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歌
字体: 16 + -

第七十五章 警告成真(一)

    一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吉安胡同高宅,高起潜一脸焦躁,在内堂中走过来走过去。

    “就说皇太极之言不是虚张声势,夏天过完了,和议也没半点进展,人家把咱派过去的周元忠都给赶回来了!”

    “哎!”杨嗣昌坐在客席上,眼瞧着高起潜在面前来来去去,却也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只得重重叹了口气。

    “一句不许非议杨大人夺情,倒是说得斩钉截铁,可和议之事呢?和议之事呢!皇上心里分明就是偏向杨大人您的,怎地就不明确下旨,只单护着杨大人夺情,这又有何用!”高起潜嘴上絮絮念叨着,脚步仍是不停。

    “实在猜不透皇上圣意究竟如何。”杨嗣昌摇摇头,“那日平台召对后,本以为皇上很快就会下旨着手进行议和之事,可竟然还是不露半点声息,就这么一直拖到了今日。怎样上疏进谏,都回复容后再议,再这样下去,皇太极的警告,恐怕就真的要成真了啊。”

    “恐怕?!”高起潜眼睛一瞪,声音陡然高出许多,“周元忠都被赶回来了,还恐怕!?人家这一赶人,就是表明议和没戏了,这场仗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哎!”杨嗣昌心知高起潜说得不错,攥起拳头,一锤桌子,神色间尽是不甘,“耗尽心思,费尽口舌,事情还是到了这个地步……皇上啊皇上,您到底在犹豫什么!”

    二

    “不知皇上为何如此犹豫?”

    北京的秋是最宜人的时节,天高云淡,日光温柔,清风丝丝轻拂,树叶沙沙作响,将人的心境安抚得平静又舒畅。今日的天气便是这般晴好,崇祯心情看似也是不错。趁着皇上在西苑散步的闲暇,夕照想了一想,开口问道。

    “嗯?”崇祯半回过头,放慢了脚步,“你指的是……和议?”

    “正是。”夕照答。

    上次平台召对,夕照本以为皇上是意在和议一事的。黄道周的奏疏是因和议而发,皇上也因黄道周表面装腔作势的大谈纲常,却实为遮遮掩掩的反对和议而怒,但谁知君臣相对之时却自始至终,没有一人提过和议二字。黄道周打定主意要用天理人伦弹劾杨嗣昌,不直接提及也便罢了,可皇上不知为何,却也好似与黄道周心照不宣一般,不露痕迹的绕过了这个话题。一边指责反对和议的官员,一边又对和议之事推托不议,这令夕照更加捉摸不透皇上心中的考量。

    “哎,犹豫不决,不过是因为决心难下啊。”崇祯叹了一声,背着手,慢慢向前走着,“杨卿说得不错,攘外安内之间,必要有所选择,与清军议和,便可暂缓外忧,专心平定内患,这的确不失为一条简而易行的出路。但主战派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在皇太极的扬言威胁之下,和议必定需要不小的代价,祖宗基业,怎可不经一战,便轻易拱手送人?”崇祯顿了一顿,停下步子,望向远处的秋月亭,“朝廷上众臣意见不一,主战与主和,两派唇枪舌战,争斗不止,可在朕心中,战和之辩又何曾有一刻停歇过。此事不同以往,一笔朱批也许便关乎着万里江山,朕实在不敢再行轻信之举,教他人左右了这朱笔的走向。否则一旦不慎铸错,朕要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啊……”

    不可再轻信……吗。夕照想起前事,心中不禁黯然,若有所思的随着崇祯慢慢前行,不知不觉间,秋月亭已是近在眼前。记得皇上说过,这秋月亭是当年,他与先帝一同饮酒赏月的地方。那个时候,天下尚还太平,可短短十几年的光阴,大明便沦落到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窘境。夏秋之间,必有举动。这样的威胁不仅令人对那即将到来的所谓举动惶惶难安,而言语间透出的不容反抗的强势,以及忽然发觉大明已然衰落至此的实感,也教人着实难掩胸中那一阵阵的悲凉。

    “可皇太极怕是言出必行的,如今夏秋之期已到,如此下去,此战不可避免啊。”夕照想到以后,眼中不禁透出忧色。

    崇祯神情一暗,沉默半晌,才幽幽说道:

    “辽东有祖大寿,宣大有卢象升,陕西有洪承畴,孙传庭。希望他们能暂时为朕抵挡住这一遭灾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