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
字体: 16 + -

第135章 孝子司马芝

    第135章孝子司马芝

    况且孙坚攻打襄阳,作为长子的孙策自然不会不参加,那自己和孙策这个异性兄长,岂不是躲不开的要相遇了。

    而且还是再战场上。

    周瑜轻跺着步子,慢悠悠的边走边想。今日短短的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他伸手摸了摸自己肩上的伤口,伤口微微有些疼痛,但已经好了许多。

    周瑜回到府里,莺莺已经安歇,但幕阜还没有完全睡去,仍在房里等周瑜。幕阜穿着淡淡的薄衫坐在屋子里打着盹,桌子上放着一双靴子,想是给周瑜做的,只不过,靴子还没有做好,疲惫的幕阜就已经在那里一只莲藕般的胳膊撑着小脑袋睡着了。

    夜莺坐在另一边,就着灯烛正在为周瑜做另一只靴子,看到周瑜进来,反应过来,忙要下跪行礼,周瑜嘘的一声,然后做个噤声的动作,低声道:“免礼了,天色晚了,这里不用伺候了,你也去睡吧。”

    夜莺俏脸一红,然后低着头从周瑜身边出去,在外间和丫鬟们睡了。

    周瑜这才转过身来,看着灯下美人的诱人模样,不过并没有起什么别的心思,而是脱下自己身上厚厚的大氅,盖在幕阜的身上。

    幕阜似乎睡得有些沉,并没有发现周瑜的到来。

    周瑜又拿起放在桌子上靴子,暗笑一声,这丫头,我说那天怎么问我衣服合不合身。当时没明白她什么意思,现在终于反应过来,原来是吃醋了。

    当日王淑婷在临走之前,连夜为自己做了一件贴身穿的袍子,自己又非常郑重珍惜的对待,她看见了肯定心里有些吃味,看来这是也要展示她的绣工了。

    周瑜爱怜的看着熟睡的女孩,摇摇头,将靴子放在桌子上,然后走过来将幕阜横抱起来,抱到了床榻上,然后细心地为她盖好被子,掖了掖被角,又俯身在她额头轻轻一吻。

    抬起头时,幕阜一双明亮而又灵动的大眼睛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周瑜,脸上既有幸福又有羞涩的模样。

    “怎么醒了?”周瑜的声音极其温柔,和白天的他完全不是一个模样。

    幕阜红着脸,心里暗道:“傻哥哥,你这样又抱又亲的怎么会不醒?”她没有说话,而是一双眼睛就那样盯着周瑜。

    盯着盯着,周瑜便觉得胸腹间一团邪火冒了上来。

    他也不再问,俯身便去擒住她的嫩唇,然后亲吻了起来。

    一时间天雷勾地火,原本毫无心思的周瑜渐渐地便沉溺于这种异样的风情里。

    幕阜在他的滋润下已经成熟丰满不少,但手覆上她的挺拔时,还是忍不住心里一动。这是兼具少女的娇羞和成熟女子的风致于一体的绝世尤物,再加上并没有汉族女子那样的矜持,别具诱惑力。

    不一时,两人便光溜溜的躺在了被窝之中。

    “瑜,你的肩膀怎么回事?”周瑜正吻得动情,不安分的手也已经探入了禁地,可没想到幕阜在回吻周瑜的身子时,竟然发现周瑜肩膀上缠着衣带。

    周瑜这时候哪里管得上那个,沙哑的嗓音在深夜里别有一番风味.“幕阜小乖乖,没事,就是今天出去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不碍事,我们继续!”

    “我看看。”幕阜哪里还有心思和他巫山云雨。便一把将周瑜推开,横不顾灯烛未灭,而她已经一丝不挂的映入了周瑜的眼帘。

    周瑜惊愕的看着那具完美到极致的胴体,连眼睛都看的呆了。

    幕阜却是浑然不觉。赶紧抚上他的肩膀,但见胳膊上,甚至胸口都有血红的爪印。幕阜的心都要痛起来了,她看着那一道道深深地血痕,急的眼泪都要掉下来,“瑜,到底怎么回事,我赶紧给你叫大夫吧。”

    周瑜将幕阜揽在怀里,低声道:“幕阜小宝贝,真的没事,你看这不都不流血了吗?咱们现在先不说这个好不好,你看你都把我的火勾起来了,你得负责是不是?”

    幕阜这个时候心疼还来不急,哪里有心情陪周瑜做这件事。嗔怒道:“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尽想这事?”说着便要起身,周瑜见她要逃,一把将幕阜压倒覆在身下,不顾幕阜的推搡,低声道:“小宝贝,听话。”说罢,便将被子使劲一拉,将两具滚烫的身躯盖在被子之下。

    活色生香,被翻红浪,闺中自有一种不可言的趣味。

    过了良久良久,云消雨散。

    幕阜整个人瘫倒在周瑜怀里,轻轻咬着周瑜胸口的软肉,嗔道:“都怪你,痛死我了。”

    周瑜淡淡一笑,将她潮红酥软的身子抱得更紧了些,然后道:“傻瓜,以后你就会发现,这可是双倍的幸福呢。”

    幕阜手抚摸在周瑜的绑有衣带的肩膀上,轻声问道:“瑜,痛吗?你怎么那么不小心,那可是老虎。”

    周瑜摇了摇头,道:“没事,不用担心,都是一些皮外伤,不碍事。对了,那只小虎你养着,不过小心些,别让它伤着你。”

    周瑜已经将受伤的原委尽数说于了幕阜,幕阜听后,心里又是崇敬,又是担忧,又是爱怜,诸般感情尽数涌来,冲击着她的心灵。

    她抬起头,满是依恋的看着周瑜棱角分明的侧脸。

    这是她爱着的男人,这是属于她的英雄,这是属于她的无可替代。

    她俯下身,悄悄地在他胸膛上轻轻吻了一口,忽然想起那个毛茸茸的小家伙来,小白虎有些怕生,今天第一次见幕阜时,便缩在一边不敢靠近,幕阜原本还以为这是周瑜猎的猎物,没想到其中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嗯,我替你养着,以前爹爹教过我驯兽之法,说不定可以用的上。”幕阜眯着眼,笑道。

    一夜春风,抚尽华容。

    周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夜莺和小竹、小兰替周瑜收拾完之后,便带着周旭以及诸将直奔馆驿。

    馆驿之中,那些前来应招贤令而来的儒生士子正在吃饭。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文士,羽扇纶巾,头戴一块方巾,穿着青布长衫,儒雅异常。

    他没有同众人坐在一起,而是独自坐在另外一边的角落。身边坐着几个年轻的文士,那几个人都在谈笑妍妍,唯有中年文士微眯着眼,只是静静的坐着,似乎在想些什么。

    这个中年文士正是著名的司马芝,司马芝是河内郡人,饱读诗书,在河内大有文名。河内大乱之时,举家避乱荆州,在经过南阳郡鲁阳山之时,遇上了山贼。结果许多百姓都逃跑了,只有司马芝带着老母留在城里,结果马贼想要杀他,司马芝临危不惧,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母老,唯在诸君。”山贼听后,便觉得这是个大孝子,便放他们母子二人南归。

    司马芝便携着老母,从襄阳南下,听说周瑜治理江夏甚安,于是便来到武昌。家里贫穷潦倒,司马芝只好卖些字画为生。这次周瑜广下招贤令,司马芝看到江夏郡确实有一种欣欣气象,便欣然而来。

    “父亲,还是用些饭菜吧?”站在一旁的司马芝之子司马岐看着其他人都在用饭,不由得焦急。

    司马芝摇摇头道:“再等等。”

    一个儒士模样的人冷笑一声道:“怎么,先生还在等什么美味佳肴不成?”

    司马岐端着碗将碗里的饭菜大口大口的吃了一番,他也是饿极了,从河内一路南来就一直饿着肚子,到江夏之后虽然情况好一些,但还是属于吃不饱的状态。

    现在跟着父亲在这里可以随便吃,他哪里还会客气?

    没有经历过北方战乱和饥饿的人是感受不到挨饿的感觉的。

    这间屋子里大多数人都是北方避难而来的士子儒生,一个个都对这些饭菜珍惜异常。

    说话的士子一看便是江夏本地人,司马芝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一块干净的布块,小心的挖了一块米饭和一点菜,仔细的包裹起来。然后装到怀里。

    “先生,这饭菜你享用即可,为何要藏在身上呢?”忽然,从门外飘来一个人的声音,一个身着白色衣冠的俊雅少年拿着一把羽扇走了进来,面如冠玉,身材修长,极是雅致。

    正是伏波将军周瑜周公瑾。随后蒯越、李吉、周峰等诸将也都走了进来。一时间屋子里挤满了人。那些吃饭的士子们也都停了下来,看着进来的这些人衣着不凡而且卫兵对他们毕恭毕敬,想来定是江夏极为重要的人物。

    司马芝看了周瑜一眼,面不改色道:“我出来已久,家母尚在家中空腹,所以帮家母带一些。”

    周瑜心中一动,这个中年人不一般。

    周瑜道:“这馆驿之中饭食充足,你完全可以另带一份,何必要从你的碗里分呢?”

    司马芝笑道:“我一人在这里食无功之食,已经是大大的不该,更遑论两人食之。不若将我的一份分成两份,稍解心中愧疚之意。”

    周瑜愈发的好奇,这话虽然有迂腐的嫌疑,但也能见的此人光明磊落的操守,不由得赞道:“先生真乃国士也,倒是我见识浅陋了。”

    司马芝道:“不敢,久闻江夏周使君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为一时之俊,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什么?

    江夏周使君?

    难道说这个翩翩少年便是江夏郡太守、伏波将军、武昌乡侯周瑜?

    众士子都有些不可思议,怪异的盯着周瑜,随即反应过来,忙都行礼参见。

    周瑜挥挥手道:“众位不必多礼,各位名士能来应这招贤令我心中极是高兴,都请坐。”

    众士子儒生恍若梦中,一个个都坐下来,唯有司马芝并没有坐。

    “先生可是还有话说?”周瑜见他不肯落座,诧异道。

    司马芝拍了拍自己的青袍,摇着扇子道:“周使君,子华有一言,不知使君肯听否?”

    周瑜的面色严肃起来,神色郑重的道:“请先生赐教!”周瑜知道司马芝必有重要的话要说,司马芝之名,他也是略有耳闻的,尤其是在鲁阳山救目之事,已经名传天下,周瑜知道像这样的人必不会拍马逢迎,定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于是不敢怠慢,待之以国士之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