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飞
字体: 16 + -

第1章 一错再错由此始

    话说红颜白首,英雄华发,始之相从,终究陌路,有多少事情我们猜中了开始,最终却猜不到结局呢?

    ……

    ……

    大宇宙平稳运行了不知多少个元会,太虚之中不计年月,因为是天道四九,遁去其一,故而在终而复始的精密运转中,仿佛是偶然实则是注定,抽取了不知名的法则并以随机选择的灵魂注入了另一副肉体当中,至于二人各自原本的生活轨迹已然发生了巨变,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在普罗众生的全然不知的状态下,个体的改变就这样发生并且继续运行下去,也不会有任何意志干涉下去,因为一切从此而起,已然脱出了所有掌控,茫茫然不知所终,驶向未知的彼岸,或者永远漂浮在深湛无垠的……太虚当中。

    ……

    ……

    话说这一天花红柳绿,已然是四月中旬,只是北国气候比之江南烟雨,总多了些粗犷,少了些婉约气息。此处便是如今河北省涿州市,当年大禹治水总括天下,踏遍三山四海,访幽探胜,后来登顶帝位又立九鼎,分封天下九州,此处便属幽州是也。

    涿郡倒也不小,只不过天下虽大,一人之力也无法看顾,单说这涿郡有座城,打从东门进来沿着街道直走,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的便是观音街,观音街上南来的北往的倒也不少,只是如今发了旱灾,紧接着又遇这多少年不见的蝗灾,天下百姓早非是文景二帝在位时的宽裕,可谓是家无余粮,户有饥荒,一个个都是行色匆匆,脸色发青。若仅仅如此,到也罢了,许是国之将亡,必出妖孽,打从这涿郡往南再往南,冀州有个钜鹿,钜鹿有个张角,这一位打从小时候起有兄弟三个,家里世世代代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土地里刨食,偶尔得了闲,地里不忙的时候便上山打柴,贴补家用。

    事情倒也奇了,张角打柴途中,竟得到一本奇书,名为《太平清领道》。自有了此书之后,张角如获至宝,是日夜拜读。他脑子活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以致用,便前无古人的开创了以宗教形式起义造反的先河,可谓是比之陈胜吴广当年城狐社鼠装神弄鬼强之多矣,后来明教学以致用造反成功,总算是告慰前辈了。

    时候也巧,如今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常常是饥不果腹,更有甚者流离失所,身无所住饥寒交迫,往往便生了病气,更加没有余财,此时恰逢太平道众,制符施水,往往救得几人,便随同奔走呼号,声势浩大,及至事起,天下十三州已然乱了八州,只是京师中的内应被唐周出首,是以全国一个月之内,七州二十八郡尽皆燃起战火,灵帝大惊,终于发动精兵强将镇压乱事,同时在各地发布榜文,招募义军共击贼寇,此时,已是公元184年,即光和七年。

    此时的涿郡虽然仍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样子,但是只是汉朝最后余晖的残象罢了,或许自从眼前这张榜文开始,彻底揭开了蒙在大汉朝廷上的最后一层遮羞布,原来连农民起义这种放在汉武哪怕是刚刚立国百废待兴的初汉,也不会落魄到需要征募民间义军的地步,是了,大汉朝原来已经没有军队了么?皇甫嵩和卢植还有朱儁带着大汉朝的最后精锐,不、或者说是隶属于大汉朝廷的精锐开始南征北战,只是分身乏术,于是在各地招募义军,眼前便是这样一张募兵的榜文了。

    今天是放榜的第一天,我一如既往的在家中的肉铺闲坐,看着门外熙熙攘攘的人们沿街走过,至今为止,我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是了,我是个屠户,不对,我曾经是……好吧,我现在也是个屠户。第一年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很激动,很多“穿越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从穿越以后,你的际遇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喝酒会遇到关羽,骑马会遇到赵云,就连偶尔去个小村子什么的,也会和张郃高览什么的一见如故,或者念几句和乐府诗、楚辞一听就格格不入的唐宋名篇,结果得到了什么孔融、刘表或者蔡邕的赏识,要把女儿嫁给你什么的……

    于是我开始游历四方准备偶遇个名将或者鬼才王佐,虎躯一震于是将这些人收入麾下,从此没有什么魏蜀吴只有我一个人的传奇照耀这个时代,后世从此流传着我的传说……但是我连一根毛也没有找见,只是看到数不尽的流民和饿殍还有黄巾的传教者们,我突然想到,也许我可以阻止黄巾起义的爆发,对,我可以去官府告发这些人,这样,可能会少死很多人。可是,很快我就知道,我的这个想法很天真。

    我为这件事准备了三天,一个人去了蓟,也就是幽州首城,太守府的所在地,骑着马只一天的功夫就到了。看着眼前的古体的两个大字“幽州”,城墙呈现出一种历经岁月的沉静之感,暗沉沉的青灰色城砖似乎已经失去了生命,灰扑扑的趴在那里,百无聊赖的看着过往的人们,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经过这里会好好的看一眼这段承载着历史和岁月的城墙呢。我站在这里发了个呆,很快被身后的人推挤着向前走去,面对着兵丁伸出来的手我像个傻子一样,进城什么时候要给钱呢,老子我进北京城什么时候要交钱,当自己是个景儿不成?

    我当即睁圆了环眼,问道:“为何交钱?”当兵的瞥了我一眼,没做声。后面排队的却急了,纷纷开口,小伙子快点,老子等着抓药,还有小孩的哭叫声,老头子的抱怨。我心想入乡随俗,如今正要告官,不宜在此纠缠,于是掏了两文钱,推开兵丁往里便走,那守门的见我长得凶神恶煞,况且也交了钱便不计较。

    一路上还算是颇有首府气象,过往的人们起色比起涿郡好很多,而且不乏身着绮罗绸缎的,色调大多以黑红为主,汉朝风气还算开放,并不限制衣着,听邻居那个说书的说,当时有读书人显得没事,给汉文帝说禁止大家穿好看的衣服,据说因为京师的皇亲富商贵戚的衣着华丽,已经超过了皇帝,但是汉文帝只当他们放了个屁,所以如今即使是高端市场,也有很好的消费市场。我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这些人,边走边问,牵着马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来到太守府衙。

    太守府衙已然显得有些破旧,青石板的台阶却洒扫的很干净,透出一股禅意来,只是之上掉了漆皮的朱红色柱子和登闻鼓(后来孔明告诉我,这个不叫登闻鼓)冲淡了这股意境。我拴了马,径直上前,马上有两个衙役按住刀柄,喝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我说:“在下燕人张飞,又要事求见刘太守。”说完这句话,我就开始斟酌用词,准备一会如何将这件事告知刘虞。我正想的出神,却听见两声嗤笑,抬头一看,正是那两名衙役,一个獐头鼠目的家伙眯起眼睛打量了我一眼:“快滚,太守日哪有空闲见你这等无知愚民。”他这话把我气乐了,还“无知愚民”,这衙役恐怕是耳濡目染听得上官平日里说,于是拿来一用。我没想到,身为穿越者,今天竟然被古代人叫做无知愚民,我当即决定吓他一吓:“此事十万火急,耽误了大事,你怎能担待得起,还不速速禀告太守,迟了恐怕九州有动荡之苦。”

    这小子胆子倒不小,平日里卖猪肉时,也有些无赖流氓想在我那里赊账白吃,我也不打他,只是作势一番,便叫他屁滚尿流,这人在太守府许是见识了多些,倒不吃我这套,只是微微一愣,随即和旁边那高大衙役对视一眼,说道:“平日里想要求见太守的穷书生说什么的都有,倒没有你说的新鲜,只是三日前太守已经下令,不再见无知愚民。”

    好么,原来是在这里学的,我心下一苦,就想打道回府,抬头正看见那獐头鼠目的家伙一对老鼠眼里的讥笑之意,心里一下子涌上一股怒意,伸出蒲扇似的大手,一把将他擒住举在半空,喝到:“俺从涿郡日夜兼程禀告要事,竖子何故无礼,哇呀呀,今日这太守府我是非进不可。”说罢,不理他张牙舞爪的挣扎,一脚将那扑过来的高大衙役踹出十米开外,推开大门,突然一愣,只见到当面几人正往外走,同样有些发愣的看着我,不过比起我目瞪口呆的样子,对方的涵养要好的多,只是眼中有些惊愕,对方一人身着大体玄黑的衣袍,袖口和衣领都是绛红色,边缘处也是绛红色,见我单手举起一个成人毫不费力,似乎有些惊异,开口问道:“汝要行刺太守乎?”

    说罢,不知何处涌出两队官兵,将我围在圈里,我不慌不忙,反正以我的身手也能冲的出去,将手中那人扔了,双手搭在正前方,低头鞠躬做了一揖,随即说道:“在下此来又要事面告太守,这厮不肯放我入内,情急之下莽撞了些。”我知道这人应该便是刘虞了,只因为在场中他当先开口,而且身着官衣(汉代官服黑色配红)。

    满以为这位汉代的名人会客客气气的请我入内,谁知他眼中厉色一闪,喝到:“众人听了,给我拿下此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