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眼睛
字体: 16 + -

第2章 初入晚明

    李继坤跑的气喘吁吁,大明朝的皇宫里却热闹非凡。

    泰昌皇帝已于九月初一日大行,为了争夺对新皇的拥立之功,几天前,工科右给事中惠世扬,经历几番辛苦终于从一猫洞钻入内宫,找到其好友??——大太监王安,两人一番密谋,最后决定里应外合,一定要将皇太孙朱由校抢到手。

    不肖一日,惠世扬就联络到不少好友,如兵科都给事中杨涟,浙江道御史左光斗,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家谟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东林君子。内有大太监王安全力配合,外有众君子鼎力相助,这些大男人要在一个小女人手里抢个把人简直不要太简单。剩下的事就是恭请皇太孙登基,拥立之功到手,以后大家一起为国分忧。当然,能升官发财最好。

    公元1620年9月初六日,大明王朝皇宫,文华殿。

    朱由校同学的登基小典(大典定于庚辰日,即九月十七)在十几位辅臣的磕拜中结束,大殿中一位唇红齿白的小童便好奇的望着一身龙袍气势不凡的朱由校,懵懵懂懂的问道:“哥哥,皇上是个多大的官?我可做得?”

    大殿中以内阁首辅方从哲为首的文官们和以英国公张惟贤为首的勋戚们,听了小童的话以后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新皇帝会如何处置这个无知的小孩儿。窥视皇权,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要追究的话可是要杀头的。

    刚刚十六岁就当上大明天子的朱由校同学听到弟弟天真的问话以后,他脸上本来及其严肃的表情慢慢松弛下来,他面带春风般的微笑宠溺的望着小男孩,很是和蔼的对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说:

    “皇帝么,很累人的,等哥哥我做几年以后就让于你。”

    众位臣工听了皇帝的话以后不由得相顾无言,大多数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从这件事的处理上大家能看得出新皇是有容人之量的,以后大家在朝堂之中办事应该很好相处。但也有人不这么想,比如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同志,杨涟当时是这样想的:你可是一国之君,国君者就应该言出法随,你当这是过家家呀还你推我让的。可是让杨涟完全没想到的是几年以后还真应了这位少年天子的金口玉言,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还真的当上了皇帝,而且他的名气还很大,因为他的名字叫朱由检,他定的年号叫崇祯,只是可惜杨涟却没有活到那个时候就被某人给弄死在狱中。

    大明朝皇宫里如何繁华众位大臣如何勾心斗角,对于像狗一样趴着喘气的李继坤来说都太遥远。古代人真特么的能跑,李继坤足足跑出去几里地才把那些赤着脚的农民伯伯彻底甩开。如今的李继坤累的像狗一样趴在地上都不愿意起来,他在心中狂骂那些写穿越小说的家伙。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刚穿越来的现代人与古人交流都成问题,请问你们是怎么称王称霸的,给后人介绍经验的时候你们能不能靠点普。

    李继坤休息好一会才爬起来,腿有些发软,口也发干,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噜咕噜的叫。可背包里大多是给家人的礼物,唯一可以提供热量的物品是半盒巧克力。可这东西在这个时空多金贵啊,一定要留着省着到山穷水尽之时在动用,此时可不能吃,现在只能先忍一忍。他抬起左腕看看那块多功能的廉价表,时间刚好是下午两点整,表盘里的温度盘显示是14°。李继坤抬头看看天色又茫然的四处张望一番,然后蹒跚着向远离那些农民的西南方向行去,少爷我惹不起躲得起。

    古代的海滩河汊纵横,渴了喝点清澈的河水,饿了就咽咽唾沫,这日子过的真特么悲凉。别人穿越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豪奴成群丫鬟美妾一大堆,李继坤边走边叹气,谣传害死人呐。

    前方有路,土路蜿蜒无边,小桥流水宛若名胜古迹。路上行人接踵,衣衫基本素白,偶有淡青却绝无花红柳绿,李继坤低头看看自己紫色的t恤是那么的不合群,茫然不知所措。李继坤找个小坨顶,举镜四望,正南方大海涛涛,西南向,有一大河奔流入海,入海口大小古船往来有序,河滩码头库房成片,杂屋窝棚七零八落,监工衣着整洁身形壮硕,苦力衣衫褴褛体瘦如柴,行商小贩穿梭期间,一派繁华码头景象。

    古人言,三思而后行,李继坤从之,当然不从他也没地方去。

    古人都很淡漠,大多数人只是随便望了一眼出现在不远处的李继坤,然后大家该干嘛干嘛,令李继坤担心的被追杀问题没有出现。李继坤见没人答理自己,那噗通通乱跳的小心脏这才慢慢的安稳。紧张的情绪一松懈便感觉肚子好饿,李继坤便琢磨着先得去买些吃食。

    经过仔细观察,耐心甄别,他选了一家郑记蒸饼,并且做好随时开溜的准备。深吸一口气,昂首阔步向前行,刚到摊前却发现自己只有人民币。左右四顾,这里没有外汇管理局,人家肯定不收,几翻努力居然翻出一枚五角硬币,真乃天助我也。

    李继坤手拿一个五角的硬币充满希冀的向那个大蒸锅边的伙计递去,老天开眼,伙计疑惑的看了几眼,然后他就把硬币揣进怀里。那家伙收完钱直接用手抓了两张饼,很随意的递给嘴角直抽抽的李继坤,嘴里还喊了一声:

    “好钱一枚,蒸饼两只,客官您拿好不要被小乞给抢喽。”

    哎,还是听不懂,李继坤迷茫的接过那两只有些发黑的饼子,打探消息的心思彻底抛却,关键是怕再闹误会,那边有穿着鸳鸯战袍的大兵!他刚要转身离开,却感觉手上一空,饼已经被一道黑影抢跑。

    “奶奶的,敢抢小爷的东西。”李继坤嘴里小声谩骂,抬腿便追,留下身后一片笑声和呼喊声,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

    “这位公子不要追,等你追上你的饼也没了,何苦白费力气耶。”

    可惜,李继坤听不懂,所以这孩子越追越卖力。

    芳草已枯,蒲苇已黄,苇叶随风刷刷有声,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蜷缩在一小堆苇子上,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越来越近的黑影,伸手,接过黑影递过来的饼子,只咬三口,两张饼子却已消失无踪。李继坤终于赶到蒲苇滩边,小男孩鼓着两腮给了他一个天真无邪的微笑。

    李继坤有些颓然却没有发火,一种没来由的伤感袭上心头,他轻微的摇摇头,连看都没看那个抢他饼子的人,直接转身准备离去。可那个抢饼子的黑影却在此时噗通一声跪在了他面前,黑影一边磕头一边开口:

    “少爷,求求您,收留我们吧,我什么活都会干,。”

    李继坤没有言语,他转回身看着那个跪在地上不断磕头的少年。不对,听声音应该是少女。那个女孩很瘦弱,十四五岁,她砰砰的磕着头,嘴里不断的重复着那句话,小男孩疑惑的左右看看然后也加入了磕头行列。听了七八遍,李继坤终于听懂她在说什么。靠,语言也不是太难懂嘛,某人心里有些欢喜,他蹲下身用自认比较和缓的语气问:

    “你能听懂我说的话吗?”

    少女听到声音后停下来,她抬起头睁着疑惑的眼睛望着李继坤,那眼神很明显----没听懂。李继坤并不气馁,他一遍一遍慢慢重复着他的问题,第五遍的时候少女终于点了点头。李继坤心头狂喜,嘴角不自禁的微微翘了起来,如春风般的微笑映入少女的眼帘。

    面对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乞丐,李继坤感觉良好。与她们多交流就可以解决自己语言上的困境,来到这个时空的第一个难题马上就要得到解决,而且自己的人身极其安全,因为这俩乞丐绝对不是李大少爷的对手。

    通过艰难的交流,李继坤知道自己是真的穿越了,现在是大明朝泰昌元年九月初六日,泰昌皇帝已于九月初一大行,现在天下臣民正在穿素衣,要为先皇守孝二十七日。据说下一位皇帝是皇太孙————朱由校。

    泰昌元年?李继坤的脑子里根本就没这个印象,万历以后不是天启?泰昌是哪个家伙?难道自己来的不是历史上的大明朝?哎呀,守孝?少爷我这紫色的t恤算不算淡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