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原始人
字体: 16 + -

第2章 开始制陶

    为了改善生活品质,风溪打算烧制几个陶罐陶锅,天天吃烧烤,味道不说,还容易上火。制陶所需的陶土其实很好找,附近有几个白蚁巢穴,巢穴的泥土就是比较好的黏土,而且没有什么杂质,趁着今天食物无忧,也为回部落做打算,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不少部落能烧制简单的陶器了,但是记忆里,风溪他们部落是不会的。陶器制作和烧制,其实挺简单的,前世也看过不少类似的视频,但是视频党归视频党,真正动起手来,能弄成什么样,还是得实际操作一番,纸上谈兵谁都会。

    风溪弄了些大芭蕉叶,把黏土土弄回到石洞旁边,用木棍在一旁挖了个小坑,用来踩土熟土,因为只是打算先简单烧制试验一下,所以暂时不打算弄窑,直接覆柴烧制。没有合适得工具制作陶轮,只能用盘条法制作陶胎,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做不到太工整,烧制时受热不均匀,容易烧裂。

    芭蕉叶能运的黏土有限,风溪来回运了好几趟,才差不多满足所需的要求,因为小溪里石洞也有点距离,总之来来回回的,挖坑运土运水就花了不少时间,加上捣碎踩土揉和,半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量的体力劳作,风溪的肚子开始咕咕响了,但是由于只留了一只野鸡,这是风溪的晚餐,不想晚上饿的睡不着,要么忍着留到晚上,要么就是吃完,晚上在去看看陷阱有没有收获。风溪还是选择饿着,剩下就只需要盘捏陶罐陶锅之类的,不太消耗体力。

    盘条法,就是在陶泥没有相应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徒手制作各种需要的陶器器形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像是编织竹制品,或者编织毛衣。风溪第一次动手制作,只能凭借记忆中视频里的制作过程,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虽然所处蛮荒原始时代,但是这些尝试,给了风溪一个好心态。将陶泥搓成一条条泥条,然后在弄好的锅底泥盘上往上盘,盘到自己想要的形状后,再用稀泥浆抹平外壁内壁,这个过程看简单但是不好操作,因为陶泥比较软,盘一点高度就要必须要晒干一会儿,不然稍微盘高几层就容易倒塌,而且陶壁也不能太薄。

    这样一下午下来,倒是弄了不少陶锅陶锅,两个陶锅四个陶罐,两个碗和两杯子,因为烧制的成功率不能保证,只好以数量取胜,一堆里总有那么一两个能够成功吧,而且随着风溪越来越熟练,后面做的都越来越好。

    陶胎没有完全干燥是不能烧制的,容易烧裂。天色也渐渐暗下,风溪的肚子早已擂鼓震天了,这时刚好还剩有点泥浆,烧烤的糊味早已吃腻的风溪,决定试试传说中的叫花鸡,最原始的叫花鸡,把野鸡内脏去除掉,外面裹上泥浆,将它丢进火堆里,火候啥的也不懂,好不好吃只能看缘分了。

    大概是吃烧烤吃多了,风溪感觉叫花鸡的肉质格外的鲜嫩,前世不是没有吃过野鸡,这种大野鸡的肉质是比较柴的,但是在艰苦的生活岁月里,稍微一点点的生活品质提升,都会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吃完叫花鸡,把吃剩的残羹骨头啥的清理清理,弄到远离石洞的地方,一是容易引来野兽虫蛇,在这种蛮荒原始时代,谨慎一点好,安全第一,二是气味很大,就算没有野兽之类的,也是很容易招蚊子,没有蚊香花露水,仅靠个营火堆是不顶多少用的。忙活了一天,风溪就早早的睡下了,打算第二天多拾一些干柴,顺便看看附近有没有竹林,有的话,可以编织个捕鱼笼,这样食物来源就不用太愁了。有了目标,风溪心理就安稳多了,至少没有了那种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了。

    清早起来,天还微亮,石洞外,整个世界都被雾气笼罩着。风溪赶紧跑到晾陶罐地方,生怕陶罐陶锅被雾气所毁,那一天的忙活就都白费了,这是风溪所不愿意接受的。到地方,一眼看去,陶器都还都完整的摆放在原地,风溪摸了摸感受了下,陶器都已经很晾的坚硬了,只是外面有点湿凉,不过还好雾气并不算太湿润,所以等太阳出了,晒一晒就好了。这也是风溪太过粗心,没有把陶器搬进石洞,万一碰上雨天,那可就真的拜拜了。

    照例,本应先去查看陷阱有没有收获的,但是因为雾气太重,能见度太低,所以风溪也不太敢出去,于是在附近拾一些干柴。一来用于烧制陶器,二来储存一些柴火,雨天也可以使用。

    风溪今天的运气不算太好,所有陷阱都查看完了,却一无所获,唯一有一个陷阱触发了,猎物却跑了,估计是藤曼制作的索结不太牢固吧。早餐没了指望,只能附近看看有没有野果野菜之类的,艾蒿、葛根等好一些,风溪都认识,只要碰上,果腹之忧还是可以解决的。虽然不算好吃,而且大多数野菜都会有些苦涩。

    没有早餐,风溪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在前世,风溪几乎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把所需的干柴拾的差不多了之后,风溪就要开始去准备自己的午餐和晚餐了,一中午的晾晒,陶器下午应该是可以烧制的,所有下午要用来烧制陶器,如果运气好的话,晚上应该可以吃上炖煮的食物和热汤了。

    作为一名新手渔夫,徒手抓鱼太看运气了,费时费力,所以风溪打算用藤曼编织一个网兜,用粗藤曼来回交织,没用多久,一个一米直径大小的藤曼网兜就做好了,虽看起来极其简陋粗糙,但是只用个一两次应该还是没问题的,以后有时间精力了,风溪打算再精心制作一个。

    网兜并不好用,太过笨重,网眼也太大了些,但是至少比徒手要好上很多,不少鱼从网眼里逃脱,也让风溪有些肉痛可惜。不过还好,虽然网兜不太好用,最终还是收获了几条个头比较大的鱼,鱼的体型偏扁,头很大,背面暗灰色,下侧则是银白色,各鳍呈淡灰色,应该是白鲢鱼,不过时代不一样,风溪也不太确定,反正能吃就行,肉质如何目前只是次要的了,除此之外,风溪还获得了一只大螃蟹,螃蟹和面包蟹差不多,体型稍微小一些。

    午餐除了烤鱼和螃蟹,就别无选择了,下午如果运气好,陶器烧制成功,晚上就可以喝上鱼汤了,虽然对烧烤的焦糊味不厌其烦了,但是目前只能如此。风溪尽量的去努力掌控火候,让鱼不至于生而又不至于焦糊。

    午后大致两三点,没有钟表风溪,根据太阳来判断所得,陶器已经晒的很干了,所以准备开始烧制,几天下来,风溪对于钻木取火这种操作,已经是熟练无比了,几分钟就能生起火。陶器都摆好位置,上面小心的堆好了干柴之后,风溪开始搓木棍大业了,这有点像一个仪式,虽然和平常生火是一样的,但是这次却没有了平时的那份的烦躁。

    点火之后,除了慢慢加柴,风溪没有别的可做,不怎么懂火候,也不知道时间,一切都只能凭感觉,凭天意,能成则成。就这样慢慢的加柴添火等待,如同等待新生儿一样,等待自己的作品诞生,心理有着一股特别的感受,一种如同等待成绩单的考生。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