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眼睛
字体: 16 + -

第20章 经略南归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时间的脚步很快跨进丁亥日。

    明末的辽阳,迎来了1620年的第三场雪,如今的年月才刚刚阴历九月廿四。

    兵部右侍郎兼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一身青衣,他傲立于高大巍峨的辽阳城头,东北望,那里建奴猖獗,西南望,那里诸公在打嘴仗。熊大人轻叹一声,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感受那北国的风寒,他那略显佝偻的高大身影在苍茫的天幕下卓然而独立,此时的他心无杂念,静听风雪。

    对于一个暴脾气的人来说,李继坤觉得他什么都听不出来,就比如现在的老熊,听了一会他就开始烦。

    我欲乘风归去,不对,老子特么的不愿乘风归去。哎,奈何高处不胜寒,主少国疑,朝中奸党互争。姚宗文,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你们屁股不干净居然要拉我老熊下水,老子日你们祖宗。如今国事艰难,朝中诸公……..哎!归去也好,如今辽东之地将骄兵弱,逃兵每岁以三万计。杨涟你不是要老子的尚方宝剑吗?老子还你们,老熊我特么的辞官回家种地去,倒也乐得清闲。

    熊大人南归,数十万辽民在风雪中默默洒下热泪,泪花溅落雪中,染湿了辽东大地。熊大人南归,那个敢于封剑斩城隍的熊真神走了,那个敢于核查大将小吏绝不姑息养奸的熊大人走了,那个敢于撸奴尔哈赤虎须令老奴整日唾骂熊蛮子的人走了,那个敢以一人之力大骂满朝文武的二傻子终于滚出了辽东。

    老熊脾气素来暴躁,所以长亭外古道边,没有知交半零落,更没有一壶浊酒来相送。熊廷弼带着仅有的几个家仆,慢慢消失在远方,消失在上百万军民的眼神中。

    辽阳城中某处,大家举杯欢庆,那个该杀千刀的熊蛮子终于滚蛋。特么的这一年多老子少捞多少银子啊,想想都特么的心疼,热烈庆贺老熊滚蛋,为美好的未来,干杯。

    辽东境内小民奔走相告,那个为民祈雨差点斩了金州城隍的熊真神已罢官回乡。啥?熊真神走了?如今东奴猖獗辽东不宜久居,大家商量商量快跑吧。于是乎,无数小民地主大将小吏在1620年的这个冬季开始变卖祖产,络绎不绝的开始向南迁居,但相对于整个辽东大地来说,这些人毕竟是少数。

    辽东的形式李继坤是几天后才知道的,如今的李继坤正悠然的做着他的地主梦,每日里这小子都以地主老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奋进。这些天来,这小子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虽然他来到大明才21天,但他喜欢大明的制度,喜欢地主的生活,更喜欢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拍。愿我大明永昌,这是李继坤此时最衷心的期望。

    在过去的这几天里,李大少爷经常光顾关秀才的学堂,他小人家还经常去纠正那些握笔姿势基本没什么错的小家伙们,忍无可忍的关秀才每天都会将某人轰出学堂。轰出来就轰出来呗,反正少爷也学的差不多了,少爷不和你玩了我回去自己练!

    闲暇之余李大少爷又花掉了不少银子。基于这个原因,李大少爷成了镇子里的名人,不光是有钱,主要的原因是他傻。这个缺心眼的购买了三千多亩的盐碱地,传说他还要在那片盐碱地里种稻谷,稻种他都从天津的直沽买来了,而且还花高价聘请了一位啥也不是的老农。这种事肯定不是正常人能干的出来的,所以一时间民议沸腾。

    他要是能种出稻谷来老子的‘王’字倒过来写!这句狠话是王家大少爷王佳兴说的。

    据王家三少提供的小道消息,李家那个缺心眼的李少爷目前正在家里孵小鸡。开神马玩笑!大冬天的他家的鸡能抱窝?哦,你说他在家里自己孵?就那个缺心眼的,你以为他是张五郎和陆相公啊(孵化行业的祖师爷)。

    这大冬天的他要是能孵出鸡来老子跟他姓!这个要改姓的人是肖孺明里长的大儿子肖承业。

    另外,那个缺心眼的还给他的佃户花费了无数的银子,给他们搭窝棚盖房子,给他们预备被褥冬衣,还给他们购置药材,给他们的孩子办学堂。据说这些花费都不要利息钱,九出十三归啊,这得少赚多少银子啊,这个败家子儿比王家三少爷还会败家。

    综上所述,这家伙肯定是个缺心眼的。县里的典吏大人都来过两次了,主要是怀疑这个缺心眼的家伙在收买人心,欲图造反,不过据说目前证据不足,所以李家老爷才没有去坐牢。

    对于镇子里的一些流言蜚语,李大少爷是不知情的,不过他的贴身小侍女肖三娘却在外面听到了消息。这丫头去采买时在外面居然跟人打了一架,她把高悦山甲长那个十六岁的小儿子暴揍了一顿。

    打完架的丫头是哭着回来的,哭的泪眼婆娑伤心欲绝。正在书房练字的李大少爷见了自家丫头的样子当即就火了,这小子腾的一下就从大太师椅里蹦了出来,蘸满了墨的毛笔直接被他甩到了墙上,这小子咬牙切齿的问道:

    “丫头,跟少爷说,谁特么的欺负你来着,少爷我去拆了他的骨头!”

    小丫头哽咽着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李大少爷听后不但没再发火居然还悠闲的又坐回了太师椅,然后才淡淡的开口问:

    “丫头,刚才有没有吃亏?”

    “少爷,我没吃亏,高百丈从小就打不过我。”

    “真没吃亏?”

    “少爷,我真没吃亏。”

    没吃亏就好,李继坤放下心来,挥挥手吩咐道:

    “恩,没吃亏就好。少爷跟你说,你是女孩子,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打架这种事你以后少干,去洗洗脸吧。哦对了,以后要打架的时候记得回来喊英战。”

    小丫头没动地方,她很是委屈的跟李继坤说:

    “可是少爷,镇子里的人都在说你坏话,他们还说你….还说你….”

    李继坤无所谓的一笑,悠然的开口:“说我缺心眼是吧?说我收买人心要造反是吧?呵呵呵,丫头,你说少爷缺不缺心眼?”

    小丫头清脆的嗓音急急的表态:

    “少爷才不缺心眼呢,他们才缺心眼,他们全家都缺心眼。”

    李继坤听后微微一笑很阳光。

    哈哈哈,自家丫头就是贴心,很好。不过老子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缺心眼,哼,他们的账老子都记着呢,那个该死的任钱和王管家,就这么个破宅子他们坑了老子一百两银子,王老巫婆坑了少爷我八十两银子,如今连朝廷赈济难民的物资都被王老爷给贪了,特么的这些账老子早晚要和他们算回来。

    李继坤站起来,吩咐丫头去洗脸,他要去孵化房看看。

    孵化房内,大大小小一帮人,李英花带着三个小不点在看稀奇,三个小家伙穿的跟小公主似的。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如今这三孩子现在管李继坤叫爹,给肖三娘叫娘,听的李继坤嘴角直抽抽,听的肖三娘眉开眼笑。

    屋内燃着四盏油灯,英春为首,英秋英战英岭他们每个人左手都拿着一个用纸卷成的长筒在照蛋。四个人一边照蛋一边叽叽喳喳的交流,现场一片欢笑。

    李继坤进了屋,微笑着问道: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变化?”

    几个孩子见李大老爷驾临,急忙回身问好,然后由李英春带头汇报。孵化房的温度较高,此时这丫头满脸绯红煞是可爱,她兴奋的说道:“少爷,真的有变化,好多鸡蛋里都有小黑点和血丝,它们好像还在动呢。”

    “恩,不错,这些就是生命的痕迹,再过十几天小鸡就会破壳而出,大家继续努力。英春,一会把那些没有任何变化的鸡蛋挑出来,晚上给孩子们炒鸡蛋。”

    “是,少爷。”

    “英秋,那个最好用的‘小娘之友’做多少了?”

    李英秋圆圆的小脸彩霞斜飞,她右手捏着衣襟羞涩的回答:“少爷,按你的吩咐我做了三百个,目前还剩一点材料,大约还可以做两百个。”

    “恩,不错不错,少爷给你记个头功。一会你把那些‘小娘之友’送到前厅,少爷晚上亲自去推销,哈哈哈。”

    某个为了发财当地主而不要脸的家伙大步而去,留下身后四个孩子继续观察少爷口中生命的痕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