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眼睛
字体: 16 + -

第12章 房契到手

    码头营,李家大院。

    李继坤正在接待客人,主要客人有七位,王家大院的王老爷王有地和他的亲兄弟王有钱,码头营今年轮值的里长肖孺明,李继坤这处院子所在五道街第三甲甲长高悦山,还有任钱和他请来的户房司吏任东海,最后一位是那个吊儿郎当的嫖客王家三少王佳昌。

    王有地五十岁左右,面部红晕看起来很健康的样子,他身形高大魁梧,发黑髯美,眼大有神但眼神很温和,面相也很慈祥。只望其外表就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好感,真乃大明好地主一个。李继坤觉得王有地的今天也许就是自己的明天,大家都是好地主,彼此彼此嘛。他的弟弟王有钱身材比较瘦弱,眼睛时不时的扫向李继坤身边的肖三娘,李继坤立马把他归到了王家三少那一类。

    印东海是县城户房的司吏,印东海身形瘦弱有如麻杆,一身书生气,穿着秀才长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看起来倒不像是个能贪钱的主。李继坤没想到任钱的面子还真不小,一个小书办就能办的事情他居然请来一位主事,也不知这位主事大人来此是闲的蛋疼还是另有他事要办。

    里长肖孺明也是码头营的地主之一,人看起来很精明,只是他家里比王家要差一大截,至于那个甲长就纯粹一老农,一身青色的丝绸衣服穿在他身上怎么看怎么不搭,老土的气质尽显无疑。

    大家经过任钱和王家三少的介绍,互相都熟络起来,在任钱不断的催促下,李继坤和王老爷十分配合,院子的契约很快就搞定。

    几人办完大事又开始闲扯几句,几人中王老爷气场很足,他老人家很是关心李继坤这个年轻人未来的发展问题,他关切的问:

    “李贤侄如今也算落户咱码头镇,以后大家就是乡里乡亲,无论何时都要相互帮衬,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去镇南找我,力所能及之事大家都会帮一把手。将来你准备作何营生?是准备温书科考还是务农经商?”

    李继坤在大家的期待下也没犹豫,反正早就想好要当地主,于是直接说道:

    “感谢王老先生的好意,晚辈一定入乡随俗,如有不懂之处还望先生教导,晚辈家中祖业就是务农经商,如今落难来到贵处,我打算重抄祖业。”

    王老爷用手轻轻着缕胡子,听李继坤讲完便微微颔首:

    “恩,做生不如做熟,脚踏实地力求高远,这样很好。另外这处宅院风水很好,如今经我手卖出….哎…希望你能善待之。”

    “老先生请放心,这套宅子在我手里肯定也会蒸蒸日上的。”

    众人听了李继坤的回答后一起哈哈大笑,王老爷和众人又问了几句海上和倭国等地的事,李继坤挑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情况,再用春秋笔法消去那些细枝末节,答的令众人都很满意。

    这个年轻人不错,谦虚谨慎,谈吐得体不骄不躁,是个曾经见过大世面的人,咱们这几个土包子谁听说过李旦(明末大海商)和他儿子李国助啊,谁知道倭国还有唐人町呀,倭国居然还有咱汉人(宋代)建的寺院?我大明果然威武,愿我大明永昌。

    几人又聊了一会当地的风土人情,主要是由里长肖孺明告知李继坤,买了房子要摆席面请街坊邻居吃流水席,主要宴请对象就是在坐的几位,在加上其余八个没来的轮值里长,以及五道街三甲所有的邻居们。李继坤明白,流水席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早早的互相熟悉起来,以免以后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明天少爷就办!然后李继坤问肖孺明

    “肖里长,我初来,好些东西还没制备齐全,就是今天众位的座椅都是临时借来的,那些席面要用的家什用具还望您帮忙想想办法。至于我明天要摆几桌,每桌要上几道菜可有定制?”

    肖里长面带微笑,他说话比较干脆利落:

    “这些全都不用你管,你要做的就是最后付些银钱,到时候高悦山会全力给你帮忙。”

    好吧,我请客我说了不算,倒也省心。李继坤送别众人的时候,户房司吏印东海悄悄跟李继坤说明天有要事要谈,这家伙弄的李继坤莫名其妙,今天咋不谈?

    午正二刻,日上中天,李继坤坐在正厅门前的破椅子上晒太阳,手里拿着一张房契笑的嘴都合不拢。

    “立卖契人王有地,今因另据他处,有破瓦烂房一所,合正房五间耳房四,前后照房十四,东西相六,杂屋四,房屋大小共计三十三间,东西广八仗三尺,南北深十一仗六尺。门窗户壁上下土木相连,四围门壁及窗瓦砖石,并抄手游廊天井名堂及石俱全。坐落,码头营里长肖孺明地方五道街三甲,臼巢四围及于官街。今凭官房牙说和,情自卖与李继坤居住,立为永业,三言议定,时值价银二百七十两整,计税银八两一钱,其银当日公同收足,外无少欠。自卖之后,如有亲族人等竞争者,卖主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不反悔,如有先悔之人,甘罚白米千石入官公用,特立此契,永远为照。泰昌元年九月初八日。卖主王有地,同族王有钱,中见人肖孺明,高悦山,房牙任钱,代书人印东海。”

    李继坤看着上面所有人的签名和红手印,还有那大大的红色官印,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想笑。

    李继坤身后的丫头看着自家少爷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笑个没完,这都快半个时辰了,少爷不是真疯了吧?她不禁皱着好看的眉,轻声细语的说到:

    “少爷,花了这么多银子,又人人都给喜钱,我们还得摆席面请街坊,到处都要花银子,您怎么还笑的出来呀?”

    “哈哈,傻丫头,银子赚来就是要花的,没有房子我们住什么?这点小钱少爷还是花的起的。对了,怎么还不开饭?”

    “少爷,刚刚午正二刻离开饭时辰还早的很。”

    李大少爷看看表,十二点半,这大中午的离开饭还早?“那什么时候开饭?”

    “少爷,晚饭在酉正二刻(十八点半)”

    李大少爷疑惑的看着手表,这小子不知道酉正二刻是什么时候,而且这家伙也不会计算明朝的计时制度,但他听出了这丫头说的是晚饭,晚饭?那中饭呢?

    李继坤终于不再傻笑,他转过头望着还在皱着眉的丫头,然后疑惑的问到:

    “丫头,那咱们中饭什么时候吃?”

    “中饭?没有中饭啊。少爷,咱们码头营从来没有人家吃中饭,以前我爹爹在的时候我们家只吃晚饭,只有有钱的人家才吃早饭。呀,少爷你饿啦?要不我去给你买个饼子。”

    李继坤微微皱着眉,这大明朝的地主家也不吃中饭?这是神马情况?他们不饿吗?奶奶的他们不饿少爷我饿,再说了,这几个孩子都还不大,一个个正在长身体,这个时候营养跟不上,以后怎么给老爷我干活?不行,得加餐,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告诉英春,烧锅做饭,你带着英战去买些牛羊肉和鸡蛋,再买些白菜萝卜啥的。”

    可是令李继坤没想到的是,这小丫头居然敢不听话,而且她还振振有词。

    “可是少爷,吃中饭每天要浪费好多银钱,我娘说过,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能不吃就不吃,我不去。”

    李继坤被这丫头那坚定的眼神给气乐了,奶奶的,少爷也是为你们好,看看你们一个个骨瘦如柴的样子,将来怎么嫁人?怎么娶媳妇?不就是一点饭钱吗?少爷我要是连你们的饭钱都赚不回来,那我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丫头的眼神很坚定,脸上没有一丝笑意,可她的心里却是极怕的,不听少爷的话,少爷会怎么处理我?少爷会不会不要我?想到以前的难处,再想想少爷的好,这丫头的眼睛越来越朦胧,一双凤眼直直的盯着李继坤,她含泪欲滴,用上牙紧紧的咬着下唇,都快咬出了血,可她就是倔强的不动地方。

    李继坤看到这丫头的架势,吓了一跳,这是咋啦?至于这么倔吗。

    “哎呦,这个样子可就不好看啦,丫头乖听话,来,给少爷笑一个。这点饭钱少爷我还是赚得来的,人是铁饭是钢少吃一口饿的慌,丫头听话,来,少爷再给你拿五十两银子,这回去安排吧,等吃完了饭少爷教你怎么赚钱好不好?”

    李大少爷连哄带忽悠的终于把肖三娘忽悠走了,可这承诺的赚钱之道在哪?咱一地主大老爷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得赶紧想个办法才行。李继坤望着在院子里到处打扫收拾的几个丫鬟下人,一时间也无从入手,突然他的眼神扫到了西跨院的煤炭,有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