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与修
字体: 16 + -

第18章 说书先生

    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是因为光靠崔九喜还不行,还得找几个烘托崔九喜半仙能力的托儿。乔珏往茶馆走去。

    这时的茶馆,不仅卖茶,还卖瓜果点心,更重要的是,还有说书艺人。

    长久驻在芙蓉茶馆的说书先生是侯宝如,在这一带小有名气,最善讲王侯将相事。当乔珏踏进茶馆的时候,侯宝如正持着折扇当作宝剑,面色狰狞,嘴里噼里啪啦地冒出战场大将对骂的戏词,惟妙惟肖,趣味横生,引来满座欢呼鼓掌。

    乔珏静静坐在角落,唤小二取了一碟花生,一碟杏仁,还有一壶当地的绿茶,便有滋有味地一边听书,一边吃喝起来。

    茶馆的说书先生是不讨赏的,自有茶馆老板付酬金。但侯宝如说得极妙,便有几人拦也拦不住地硬是将三十文铜钱塞到一个红色的小箱子中。接着便陆陆续续时常有人打赏,却也再没人拦阻了。

    乔珏失笑。暗想,真是民间有智慧,托儿到处是了。这近乎是个阳谋了,许多人都看出了最先的两人是托儿,却无奈氛围使然,若是不打赏,恐怕都没脸继续待下去了。奈何侯宝如讲得又极生动,扣人心弦,实在让人不忍离去。

    这一场下来,估计能够半吊钱的收入了。若是每日皆如此,一月竟有十五两银子的进项。即使扣去了两个托儿的工资,但还有茶馆老板的酬金,想来,一月十五两稳稳得了。

    乔珏摸着下巴,想了想,估摸着没有百两银子,侯宝如是不会当这个托儿的。

    可是摸摸口袋,仅剩下七两多钱,显然远远不够。难道又要靠忽悠?

    侯宝如可不像崔九喜,哪有那么好忽悠?

    心回念转,想了想,也只能硬着头皮试上一试再说。

    侯宝如说书,每日一个时辰,末时初刻到申时初刻,数年来,很少逾时,几乎雷打不动。此刻太阳已偏西甚多,也到了说那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满座鼓噪,唉声叹气,侯宝如面带笑意,冲茶客们拱拱手,说道:

    “明日还是这个时辰,诸位赶早。”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寥寥数人。侯宝如与掌柜点头致意之后抬脚也要走,却被乔珏拦了下来。

    侯宝如看着面前连外衫都没穿的青年,略带疑惑。

    乔珏洒然道:

    “侯先生,晚辈极敬佩您,对您的《英雄志》喜爱不已。正巧自个儿闲来无事,胡诌了几个剧目,想请侯先生斧正一番,不知可否?”

    侯宝如讶然。“自己写的?”

    “不错。”

    “那好,便拿与我看看。”

    乔珏兴奋不已,如同得到大师肯定一般地到处摸着,摸遍了全身,却骤然失魂落魄。“我的外衫被晚辈不小心沾湿了,晾在大青石上晒干的时候,被贼人偷走了。小半部《三国演义》放在外衫自缝的口袋中,也一同丢了!”

    如丧考妣!

    侯宝如同样惋惜不已,却问道:

    “你写的剧目叫《三国演义》?可还记得?”

    乔珏急切地点头。“记得记得,当然记得。我一字一句写的,当然记得。”

    “那便说与我听听。”说着,便领着乔珏坐到了角落处的一张方桌旁。

    乔珏心中暗自,心想,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接下来,乔珏便给他讲述了一番《三国演义》,一直讲到张角得天书起兵造反,听得侯宝如惊异连连。

    “大才啊!大才啊!凭着这部剧目,整个县城,不,整个州郡都等着你美名扬呢!”说罢,便急切地要求乔珏赶紧写好书稿,到时候由他来讲,侯宝如已经可以看到金光闪闪的大道了。

    却不料乔珏却突然摇了摇头,侯宝如心里一个咯噔,小心翼翼地问道: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他很担心乔珏不愿让他来讲《三国演义》,那样就实在太悲惨了。无数金山银山和浩大的名声就摆在他的面前,结果能看不能拿。失之交臂,他会疯掉的。

    乔珏却说道:

    “晚辈有心事啊!”

    “哦?什么心事?”听到不是不让自己讲,侯宝如的提到嗓子眼的心暂时搁回了一半。

    乔珏扭扭捏捏,欲言又止。侯宝如困惑不已,道:

    “难言之隐?”

    乔珏点了点头,片刻,又果断地摇了摇头。“何难言?怎难言?难道爱一个人不是光明正大的吗?”

    原来是有了心上人,只是,说与我听干什么?侯宝如纳罕不已。却还是搭腔道:“是哪家的女子啊?不方便告知就算……”

    “……不。我就是要请求侯先生帮忙的。”接下来。乔珏便生生硬造了一番他与婠婠小姐如何相遇相知,誓言白头到老,最后无奈命运捉弄,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姑娘即将被他人糟蹋的人间惨事,听得侯宝如唏嘘不已。

    “你要我如何帮忙?”

    乔珏大喜,这是真喜,由内到外,不掺假。“扮托儿!”

    “托儿?”

    乔珏神秘一笑,凑近侯宝如的耳朵,嘀嘀咕咕了直有半刻,听得侯宝如面色变幻不已,最后化为了一声“嘿嘿”贼笑。“这般,脂粉楼的老鸨可要大出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