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
字体: 16 + -

第137章 千金买骨

    第137章千金买骨

    将军府。

    时近中午,周瑜便在府中用饭。

    周瑜之母和幕阜的母亲以及陆采儿在内院用餐,而周瑜则在幕阜、莺莺的陪同下在正厅用饭。小竹和小兰侍立在身后,原本像莺莺、幕阜这样的妾侍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可周瑜哪里会拘泥于这些东西,他现在不能改变整个天下的看法,难道还不能改变家里的看法不成。

    幕阜早已经习惯了,但莺莺终究来的时日尚短,所以吃饭的时候稍稍有些不自然。

    小竹看着周瑜吃的狼吞虎咽,一会便连吃了两大碗米饭,便偷偷的掩嘴轻笑。

    周瑜抬起头,嗔道:“你妮子,你笑什么呢?”

    小竹立即忍住笑,可是越是忍就越想笑。幕阜也看见了,忙道:“夫君,又没有急事,吃这么快干嘛?”周瑜拍了拍胸膛,然后示意小竹拿水过来,喝了一口,这才道:“一会儿还要去军营,事情比较多,所以得吃快一点。”

    “咦,这汤味道不错,是谁熬的?”周瑜喝了一口小竹端上来的热汤,喝了一口,竟是鲜鱼汤,鲜嫩可口,喝到嘴里极是舒爽。

    几个女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将目光定到了莺莺的身上。莺莺俏脸一红,低下头,弱弱的道:“将军,是我。”

    周瑜还真没想到莺莺居然还有这手艺,不由得将她的手拉起来看了看,如白葱般的纤指上有着红红的印记,笑道:“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

    莺莺低着头,道:“将军忘了,妾身可是给将军煮过的。”周瑜淡然一笑,道:“怎么会忘,这不是第一次吃你煮的鱼吗?对了,以后莫在做了,你这手哪里是干这个的。”这样的纤纤素手,弹弹琴还不错,做饭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将军,奴家愿意为将军做。”说完这话头便埋得更低了。

    周瑜心中欢喜,想着这几日都在幕阜房里歇息,把莺莺冷落了,看来今晚得去她哪里祸害祸害了,想着莺莺的那些好处,一颗心便止不住的热切起来。

    “嘶”周瑜突然倒抽一口凉气,只因饭桌底下已经有一只生气的小脚将自己重重的踩了一脚,却正是幕阜怪异的看着自己。周瑜忙夹起一口菜,道:“小竹啊,来给公子我揉揉肩。”

    借以掩饰刚才的尴尬。

    小竹快乐的答应一声,便过来帮周瑜捏着肩膀。

    一会儿,周旭进来汇报,说是司马芝来了,正在外厅等候。

    周瑜面色忽然凝重起来,他站起身,对众女道:“你们先吃,我去处理事情。”

    众女都知道周瑜的性子,在内院闺阁是一个人,可当遇上大事便似换了一个人一样。也都不在开玩笑,都点了点头,幕阜赶紧起来帮周瑜将衣服整了整。

    周瑜这才来到议事厅。

    司马芝正一个人站在大厅里,看着大厅里的“浩然正气”的牌匾,怔怔出神。

    “先生终于来了,来人上茶。”

    小兰和小竹赶紧从外面端进茶来,交给周瑜和司马芝。司马芝并没有喝茶,而是向周瑜行了一个大礼道:“承蒙将军不弃,河内司马芝特来向将军赔罪。”

    周瑜忙向前一步,将他扶起来,道:“先生何出此言,你何罪之有啊?”

    司马芝道:“自古尊卑有礼,我布衣之身却让将军为我牵马缒蹬,实属僭越礼数之行,所以特来领罪。”

    周瑜这才哈哈大笑起来,他拉着司马芝的胳膊,笑道:“原来先生说的是这件事啊,先生多虑了,我为你牵马,乃是诚心而为,岂会因此而怨怒于你,先生你这是在小瞧我啊。”

    “属下不敢!”

    “哎,不瞒先生说,你什么意思我也是懂得。先生拳拳为我之心,我该当为先生致谢才是。”

    “岂敢。”司马芝还是谦虚,连说不敢。

    周瑜示意司马芝坐下,然后周瑜也坐下来,说道:“昔日燕昭王想要兴复燕国,对抗强齐。欲广纳天下贤才,可是燕国小国,昭王又名声不显,所以天下才人都有所疑虑。结果数月之间,竟无一人前去,门庭寥寥。燕昭王便去问计于蓟城老者郭隗。郭隗便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然后道:‘大王欲用贤才,请以老臣始’天下人若是见大王连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那谁还不来呢?结果天下贤人蜂拥而至,二十年间燕国强于诸侯。先生今日不惜自身之名,为我播广纳贤才之声,这份恩情,我会记得的。”

    “主公!”

    司马芝见周瑜竟然理解他的心思,不由得生出一股浓浓的知己之感。这种被理解的心情到了此时方才有所解脱,竟然眼角都渗出泪来。

    “先生,何须这样?只是相比这些东西,我更愿意先生能够诚心助我,如今朝廷暗弱,奸佞横行,地方豪门乘势而起,割据自立,此正当我辈奋起之时,为朝廷社稷扫平祸乱,安定宇内。只是本将身单力孤,力有所不逮,正是需要有先生这样的良才来辅佐于我。”

    “哎,将军。。。。。。”司马芝便要再跪,周瑜忙道:“先生,你这是何故?快快起来。”

    司马芝郑重道:“主公在上,微臣拜见主公,臣一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周瑜忙将司马芝扶起来,这时候,蒯越和众将一齐求见,周瑜叫他们进来,蒯越等人行完礼,周瑜道:“各位这位是河内司马子华(司马芝字子华)先生,你们也先认识认识。”

    众人都是一阵寒暄。

    周瑜道:“前番子华说我江夏如今刑政过宽,并非长久之际,这话我赞同,所以我欲以司马先生为江夏刑曹椽,负责修订法政以及处理刑狱事。”

    司马芝也没想到,自己刚来便被委以这么重的重任。忙道:“主公,在下初来乍到,便受此重任,恐怕不妥。”

    周旭对司马芝让周瑜牵马之事还没有放开心结,道:“公子,末将也觉得不合适。”

    徐晃自然和周旭一个念头,也出来道:“我赞同周校尉的意见。”

    周瑜没有说话,而是坐在主位上,看着众人。

    蒯越左右看了看,走上前来道:“主公,我同意主公的决定,司马先生于刑狱之中看法颇深,我曾私下和与他交流过的士子谈过,司马先生之言都有独到见解,还请主公下决心任用司马子华。”

    众人见蒯越也都这样说了,大多数人也都没什么意见。那些武将自是不解其中的意思,但文人谋士中以蒯越居首,蒯越既然如此说,便都没什么意见。

    周瑜笑道:“好,那就以司马芝为江夏郡刑曹椽。”

    “喏。”

    周瑜笑道:“司马芝,如今江夏郡的局势虽说稳定,但流民杂处,得废你一些脑筋啊,乱世用刑,宜重不宜轻,但是过于严苛的话,也非良谋,这其中的火候,你要把握好。我只有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可明白?”

    司马芝道:“下官知晓。”

    周瑜又转身向蒯越道:“刘别驾今日去了哪里?”

    蒯越道:“今日刘别驾去西市转了转。”

    “嗯,事态紧急,恐怕我们不日就得出兵襄阳。周峰、黄祖你二人尽快准备船只,武昌水营严阵以待,这一次我们沿汉水北上去宜城。”

    周峰、黄祖出列应道:“喏。”

    周瑜又道:“至于留守武昌之事,还得有劳陈将军了。李吉、司马芝、着你二人协助陈将军。”周瑜对陈武的信任也是极深,几乎每次出征,这留守大后方的重任便要落在陈武的肩上,更何况陈武还有屯田均田之事要处理,真是忙的很了。

    陈武和李吉、司马芝道:“喏”

    “其余将领尽快回归各营,做好战前准备,一应物资粮草一律先行备齐,以待出发的命令。”

    “喏。”

    听见要打仗,最高兴的莫过于这些将领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待众人离开后。

    只剩下蒯越一人。

    “主公,想必这次之后将会有大量的贤才名士来我江夏,这是主公之福啊。”

    周瑜笑了笑,道:“不错,这一趟拿下襄阳便要和袁术直接面对,你说该如何做?”

    蒯越道:“袁术不足为虑。我们只要守住襄阳、樊城,与对峙即可,他虽有雄心并吞荆州,但就目前而言,他还是没有机会的。”

    其实周瑜更担心的是与孙坚、孙策会面,不过这其中的事情也不好说说出来。只得点点头道:“一旦拿下襄阳,我会说服恩师迁徙州治于襄阳,观兵南阳,叫袁术不敢妄动。”

    “迁徙州治?”

    “不错。襄阳天然要塞,退足以保荆州无虞,进则可以威胁南阳甚至关中、汉中等地,这等要地,还是在自己手里安全一些。”

    “主公好计策。”

    “先生,这次你随我出征,任掌书记,你也去准备准备。”

    “好,下官告退。”等蒯越退出去。周瑜才回过神来,身后拐角站立的小竹和小兰热切的看着周瑜,似乎再等周瑜的话,周瑜站起身来,自然知道他们哭丧着脸的心思。微微一笑道:“这次我带上你们,可好?”

    两女正在等这一句话呢,顿时脸上拨的云开见月明,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美艳无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