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崛起
字体: 16 + -

第75章 各方

    刘玄初道:“虽然重大决策吴三桂不让我知晓,但前几个月腾越土州的任命在五华山各吏之间已闹得沸沸扬扬,均是不满让一不满二十的黄口小儿担当此任。”

    顿了下,又说着:“再有半月便是元江土司那天凤的六十大寿,到时吴三桂不可能亲去,要么是侄子吴应麟,要么是世孙吴世璠,不管他们两人谁去,徒儿你必定要陪同,你顺路去藤越土州看看那叫林青的小儿是否可以拉拢,回来与我说。”

    皇甫保柱道:“师傅为何不亲去?徒儿看人的本事,还不及您万一。”

    刘玄初道:“为师现在一举一动,做什么都在吴三桂监视之下,实在不便动身,那藤越土州与元江紧邻,路上不管你是护送谁都可窜辍他去藤越境内一看,就这样定了,你下去吧。”

    皇甫保柱刚到门口,刘玄初又提醒了他一句:“那天凤是我们的人,必要时你可跟他言明身份,寻求帮助。”

    “徒儿知道了。”

    ……

    紫禁城。

    因为鳌拜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被擒下,所以他给康熙新安排了帝师,原秘书院侍读学士,现翰林学士、经筵讲官熊赐履,字青阳,后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清廷编撰的《明史》总裁官便是他。

    现在康熙亲政,他不愿再像以前傀儡皇帝一样被摆弄,在帝师这件事上,既然让罗承宗留下不可能,就再加上一个,任用了钦天监正汤若望举荐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字敦伯。精通天文历法,后为工部侍郎,帮康熙铸炮。

    钦天监正汤若望是德国人,基督教会士,明朝时就来到中土,可用自然天象的变异来推测统治吉凶。

    顺治年时,被称为西藏活佛的达赖喇嘛带领三千喇嘛和大批蒙古护卫到北京觐见顺治,想收顺治为喇嘛弟子,被汤若望阻止,满清贵族因让皇帝免于出家一事非常感激尊敬汤若望。

    刘玄初及山门能看出天象有变,汤若望自然也察觉了,他命南怀仁与康熙说明情况,亲赴滇南查看异变的源头。

    南怀仁自无不应,晋见康熙说明情况后,康熙却说:“沾杆拜唐在滇南布有眼线,但凡吴三桂有何异动,定会传消息回来,先生无有必要亲赴滇南吧?先生若是走了,只有那鳌拜安排的熊赐履来教朕了,朕不想跟他学。”

    南怀仁一直跟汤若望学的是汉语,但口音非常蹩脚,至于满语,南怀仁很难理解服侍眼前这个小皇帝的侍女苏麻拉喇的名字意思是袋子,还有清廷已过世的重要人物努尔哈赤是野猪皮。

    南怀仁用蹩脚汉语道:“不是吴三桂,用汉人的伟大著作《周易》里的话来讲,这叫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这一就是变数,是有人妄图窃取皇上您的大清……”

    南怀仁最终说服了康熙,而康熙因为还没有收到沾杆拜唐的确切情报,担心南怀仁此去会有不测,指派了纳兰明珠带着大量侍卫随行保护。

    纳兰明珠是康熙元年担任的侍卫,颇有武艺,深得康熙赏识,在康熙三年被升为内务府郎中,康熙六年破格提拔当内务府总管。

    历史上纳兰明珠在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后与康熙成为亲戚,论辈分是康熙的堂姑父,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

    而清廷虽然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但与明朝皇帝要受内阁大臣的制约,无法为所欲为不同,清廷是皇权高过一切(原本鳌拜被擒后的历史),皇帝所有都是一把抓,最倚重的便是满清贵族,纳兰明珠本身就受康熙信任,这下又成为皇亲国戚,自然受到重用,在康熙十一年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其上任后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竭力主张康熙裁撤三藩,跟此次即将启程的滇南之行所见所闻有很大关系。

    而在滇南潜伏的沾杆拜唐,也确实事无巨细,每一件都汇报上去了。

    这次的汇报内容大致是吴三桂与蒙古、西藏,以茶互马,更在中原南北直隶地区大肆采购纳霜、黄连、三七、麝香、马钱子、南红花等等药材,多数是配置刀斧伤、金创药的所需药材,林青被任命藤越守备将军这事自然也被提及了。

    但汇报上来的消息需要先传到杭州满城给飞扬古,再由飞扬古筛选后传回京城给康熙,所以康熙才会不知情。

    因为路途遥远,飞扬古也是在南怀仁等人启程上路之后的半月余才收到的消息,比林青写给顾炎武的信要早到。

    飞扬古对吴三桂以茶互马,收购中原地区药材进入云贵之地等违反朝廷禁令的事已习以为常了,每次大致都是说的这些,不同者,无非是这次又跟哪个部族换的马,跟哪家商会买的药材。

    但这次吴三桂对林青的任命一反常态,引起了飞扬古的很大警觉,他思量后觉得汇报京城,再传回该如何应对此事时已是猴年马月的事了,遂打算派人去查探。

    时过境迁,啊达骨比数年前在杭州码头鞭打林青时,又长高不少,生得虎背熊腰,粗粗的辫子,额头剃的光洁明亮。

    他在满城中见到了蓄起山羊胡子的飞扬古,还是那幅死人脸。

    飞扬古一直很器重他,打算当做执掌沾杆拜唐的下一任接班人来培养,调查林青这件事的重任便落在了啊达骨的头上,按飞扬古说是,一次考验。

    ……

    从福建厦门开往台湾的一艘船上,陈永华与一长衫男子正望着海面交谈。

    陈永华道:“王爷素有爱才之心,有西先生医术高明,此去投靠,必得王爷器重。”

    长衫男子闻言转过了身来,海风大,他半眯着眼道:“有西这名字,是师父给我取得,漂泊半生,仍旧一事未成,实在愧对师父在天之灵,总舵主向延平郡王(郑成功之子郑经世袭爵位)引荐时便说在下叫冯锡范吧。”

    陈永华闻言没有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

    若是林青在此,定能一眼认出,这不是少时长山村的赤脚郎中冯有西吗?

    只不过相比那时,冯有西苍老了许多许多,两鬓许久未剃,已是鬓如霜,一双眼睛更是昏暗,尽显沧桑。

    历史上是有刘玄初这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