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同风
字体: 16 + -

第1章 荧惑守心

    魏昭平三年,长安,魏宫,宣室。当今天子姬骜僵坐在几案后,盯着铜灯上跳动的火苗发呆。就在刚刚,太史令上报,观测到火星侵入心宿,即所谓的“荧惑守心”。“荧惑守心”,向来是帝王的大忌。因为心宿代表着帝王,火星来到了帝王身旁,就代表着对帝王的威胁和凌犯,而且往往预示着帝王将在不久后死去。诚然,天子富有四海,但也有生老病死。听到这个消息,姬骜内心感到一片冰凉,对死亡本能的恐惧使他如芒刺在背,头脑一片空白。

    阶下,太史令王造伏在地上,战战兢兢,汗如雨下。他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当今天子像前几代先帝那样因为天象原因把他投入大牢。此时此刻,他内心不禁埋怨起这贼老天,偏偏在他当太史令的时候出现“荧惑守心”这种异象。

    偌大的宣室静的可怕,一切仿佛停滞了一般。虽然这宣室,王造已经来了不止一次,但现在,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陌生,阶旁的异兽面露凶光,张开血盆大口,仿佛随时会将他吞噬了一般。王造的心悬到了针眼上,偷瞄了一眼几案后的皇帝。昏黄的灯光下,看的并不是很清晰,然而王造却清楚地感觉到当今天子全身上下弥漫着一股颓然的气息。

    或许是感觉到了失礼,王造迅速收回目光,在内心道了声“万死”。他不禁想起了初见当今天子时的场景。六年前,先帝孝缪皇帝驾崩,无嗣。今上作为河间懿王(缪帝唯一的同母弟)的长子,被众臣拥戴为皇帝,入嗣缪帝。那时,当今天子只有二十三岁,温文尔雅,意气风发。初到长安,按照礼制,天子乘坐的车驾暂时停在京都北郊的玄武馆。群臣奏请他住在前殿,被当今天子拒绝了,他说前殿是先帝寝殿,他不敢越礼,坚持住在西厢房中。群臣又奏请以天子车驾迎接他入京,然而当今天子认为他还不是天子,不能违反礼制,拒绝了群臣的建议。大臣们纷纷赞扬天子的知礼守节。当时王造跟随他的老师,前任太史令目睹了这一盛况。当今天子继位之初,一扫灵、缪二朝颓唐腐化之气,大赦天下,并削减了天子的车马服饰和后宫一些费用,罢除了宫廷及官府中的没有用的东西。还派身边侍从官员到各地进行巡视,代表天子去了解各地人情世故,顺便慰问地方官员和百姓。对冤案和官员失职的情况也进行了着重治理,朝廷风气为之一变。百官一度以为得遇明主,中兴有望。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灵帝和缪帝的荒淫无度,整个官僚系统已经腐烂到骨子里了,国事积重难返,一些地方豪强勾结官府,阳奉阴违,政令不通,当今天子的一些改革举措也收效甚微。从昭平元年起,当今天子对朝政就变得懈怠起来,流连后宫,终日宴游,常常以“朕有疾”、“朕有恙”来搪塞朝臣。群臣大失所望,三朝元老,前任丞相,昌阳侯卜周一气之下竟撒手人寰。

    “陛下,巨平侯和乐陵侯到了。”一个小黄门打破了这可怕的寂静。“让他们进来吧”,御座上姬骜回过神,抬头看了眼小黄门,面无表情地说道。随即又看了眼还伏在地上的王造挥了挥手,让王造可以先告退了。

    王造如蒙大赦,或许是因为伏在地上时间太长而两腿发麻,他竟一时间站不起来了。无奈,他只能以双手为支撑,缓缓起身。揉着大腿一瘸一拐地走出大殿,正碰上迎面而来的巨平侯和乐陵侯。巨平侯,现任丞相姬符已经年逾古稀,满头白发。他是宗室远亲,历经庄帝、灵帝、缪帝、当今天子四朝,资历比去世的卜周还要老。本来他已经隐退在家,由于卜周的突然去世,朝廷迫不得已只能请姬符出来稳定朝政。至于姬符旁边那个中年男子便是乐陵侯,大司马张淮。张淮是缪帝之母张太后的侄儿,虽然张太后已经故去多时,但张氏家族却凭借着张太后的余威和家族子弟出色的能力在朝廷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两个人都是当初大力辅佐当今天子登基的,是当今天子所信任和敬重的人。

    王造连忙退到一旁,向两位朝廷重臣作揖行礼。两位重臣也匆匆回礼,然后迈入宣室大门。

    一阵冷风吹来,王造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他看了看夜空,感到一阵深深的恐惧,难道天要变了?

    姬符和张淮走入宣室,姬骜早已命小黄门准备好了坐席。看到他的两位股肱之臣,姬骜不自觉的挺直了身子,跽坐在案后(跽坐,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姬符按宗谱排是他爷爷辈的。而张淮则是当今天子的舅父。况且这两个人在他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容不得天子不重视。

    听了姬骜对于“荧惑守心”的担忧,大司马张淮也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荧惑守心”意味着主君有难,虽然天子近年来的表现令他很失望,但作为臣子,听闻主君有难不感到担忧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那无法明说的私心。当今天子是张太后的亲孙子,而他则是张太后的亲侄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然而当今天子无嗣,一旦驾崩就要从其他旁支选择新帝,这样他们张家的权势将不可避免的有所衰弱,这是张淮不愿意看到的。这边张淮正在胡思乱想,那边姬符已经出席。他恭敬地向姬骜一拜,朗声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听闻荧惑守心虽然凶险却能转移到臣子身上。老臣已经活了七十有二了,蒙陛下信任忝为丞相,常常愤恨自己不能报效陛下。如果能用这把骸骨替陛下承担灾祸,臣也能感到心安了。”一旁张淮听了姬符的话,暗恼自己反应迟钝,落入下乘,也连忙出席,称自己也愿意替天子转移灾祸。

    看着阶下那位白发苍苍,连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的宗室元老,姬骜不禁感到动容。他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姬符面前将这位忠于社稷的老臣扶起,安抚道:“丞相,你是朕之股肱,如果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丞相,朕还有什么资格当皇帝。朕受命于天,一切自有天数,丞相拳拳之心,朕知之矣,还请丞相爱惜自己的身体,切不可妄言。”姬符闻言,眼眶一红,不禁又要下拜。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一片君臣相融的气氛中时。一阵刺耳的声音划破了这和谐的氛围。“颍川急报,颍川急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