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神记
字体: 16 + -

弟一章 三公子

    三伏过后,虽然已是炎夏末尾,但天依旧热得让寻常百姓不敢走出阴凉处。



    刚到正午的乌州城内,街道上已经人影寥寥,地面上倒是热气腾腾。从远处望去,只觉得视线颤动,入眼模糊。在上午时就从未间断的蝉鸣声此起彼伏,音如喇叭唢呐一般乱响,只听的人愈来愈心烦意燥。



    乌州是武周王朝的七大州城之一。



    二十多年前,在这一片宽广辽阔的中原之地上,一个武姓的军阀突然竖旗而起,自立为王,历经五年逐鹿终于覆灭了当时统治了六百年之久,却已是摇摇欲坠的大宁王朝,建立了以周为国号的新政权,即武周王朝。



    乌州因临近武周的新都府,建国以来颇受朝廷恩惠。在大宁时期就是一派歌舞繁华景象的乌州城,近十几年更是盛况。



    在武周的官衔职位中,因军政相离,由太守掌控一州之内民政大事,而无州内军权。这乌州的现任太守,名为珑守正。



    珑府就在乌州城的东北面,占地数十亩,地利便通。珑府朱漆红门,门上鎏金招牌,门口石狮镇户,琉璃瓦片围墙,主户珑姓数十人,家仆奴婢可以百计,应是这乌州城内最得势的豪门大户之一。



    珑家本是大宁第一大州——琼州城内有名的书香世家,祖孙数代人,无一不书生。世代以苦读圣贤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为己任。



    珑守正之父苦读十数年,自是科考数次,在大宁时,终只获得探花三甲之绩。传至守正一代,又是寒窗十载,终于弥补父亲遗憾,于武周建国的第一届科考中,得中状元,后又在朝中经营十多年,在此近知天命之年,终是得这一州太守之任。珑氏也举家迁居至乌州,如此看来倒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珑守正与其青梅夫人林氏共育有三子,皆以单字为名。长子名为乾,乃他寒窗苦读之时,尚未有功名在身所有,如今已过科考,在这乌州辖下一县任官;次子名为威,乃他过会试不久所得,好读书,但科举不如意,如今在宰相府下做幕僚;三子名为渊,乃是他高中状元时所得,年方十五,最是年幼,现今仍留在他身边。



    此篇所述之事,便是属于这珑府三公子珑渊的传奇逸闻。



    正午时分,乌州太守珑守正与他的夫人循着墙边的阴影处,避着灼人的毒辣阳光,来到了珑府后院一幢清幽的小楼旁。



    守在小楼门外的中年家仆,看到轻步而来的两人,连忙转过来,躬身施礼,低声道:“见过老爷夫人。”珑守正见此,点了点头,示意这家仆免礼。



    一旁的夫人偏头看了看小楼紧闭的门窗,向家仆询问道:“少爷一上午如何?有无做别的事?”



    家仆听完夫人问话,束正身子,恭声答道:“禀夫人。少爷从天未亮时便起床读书,及至老爷夫人到来,除了小解、用膳,不曾出房门一步,奴才所见时,俱是在读书,未有其他事发生。”



    珑夫人听了家仆的回答,心中稍宽,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身边的相公说道:“你看,渊儿如此刻苦,你还说他心怀别事,荒诞读书,非要过来看看,这下可以放心回去了吧。”



    珑守正听了夫人的话,摇了摇头,叹道:“刻苦有何用?夫人你是不知,渊儿他是越来越不像话。他昨日交于我嘱托他写的文章,纯属敷衍了事之作,文笔之差,堪称数年来之最,破我心中底线。这书读的越来越多,文章写的越来越差的,他还真是我见过的头一个。此番,我一定要看看他在究竟在房里做什么,到底有没有认真读书?”



    珑夫人听了,也是暗暗在心中叹气,自己儿子什么情况,她又怎会不知?想起珑渊年幼时和现在判若两人的表现,她也不知自问了多少次,这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变成这般模样,难道真的和四年前那次祈福有关吗?



    原来,这珑府三公子当年也是乌州城内有名的奇人。他一岁能言,三岁诵诗,五岁背文,七岁晓四书,九岁通诸子,十岁过后,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声动乌州,名震都城,一时之间,“神童”之称,便已无人不知,妇孺皆晓。



    珑府之内,络绎而来一睹、试探珑渊才华风采的人不绝,其中不乏文名响亮的才子,身份显赫的达官。及至最后,连那武周的开国皇帝都有所听闻,慕名召见。这更让珑渊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珑守正见珑渊这般奇才,当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他阅人无数,眼光又高,所见奇才不少,但能让他感到如此惊艳的尚只有这一位。喜的是这样的奇才竟是自己的儿子,日后只要他稍加培养,前途不可限量,尤能在自己之上。



    然而,珑渊并未像他爹珑守正所想那般。就在珑渊十二岁时,他的才华突然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断崖式的雪崩,不但诗文不再像以前一样文采斐然,读起来味同嚼蜡,甚至连后来诵起诗书,也背背停停,时常忘句。



    那些慕名而来的人,见了珑渊这样的状况,要不失望而归,要不冷嘲热讽。久而久之,珑府也就不再接见这一类客人。那“神童”之名,在乌州城内倒是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个笑话。



    珑守正也向很多人询问,有找过见多识广的奇士,也有找过学识渊博的大儒,最后就连宫里的御医都找来给珑渊看看。然而,珑渊还是那样一落到底,才不复始。珑守正也开始相信,他的这个三儿子确是早慧而才枯,已经谋尽智绝,犹如江淹。



    最奇特的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珑府三公子,珑渊却是完全不理会这一切,他依旧像以前每天都待在这小楼之内,极少出过后院一步,一副不理会世人的模样。珑守正每次去看他时,倒也是在认真读书。然而,他写的文章不但没有起色,反是差的让他的父亲越来越抓狂。



    直到昨日,珑渊终于写出了打破他父亲心中底线的文章。逼得珑守正来看看他这儿子到底是在做什么。怎么这越读书,这写出的文章反倒是越差?



    小楼内,正在书桌边上捧着一本书看得认真的珑渊并未因门外父母的到来而有任何的动作。他正沉迷于书中的文字,心无旁骛。



    他手中的正在读的书,叫做《尚经》。虽是与五书之一的《尚书》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实际毫无关系。



    《尚经》内所言与科考文法无半点关系,这书所说的都是教你如何通脉开穴炼气以修炼书中所说的神通。书中对这些说得很玄乎,却也很精细,丝毫不像是造作戏弄之语。书不厚,百页差九,但珑渊却已读了数年之久。



    但这些对一些为求功名,不妄言鬼神的读书人来说,这本书实际与《搜神》、《山海》等书皆为一类,甚至还不如这些书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连做消遣都还差些。



    读书人不屑于读这种书,但实际上这本书也不是人人都能读到的。或更甚言之,能看此书的都不是凡人,珑渊便是因四年前的奇遇而成了一个有缘的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吗?如果不是真的知道有这样的世界,不去过问或许是最明智的。不过,若是我已然身处在这样的世界中,又该当如何呢?”



    感到门外父母传来的愈来愈近的脚步声,珑渊站起了身子。令人惊异的是,那封面上的书名“尚经”,竟在他合上书的瞬间,变成了“中庸”二字。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