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行
字体: 16 + -

第二章 心有所安向怀南

    第二章   心有所安向怀南



    



    时间的流逝,可以消磨散淡情感;距离的跨度,却会加剧亲人的思念。



    这世间总会有人,在你看不到的角落,或倚门翘首盼人还,或牵肠挂肚倍思量。



    无论身处何方,思念落在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吾心安处即吾乡



    ………………



    近日无雪,宜出行。



    无名在军中没有正式军职,也就没有太多的约束。平时除了练字看书锻体,最喜欢的就是骑着“奔追”驰骋于北原之上。他喜欢无拘无束,曾经以为只要跟亲人在一起,天地之大何处去不得?只是,



    家,从来没有,



    家人,曾经有过,现在又有了,



    嗯!这样很好!



    .



    怀南村在断南关以南十里处,四周有山,山上有树,旁有小湖。



    无名牵着“奔追”站在离怀南村不远的山坡上,从这里感受着整个小镇的气息,这是生活的气息、生命的气息。“奔追”时而踩着马蹄,也同样注视着怀南村,偶尔将头靠向无名,期待主人的抚摸。它也许永远不会理解人类的情感,只要牵着缰绳的主人还在,就要驮着他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



    在靠近小镇外围的地方,一位老人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老人背着鱼篓,右手提着鱼竿,鱼篓里并没有几条鱼。被牵着小女孩认真的盯着地面,两腿飞快的迈着,希望能跟上爷爷的节奏,也许太认真看着地面,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地上,然后眼神委屈又疑惑的抬头看着爷爷,委屈的也许是在怪爷爷走的太快,疑惑的是爷爷为什么能走这么快。



    小女孩“蹭”地一下站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然后欢快飞奔着跑起来,双腿依然迈得飞快。“咯咯”的笑声、“咯吱咯吱”的踩雪声,这也是年少的气息。



    老人的儿子曾经也是杨家军的一员,三年前在北厥的一次偷袭中战死,儿媳也在半年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从此剩下了老人和小女孩。



    扬家军的抚恤金很丰厚,再加上村里乡亲的照顾,生活也不算艰难。



    .



    小女孩很乖很聪明,爷爷做饭烧菜时,小女孩站在一旁乖巧的看着学着;爷爷坐在院子里抽旱烟时,小女孩静静的坐在一旁胡乱思考着;爷爷钓鱼时,小女孩就坐在一旁紧紧盯着河面。



    “小兰,跑慢些,不要又摔倒了”爷爷提醒道。



    “爷爷,爷爷,你看我跑得老快了,嗖的一下,都到你前面了,咯咯咯!”小女孩边跑边欢快的回答。



    无名站在远处静静看着沧桑的老人还天真的小女孩。



    曾经,我也有一双需要被牵着的小手



    曾经,我也有一个需要呵护的小女孩



    曾经,我们也艰难而快乐的生活着



    曾经,…………



    只是,你现在在哪?



    是否长得我也快认不出了呢?



    不管在哪都行,只要你还活着,我还活着,



    就一定会再相见



    .



    无名把“奔追”栓在了小镇外面,“奔追”不情愿的打着响鼻,似乎在埋怨无名从不把它带进小镇,说不定镇里会有它最喜欢吃的“糊渣渣”。



    无名刚来断南关的前半年时间就是在怀南村度过,那时候的他冷漠又警惕的观察着镇上的人,除了萱萱,其他所有人都会带着不善的目光。唯一让他感到心安的是系在左手腕上的红绳。



    一根普通的红绳,有点发黑的红绳。



    同样的红绳有两根,一根在左手,一根在右手,



    现在,另一根不知又在何方



    系上红绳后,他们在破败房子的神像前有模有样的许愿,然后安慰地告诉妹妹:许过愿的红绳是有法力的,只要摇动手腕,心中默念对方的名字,对方就能感应到。



    此时的无名轻轻摇动手腕,目光望向遥不可及的远方



    “萱萱,你感应到了吗?”



    .



    怀南村的村头有一牌坊,“怀南村”三个字苍劲有力镇北将军杨继业亲笔题写。牌坊下两个挂着鼻涕的小孩蹲在地上认真的数蚂蚁,



    “一,二,四,七,……”



    如果鼻涕快掉下来了,就会用手往上一抹



    其中一个小孩看到无名后,迅速丢掉手上的树枝,努力向村里飞奔着,



    小小的身躯里,藏着大大的力量。



    “无名哥哥来了,无名哥哥来了”



    清脆的声音里带着期许,还有少年无忧无虑的欢快。



    …………



    “哟,无名呀,怎么有日子没过来了哟,来来来,帮婶把这个扛回去呗”



    这是一位中年妇女的热情招呼



    …………



    “无名呀,等要回去时来这提五斤腊肉,帮我给小柱子捎带过去,军营里辛苦得多吃肉”



    这是一位中年大汉的叮嘱,而小柱子就是“地龙”这个话唠



    …………



    “无名呀,这真是俺家大个写的字?咋还是蚯蚓爬呀,你要多教教呀,俺可是还等着他给俺抄杜先生写的诗咧”



    这是一位身材偏瘦的妇女,大个的媳妇。



    “无名呀,……”



    “无名呀,……”



    ”…………”



    招呼声不断响起,有叮嘱、有责骂、有埋怨,有期盼,有担心。



    .



    在小镇的尾末,有一片宽阔地,中心有一口老井,十几个小孩凑在一起分成两派在以老井为分界线的“战场”上对阵厮杀,他们以木为剑,以竹作马,欢快的叫喊、奔跑,一时间尘土飞扬。年龄再小些的或者女孩则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小兰这时也已经加入“观战”,咯咯的笑声如雀鸟般清脆悦耳。



    他们是杨家军的未来。



    .



    忆少时,假戈竹马,了无牵挂



    在怀南村的小孩心中,父辈是他们的英雄



    在无名心中,义父杨继业是真英雄



    弹指间,随性忘年,已过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