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凤坡没死的我果然有问题
字体: 16 + -

第43章 ·散伙饭后路在何方?

    城中这三日,众人皆在忙碌。人们或整备西归,或退兵北上。

    只有南宫在住处过着一纸墨染,红袖添香的好日子。几日以来月儿药膳相补,身子骨已经调理得差不多。

    这天军中万事已近完备,南宫也听闻刘备次日就要拔营西归。他嘱咐月儿去找驿丞备些酒水佳肴,于院中摆席的他一人在夕阳下独饮小酌。就在晚霞将尽之时门外传来脚步响声,随着门开果然魏延来了。

    魏延虽一脸倦容,却身穿平日里少见的布衣素袍。他抱着一大坛子酒,手中还提着烧鸡呆站在门口看着南宫。

    随即魏延哈哈大笑。他快步走到院中,坐下将手中的酒菜递给月儿拿去处理。

    魏延转过头对南宫笑道,“魏延还是小看了兄长,以兄之见识又怎会算不到我今日要来。你看我还带来这么多酒菜。”

    南宫将魏延面前早已备好的酒盅斟满,然后举杯向他说,“你我兄弟自此天各一方,想文长将在汉中苦战,兄以此酒祝你万事安康。”

    说罢南宫将手中酒饮尽,然后又斟上满满一杯。

    魏延也豪爽地将酒一饮而尽,放下酒盅后他对南宫说,“汉中就是千难万险,也不及此处暗流涌动。云长将军乃是主公心腹之将,行军忠勇无敌,在军略兵法上也颇有见解。兄与他前无深交,如今要以军师名义辅佐此无双国士,恐非易事也。”

    南宫又饮了一杯自顾自说,“我自有分寸,文长莫要牵挂。为将者领兵在外切忌分心。来来,今夜乃是你我兄弟别前酣饮,莫要再提军事,只管顾此杯中物罢。”

    魏延看着南宫,手拿起酒盅斟满美酒饮了,二人再没多说。

    此时月儿将魏延带来的酒菜也处理好拿了出来,南宫招呼她也坐下一同用膳。

    魏延见状也举杯敬月儿对她说,“先生就托付于你了。”

    南宫看着二人,心想他们便是自己在这世上的仅有的亲人。想到这里他心中又升起一抹乡愁。自己本来人际广泛,交心之友甚多,更别提家人兄弟。穿越之后来到这三国时代自己孤苦伶仃,本来平凡的生活也变得烽火相伴。

    眼前家人相随,美酒相伴。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之景却成了这个时代最奢侈的东西。

    南宫默默看着魏延和月儿二人交谈。月儿知道魏延是南宫知己对他几无防备,魏延则也是知这妹子是南宫红颜对她也亲近。

    两人聊的话题中始终也撇不开南宫,从如何结识到他的起居生活无所不谈。月儿听魏延说才知这凤雏庞统先生有南宫这一诨名,心想怪不得先生不给她取名庞月而叫南宫月,而魏延也了解到南宫打算收月儿为学生,教她读书识字。

    时已入夜,今晚没见月亮反而衬得冬日漫天的星空灿烂非常。魏延对月儿说打算他日送她一些简单的书籍竹简供她学习练字,他又问她道,“魏某好奇月儿姑娘书法,姑娘不妨就以美酒为墨在桌上挥洒一番?”月儿从未想过能有机会与魏延这样身份的将军相聊甚欢,于是乐呵呵地答应了。

    只见月儿在酒杯中玉指轻点,然后在桌上轻轻写下“南宫月”三个字。

    魏延起身好奇地看过来却认不得这三个字。要说字形倒是可以猜出是何字,自己却识不得。他忽然意识到这好像之前看到的天书之中字的写法。

    魏延缓缓坐下看向南宫。他一言未发,南宫则没有留意到魏延脸上变换的神情。

    此时魏延拿起酒坛向自己的酒盅倒酒,杯满之后酒溢出流得桌上到处都是。南宫以为魏延喝醉了看过来,只见魏延大开大合地将坛子放下,举起满满的酒杯对二人示意后大口喝了个干净。

    随后他抬手抱拳对南宫说,“天色已晚,弟明日还有军务就不叨扰了。文长就此告辞。”

    南宫醉眼朦胧地看向魏延说,“也是,文长明日还要随主公跋涉行军,那就早回罢。为兄也不留你了。”

    月儿看着二人饮了最后一杯,魏延起身离开。这边南宫已经喝得满面潮红,走路偏偏倒倒。月儿扶起南宫,将他带进屋内。她亲自为南宫解衣沐浴,两人共浴后熄灯了。

    次日大早屋外就传来行伍行进之声。南宫宿醉之后头疼不已,他被声音吵醒起身走出屋子远远望去。

    只见大军高举刘字帅旗缓缓行进,心想定是刘备已经拔营。

    这没叫他去送行他也没管,兀自回到屋内后便更衣坐在床边。

    月儿还在榻上安眠,南宫在一旁凝视了许久,忽然听到有人来访。

    南宫走到门口,打开门看见是一个传令兵。那人对他行礼说道,“关将军于城内请先生至政厅议事。”南宫应允后回屋简单准备后随传令一起去了。

    来到政厅之外,南宫远远就看见关羽站在殿外似是在等自己。南宫快步上前对关羽行礼问道,“云长将军召我有何要事相议?”

    关羽转身还礼对南宫说,“关某请军师过来只为如今归江陵之事。益阳我已安排好留守,今日午后你我便率军归江陵吧。”

    南宫俯身道,“知道了,那我午后便在住处待将军传令。”说罢南宫转身打算拜礼而走。

    关羽赶紧叫住南宫又说,“先生莫急,关某还有事请教。”

    南宫看着他,心想关羽对自己姿态摆得挺低,看来他也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处。

    于是南宫答道,“不知将军有何事,我必知无不言。”

    关羽抬手示意南宫随他进殿,两人边走他边向南宫问道,“主公将回蜀中,想必将蓄势待机直取汉中。这汉中将有大战,真乃大丈夫建功立业之地也。先生看来你我在此荆州是否也应起兵北上,攻曹操个首尾难以相顾?”

    庞统与关羽一同坐下后他对着关羽说,“汉中确是丈夫功业之地,然江陵北向樊城襄阳都乃重镇。纵是曹操兴重兵于西,荆北仍是大将曹仁雄踞之地,以我三郡之力恐难以成功。”

    关羽抚着长髯几番思虑,想了许久后说了句,“若邀孙权同出,可有一战之力?”

    南宫淡淡地说,“且不言吕蒙鲁肃是否愿与将军协作并进。就算他们兴兵而来,此役所图何处?以谁为帅?”

    关羽立即回答南宫说,“主公举义旗讨曹,此荆州军势理当以我军为帅!此事当无疑虑!”

    南宫叹了口气,“将军恕我直言,若将军倾巢北进。江东不趁机袭我荆西三郡已是孙权仁义,你我想破襄阳而江东诸人皆念着合肥。故而以我之见此次曹军东西难顾之时,江东还将兴兵去取合肥”

    关羽沉默不言将南宫所言反复琢磨。他知其中有理,但自己还是觉得独自在东面置身事外有些气不过。

    南宫看关羽心急,他便故意低头把玩着之手中茶碗缓缓地说,“将军若想趁机建功,我倒有一计。”

    关羽听到立马关切地追问,“何计,先生请言明。”

    南宫放下茶碗靠向关羽小声地说,“此番良机,孙权必要借机兴兵北上。将军可待江东大军北出之际也作北上之势。待江东与曹军交战之时将军便倾大军去合肥救孙权,此战不求破曹,只求保孙权安然而退。”

    南宫知道刘备一打汉中,孙权为了在江东的门阀势力中立威要兴十万大军北上攻打合肥。

    此战乃是张辽成名的“逍遥津之战”,这孙十万被张辽八百步卒追的走投无路,还差点被俘。他心想若在这最失意的时候自己和关羽去救孙权不被张辽逼入死境的话无异于雪中送炭。自己卖了人情给孙权不说,以后孙权至少还有北上的胆识和实力。

    关羽还在品味南宫这条计谋。他是打心底力瞧不上江东那群人,更何况这次吕蒙还坏了刘备面子。且不说这军师是否神机妙算一切皆如他所说,就算孙权真的被曹军杀得走投无路又和自己有何关系?

    关羽心中疑惑难解,他不懂为什么军师不为他考虑却要去为江东考虑。

    关羽想不透,只好转过来对南宫说,“军师之意,我已尽知。关某一时也难以决断,你我先回江陵再说吧。待局势如先生所断,战机来我便引兵去救就是。”

    南宫听完想现在关羽不听自己的计谋,自己也确实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谁让自己只是个参谋不是关羽的政委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