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士绅
字体: 16 + -

第8章 君子六艺

    从冰洞里跃出的鱼儿足足有十几尾,约有十几斤,陆离见鱼笼已经装满,跑到岸上抱了一堆枯草和树枝盖住冰洞。

    李玉京不解的问陆离:“小呆子,为何又把冰洞盖住?”

    陆离答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些鱼已够吃好些天了,冰洞若不堵住,还会有鱼儿跃出,死在冰面上多可怜。”

    李玉京撇了撇嘴:“屁大点孩子,毛都没长齐就这么虚伪,我们捉的这些鱼被你吃了就不可怜了!”

    李玉京似乎和陆离斗嘴上了瘾,陆离也不生气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易之却在一旁轻微的点了点头。

    装满鱼的鱼笼被李月儿略显吃力的抱在怀里。陆离捡起铁钎子,犹豫了片刻向李易之说:“叔父和家父是旧时,如今路过此地,去我家吃晚热水去去寒气可好!”

    李易之尚未发话,一旁的李玉京先插嘴了:“小呆子,这冰洞可是我破开的,鱼可以说都是我的,一会去你家把鱼煮了,跑了小半天这会我都饿了!”说完又朝李易之喊道:“大哥,我们下午再回去怎样?”

    李易之点了点头。

    “我去把马牵过来!”见李易之允可了,李玉京喊了一声轻灵的跑到树丛之后,片刻之后牵了一黑一白两匹骏马过来。

    李易之也从李月儿手中接过鱼笼,四人一起沿溪而行,朝陆离家走去。

    “娘,娘,我回来了,捉了好些鱼呢!”刚刚走到篱笆小院前,陆离就高声喊了起来。

    林氏披着棉衣出现在门前,只见她脸色蜡黄,嘴唇苍白,看到李易之李玉京,眼神里带着疑问。

    “娘,这是我爹的旧相识。”陆离推开柴门说。

    “陆娘子好!不才李易之,六年前在应天乡试时与梦龙兄曾有过一面之缘,听闻梦龙兄英年早逝,悲痛不已,陆娘子还要节哀保重身体才是!”李易之上前对着林氏颔首说道。

    “李老爷好,是小妇人没福气。大冷天的快进屋!咳咳咳……”似是被寒风吹了,林氏又咳嗽起来。

    众人进了屋子,有些拥挤之感。林氏略显尴尬:“寒舍简陋,李老爷多担待!”

    李易之神情坦然,并无一丝嫌弃,一旁的李玉京搀着林氏说:“嫂子说笑了,大冷天你能容我和哥哥在这歇脚就不容易了,你还病者快去床上躺着!”说着把林氏往里间扶去。

    “小妇人身子差,连热水也烧不得,真是见笑,月儿,快给客人烧些水,暖暖身子!”林氏吩咐一旁的李月儿说。

    李月儿应了一声,去引火烧水了。

    “陆娘子,在下略同岐黄之术,如若方便,可容在下为陆娘子诊治一二!”李易之解下腰间的长剑递给李玉京,而后向林氏说道。

    已经靠做在床上,盖着被子的林氏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笑,说:“如此就劳烦李老爷了!”

    一旁的陆离听见李易之说要给林氏看病,心里惊叹,乖乖!会剑术,又有学问,还懂医术,这哥们是个全才啊。又忙着把李易之让进里间,般了个草墩子放在林氏床前。

    李易之给林氏诊脉之时,李玉京大呼说要用去烧鱼吃,临了还白了陆离一眼,说:“小呆子,你有口福了,能吃到本小姐烧的鱼,不知是你哪辈子积的德!”

    陆离一脸无奈,心想我才一六岁的小孩,这妞干嘛老跟自己过不去啊。

    李易之撩下长袍,坐在草墩子上,让林氏伸出手臂,伸出三根手指放在林氏的手腕,微闭双眼。

    片刻之后,李易之抬起眼皮说:“陆家娘子,你这是五内郁结,气血两亏所致,万事还要看开!你家的事我听陆离讲了,陆家娘子不可一味的生闷气,若是有个好歹,留陆离一人无依无靠如何是好!陆家娘子当打开心扉,养好身体,才能再寻夺回宅田的法子!”

    林氏苦笑着说:“小妇人也知道这个理儿,可就是扭不过来,老天不开眼啊!”

    “老天是开眼的,陆娘子不曾听过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再说陆娘子有子如此,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李易之说着回头看了看陆离。

    提到陆离,林氏嘴角有了笑意,近来自家憨娃越来越懂事了,自己病倒后每日煮饭不说,又捉鸟捕鱼给自己进补,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若非陆离是自己生养,林氏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六岁的小孩。

    “陆家娘子,我给你开一个补气血的方子,只要陆娘子不再为难自己,有半个月这病也就好了!”李易之说着又回头问陆离:“陆离,你家可有纸币!”

    “有,就在墙角的油纸包中。”陆离忙打开墙角的油纸包找到陆梦龙留下的笔墨纸砚。

    “这些都是你父亲的藏书吧,要好好把你父亲留给你的财富运用起来。”李易之跟随陆离的身影,瞧见那占了小半间屋子的藏书感慨道。

    磨好了墨,陆离从来一块木板放在两个草墩子上,有把一张白纸摊在木板上放好镇纸,将一支毛笔递给李易之。李易之接过毛笔,饱蘸墨汁,挥毫在白纸上写了一个方子。

    陆离站在一帮瞧着那一个个中药的名字:益母草四钱、党参二钱、白术一钱、茯苓一钱、甘草二钱、当归三钱、白芍一钱、川芎一钱、熟地黄三钱。药方好坏且不论,单说那笔大字,比陆离在后世见的那些所谓的书法家不知好多少倍,后世陆离也练过几年书法,看李易之的字能感觉到一笔一划都正到好处,组合起来的有一种自然和谐的气韵,让观字之人如沐春风。

    写完了对陆离说:“这是八珍益母汤,正合你母亲的病症,收好了。”

    陆离撤去镇纸,吹干墨迹小心的收了起来。

    “再去拿一张纸来。”见陆离收好了药方,李易之又说。

    陆离又铺好一张纸,盯着李易之写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陆离轻轻念了出来。

    “知道什么意思吗?”李易之问。

    陆离当然知道这句出自《易经》的话是何意,但陆离知道这会必须装傻了,一个六岁的小孩,知道几句孔孟还能说过去。易经?陆离不敢保证自己如果正确回答之后会不会被李易之当妖怪烧死,六岁的小孩当有六岁小孩的表现才是。

    “不知道。”陆离摇了摇脑袋,表现出浓浓的求知欲。

    “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陆离特意表现出一副懵懂的样子,点点头。

    “那你可知道什么是君子?”李易之笑了笑又问,问完不等陆离回答,接着说道:“易,乾有云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尚书说君子在野,小人在位。孔圣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如何做到不忧、不惑、不惧?首先自己要有本事,要知道世间的道理,也是阳明先生推崇的格物致知。”说着停歇了一下摇摇头。

    “这些对你有些高深了,君子有六艺,你可知是哪六艺?”

    “我在族学里听先生讲是礼乐射御书数。”陆离挠了挠头发,说。

    “也对,也不对,之前你不是和玉京斗嘴时引用孟圣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吗,这君子六艺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唐宋之时咱们读书人第一科举、如金榜无望,一则回乡开馆授徒,二则悬壶济世!正所谓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到了今世只有八股时文,真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李易之说。

    先前陆离还假装敬佩,这会儿内心里对李易之已经是五体投地由衷的佩服了。

    “先生大才,陆离敬服!”陆离满脸都是遏制不住的敬仰。

    “陆离,虽说你才六岁,可你比一般童子要聪明得多。对今后有什么打算吗?”李易之离开陆离用草墩木板搭成的书案,走到墙角堆放书籍的地方,随手翻看着书籍。

    “我娘要我学我爹,读书科举!”陆离一边收拾那书案,一边答道。

    “然后做官,娶妻,生子,置田是吗?陆离你可愿意做我的弟子,跟着我除了能学四书五经,还可以学医道、剑术!”李易之声音里有一丝颤抖,走到一旁抄起靠在墙上的长剑,满脸期待的盯着陆离的脸。

    要收我做弟子?陆离总感觉李易之有点后世愤青的味道,愤世嫉俗,跟着他将来能考中秀才、举人、进士吗?

    “李先生,您跟我爹是相识,我叫您一声伯父。小侄冒昧,伯父见谅,您如今身上的功名是秀才还是举人?”陆离小心翼翼怯怯的说道。

    闻听陆离此言,李易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抬手点了点陆离:“你这小娃!我是秀才还是举人跟你做不做我的弟子有什么关系?”

    “我要跟我爹一样,将来考中秀才、举人、进士,伯父若是有功名我跟着您学将来也一定能取得功名。”陆离小声的说。

    “哼,什么狗屁秀才举人,我哥可是翰林!”正在外间烧鱼的李玉京突然探过一张俏丽的脸,得意洋洋的说。

    “天!翰林!”陆离惊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