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窃贼
字体: 16 + -

第26章 面见君王

    短短数句话,李泰旭已经从李承乾和李治口中得到了某些信息,可见,因为李世民的格外恩宠,已经让有稍微腿疾的李承乾有所顾忌了。李泰旭从心底暗暗叹口气。其实吧,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就算是身有残疾又算啥?后世,身残志不残,创作无数奇迹或者走上高位的人多得是。全球皆知的有: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的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传奇物理学家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手不能写,口不能言,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更别提那些残奥会上意气风发英姿勃勃的健儿了。但是,李泰旭并不想过多的说些啥,那是别人的家事,管那么干嘛,嫌自己的寿命太长?就算是在后世,站错队伍那性质也会非常严重,能够把你一下子打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何况是压根儿没人权的封建王朝?还是闭上嘴,顺应历史的潮流吧!

    “阿爹,李侍郎家的大郎来了!”李承乾恭敬地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李承乾站到一旁去。李治笑嘻嘻地拉着李泰旭上前。“阿爹,这就是堂兄哟,您瞧瞧,他只大稚奴几个月却高了这么多,稚奴是不是不长个儿啊?刚才四皇兄说稚奴小时候可挑食了,瘦弱得像只小猫崽一般。稚奴有那么丑么?”他一下子扑到李世民身上,噘着嘴很是忧虑的道。

    李世民笑呵呵地揉揉他的总角:“咦,今儿这头发梳得和以往不一样呢,很漂亮!”

    李治得意地摆摆头,笑道:“是堂兄替稚奴梳的,刚才碰到四皇兄,稚奴和堂兄虽然担心与阿爹约定的时辰快到了,但又不敢越过他先行,只能陪着他慢慢地走,一直快到立政殿了,稚奴和堂兄才告罪先走一步,因为跑急了,所以头发散了。”所谓百姓爱幺儿,其实帝王也是如此。因为是嫡幼子,没有对其抱多大期望,所以李世民对李治也更宽容慈爱一些。

    李世民点点他的额头,嗔道:“不许嫌弃你四皇兄肥胖!”

    “啊?没有啊!”李治委屈地连连叫冤,撇撇嘴,揉着额头,“稚奴一向尊长爱幼,老师们都说稚奴很懂礼仪的。嗯,堂兄也夸稚奴孝敬爹娘呢!”

    李泰旭暗暗仔细打量着李世民父子三人,只见李承乾眼里闪过一丝艳羡,手微微握成拳头,垂下眼帘,待他抬起头来时,脸上再次恢复平静,仍是一脸的谦和、恭谨。不由轻轻叹口气。这孩子,小时候没得到过爹娘的疼爱,那时李世民常年在外作战,长孙氏整日周旋在后宫之中,待李世民回来了,却又与李建成争斗太子之位,待他夺得江山,李承乾一下子立为太子,便被强加了一系列重任,不管他是否喜欢,不管他是否愿意。可是,后面紧跟其后的李泰却因颇有文才,被同样爱好文学的李世民格外喜爱。如果李承乾与李泰年龄相差大,比如像李治一样,李承乾或许也不会有啥危机感,可偏偏两人只有一岁之差。加上李承乾因病患上了腿疾,李泰在后咄咄逼人,而最高领导李世民却对两个儿子的争端避而不见,越发宠爱李泰,这叫李承乾如何不感到惶恐不安?说来,一切都是李世民没有分清主次。

    “小子李泰旭参见圣上,祝您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李泰旭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好在,这时代不像鞭子当道的时候,见到位高者就得下跪。

    “免了!”李世民爽朗地一笑,“若真是寿比终南山,还不成了妖怪?世上哪有长生不老之术?”

    李泰旭心底暗暗不屑地撇撇嘴。现在你是不信啊,早年见不是还嘲笑过秦始皇和汉武帝?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术,派方士加骗子徐福率几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药,花费了大量的人财物,仙药没找到,人也有去无回。但是,后世据说在某岛国留下诸多徐福居住过的痕迹,甚至说那些岛国人也是徐福带去的童男童女的后代。可惜,岛国人后来不仅背祖忘本,还入侵咱华夏,据不完全统计,因二战时期华夏军民因日军死亡1800万人!再说汉武帝,李世民也是不屑的。因为汉武帝为了求神仙,把长女也嫁给了骗子。可惜,如此圣明的李世民却被一个叫罗迩娑婆的天竺和尚所欺骗,那和尚不过是为了保住一条性命,所以才假称自己会炼制长生不老丹。一年后,丹药方才配置完成,李世民被和尚的鹤发童颜所蒙蔽,加上对性格相对懦弱的李治不免有些失望,便连想都没想毫不迟疑就服用了。结果不久就中毒身亡,终年五十二岁。

    “圣上圣明!”李泰旭面色恭敬地道,“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世间之人能够看破生死的毕竟是少数。其实,长生不可追,但长寿之法却是有迹可循的。”

    李世民点点头:“你小小年纪倒是看得透彻。”

    “那是因为小子算是经历过生死再世为人,所以便比旁人更懂得珍惜生命。小子刚才对晋王殿下说,再高的权势、再多的金钱,都换不回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小子以为,只有吃得香睡得好身体棒,你才有机会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不然,就算你成了天王老子又有所啥用?”李泰旭笑道。

    李世民眼睛一眯。看了看李泰旭稚气的脸,随即释然,道:“字如其人,某瞧你的字工整却不乏俊逸脱俗,果然不愧是陇西李氏子弟,哈哈,某甚是欣慰啊!哦,对了,你那书体是如何练得的?不像你祖父所教授。”

    李世民喜爱文学,钟情书法,所以看到尚是小儿郎的李泰旭能有一手漂亮的与众不同的书法,还是挺高兴的。这几日,老是有人在耳边提到这个小郎,又见长孙氏和李明达的气疾有所好转,故此更是有心亲眼瞧瞧他到底长啥样。今日一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比那些觐见的外官还要沉稳,但是,言语却仍不乏少年的活泼开朗,不由暗喜。

    “圣上谬赞了。据身边的小厮说,那几年虽然我一直浑浑噩噩的,但每天都待在书房内读书练字啥的,只是写了啥就全都烧掉了,周围的人和夫子们都说愚昧不堪,谁知道呢?想必是那时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但因为脑子不灵光,所以才稀里糊涂地写成了这样。反正,我一醒来就是这样了。”李泰旭谦和地道。

    “嗯,前两日才听景仁说,哦,就是岑学士,他极为赞赏你的书体,说你必是大才,不然,上天如何会安排三年的磨难,史上并非无此事例。”李世民将李治拉到一旁坐下,笑盈盈地对李泰旭道。

    李泰旭最不喜欢听这话了。啥大才小才的,咱只是普通人好不?不要把古人的话强加在咱身上,会亚历山大的。“小子惶恐!”他眨眨眼,做出一副扭捏羞涩的模样,红着脸道,“可不敢圣上如此夸赞,小子会骄傲的。”

    李承乾在旁笑道:“阿爹,您看,大郎多腼腆啊!儿子觉得,他和稚奴倒是很投缘的。”青雀最是喜欢招揽有些才华的年轻人了,绝对不能让他把李泰旭拉过去,那可是陇西李氏范阳支的嫡系子弟!对于比自己小九岁、与自己极为亲厚的李治,他是极为放心的。

    “阿爹阿爹,稚奴喜欢和堂兄一起玩……嗯,不是,是堂兄字儿好人好讲的典故好,还知道好多好吃……啊,不是不是,是知道好多养生之道。”李治连忙捂住嘴巴,尴尬地向李泰旭眨眨眼,表示歉意。哎哎,说错话了啊,堂兄该不会生气吧?嗯嗯,还好,应该没有。

    李世民摸摸李治的总角,摇摇头:“瞧瞧,这才出宫几天,怎就如此贪吃了?难道宫里的饭食就如此不合你的胃口?”

    李治忙道:“堂兄说,稚奴的身子骨不是很好,应该合理饮食,适当地锻炼,稚奴还想让王府的厨娘去到堂兄家学学呢!阿爹,到时稚奴让人给您和阿娘,还有长兄长嫂做好吃的!哦,还有兕子她们!”

    李世民颇为欣慰,严肃地对李承乾道:“兄友弟恭,无论是帝王之间还是平民百姓,都该如此!高明,你要做好表率。”

    “诺!”李承乾躬身道。头埋下的瞬间,眼里闪过一抹讥讽。帝王家?最是无情帝王家啊!为了那个位置,尔虞我诈阴谋诡计血流成河,什么兄弟情深?假的!此刻,他非常羡慕李治了,不必去争去抢,碍不了谁的眼,安安分分舒舒坦坦地做自己的亲王便好,还不用操心国事。可是,作为嫡长子,已经坐上太子之位的他,只能进不能退,被废黜的太子,有哪个有善终的?他背负在身后的手紧紧地握成拳头。

    李泰旭眼神儿好,看得清楚,微微叹息。在后世,因为家庭教育问题,每天产生多少叛逆儿童叛逆少年?当然,也有父母操碎了心,因为孩子自身问题而变坏的。譬如眼前这家子吧?李世民对李泰的宠溺,连史书上都有记载,必然是不假了,或许更甚之。刚才对李治也是非常和蔼可亲的,但一转脸,面对李承乾,便如此严厉,叫原本因为自己的腿疾、因为李泰受宠而心生不安的李承乾会如何想?所以啊,就李泰旭认为,李世民这一辈子做得罪错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是,李泰旭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可没本事改变历史颠倒乾坤,也不愿意去当啥英雄去扶持李承乾。本尊才多大岁数?虚岁九岁!以为是十二为相的甘罗?可他夺大功获封“上卿”之后,却早逝。据传,他经常陪同秦王决策国家大事,有时秦王与王后对弈也让甘罗作陪。因看不惯王后骄横,一次,甘罗在帮王后捡落在地上的棋子时故意捏了一下王后的脚。王后立即向秦王告状,秦王周旋说甘罗是不小心,但不知进退的甘罗却纠正说自己是故意的。秦王无奈,只得下令将其斩掉。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自己还是安安分分地紧跟在未来的高宗皇帝身后,先培养一下阶级感情,取得他的信任,以后啥荣华富贵没有?

    心里越发淡定的李泰旭浅笑着拱拱手,道:“怪不得小子见晋王殿下无论是啥都会想到圣上和皇后娘娘、兄长弟妹们呢,原来是圣上教得好。如果不是宫中不好送食物进来,上次今早晋王殿下肯定会将那些糕点一并带来的。”

    李治红了红脸,噘噘嘴:“堂兄是舍不得吧?我就觉得你家的食物特别好吃,不管是饭菜还是糕点,哦,当然还有那啥果冻布丁。我回去后也让厨娘照着你给的方子做,但做出的东西总是不对劲儿,软塌塌的黏糊糊的,更别提能做成各种精致的图案了!”

    对这个爱撒娇贪嘴的小屁孩儿,李泰旭完全没有面对未来皇帝的自觉性,反而觉得像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般可爱。软萌萌的,一笑起来就有两个酒窝哟,忒想用手戳戳。哎,谁叫以前当独子当了二十五年呢?每次看到别人家有哥哥或者弟弟或者姐妹啥的,就羡慕得不行。记得小时候在小区看到一个忒漂亮的小女孩儿,长得像洋娃娃一样,就屁颠屁颠儿地跑过去把新买的玩具、兜里的零食啥都一股脑塞给她玩,老妈叫都叫不走,还说可不可以带回家去养。后来,缠着要个弟弟或妹妹,老妈说,不许生,要罚款,上不了户口等等。终于,国家放开二胎了,可那时已经不盼啥弟弟妹妹了,自己都而二十号几的人,要养还不如自己赶紧结婚让媳妇生两个玩玩?哎,可惜啊,还没等到实现愿望,自己一觉醒来就被踢到这旮沓。

    “晋王殿下,要不,我让两个厨娘轮流去您王府待几天,一个是专门做点心的,一个是做饭食的。回头,我再让人整理两本食谱,您以后喜欢吃啥就让厨师给您做啥,如果觉得好,就给圣上、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做。”李泰旭温和地对李治道。

    李治连连点头:“嗯嗯,这样自然好,只是,堂兄那几日咋办?”

    这孩子很有良心的,李泰旭笑眯眯地道:“没关系啊,院子里多的是人,做几顿饭还是难不住她们的!”其实,还不如自己做的好吃,但哪有机会动手?就算是进厨房指挥,都会被王嬷嬷赶走,说啥“君子远庖厨”,但人家的本意是这样吗?要强调以仁义道德统一天下,要君王常怀仁爱恻隐之心。但就这句话,成了后世的“君子”们不洗衣做饭的借口。

    这几天电脑出问题了,所以没有及时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