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89章 大明金币二

    曾经有人提议向清朝贩卖福寿膏,价格定高些,就只能祸害奴隶主阶级了,还可赚取大量白银,朱克臧却没采纳,提议的人高估了清朝皇帝的道德底线。清末他能靠自产土烟抵御洋烟,丝毫不在意祸害百姓,清初就是一朵白莲花了?

    明帝国将新发行的货币送给参加册封仪式的人,作为纪念。

    明帝国金矿很多,大银矿在安南北部,其他诸岛也有分散,总体来说,还是靠英法南美殖民地的白银流入来保证经济活动的顺畅,但被人捏着脖子的感觉很不爽啊。

    实行了金银本位制的明帝国,对于外部黄金白银的流入流出有了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如说:明帝国若遇到白银流入锐减的情况,银币升值,购买力飙升,原本一元银币买一石粮食现在能买两石,而金币还是只能买一石,相对来说就贬值了。

    于是老百姓就会通过金银货币套利,用金币去银行兑换银币,这么一来,市场上流通的金币减少,银币增多,便会恢复到法定的货币价值对比。

    同时,明帝国对铜器交易课以重税,以此来保证铜币的流通量和充沛的火炮铸造原料。

    等日后货币信用建立起来了,用其他便宜金属或纸币代替铜币也是可行的。

    目前明帝国流通的铜币主要是永历通宝、弘光通宝、隆武通宝、日本的宽永通宝、明朝其他时期铜钱、宋元等前朝铜钱。

    银币主要是银锭,碎银子,西班牙银元。随着英法商人增多,现在又有半镑、两克郎、克郎、弗罗林、小埃居、里佛尔、法郎等等。

    金币则有西班牙金元,荷兰狮子金币、杜卡特,法国金路易,英国皇家玫瑰和几尼,名目繁多,交易时要细细计算,十分复杂。

    新货币通过军饷和官员俸禄首先流入市场,顿时受到商人追捧,成色好,货币单位也符合明人的商业习惯。像是“花栏钱”,重七钱二分,俗称“七二银”,另外又有重六钱八分的,俗称“六八银”;还有七钱二分的“番饼”,方形银币;一钱八分,九分和四分五厘的“银角仔”。

    泰西人的钱算起账来一个头两个大。

    两钱分厘,中国传统的十进制货币单位,对明人来说,流通起来再方便也不过了。

    大明帝国银行是货币调控中央金融机构,明帝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是吕宋一千四百名华商股东注资一百万元建立的“唐商银行”。

    明国朝廷则投入了一千五百万元成立“第一国立银行”,于各省设立了十五家分行,主要功能是给分散在各地的士兵发军饷,免得运来运去,又危险又费时间。

    士兵很少用到钱,打仗时带着又不安全,一般是开拔发两个月饷银,战后将剩下的饷银和犒赏一起下发。近卫军比较信任自己朝廷,并不影响士气,雇佣兵就另说了,拿不到钱的话士气顿时萎靡,可要提前下发饷银的话,又怕他们拿了钱逃跑。

    士兵们拿到第一批铸造的新币,欢喜万分,从前发饷是各种各样的银币银锭和铜钱,叮叮哐哐的一小袋,现在省事了,几枚小小的金币银币就搞定。

    最省事的是户部各级度支机构和税务机构的吏员,朝廷财税各项都是按照银两来计算的,但实际生活中的银钱却大多是外国钱,他们的单位和明国不同,都要换算。而老百姓使用最多的铜钱又种类繁多,价值不一,购买力不同,有的当一文,有的两枚才能当一文,收税发饷做账都十分费时。

    万延八年十一月,各地第一国立银行开始营业,以后,士兵的军饷就得自己去银行领取。十一月的军饷几乎没动,还吸储四百多万两,各银行赶紧往上报告,要战舰过来将一百多万两准备金运至承天府大明帝国银行保存。

    新币的新鲜劲儿过了,士兵们只是过来领取了自己的存折,随后将还未带回家的积蓄存入银行保管,只支了一点铜币作为日常消费。

    连雇佣兵都将钱存入了银行,明帝国的饷银从未拖欠,信誉是可靠的,比放在家里招贼或在背包底层小心翼翼藏着要好的多。

    明帝国吸储不给利息,但承诺丢了包赔。

    存折被偷了也不怕,银行有一套自己的密押表,用阿拉伯数字密语写明哪年哪月哪天在哪里存入多少钱。

    支取大额的时候要询问对证,若是说的牛头不对马嘴,就被送交官府来验明正身了。因此存款者只要记住两三次详细办理过程就等于有了个独家密码,当然,这些都不能对旁人说,否则就只能怪自己蠢了。

    通过这些吃皇粮的人,新币慢慢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银行不光发行新币,也回收旧币和金银铜器。

    币值按照货币内所含金银铜的重量来计算兑换,很公道。每个银行都事先将当地通行货币收集了个遍,提炼称重了其中的金银铜重量,再列出对照表,员工只要对照表格就能快速计算旧币应兑多少新币。

    万延八年十二月头,中南道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最后一批驻军撤离。他们没带走银行里存入的军饷,回去取也是一样的。

    除了中南道各家银行,其他地方的银行也都收到越来越多的存款。

    充足的金银储备能迅速恢复中南道战后的经济。

    为了安稳民众,明朝大力兴建水利工程,铺设连通各省的道路,吸引流民,减少隐患。

    前期“万延灭佛”时,明朝对安南禅宗佛教和泰西人的教堂是比较友好的,主要打压的是南传佛教。棍棒教育后,明朝又开始拉拢僧人,赠予财物,各地总督巡抚也去上香参拜,但每个寺庙都派了僧录司的吏员作为监督。

    定南总督韩子善礼佛完毕后,对长老比库们说道:“诸位阿罗汉,我朝向来是开明的,容纳一切信仰。但我朝也有自己的信仰,世俗律法高于一切。士兵们不懂事,前些日子惊吓到诸位了,本官在此赔个不是。寺庙若有什么短缺,遣人来告知本官,供奉佛祖乃是上善之事,我朝自然不吝钱财。阿罗汉们说的话,菩萨爱听,百姓爱听,若是我朝也爱听,岂不是三全其美?弘法利生,菩提之正道,本官愿诸位阿罗汉今生证悟道果涅槃。”

    中南道有一支新的近卫军,陆军六镇,这是从国人自卫队中征募的,驻地在伏波。此外,还有缅甸军、真腊军、安南军和占城军异地驻守,互相交错牵制。

    云南总督蔡毓荣近距离目睹过中南半岛战役,黎朝是清朝的朝贡国,蔡毓荣也得到了康熙“便宜行事”的指示,最后却没敢出兵,也庆幸自己没有出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