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75章 缅甸之战-暴雨

    大象被射中后,并没有倒地死去,只是抽搐一下,随后继续朝着占城军而来。

    金奎发看出了端倪,在阵地左右对散兵们叫喊着:“看准人射击!射人!”

    缅甸象兵距离第一排八十步,第三排散兵开始射击。

    几个象兵被射中,从大象身上摔了下来,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被后方笨拙的象群踩踏,化作一滩碎肉埋在了泥地里。

    五十步,第四排散兵开始射击。

    第一排散兵面对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庞然大物慌了神,有两个占城人扭头后撤,被后排数个散兵射击,顿时身亡。

    第一排的两个华人散兵百总用占城话吼道:“天鹅声喇叭没响,谁也不能撤,不听号令者杀无赦!家族为奴!立两个二等功可为大明国人,此刻正是你们立功之时!”

    四十步,散兵百总的马匹都有些惊吓到,不安分的打着响鼻。

    “继续射击!”

    三十步,天鹅声喇叭终于响起,第一排散兵赶紧取下手榴弹点燃,用力投掷,之后撤到最后一排重新装弹。

    象群虽然还在前进,但被手榴弹轰击一通后,几头大象终于支持不住倒了下来,后方象兵纷纷避让,象兵阵有些凌乱了。

    散兵打击下,受伤大象嘶鸣起来,有些发狂,骑手驱使着它们加速冲向占城军散兵线。

    金奎发拿出望远镜朝后方看去,阵列虽还是混乱,但开始显出形状了。

    一轮的掩护撤退后,缅甸战象死伤二十多头。金奎发刚松了口气,便看到又一群象兵出现在目所能及的天际线,正紧随第一阵甩着蹄子猛冲。

    军官们站在通信兵身旁计算距离,鼓动士气,发号施令。军官不撤,士兵撤退的会被全部枪杀,严酷的军纪让占城兵没有如同吴耶哥预料一般出现溃退。

    明朝给的军饷很高,足以让入伍的占城人在当地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招兵时,很多强壮的占城人赶去应征,其中还有世代习武的落魄武士,然而明朝选兵员不怎么看中身材和武艺,而是以服从性为主,还都挑选的是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

    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后,没有完全听从训导官命令的都被清退,只留下听到江淮官话,看到旗令便能下意识做出行动的士兵。

    占城王原本还雇佣了很多印度人,撒拉逊人,然而这些高大的武士在瘦小的越南人面前不堪一击,越南人的制度远比受印度教影响的中南半岛诸国优越,吊打一圈,其他国家都是越南的朝贡国。

    占城军虽只有八千人左右,但在卑缪击败了四十个连队将近六万人的缅甸大军,吸取教训的缅甸人不再组织正面对抗的会战,而改用奇袭战术。

    波蓬奈温一直忌惮明军战力,但他以为来的不过是占城军,人数又少,便想借助人数优势一举歼灭,却碰了个大钉子。对待正规军最好的战术是游击战,幸好这不是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19世纪,缅甸人还没有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占城军不抢劫不扰民,几乎没什么民众抵抗。

    二轮掩护撤退后,战象已逼近了占城军的钉子阵,撤退的信号弹在空中发射,散兵拼命往己方阵地飞奔而来。若不能迅速归队,发射的号令一下,占城军的枪炮会将他们连同敌人一起杀死。

    钉子阵能最大化的发挥火器优势,三条队列六面皆是枪炮,大片空白也使得其遭受敌方火炮轰击的几率降低,弱点是纵深较浅,若被骑兵象兵突破会阵脚大乱。

    陈上川将火炮布置在钉子阵横头左右两翼,对缅甸象兵形成交叉火力网,从侧面看,稀疏的象兵是重叠的,命中率大为提高。

    按照陈上川的命令,炮兵将射角降低,贴近地面进行轰击,最大限度的击杀战象。

    吴耶哥见占城军列阵速度如此之快,非常吃惊,但事到如今也没有退路,只能按照原定计划实行。明朝是要将东吁王朝彻底洗牌,重新选择效忠自己的势力控制缅甸,吴耶哥这群旧贵族,不想成为时代车轮下的螳螂,只能奋死抵抗维护自己的地位。

    吴耶哥仰头看了看,又望向远处战场,脸上阴晴不定,一副心事重重的表情。

    占城军炮兵局全是华人,编制三百多人,所以设立了三个百总,于钉子阵三面进行指挥。左翼百总是爪哇华人潘凤林,他接到的命令是相距一百五十步内才能发炮,而此时,缅甸火炮已持续攻击了很久,因此布阵速度比平时慢上不少,待散兵归位后,敌军象群距左翼已不过八十步。

    潘凤林下令道:“全炮都有,前方八十步,目标象兵群,齐射!”

    通信兵按照他的命令,吹号敲鼓,挥动令旗。早已准备好的炮兵纷纷扯动拉火绳,二十门火炮炮口冲出丈余火柱和大团硝烟,近距离精确贴地打击象群。

    哀鸣声四起,十多头大象倒地,胡乱扭动着肥壮的身体,象兵被压的动弹不得,骨头碎裂,凄惨哭嚎不止。象群攻势为之一滞,躲过了火炮的象兵继续往前冲阵,又遭遇了两翼五千多支滑膛枪的打击,双份弹药近万颗铅弹形成密集弹幕,带着硝烟的气味遮天蔽日的乱冲乱撞,将冲阵的象兵大象尽数打死打伤。

    金奎发在阵后,通过望远镜看到眼前的场面,哈哈大笑道:“打得好!”

    陈上川却抬头望着天,满脸担忧,抿着嘴不发一言。

    金奎发道:“提台,这么打下去,又是一场大捷啊。”

    陈上川没有理会金奎发,叫过传令兵道:“令工兵迅速架好雨棚,将炮兵阵地遮护好,令线膛枪兵速去保护炮兵。”

    金奎发这才意识到,天色阴暗,这是要下雨了。

    钉子阵,是用来发挥最大火力的,如果下雨,这薄弱的纵深......

    占城军的油毡布和雨棚都是用天然橡胶涂抹布匹之后制作的。另外,水兵和占城军,东印度军的鞋子也是用的橡胶,之前这些人都是光脚丫子,朱克臧觉得形象太low,发明了洞洞橡胶鞋给他们穿,未经酸化处理的橡胶柔韧度和现代没得比,但比赤脚还是好得多。还有工程师们的橡皮擦,可用来修改炭笔图,这是明国栽种橡胶树割胶之后做出的最简易的东西,早被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使用过,唯有炭笔和橡皮擦领先一步。

    炭笔很简单,石墨粉和黏土混在一起烧制成较坚固的炭笔条,战场上使用起来比毛笔要方便的多,通信兵和传令兵尤其喜欢用炭笔来记录复杂军令。

    工兵接令后,冒着炮火赶着马车载着组装杆和雨棚前往炮兵阵地,占城军参谋部也全部从阵后赶到阵中督战,以应对严峻的形势。

    雨棚尚未完全搭建好,大雨便稀里哗啦的落了下来,地上蒸腾起一股带着血腥味的热气,熏得人格外难受。工兵们一面用身子顶着雨棚,遮护住最重要的火门,一面在大雨中按照竹筒木杆上的编号快速组装。

    吴耶哥脸上全是雨水,却面色轻松起来,下令全军出击。

    占城军能发挥的火器只有大炮了,炮兵的任务是尽快击杀所有战象。

    令吴耶哥不能理解的是,占城军最厉害的开花弹此时依然在雨水中爆开,火光四射,杀伤战象群。占城军的炮兵发射速度虽然受阻,但仍旧能形成有效的火力网,封锁冲阵的缅甸象兵骑兵。

    吴耶哥亲自上阵,命令所有象兵骑兵攻击占城军分散的炮兵阵地,炮兵和炮兵左右的线膛枪兵,是占城军目前仅有的几个火力点,只要将这些火力点拔除,就能和占城军打成僵持战,而后续赶来的十个连队将一举摧毁占城军,抢夺其先进的制式武器,武装自己的军队,而雇佣的泰西工匠手艺精巧,一定能仿造明军的火炮弹药,从而扭转战局。

    孟人部落军的象兵骑兵在陈上川的命令下赶赴前线,截断后续增援的缅甸军。他们见占城军身处劣势尚能保持严整的队形,并没有溃败的迹象,而火炮依然在撕扯着不断冲阵的敌军,心里宽慰了不少。仆从军的士气是靠主力维持的,若主力溃败,仆从军必然逃的更快,到时就成了一面倒的屠杀。

    陈上川命令各部严守信地,不得后退一步,而占城军的高级军官也全数到达战场,防止占城军溃逃。参谋部的参谋们,有的负责人事,有的负责训练演习动员,有的负责制定进军计划,有的负责炮兵和技术,有的负责军需后勤和驻扎测绘,但基本都是正三品以上的高级军官,有些人甚至是从国姓爷时代就当兵的,资历极深。若因为占城军溃败而导致全部被杀,那是震动朝野的大事,必然引起明朝对占城军上下的问责,而以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势力,溃兵可说是无处可逃。

    占城军就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顶住了冲阵的缅甸军,不过仍有一个炮兵阵地被突破,火炮被封死,而其他几个阵地也陷入了苦战,占城军强大的火力猛然止住,欧洲雇佣兵们率先发动步兵冲锋。

    大雨瓢泼一般倾斜下来,雨水冲刷着战场上厮杀的人群,地上的水凼都被染成了浑浊的红色。

    陈上川花白的胡子上全是水珠,战况已然看不清了,能做的他也做了,如今便是检验两军斗志的时刻。他的身后,是孟人部落军的步兵,若战斗结果有利于己方,这些人便可作为援军扩大战果,若战斗结果不利,这些人就会掉头逃跑。

    那又怎样呢?陈上川大笑起来,即使这场输了,即使自己战死了,大明朝复兴的势头也是不可阻挡的,明国已经不是那个输不起且没有退路的一隅之地了,它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不会因为一两次战败,一两个将领的死去而改变国运。

    承天府的忠烈祠中,吕韬给杨德上了柱香,拜了三拜,低声念道:“兄弟,今日是你的冥诞,你也知道,辽东之战我们赢了,吕某剁了几个鞑子大官的头给你当了祭品,不知你还满意否。放心走吧,兵部礼部已经定下了你的功劳,你的儿子要封子爵了,你的谥号也很好,武定。你看,老天爷回心转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