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凤坡没死的我果然有问题
字体: 16 + -

第44章 ·东西将乱,趋利避凶

    从那天南宫回到住处后浑浑噩噩地过了约有十天了。

    关羽也是自那天谈过后再传令南宫与他一同回江陵之外两人一面未见。南宫每日在府上教学读书,自己也花了一番功夫简单地学会了汉隶,至于篆文古籍之类难度太高他还看不大懂。

    江陵虽是荆州重镇,自曹操南下后连年的征战也是搞得民不聊生。南宫听说以前刘表尚在的时候江陵还算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如今他眼前的江陵只剩下甲兵与各种兵器、战马和战车了。

    魏延走后一封书信都未来,南宫也不知道他这兄弟现在何方在做何事。不过他也无暇顾及太多,他自己这边还心忧前程,眼前一旦cd传来交兵就说明孙权北征逍遥津的日子也不远了。

    这关羽始终没给南宫一个答复,他现在是面缓心急,心如火燎。

    是日南宫仍旧在屋内读书,月儿也正在案前一笔一划地抄写西游。要说月儿的学习热情甚高,这一月不到的时间她天天日夜不辍,终于已经是快抄完一本名著了。她更是十分聪慧,不仅在抄写过程中读了西游,也在其中学到了一些思想道理。

    此时门外似乎有西川来使的消息,南宫听闻快马蹄声立即出门去看。只见一传令兵飞奔而来,动向直指政厅。南宫赶紧回到屋内,心想定是西川那边有了重大消息,立马更衣等待关羽的召集。

    可是一日过去这传令兵也没见从大殿出来,关羽的召集令也没到府上。南宫心中烦恼得很,急得他自顾自在屋内走来走去。

    直到当日入夜南宫也未接到消息,他怕关羽已经自作主张,但是夜已深自己不好深夜去访。南宫最后坐在案前,只凭孤灯一盏硬是坐到了天明。

    天刚见亮,南宫就走出府门上马往政厅走去。所谓军机不可失,要是自己有半点马虎这里都可能成为身死之地。此时满脸倦容的南宫脑海中只有那晚做的那个长梦,那个自己带着月儿和家眷逃命的麦城之梦。

    政厅大殿之前卫兵正在交班,见南宫快步上来赶紧停下手中的事向他行礼并说,“军师形色匆忙不知所为何事?”

    南宫未答,只是振袖而去走近大殿寻那关羽,左右看了一遍却见殿上一人都没有。他愣了一会儿转身出去,心想这关羽莫不是已经整兵去了打算去校场再寻。

    卫兵这次拦住了南宫的脚步请礼说,“军师难道是寻关将军?”

    南宫没好气地回答,“是,你可知关将军所在何处?”

    卫兵埋头说道,“关将军每日巳时方至,如今天色尚早。军师不如在殿上稍后,我即刻前去禀报关将军。”

    南宫听罢心想这关羽还过的公务员日子,只好点头让卫兵去禀报关羽,这边自己则在大殿等他。

    南宫交代完后转身入殿,坐在案下首席焦急地等着,紧张的心情让他双腿止不住地抖动。

    不到半个时辰就听见殿外传来动静,应是关羽来了。南宫赶紧起身到殿门口准备迎这大将军。

    关羽大步流星向南宫走来,来到面前后他单刀直入的问道,“军师大早便候我,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不知是何事劳你前来?”

    南宫也引着关羽往内边走边说,“昨日听闻蜀中有使前来,不知主公是何交代?”

    关羽坐下后瞥了南宫一眼淡淡说道,“无事,蜀中来使是主公交代你我在此地莫要急功近利,只说需沉住气便好。”

    南宫听完知道关羽把大事藏了,马上追问,“想必还有其他事情,关将军请莫要瞒我。”

    关羽手拿起自己案上的书简说,“主公言大军返川之时途径江州已见曹军端倪。一番调查过后查明汉中张鲁已降。此时已由夏侯渊、张郃驻守,二人雄兵南顾虎视西川。那法正动身来荆州前为主公安排了黄权引兵北上于关内北据,却不想张鲁已是降将。如今巴西与汉中交界之处两军已几番试探,只是尚无大战而已。”

    南宫听完心中一寒,汉中这是即将要开片儿的预兆。张飞张郃在宕渠会有一番恶战,想必刘备现在已经调转大军往巴西督战了。

    关羽此时在殿上漫不经心,刘备交代他要沉住气的意思是要他别参合这次交锋,而东面孙权刚撤想必也与其并无战机。

    关羽接信后无心用兵,干脆在江陵按兵不动了。

    但南宫心里焦急,他还没能说服关羽到时候兴兵去逍遥津救孙权。

    如果事情按照这么发展下去,想必定会按照剧情大势发展,那关羽和自己都会面临失败的结局。

    这关羽一死蜀汉大好的局面就要完了,紧接着火烧连营刘关张全得死在这荆州。三国归晋的结局便不可避免。

    南宫起身踱步,关羽抬头向他看过来没好气的说,“先生如此焦急,还在惦念那兴兵救碧眼小儿的事么?”

    南宫不敢应答,他脑海中在想要如何才能说服关羽参与到三方大势中来,为荆州未雨绸缪。

    关羽见南宫没声儿,也继续低头看书,还在案上拿了块糕点吃了起来。

    事已至此,南宫看不透关羽眼前究竟在这荆州所图为何。关羽作为军政大权皆在握的封疆重臣南宫如果获得不了他的认同,那么就是文武离心荆州难保。

    可现在两人一个高坐在上读书,一个在下焦急地走来走去,局面好不尴尬。

    南宫没有办法只好与关羽先攀谈起来,他问道,“云长将军,有人言合肥守将张辽与将军乃是旧相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关羽听到南宫没事突然问到张辽,漫不经心地回了句,“是真,我与他算是相识。”

    南宫又问,“那在将军看来,张文远与襄阳曹仁相比如何?”

    这个问题引起了关羽的兴趣,他平生最骄傲的就是自己与这些名将豪杰相比还能胜三分。他听到南宫请教他如何评价曹仁张辽,便放下了手中的书简看着南宫说,“曹子孝乃是曹军麾下肱骨重臣,既是曹操从弟深得信任又颇有大将之风。而在我看来文远有万夫不当之勇,奈何曹军麾下猛将如云,更兼有夏侯、曹姓诸将分领重任。故其在曹军难有作为。不过若是我对阵,愿敌曹仁而避文远。曹仁不及文远,功名乃仗人主之亲耳。”

    南宫心想关羽果然自傲,评价他人都带有成见。他与张辽意气相投所以欣赏张辽,这曹仁身负大将军大司马,若没几分战略眼光如何当得!既然关羽尚在局中便有可趁之机了。

    南宫诡秘一笑又问关羽,“既如此,将军在这江陵驻守北望曹仁已有数年,且未得一寸扩土。如今西面起兵,江东必响应而引兵北上以图战机。将军难道不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热羹?”

    关羽不言,他虽心知南宫此番又是激他出兵之计,但自己又确实不甘寂寞。

    他摆出正坐姿态,想继续听下去看南宫又有啥手段来劝自己。

    南宫边走边继续说道,“曹仁以重兵于襄阳,可谓占尽长江天险之地利,眼前尚不可妄动。而合肥同是中原重镇,则是张辽、乐进及李典三将严守。这孙权纵是倾巢而出胜负也尚未可得。将军既心知文远之勇,如何看孙权此战胜机?”

    关羽答道,“孙权需以数倍于合肥之兵力围城而击援,假以时日方可见胜机。不过以文远军略必心知难有援军,恐将弃据城坚守而欲出城袭之。孙权若能引兵至城下而围便是七分胜局。”

    南宫点头表示认同,关羽的战略战术眼光确实还是一等一的,心中嘀咕关羽毕竟是三国第一名将。但是他又问,“以吕蒙之资可否挡文远之勇?”

    关羽不屑道,“凭那匹夫断无可能。”

    南宫笑道,“既如此孙权将败于合肥,而吕蒙得见猛将。此后以江东一众儒生小儿恐再无北上胆识。此番将军亲眼所见,于益阳他们便已是无信无义。届时若曹军再兴驱虎吞狼之计,曹仁南下而吕蒙匹夫也引军来犯则将军危矣荆州危矣。如今将军若施恩于江东或为其取得一寸城池,他日主公西定汉中你我还可于借还之事说以人情,为主公保此拒还荆西之义。不知将军所虑如何?”

    关羽听罢虽未答复但心中已生动摇。他心中明白确如军师所说以江东那群酒囊饭袋难敌合肥三员大将。此次自己若能去救,或许真可以在荆州之事上争个主动。

    南宫见关羽已经动摇,心知此事有了希望,他站在殿下就等关羽一句应允。

    如果此次自己能先把之后孙权一心向北的决心定下来至少荆州能保无忧。只要避免了关羽的身死,刘备大业就有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