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子谋国
字体: 16 + -

第8章 金风别苑

    金风苑,这就是寿阳郡守郭守忠为李绛准备的住处。

    这是一座见方百余丈的大宅,坐北朝南,前有大门,内有大小阁楼不下十座,檐牙高啄,雕梁画栋,极是气派。楼角飞檐各挂着一屉红灯笼,在小雨中随风摇曳,清幽且充满雅致。

    看着红漆大门上挂着的那张鎏金匾额,李绛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好地方,好名字。”

    郭守忠惊叹道:“殿下诗才高绝,这两句真可谓是传世佳句。”李绛哈哈一笑,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一记马屁,他指着大门问道:“这是郭大人的府邸吗?”

    “岂敢岂敢呐,微臣一年俸禄不过百贯钱,哪里能住得起这等豪宅?”郭守忠拱手欠身,对李绛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座园子原本是前梁的一处别宫,为梁帝萧康避暑之用所建,薛大将军一战定横野,梁国投降后,别宫就成了驿舍,专供往来的王爷大臣们居住。”

    薛彻哼了一声,鼻孔朝天,可眼中的那股子得意却怎么掩饰不住“区区弹丸之地也敢称帝?不过土鸡瓦犬尔!”

    “薛大将军武功盖世,能谋善断,将令一出,天下莫敢不从,区区梁国确实算不得什么,佩服、佩服!”李绛笑语盈盈,拱手称是,郭守忠稍作反应也向薛彻恭贺赞扬。

    “殿下说笑了,生杀予夺,号召天下,这是陛下才有的权力,大帅率领我等为国效力,是臣子该尽的本分,算不上什么。”薛彻的副将庄不平抱拳恭道。

    薛彻刚才被李绛和郭守忠等人夸的有些晕,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副将这一提醒,他的脸色微微一变,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人给坑了!看着李绛戏谑的眼神,他不由恨得牙根发痒。

    “臣御下不严,还望殿下见谅。”薛彻躬身行礼,语气却很生硬。

    李绛和郭守忠相视一眼哈哈笑道:“开个玩笑罢了,大将军不必放在心上。”随后在郭守忠的带领下进了大门。

    薛彻看着李绛的背影,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表情极为精彩。想他堂堂征南大将军,半生戎马,掌中铁槊横扫四方,一身箭术鬼神辟易,纵使千军万马他也从无畏惧,陛下都对他礼待有加,如今竟被李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戏弄,如何叫他不郁闷?

    “这位九皇子殿下不好伺候啊...”副将轻声道。薛彻瞪了他一眼,也不好发作,只冷哼了一声就跟了上去。

    园内灯火通明,许多仆役提着灯笼分立在两侧,垂首行礼。李绛很有兴致地打量着四周,发现这里叠山理水,曲径通幽,花木、假山、匾额、碑石,一样样都极为精致,陈设相当讲究,大有一种‘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感觉。

    郭守忠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这座园子的独到之处,语气谦卑,手势齐全,其间又不乏妙语,主臣二人,相处的极是愉快。

    他指着东侧的一处阁楼说道:“殿下请看,那便是望烟台,站在那里,可以一览寿阳城,尤其是在下雨天,远处山水,民居坊市皆隐于烟雨之间,如烟似雾,迷幻缥缈,最是有意境不过,正所谓半池春水一城花,烟雨缭绕暗万家。

    只可惜,薛将军当年领兵经略此地时,寿安王萧弘睿拒旨不降,负隅顽抗,最后据守寿安别宫,大将军放火烧宫,东园烧成了灰烬,就连望烟台也被毁了。眼前这一座是重建的,九层宝塔变成三层小楼,再也无法俯看寿阳烟雨奇景,哎...”

    李绛深有同感地点头“好好的一座江南园林,就这么被火烧的面目全非,确实令人扼腕。”说到这,他往后看了看,见薛彻不在就压低了声音对郭守忠说道:“郭大人,你是不是很不满大将军啊?”

    郭守忠僵在了原地,脸色发白,也不只是真吓成这样还是装的,他躬身低语道:“殿下,这话可千万不敢乱说啊。”

    “我懂,我懂!”李绛哈哈大笑着,勾住郭守忠的肩膀“其实我也看他不爽,还是老郭你仗义。”

    郭守忠受宠若惊,被李绛如此亲昵举动惊的够呛“殿下抬爱,让微臣心中惶恐啊...”

    “哎,俗话说的好啊,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句实话,我这一路走来,受的罪简直不为外人道也,唯见老郭你,才觉得这日子还有几分过头,咱两投缘,今晚大醉一场,如何?”

    郭守忠偷偷观察着李绛的表情,发现他表情真挚,眼神中又有愤懑之意,这才确信,这位九皇子并不是故意诓他,受罪?想想也是,以薛彻桀骜刻薄的性子,哪里会给一位并不受宠的皇子面子?

    知道了李绛的心思,郭守忠暗自松了口气,他拱手笑道:“这是自然,微臣早准备好了盛宴,给殿下接风洗尘。”

    李绛放开他似笑非笑道:“可有美人儿作陪?”

    郭守忠会意,两人相视大笑。

    转过几处回廊,眼前豁然开朗,花圃荷池边上,有一栋雅致的小木楼,楼门四开,里面亮如白昼,六个身着宫衣的妙龄婢女,左右各三,分立两侧。

    “殿下,且先请沐浴更衣,下官这就去让下人们准备宴席。”

    李绛点头,跟着婢女去了后院。半径两米的大木桶,里面蒸汽缭绕,还有几个仆役在往里面撒花瓣,皂角等香料,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子浓郁的香味。

    两个婢女过来替他宽衣解带,很快就一丝不挂,对于在别人注视下脱衣服洗澡这种事情,李绛早就习以为常了,贵族嘛,要是连这点福气都享受不了那还叫什么贵族,他没有感觉有何不妥之处,反倒那些伺候的婢女一个个脸红扑扑的,垂头不敢直视。

    知道她们是被自己的颜值所倾倒,李绛哈哈一笑,踩着柔软的木墩,跨进浴桶,把头栽进水里,一直到无法呼吸才伸出来,他长长舒了口气。好几天没洗澡,身上都快长虱子了!

    “愣在那里干嘛,还不过来给本公子擦身子?”看着那些羞答答的婢女,李绛没好气道。

    “是...”几个女人这才反应过来,柔声应道。

    躺在温热的浴桶里,周围还有年轻的姑娘伺候,不大的房间里,水汽缭绕,香气扑鼻,这种环境下,人很容易生出邪恶的心思来。

    李绛勾起一个婢女的下巴嘿嘿笑道:“本公子美吗?”这个问题,李绛已经问过不少回了,基本上每逢女子都会问,得到的答案呢,也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很美,美的不可方物,对于自己的容貌的满意程度,李绛已经到达了自恋的地步。

    果然,那个被他调戏的女子看到李绛的脸几乎已经贴到自己脸上的时候,惊呼一声,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摔倒在地上,转瞬间,那张晕红的脸就变的惨白一片。

    在贵人洗澡时失礼,这是重罪!她趴伏在地,瑟瑟发抖“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其余婢女见状也跪了下来,原本想入非非的李绛,顿时觉得索然无趣,相较于他倾城倾国的容颜,她们更畏惧于自己的身份。

    “起来吧!”李绛十分扫兴地摆摆手,心中已无半点欲念。

    洗完澡,换上一身崭新的白底绣红绸衣,看着铜镜中那个风采卓然的翩翩公子,李绛点了点头“锦衣,我所欲也,玉食,亦我所欲也,二者有何不可得兼?”

    说罢,哈哈大笑三声,昂首阔步朝正堂走去。走进木楼,郭守忠招呼他落座,对于九皇子殿下的风采又是一通赞美,听的他好不爽快。

    李绛居上位,郭守忠坐右侧,看到左侧的座位空无一人,他问道:“薛将军怎么还没有来?”

    郭守忠暧昧一笑“大将军雄风盖世,如今一入温柔乡,自然是要多耽搁一会儿的,寿阳荒僻,没有殿下看得上眼的女子,还望殿下见谅。”

    李绛花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他笑着摆手,心说薛彻看起来古板,没想到竟然也是个老色鬼。

    主宾到了,宴席自然也就开始了。

    一盘盘菜食被奴仆端了上来,果脯、糕点、鸡鸭鱼牛羊、素的、肉的、凉的、热的满满一大桌子,菜肴之丰盛令人眼花缭乱。

    “倒酒!”李绛吩咐,立刻有侍女将酒杯满上,顿时酒香扑鼻,李绛举杯“老郭,咱们先走一个?”

    郭守忠犹豫道:“大将军还没有来,咱们就开宴,有些不合适吧?”

    “嗯...这倒也是!”李绛想了想,便放了酒杯和郭守忠闲聊起来“我看你长相奇特,该不是夏人吧?”

    “微臣祖上是匈奴呃罗部单于呃罗契苾。”祖宗血脉是没办法否认的,他是匈奴后裔,这件事朝堂上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李绛了然,胡族在北方祸祸几百年,胡夏杂居,血脉融合,谁也没资格职责谁,就是自己李家,不也流着鲜卑的血吗?

    在听到郭守忠承认自己是匈奴后裔的事情之后,李绛并未露出鄙夷不屑之意反而有些郑重地朝他拱了拱手“匈奴没落已百年,老郭你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

    就这简单的一句话说的郭守忠心暖暖的。匈奴后裔的身份一直是他的痛处,当年鲜卑得势之后,匈奴,羯等种族尽沦为奴隶,饶是百年已过,匈奴后裔也一直不受待见。

    这位九皇子能无视他卑贱的血统,着实让他有些感动。对李绛的观感立刻拔高了好几分。

    郭守忠拱手笑道:“微臣能有今日成就全赖陛下之殊遇,微臣感激不尽,今生今世必为我大晋效死力!”

    李绛笑着点头。郭守忠绝对是个长袖善舞的官油子,以他的城府断不可能因为区区一两句话就对自己放松戒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类的口号也就是喊喊罢了,傻子才会当真。

    “我这可不是在说客套话,一方郡守那也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了,更何况像寿阳这样的富庶之地,若无过人本事如何能担此大任啊?”

    郭守忠叹了口气“殿下谬赞了,要说寿阳富庶,也对,不过那是以前了,现在...哎,不说也罢。”

    李绛奇道:“哦?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郭守忠苦笑着点头“殿下久居宋国,对于我大晋的事情自然了解不深,自从陛下改州后,原来的寿州就被分割成了寿阳、庐江两郡。肥沃的土地多在庐江境内,而寿阳多是丘陵山地,春夏之时常有涝灾发生,收成那是少的可怜啊,再加上这里久经战火,人口凋敝,直到现在,整个寿阳郡内才不过六千户,哎...”

    说到伤心处,郭守忠还作势擦了擦眼角,语气悲戚,表情惆怅,一副忧国忧民,爱民如子的清官形象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果然,政客都是天生的演员...”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李绛再一次对郭守忠的无耻有了新的认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