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歌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决断(二)

    三

    武器,钱粮,人才,特权,只要他开口,该给的,不该给的,都给了。而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句,聊慰上意。

    许周二人刚走不久,暴雨便如期而至。豆大的雨点密密麻麻的砸上地面,直到戌时才稍作停歇。从雨来,到雨走,崇祯始终沉默着,没有说一句话。皇上心情不好,旁边候着的太监们也不敢多言,生怕说错一句,自己便无辜的成了那袁督师的陪葬。

    当年感动其雄心壮志,应允了他开出的一切条件,倾力助他复辽。虽然五年期短,但只要能收复辽东,哪怕十年二十年,朕也等得。而谁成想,五年复辽,原是一句诳语;他从最初,就根本没有复辽之心。崇祯叹了口气,手中拿着奏折,却无心批阅,一阵幽风过,只觉周身一片空空荡荡,冷冷清清。此次抗金如此不力,甚至都有心饶他,只要他还能重整旗鼓,继续复辽大业,但如今看来,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个骗局。欺君也好,通敌也罢,罪人不过一死而已,而此番复辽希望落空,何年何月才能真正平定辽东,恢复祖宗基业,重建这大明河山?

    如此重任,如此信任,他怎忍这样欺我……

    崇祯心一沉,索性将手中奏折丢下,合起眼睛靠上椅背。三次平台召对,几番慷慨陈词,往事历历在目,清晰恍若昨日之事。而那面容话语越是清晰,崇祯的内心便越是沉重,就这么摇摇欲坠、摇摇欲坠的,终于跌落至那潭深不见底的冰冷深渊。

    而此时的夕照却无从得知,在自己视野不及的地方,袁督师的命运就这样在皇上心里决定了下来。冷下心来的崇祯终于不再犹豫,在次日早朝之上,待司礼太监读完袁崇焕之九大罪状后,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向文武百官说出了那令人心惊胆寒的四个字。

    “依律,凌迟。”

    四

    “皇上!三思啊!”

    下朝之后,一群官员争先涌向乾清宫,各自讲着袁督师不可杀的理由,这阵势着实让夕照吓了一跳,而崇祯却充耳不闻,眼也不抬,只是烦躁的翻着奏折。

    “皇上!袁督师纵有通敌之嫌,但仍有功勋在身,凌迟之刑未免太重啊!”

    凌迟?!

    夕照倒抽一口冷气。难道是听错了?

    “袁督师不比刘瑾之辈,虽说金军围城他难辞其咎,但也是因袁督师率领军队拼死抵抗,才解了京城之围啊!若论罪,实在罪不及凌迟啊!”

    真的是凌迟!就在前日,皇上还在杀与不杀之间如此犹豫,为何一夜之间便为袁督师立下这如此残酷的极刑!皇上不是说过,知道通信之事是圈套,有了这无罪的最好证明,为何反而还要认定袁督师通敌?这两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想起凌迟二字,夕照便一身冷汗,双手不住颤抖,连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都退下!”

    崇祯忍了许久,终于哑着声音开口道。低沉的话语背后,隐隐透出一股难以言喻暴戾之气,这压抑感瞬间掩住了房中一切纷杂的话语,直教人不寒而栗。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众官员被皇上一句话摄得气势全无,一个个战战兢兢的,口中小声说着“微臣告辞”,三三两两陆续离开了。过了一会,房中便只剩崇祯、夕照,和几个伺候着的太监宫女。

    夕照心里一片混乱。他自然不能接受,蒙受通敌之冤的袁督师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但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那个英明,果敢,令自己崇拜至今的圣君竟会做出如此残暴的决定。

    “皇……皇上……”夕照脑袋懵懵的,未曾多做考虑,嘴里便先发了声,“皇上……为什么要凌迟?”

    崇祯手上一顿,随即又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看着奏折。

    “为什么要凌迟……”夕照声音微微颤抖,“求皇上收回成命吧……”

    啪!

    崇祯猛地合上奏折。

    “朕应该提醒过你了。”

    “可是皇上……”

    “来人!把张德秀拉下去!妄言国事,禁闭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