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神记
字体: 16 + -

第六章 劫灵方

    夜晚的珑府后院小楼里一片漆黑,房间内照明用的灯烛并未点亮。黑暗中,珑渊坐在书桌前,双眼紧闭,似是在感受这房内的静谧气氛。



    突然,在闭目数刻之后,珑渊猛的睁开双眼,左右手的灵脉尽显。他左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对火石,右手夹起了火石旁的一根银针。



    他左手掌心与手指轻轻揉搓着那对火石,用力不大,但因为配合着灵气,故在火石摩擦时,连同那“滋滋”的声音作响的,还有泛着绿色光点的火星溅射出来。



    右手夹着的银针也在灵脉的液状灵气的包裹中,作出了蓄势待发的态势,只是不知道会射向房间内的何处。



    珑渊仔细观察着手中火石射出的火星的方位,并不时调整着左手的位置,就在他将左手移到胸口正前偏右下时,火石在他的揉搓下,一点火星溅出,向他的右眼射来。



    看着这一点火星,珑渊瞳孔忽的收缩一圈,他凝视着火星溅射的轨迹。只是一瞬之后,他右手两指轻动,那枚银针飞射出去,正与那点火星碰撞在半空中。



    但令人惊奇的是,那一点火星并未因为与银针相碰撞而湮灭消失,而是借着银针的力量改变了溅射轨迹,与银针一起射向了挂在前方圆柱上的烛台里的蜡烛。



    银针穿过了烛芯,而那一点火星留在了蜡烛上,一会儿后,那蜡烛竟因火星的一丝热力而被缓缓点燃,最终照亮了这漆黑的房间。



    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珑渊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表示对自己实验成果的满意。



    珑渊刚才进行的是他按照《尚经》中所说的,将自身灵气注蕴于其他事物之中,可以达到使这些事物自身的某些独特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从而化为己用。



    刚才他便是运用自己的一些灵气,将那微弱的一点火星予以增强,使其存在时间和自身热力都得到了延长强化,才能配合飞针将蜡烛点燃。



    现在的珑渊,已经完成炼气的第二层“周逆”,虽然他连修真入门都还只算是个半吊子,但论实力已经算是江湖上的顶尖高手了。只是他若想要使用灵气,必须使身体内的灵脉浮现于身体之上,再通过感知催动灵气。但那层灵脉发出绿光又过于显眼,在人多的场合下,他是绝对不便使用的。



    想要不引人注目,就必须消掉那灵脉的绿色荧光。而这就需要达到筑元诀“炼气”的最后一层——渡气。



    珑渊早就知道渡气就是指使用灵脉内的液状灵气来感染自身其它普通经脉的灵气,使它们变得如同那灵脉一样。而借助渡气,也会使那灵脉内的灵气与那些普通精气所渡而来的灵气相融一体,最终那灵脉内的绿色灵气慢慢得到了稀释,最终变为无形无色的真灵气。



    在仔细揣摩了筑元诀里的文字后,珑渊明白了这炼气的最后一层“渡气”实际上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修炼。这世间万物真正的精华灵气皆是无色无形,而人体之中的灵气之所以是可以看到颜色的,是灵气自身为避免与俗气同化,而进入到了“避浊”的状态,也就是说珑渊身体内的绿色灵气反而是不正常的。只有当身体内俗气不再时,灵气自然会回复到平常的状态。将精气去俗通灵,这就是渡气的本质含义。



    但想要将积累了十几年的俗气全部渡化为灵气,就像是对周身进行一次全面改造,过程漫长而艰辛。如果仅是纯粹依靠自身修炼,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渡气,书中对此只给了两个字“造化”。



    望着这两个字,珑渊无奈的同时也有点想笑:这两个字也太真实了点吧。



    他翻看着《尚经》中的内容,想要看看书中有没有可以帮助修炼者尽快完成渡气的办法。当读到渡气篇的最后一段文字时,一句话引起了珑渊的注意力。



    “渡气,化俗,佐劫灵方,效佳。”



    这一段文字显然是在告诉修炼者,促进修炼的方法,而文字中,这“劫灵方”三字尤为特殊,别的文字具是用黑墨写成,只有这三个字是镀金的,明显意有他用。从字面上所言,这三个字应是一张旦药方子,但书中并为写明药方中的各味药材。



    珑渊仔细盯着这三个字半晌后,右手运起灵脉内的灵气,轻轻触摸了上去,一阵如触电般的刺激传来后,紧接着一个个白色的药名就开始依次在脑海里出现。



    果然如此,感受着脑海里传来的信息,珑渊心里一喜,这劫灵方三字做的如此与众不同,果让是想让修炼者用灵气催动,才能获得这纯灵方的组成药材。



    珑渊拿来纸笔,将脑海中出现的药材名字一一记录下来,等他将最后一味药材写下时,脸上的表情却很是精彩,似笑非笑,要哭未哭好像是颇为无奈,又好像是非常生气。



    一切问题都出现在劫灵方的那些药材上。从珑渊的记录来看,这劫灵方所需共十二味药。当他将这些药名浏览一遍后,发现有五味药是他完全没听说过的,另有三味药倒是很常见,可在普通药堂买到,而剩下的四位药材名则是看得他胆战心惊。



    其中两位药,名为茈芰、椽穴,这两味药材是有名的剧毒之药,一滴汁液入口或碰到伤患破损处皆可瞬间毙命,堪比见血封喉。因而武周朝廷禁止民间私自生产和使用,一般药堂也只有得到太医院或官府批准才能购置这种药材,否则很难有货,若有,也是非法的私货,见不得人,更不可能公开交易。



    另两位药则让珑渊感到震惊的同时,还有就是束手无策的感觉。这两味药材名为重明莲和伏幽子。



    这重明莲是保经活血,延年益寿,无论阴阳,皆可滋补的奇药,其药效之强,甚是罕见。重明莲素有“王公品”之称,乃是宫中御药,非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不能用此药,民间相传有钱也买不到,是直接被皇宫垄断的几位珍稀药材之一。



    另一味药伏幽子,更是传说中的东夷贡品,据说此药有解天下百毒,疗世间千伤的功效。伏幽子的产地东夷是位于武周东边的一个较大的外族部落,武周开国后不久,在皇帝远征得胜后被迫称臣,年年纳贡,每五年一次的贡品名单中,才会出现伏幽子的名字,而武周建国也才二十多年,其稀有程度可见一斑。



    看着这一张药材清单,珑渊心中郁闷,只感觉太阳穴都有刺痛感传来,他手扶着额头,细细考虑着如何收集这十二味药材。



    这些药材中,那三味寻常自然要先弄到手,但钱又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他才十二岁,虽年少早熟,但吃穿用度都是由府里解决,根本不必为银子考虑,日常自然没什么存款。碍于他的身份和现今正在偷做的事,他也不好直接向家里要一笔钱,说自己是去买几味药材,那定然会惹来父母怀疑。



    看来想要聚齐这些药材,还得想别的方法。实际上,珑渊也没想走什么正规途径去买药,毕竟这些药材实在是稀罕物品,正规途径也确实弄不到啊。



    交换,当这个词在珑渊心中浮现时,珑渊眉头轻轻上挑了一下。



    珑渊所想的交换是指找那些拥有药材的人,由他们提出想要自己做的事,用这些药材作为报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让他大可不必担心泄露身份,而以他现今的实力,也确实有着一定的资本,毕竟他如今可谓文武双全。



    至于那些人答不答应,珑渊心中并不担心这个,因为,在这个交换中,他才是主导者。在他没有说“不”之前,其他人都没有资格拒绝。



    带着这个想法,珑渊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