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我做主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都是影帝

    蹇硕东汉末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灵帝曾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对其特别信任,并以其为西园军元帅,领导袁绍、曹操等八校尉,以监督司隶校尉以下诸官。蹇硕虽然握有兵权,但对何进非常畏忌,曾和宦官们一起说服灵帝派遣何进西击边章、韩遂。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给蹇硕。灵帝去世后,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但因手下司马潘隐与何进有旧对何进使眼色而失败。刘辩继承帝位后,蹇硕与中常侍赵忠、郭胜等写信欲合谋除去何进兄弟,因郭胜与何进为同郡且何进及何皇后发迹亦有其功劳于是亲信何氏便怂恿赵忠等人不听蹇硕之计,且将蹇硕的书信告知何进,何进于是便派黄门将之诛杀,其部下士兵亦被何进所领。

    “如果按照历史所说,那么蹇硕此人还算忠心自己,大将军之位,给他也不是不可,反正不管谁当,都如袁世凯一样,做不了几天,就得下课。”

    “众卿以为如何?”既然如此,刘宏也不妨卖赵忠一个面子,成全他们之意,弥补一下先前之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不起疑心。

    “臣以为不妥。”杨赐出列指道:“蹇硕虽有些武力,但并不能服众,就算臣等同意,大汉将士也不会同意。”

    “那卿之意,这大将军之位,何人能当?”好吧,既然你杨赐不同意,那么你也推荐一个。刘宏十分随意。

    “臣以为骠骑将军,董重。同朱儁皆可担任此职。”杨赐神色不变,一脸认真,并不偏袒道。

    “臣不认同。”张让仿佛同杨赐杠上了一般,再次出言道:“董重早已位居骠骑将军,可以说是武将之首,若是在封大将军一职,实乃不妥,至于朱儁,太过年轻,不够稳重,岂能身居高职。”

    “职位高低和年龄大小有何关系?”杨赐不认同道:“想当年霍骠骑,十八岁便带兵打仗,一生成就无人能敌,和年龄有何关系?”

    “杨太尉所说确实不错。”张让没有否定,但话音却是一变,道:“霍骠骑确实无人能敌,但也是因为霍骠骑太过年轻,膨胀过度,才会英才早逝,太尉可知大周姜子牙?”

    张让不屑杨赐一眼,道:“姜子牙七十二岁才遇周文王,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更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任何事情,都须稳重之人才行。”

    “可笑至极。”杨赐并不认同张让之言,道:“那依张常待之意,任何事都须年长之人方可为之?嬴政十三岁岁即王位,三十九岁一统天下,试问,蹇硕能做到何步?”

    “无稽之谈。”张让略显温怒抛袖道:“嬴政是一国之主,蹇硕是一国之臣,岂能混为一谈?”

    “好。”杨赐颔首,突然道:“既然如此,就让朱儁、董卓、蹇硕,三人比划一番,谁能率先平定边境叛乱,谁就加封大将军之位。”

    “如何比较?”张让岂能答应,道:“边境之地,从未叛乱,让他三人如何比较?”

    “我看行。”赵忠插话道:“张常待有所不知,就在昨日,我听斥候来报,说边境之地,突发叛乱,本想明日上朝禀奏陛下,没想朝会提前,一时气愤匈奴贼子大逆不道之举,故而忘却,好在太尉及时提醒,方未量出大祸啊。”

    “什么?”赵忠有演技,张让也不差啊,惊呼一声,跪拜在地,道:“臣死罪,一时不察,让万民陷入水生火热之中,实乃该死,臣何德何能,呆在朝中,恳请陛下允臣辞官。”

    “张常待万万不可。”赵忠急忙跪倒,道:“陛下,张让这么多年来,一直伺候陛下,为陛下分忧,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一时失察,让万民受难,虽死罪一条,但还请陛下看着以往的份上,饶他一命。”

    “赵常待无需为我求情。”张让一副去意已决的神情,道:“张某唯有死罪一条,才能一报陛下之恩,不然张某寝食难安,陛下无需伤心,臣有罪,自当斩首效尤。”

    “我伤心个毛毛。”刘宏无语了,这张让赵忠二人,真他妈能演,怪不得文官百官敌不过他们,可自己现在不能杀啊。

    “张卿赵卿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两位爱卿之心,朕岂能不知?一时失察,在所难免,朕岂会怪罪与你,日后还需诸卿多多出力,共同治理天下大事,朕岂能如此不分轻重,快快起身说话。”刘宏都不经脸色一红,这脸皮还需多多锤炼才行。

    “多谢陛下,谢陛下不杀之恩。”张让泣声呼道:“臣犯下滔天大罪,陛下不仅不迁怒于臣,还大赦臣之罪,如此大恩,臣只能以死来报。”

    唉!文武百官无不纷纷叹气,刘宏太过宠信宦官,唯宦官话是从,这让一心想为朝廷出力的官员,失望透顶,辞官者更是数不胜数。

    “匈奴使者求见。”一声洪钟般的传报声,在殿炸响,清晰入耳。

    “传。”刘宏随即下令,传唤匈奴使者进来,对于匈奴,最著名的就是五胡乱华,匈奴人在华夏土地,犯的累累罪行,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只要是热血男儿,无不手持三尺长剑,砍其颅,断其身,喝其血。

    在刘宏的传唤下,匈奴使者,大跨步的走了进来,神色傲慢,目中无人,丝毫没把大汉百官放在眼中。

    只见此人,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唇胡须浓密,而颔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

    身穿长齐小腿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更是皮制的。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跨步而来,一手捏着胡须,色眯眯的盯着貂蝉,好在貂蝉侧立而站,并未被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