批到大宛西边诸国,寻求奇异珍物,并告谕宣扬汉军攻破大宛的军威。从此,敦煌酒泉设置都尉,向西至盐水,设置要塞,有田卒数百人,守种田地储积粮食,以供应汉出使使者。中西交通进一步开拓。

    征伐大宛的诸将也得到汉武帝的封赏,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军正赵始成封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中官吏做九卿的有三人,被封为诸侯相、郡守、食二千石俸禄的有一百多人,千石以下的禄位有一千多人,赏赐士卒共四万金。攻伐大宛两次往返,前后四年。

    李陵降匈奴

    李陵,西汉骁骑将军李广之孙,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祖籍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李陵壮年以后,被选拔为建章营羽林军的长官。他善骑射,爱人下士,因李家世代为将,所以朝廷让他率领八百名骑兵。后来李陵升为都尉,掌管丹阳境内的楚人5000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

    汉天汉二年(前99年),汉将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30000骑兵,在祁连天山攻打匈奴右贤王。杀死匈奴10000多人,撤回途中被匈奴重兵围困。此时,汉军已缺粮数日,死伤者甚多,假司马赵充国身陷胡阵,负伤二十多处,贰师将军派兵才得以解脱。后来,汉廷又出兵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合于涿邪山,但却没能取得什么战果。

    此时,武帝诏见李陵,派他带领步乐弓箭5000名,从居延出发去分散匈奴的兵力。李陵随即叩头请战说:“我的守边士卒都是武艺高强的勇士奇材,愿自带一队人马到兰干山南以分散匈奴的兵力。”武帝说:“我发的兵很多,已经没有骑兵给你了。”李陵说:“没骑兵,我愿以少击众,带步兵5000人进入匈奴的要地。”武帝同意后便下诏给路博德,令他半路去接应李陵的军队。路博德羞于做李陵的后援,因而上奏说:“现在正是秋季,匈奴的马膘肥体壮,不好与之交战,希望留李陵将军到春天一齐出击。”武帝听后恼怒,怀疑是李陵反悔不愿出击才让路博德上书的。因而令路博德率兵去攻打西河,李陵九月再出兵。于是李陵出遮虏障地区,到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察看敌情,见没什么情况便回到受降城宿营,人家里率其步兵5000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到达浚稽山,观察了山川地形后,派部下陈步兵回朝报讯,陈步乐说:“李陵正率领得力的士卒与匈奴以死相拼。”武帝非常高兴,随即拜陈步乐为郎。

    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相对,单于骑兵30000包围了李陵的部队。汉军深居两山之间,以车为营,李陵率士卒出营,令前边的士卒拿戟盾,后面的拿弓箭,单于见汉军人少,就直取李陵的大营,汉军千弩即发,匈奴士卒应弦而倒,胡兵逃回山上,汉军追击并杀死他们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当地骑兵80000来攻打李陵。汉军边战边撤,几日后到达一山谷中,军中士卒多数受伤,李陵命令士卒,伤三处者坐车,两处者推车,伤一处者继续。又杀死胡兵2000多人。李陵率兵沿龙城向东南走了四五日,到了一大片芦苇荡中,胡兵顺风放火,李陵也命令士卒放火用以自救。李陵又南行到达山下,单于在南山上,派他的儿子率骑兵攻击李陵,汉军在林间与胡兵进行了地面战斗,又杀死胡兵数千人,发箭连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走。据当时捕到的胡兵讲:“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攻其不下,日夜引我们南行靠近边塞,难道会真的没有伏兵?’部下们说:‘单于大王率数万骑兵亲自与李陵几千步兵交战都没能取胜,以后匈奴就再也没有能够守边的人了,现在恶战山谷,离平地还有四五十里呢,我们不好取胜,应该撤回。”

    此时,李陵的军情已非常紧急,一天要打数十个回合,又杀伤匈奴2000多人。胡军交战失利正要撤退。这时汉军的军侯管敢被韩延年所辱,投降了匈奴。单于得知:汉军现在是兵无后援并且箭支已尽,只有李陵和韩延年各带的八百名士兵在前面,只需精骑一射即可击破。单于大喜,立即派兵,一方面夹击汉军,一方面诱导李陵和韩延年投降。汉军在山谷中,四面箭如雨下,最后汉军南撤至汗山,50万只箭全部用完,士卒只剩下2000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拆下的车条,有的拿着刀到达山谷,单于派兵挡住他们的去路,顺势往下抛石头,李陵士卒伤亡惨重。晚上李陵换便衣独自出营,劝住左右的人说:“不要随我,我一人去取单于的头。”很久,李陵归来,叹息说:“我们兵败将死。”于是将旌旗、珍宝埋入地下,李陵说:“再有几十只箭,我们就可脱险,现已无兵器可用了。天亮就要被俘,大家各自散去,能逃脱的再回去报效朝廷吧。”半夜,李陵、韩延年都上了马,十几名壮士跟着他们,单于数千骑兵追杀其后,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已没有脸再回汉廷去见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军队全军覆没,能逃回汉朝的只有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