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帝国
字体: 16 + -

第十章异种暗谋布谍网,天子演兵震万国。

    卫族的伯盟和江汇的仲氏天子领地(仲氏一直没有单独分邦建国,自称其属地位天子领地,简称天子领),在列国纪年(蛮荒大变之前的年份,被称为大洲洲民纪年,蛮荒大变之后的年份,被称为大洲列国纪年,简称列国纪年)的元年到600年左右的时间,都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两者的目标也非常一致,就是共同恢复大洲一统的局面。



    在仲氏一族军队回归江汇,并一举击破多国联军的围攻后。仲氏就在伯盟的协助下,以天子领守护人的名义,公开讨逆。当时江汇平原被攻取的有16国,江外被攻取的有近10国。由于当时生产力尚不发达,江河运输、近海运输的能力都有限,仲氏大首领就将江外攻取的各国土地送给了伯盟,而将在外作战的所有属于仲氏部族的军队,全部撤回江汇平原。



    至于仲氏部族发起中洲平原的一统之战,则是最近一百五十年的事情。其实这个期间,伯盟也是和仲氏部族紧密合作的。高祖甚至订下盟约,将伯盟视为恢复大洲一统的共主联盟的唯一合作方。后来随着仲氏征伐战争的加剧,伯盟六国开始出现分歧。其中与仲氏同文同种的四国,干脆就选择直接以高度自治的名义,加入了仲氏朝廷。但是,伯盟另外两国,却因为吸纳了大量蛮荒大变后久留中州的异种,而不愿意加入仲氏朝廷。这两个长老国一个叫迦笕长老国,地处江外东南方向,靠近大海,其国的长老被称为雅伯,末代长老姓夏名后,被称为夏后雅伯;一个叫古达长老国,紧邻迦笕长老国,没有出海口,其国的长老被称为山中伯,末代长老姓萨名辛,被称为萨辛山中伯。这两个长老国本也是由纯粹的卫族人构成,只是因为地理原因,在随后的几百年扩张过程中,一个接受了大量的海上民族,一个接受了大量的其他大洲的山中之民。到了两个末代长老在位的时候,进行长老国决策的时候,已经不得不考虑这些异种的意见了。



    后来,随着四大长老国决定加入仲氏朝廷,并由此摆脱沉重军费负担而重振经济的时候,迦笕和古达两国却在异种的把持下,开始以恢复伯盟的名义开始向另外四大长老国进军。由于这两个长老国勾结大量散居在大洲各处的异种,军力一时之间异常强大,无论是在海上、江河和陆上战场都取得了胜利。这时候仲氏朝廷为了维护已经归附合并的四个长老国的利益,抽调回了在东部边境上作战的精锐部队,与两个叛国进行连番大战。结果战争竟然一直持续了60年之久。当然,战争后期大量的异种战士都被仲氏部族的武士无情斩杀,属于大洲之民血脉的原长老国的遗民则被安排到了已经归附的四个长老国的属地上。萨辛山中伯的妻子是异种,她不满足被安置,就鼓动萨辛山中伯派出杀手刺杀了已经归降的夏后雅伯和在森牟主持长老国政事的大长老,重新带领两个叛国的属民外逃。这就有了秋来善和祁隽章所说的全族被灭,甚至躲入地下都不能幸免的事情。实际上,当时秋来善和祁隽章年纪还小,完全是被当时的顽民所裹挟,其中大部分都是异种冒称的大洲之民,正宗的大洲之民分布在伯盟各长老国,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大部分都归降了。只有这些假冒的异种顽民带着一批尚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逃。这些异种顽民,为了培养他们的仇恨,就经常向他们灌输已经被歪曲的事实,告诉他们一定刚要为长老国复仇。由于古达长老国本就善于间谍和杀手的培养,所以他们在长老国亡国后,就着力培养了一批从事间谍和颠覆活动的专业杀手,并形成了一个遍及大洲的地下网络。他们在7岁到14岁接受极为严酷的训练,甚至被要求在地下长时间生活而保持战斗力,在14岁的时候被以各种方式,派入仲氏朝廷的领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安安静静的长大,等待能够发挥作用的时机。因此,这是个特别恐怖的间谍集团。秋来善进入帝都后,被一户世袭军人收养,长大后就进入了皇宫的禁卫军,后来被六王爷赏识,在从禁卫军退养后,被任命为六王府的大管家。祁隽章则被皇庄的农户收养,后来就迁居到了范义庄,沈青山之所以管他叫七叔,是因为沈青山上边几代同收养祁隽章的农户有亲戚关系,按照辈分算则是叔叔辈分。



    从十四岁到帝都开始,这两人就分开了,直到四十岁上才按照上线的指示重新见面。当然,他们一般都是在地下活动,搜集情报,策动一下反叛事件,都是在极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由于他们二人都是纯种的大洲之民,进入帝都生活的时间又长,因此几乎无人会怀疑他们是意图颠覆朝廷的集团的成员。同样,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个集团里另外有哪些人,只是知道如果背叛这个集团,就会被人出手干掉。



    秋来善和祁隽章两人,痛哭良久。秋来善恢复常态,他把祁隽章给他的小石头,小心的收到自己的怀里。他照例用黑袍上带的帽子遮住头,又用黑纱蒙住脸。



    “我还联系了另外一支翻山鹞的队伍,不过看来是没时间去安排了。我看你最好还是回到范义庄,这些庄民都相信你,也利于掩护你行动。”



    祁隽章拄着一根做工很粗糙,但是棍头却镶着一块绿松石的拐杖,傻呆呆的望着远处迤逦前行的队伍。这么多年来,他除了内心原始的仇恨之外,几乎没有生出任何其他的对于这个国家和黎民的仇恨。那天沈青山在秋来善的胁迫下进攻小皇子所在的营地,他是真心不愿意的。沈青山几乎是他一手教育出来的。他总是忘记不了,在沈青山幼年的时候,常常围在他身边,要他讲各种故事的情境。那时候的范义庄,似乎天天都是晴好的天气,秋收之后才村民,都是带着一股说不粗的惬意和慵懒,在田间、地头或者庄子中间的空地上畅聊着什么。从军的男子,回乡的时候就是盛大节日的开始。范义庄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范义庄出丁五百人,组建了五个从属于帝都军的百人队。那个时候,庄子的议事厅里,罗列着十几面威风凛凛的军旗。很多做了军官的后生,仍然选择把自己的俸禄田安排在庄子附近,哪怕少点也行。作为庄子里公认最有学问也是最公道的人,祁隽章在这个几千人的大庄子里,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除了征兵征粮有粮长做的事情以外,其他事情,大家都回来咨询他,他的第一个七年婚(大洲传统婚制,第一次成婚叫七年婚,七年后可以自由选择分开,如有孩子,归男则给口分田于男家,归女,则给口分田于女家)的妻子就是庄子里最有名望的范老先生家的独女。虽然没有给他留下一儿半女,但是祁隽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善良与忠厚,怎么也想象不到,就是这些庄户人组成的军团,彻底消灭了曾经文化璀璨的伯盟长老国啊。



    祁隽章收住思绪,对着秋来善点了点头。



    “我自己会安排好。你也多保重。现在江汇各府的流民都已经归乡了,我们也要小心些了。现在这一片荒山野岭,恐怕马上就变成了熙熙攘攘的集镇了吧。”



    言罢,祁隽章就转身下了山岭。而秋来善则纵身一跃,从另外一个方向跳了下去。祁隽章听到风声,回头一看,发现秋来善已经像草里的蛇一样,几下起落,就没有了踪影。



    此刻,在京郊的演兵场。一个五米多高,十米多长,近六米宽的箭堡,正在数百军士的操纵下,在一块空旷的平地上,尽情展现自己恐怖的火力。箭堡分为三层,最下一层外边裹了一层铁皮,下边有几排用人力推动的齿轮带动的巨型木轮。同时,还开有孔洞,长矛、梭镖和弓箭都可以通过这些孔洞对意图登上箭堡的人进行攻击。二层则是一个标准的箭楼,两百多弓弩手在里边向四周随时射出火箭。三层则安置有火木机,小型抛石机等战具。



    为了展现箭堡威力,场地四周设置了数以百计的小型碉堡,数以千计的士兵在盾牌养护下,拼命的向箭堡投射各种火器,礌石。在场地的正中央还设有几个防御建塔。各国的应邀参观人员,都被安排在城地西北面的高地上。上百名各国使者,都目瞪口呆看着箭堡在纵横十几里的战场上来回奔驰,将各类防御建筑摧毁,尽管现场有几千士兵用真正的作战武器威胁它的行动,却丝毫不能阻挡他的行动,也不能伤害箭堡上哪怕一块铁皮。就在演练进入高潮的时候,有两个人从箭堡中登上了最高一层,只见一大一小两个人影,快速的将一个小型的抛石机装上了链石,然后对准一个箭楼,猛的发射了出去。只听得轰隆一声,被链石击断木梁的箭楼轰然倒下。场地四周的禁卫军官兵,高地上观看的各国使者,都大声叫好。而此时,所有的演练都结束了。箭堡迅速的开到了西北面,各国使者聚集高地前。正当各国使者纷纷靠近箭堡,想近距离欣赏这个神兵利器的时候,一个长梯从箭堡的最上层缓缓落下,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小孩信步走下。



    一个来自后山方国的使者正在仔细俯身观察箭堡的巨大车轮时,却被旁边的一个来自沿海诸国的使者拉了一下。他抬头一望,不禁愕然。



    原来从箭堡上走下来的,是当今仲氏朝廷的皇帝和他最疼爱的小皇子。这对皇室父子,竟然能将抛石机这种战具在五米高的箭堡上如此娴熟操纵,并且还是在周围有无数飞蝗羽箭的危险环境下。由此可见,仲氏尚武之风之烈啊。仲翊一手领着自己的小儿子,一手向惊愕万分的各国使者致意。然后缓缓的说出了一句让现场所有人冷汗直冒的,听起来去恶平淡无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