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海上升明
字体: 16 + -

第58章 日本学者三

    “殿下可是延平武王子孙?”伊藤静斋声音有些颤抖,心想:“朱成功承认日本是华,那日本当然是华,华夷变态之势连朱成功都认,他孙子凭什么不认。”

    伊藤静斋一句话把朱克臧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他疑惑道:“这是何意?”

    伊藤静斋道:“延平武王说的话殿下怎可不认?今处艰难之际,恳请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余,施予恩惠。延平武王把日本看做叔叔和哥哥。延平武王乞师,我国虽未答应其所请,但也资助了铅铜鸟铳日本刀之物,颇有微功,绝非坐看明朝灭亡。”

    “孤的曾祖母是日本人,祖父称日本为叔叔哥哥无可厚非,若是先生听的高兴,孤也可称日本为叔叔哥哥。先生怎可公私不分?于私,孤有日本血脉,日本于孤,可算叔,可算兄;于公,孤是大明亲王,而日本是我朝藩属国。祖父信中确实曾说:贵国于我,地虽辽绝,称徐福裔,是非华人子孙乎?自从丰臣秀吉攻朝鲜,就已自绝于华夷秩序之外了。若以夷人身份攻华,则是虏;若以华人身份攻明,则是逆;若以华人身份助祖父攻清,则是华,但恰恰最后一件事,你们却斤斤算计,没有出兵。”

    “若你们是华,为何坐看华人被鞑虏杀戮却畏缩不前,江阴八十一日,连歌妓都不降清,宁肯一死。你们且扪心自问,莫说是不是华,你们这种懦夫行径,配不配做武士?”山鹿素行听到此言身子一凛,满脸通红。

    “若你们是华,为何会剃发?不尊周礼汉仪,背弃孔孟之道,沾染蛮夷风俗而不知自省,除了这身衣服,你们比鞑虏强在哪里?”

    山鹿素行争辩道:“那是我等武士怕发丝遮挡视线,不利战斗。”

    “鞑虏也是这般理由。”朱克臧笑道:“孤还没发觉世上哪支强军是靠剃发提高战斗力的。”英法纵横世界时留的也是长发。

    “孤劝诫你们,留在承天府的时候好好想想,什么才是华。祖父给了你们当华的机会,你们没要,既没理会祖父,还将他的书信留下来充作炫耀之资,这是不是夷人心态?想我先武王,攻南京失败后,只剩几万残兵,还要分兵戍守思明州,一面要攻打荷兰人,一面要防备清军,一面要和岛上的生番大肚王国开战,一面还要开荒种地解决军粮,士兵饥饿的时候靠吃泥土充饥,逃兵无数,如此兢兢业业才有一份家产。先武王当时若受鞑子招安,至少是公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他的老师东林党魁钱谦益也投降了,可他没有。”

    “为了汉人最后一点反攻的希望,先武王执着到死,临终前抓破面孔,说是无颜去见列位先皇。先武王生性骄傲,最后却舍下脸皮,向你们卑躬屈膝求援,为的不过是拯救内地数千万受苦的同胞。先武王虽不是完人,但无愧于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道义,担当,不屈,韧性,正是我族能留存至今的原因。先武王是有日本血统的汉人,可无人说他是夷人。他将你们当做华,那是高看了你们,畏惧鞑虏而不出兵,给点武器矿石就觉得心安理得,坐看天地翻覆而无所作为,也算是华?”

    山鹿素行争辩道:“非也。殿下曾祖郑公上芝下龙乞师时,御三家中只有纪伊南龙公(德川赖宣,德川家康第十子)反对出兵,其他人皆争当先锋,我日本拳拳待中华之心殿下全然不见,只是一味指责。”

    “孤看得见,孤还知道,最后没出兵是打算观望静候,若我军胜券在握则锦上添花,若我军失福州,不落井下石便是尽了本分,遑论相助。岂不闻,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如今我朝正是以区区之势溯流而上,只为中华法统道统所在。”

    山鹿素行满脸羞愧,不再言语。

    管家又匆匆赶来道:“日本国征夷大将军德川纲吉遣使至澎湖,请求恢复藩臣名分,是否放行,请王爷示下。”

    朱克臧哈哈大笑,写了一封手令交给管家道:“准日本使臣至安平城面圣。”

    德川纲吉的大奥奢华成风,让本就脆弱的幕府财政雪上加霜,唯一通商的朝鲜,清国和荷兰又被明朝斩断的只剩朝鲜,如今日子难过的很,归来的使臣又大肆渲染明军水师之威,惊愕之下,德川纲吉赶紧遣人赴承天府请求册封,否则难保明朝不去主动扶持其他大名藩主。

    沉匡国憋了一肚子的话,待两个日本人走后才说出来:“王爷,末将和日本人打过交道,别看他们和我们长的差不多,心眼可完全不同。自私冷酷,小心眼,不守孝道,子女弑父母的都有,若是家里粮食不够,就将老父母弃在深山,如此禽兽行径,他们还讲的出口,丝毫不以为然。若说他们与我汉人同种,末将不太赞同,更不想接纳他们。”

    朱克臧道:“日本人附庸风雅,研究易经的人不少,却始终不懂中庸之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遇事不懂取舍之道,赌徒性情。”

    沉匡国惊讶道:“那王爷怎么还说要他们融入我族,末将只想融他们女人,不想融男人。”

    “漂亮话要多说,龌龊事偷偷干,懂了么?匡国,你知道中原人口现在才多少?”

    沉匡国道:“末将猜不出。”

    康熙五十年清朝丁口才两千四百多万,算上女人孩子,总人口大概五千多万。而太平年间,古代人口大概二十年翻一番,这么算起来,如今是康熙二十二年,中原人口不足三千万,这还是北方大定数十年,人口有所恢复之后的结果。由于美洲作物的引进,日本越南琉球朝鲜人口都在飞速增长,虽不知具体数字,但根据贸易量推算,绝对超过三千万。

    即使恢复山河,以三千万汉人去同化三千万以上的他族无异于痴人说梦。从分子人类学可知,华夏文明同化能力非常呵呵,大概理论性过强,不够简单粗暴,也不屑于在蛮夷中推广,极端排外,优越感高。所谓华夏文明的扩张,基本都是用武力或经济手段占了他族女人血脉繁衍的结果。

    朱克臧决定学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屠杀,清洗,流放,人口置换,伪造共同历史洗脑,生生造出一个认同感极高的民族。何况华夏还不是什么人造民族,血统和文化都相当统一,越南琉球日本朝鲜大小贵族一直将祖宗定位为中原移民来攀附,洗一波脑没理由比凯末尔还难。

    但也不是来者不拒,明帝国国民今后将拥有公民权,而公民权极其珍贵,不能随便授予。美国当年为了控制公民数量,创造了一滴血原则,哪怕黑人血统微乎其微,也被归类为没有公民权的黑人。自由人和公民是两种概念,有色人种和女人能成为公民是冷战之后的事。

    朱克臧将道理讲给沉匡国听,又说道:“一方面我们要繁衍人口,不断移民,争夺他们的女人;一方面要挑动他们内战,尽可能消耗他们的人口,再将其中积极汉化的吸纳过来。这件事,只能在百年内完成,否则我们要保住新占领的土地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保不住。”

    “为何?”

    “世界变的越来越快了,从前说胡虏不过百年之运,但有了番薯玉米,有了佛郎机人传播过来的先进殖民理念,有了外国干涉扶持买办朝廷,并不一定如此了。匡国,记住一点,永远不能懈怠,永远要记住受过的苦难,永远不能用廉价的同情心左右我们的脑子。如果我们实力不够拥有脚下的沃土,别人就会杀了我们来当主人。”

    印第安人灭绝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弱小,却占据着富饶的美洲,同样弱小的爱斯基摩人身处苦寒之地,就免却了这种命运,只不过成了欧洲人猎奇的对象。

    (本章完)